文史百科 历史上五原的来历

Posted 朔方

篇首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历史上五原的来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夏朝

五原这个古地名源于夏朝。

相传四千多年前天下洪水泛滥,大禹采取疏导之法,根治洪水,待水势减退后,在高埠处首先出现了若干个丘状原所,其中有五个较大的原所,人们在原所之上辟田、造屋、繁衍、生息、耕作。

五原称谓始而至此。

周朝

战国以前,相传唐虞、三代时期,五原地区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之一。

商朝时期河套地区为鬼方辖域。

西周属昆夷、熏粥、猃狁诸民族牧区。

周赧王16年(前301年)赵武灵王置云中郡。

九原是云中郡的一个属县,五原为九原的西部地区,自此,五原地域始有隶属。

为了巩固新开拓的疆宇,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并实行移民屯垦。

战国末年,当中原诸侯国互争雄长,激烈交战,无暇顾及北方地区之际,占据阴山南北一带的匈奴族乘机南下,占领了河南地(“河”指黄河)。

秦朝

秦统一六国后,为了解除匈奴对秦王朝的威胁,始皇33年(前214年)派蒙恬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经过两年的争战,收复了“河南地”,迫使匈奴向北退却七百余里。

从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人不敢弯弓而报怨”。

为了加强边境防御,秦“因河为塞,筑三十四县城。

”(又一说为四十四座县城)。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将九原升为九原郡,郡址设在五原。

五原为九原郡之西部地。

秦王朝还采取了修直道、筑长城、垦北假等相应措施来巩固北疆。

公元前210年,始皇驾崩,赵高杀蒙恬,楚汉相争,中原大乱,匈奴乘机复越长城,渡河南下,占据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在冒顿单于的统驭下,匈奴的部落联盟更加强大,它东灭东胡,南并楼烦、白羊、燕代,北并丁零、坚昆,往西击走月氏,征服塔里木盆地西域诸国,雄居在两汉王朝的北方,控制了整个蒙古草原。

此时,河套是匈奴的主要活动地区。

汉朝

西汉初期,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为了彻底解除匈奴的威胁,派卫青反击匈奴,元朔二年(前127)收复了河南地。

由于九原郡是匈奴南下的要冲,为了加强防御,将九原郡一分为二,东部地区改名五原郡,西部地区改称朔方郡。

五原郡治九原县,领县十六,即:九原、固陵、五原(此五原并非今五原,当在包头孟家梁故城西,《水经注》载“九原县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即今包头孟家梁故城西郊哈德门故城)临沃、文国、河阴、浦泽、南兴、武都、宜梁、曼 柏、成 宜、禾固阳、莫黑旦、西安阳、河目。

这些县大部分设置在黄河河套东部两岸的台地上。

朔方郡治朔方县(在今西山咀黄河南岸伊盟杭锦旗北独贵乌拉乡境)领县十,即朔方、修都、临河、呼遒、渠搜、沃野、广牧、临戎、三封、窳浑。

这些县除三封、临戎、窳浑在西套外,大都设置在鄂尔多斯北境的黄河两岸,五原隶属朔方郡临河县之东部地。

汉宣帝后(前58年)匈奴内部五单于争立,并继续南侵,袭扰阴山南北地区,呼韩邪单于战败后降汉,留居光禄塞下(今昆都仑后口子小召门梁故城),曾三次到长安朝见天子求婚,汉王室为保持边塞久安,采取了和亲政策,于元帝竞宁元年(前33年)以宫女王嫱嫁单于,即历史上名传的昭君出塞。

此后数十年间,使沿边诸郡出现了偏安局面。

西汉末年,王莽覆灭后,匈奴支持卢芳称帝,占据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建都于九原。

由于长期争战,使北方“边陲萧条,靡有孑遗,障塞破坏,亭坠绝灭。”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1)收复五原、朔方诸郡复置郡州。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匈奴内争,分为南北两部,南单于附汉仍入居塞内,活动于阴山南麓河套一带,并于鄂尔多斯之美稷建南单于庭,命左贤王屯朔方。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随着匈奴、鲜卑等的不断南进,汉王朝无力顾及边远地区,于献帝建安二十年(215)放弃了五原、朔方等沿边诸郡,将百姓迁到山西,置新兴郡以统辖之。

从此,河套一带为匈奴族牧地。

五胡十六国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蒙古大草原上的北方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统称为五胡。

他们大多跨过长城,移居黄河流域,他们彼此互相征伐。

河套地区先为前赵匈奴遗族刘虎、刘卫辰所据,继而被鲜卑族拓跋氏所占领,后又为后赵羯族石虎所攻占,接着前秦氐族苻坚得其地,最后为后秦羌族姚兴部所辖领。

东晋安帝义熙二年(407)匈奴族铁弗部刘武复进入河套、陕西一带,建立夏国,后由赫连勃勃统领,建都统万城(今伊克昭盟乌审旗南)。

北朝

此后,鲜卑族拓跋部势力日渐强大,从东北大兴安岭南迁大泽,向西进入河套地区,最后统一了北方各部落。

天兴元年(398)建立北魏王朝,北魏为了防御柔然民族的侵袭在塞北一带建立七个军事重镇。

河套地区为沃野镇之辖境。

北魏时,黄河南迁,故道改称乌加河,至此,始有黄河后套之说。

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北魏王朝复分为东魏、西魏,五原属西魏辖境。

他们统治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被北齐、北周所取代。

北周宇文氏置银、夏两州,分领今河套鄂尔多斯全境,并于今巴盟河套地区置永丰镇(今临河县境内)。

隋朝

公元581年,隋文帝纂周灭陈,统一宇内,建立隋王朝,开皇三年,废郡置州,五原属丰州。

州初不领县,仍称永丰镇,至五年始废镇置永丰县。

六年又于州东南四十里置丰安镇,五原隶属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又改州为郡,五原属五原郡(郡址在城南西土城故城),后因战乱,近边难守,未久即废。

唐朝

唐朝初年,突厥又复强盛,“控弦百万”,五原为突厥所据。

唐贞观四年(630)命将李靖、徐世勣分道北伐,逐突厥于瀚海之北,唐王朝将全国分为十道,二百九十三府州,五原属关内道丰州所辖。

唐中叶沿边增设六都护府以治理边疆各少数民族。

贞观二十一年(647),在今内蒙古西部一带改设燕然都护府,辖狼山羁糜府州二十七处,河套地区属丰州都督府。

高宗永徽年间(650),在河套地区置永丰、九原两县,后又增置丰安县。

武则天时期,突厥默啜可汗连年犯边,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任朔方大总管,当默啜可汗出兵新疆之机,乘虚夺取河南地,在黄河北岸修筑屯兵城堡,即东、中、西三受降城,以绝突厥南进之路。

迨至唐中叶以后,五原为西受降城(今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北圐圙补隆古城)辖境。

后改为定军制,府州悉由节度兼领,五原隶属于天德军使节度兼安北都护府统领。

五代十国时期

唐末,党项族拓跋部(羌族的一支),趁宋辽连年交战之机,不断扩张势力,据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今陕西西北部、宁夏东部及内蒙古河套、伊克昭盟、阿拉善盟境域),成为五代时期西北一大强国。

西夏(辽、宋、金朝、黑汗王朝同期)

公元1038年,元昊称帝,建立大夏(又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共传十世,历时194年。

五代及宋、辽、金、夏时期,五原皆为西夏属地。

元朝

自12世纪始,游牧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部落日趋强盛,铁木真(成吉思汗)经过十年征战,于公元1227年灭夏,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汗位,公元1271年正式定国号为元,定都燕京(今北京)。

元代施行行省制,省下设路,路下设州,五原属中书省大同路云内州西部地。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历史真有宁五原这人吗

历史上没有宁五原这个人,但历史上的确有一个这样拥有多重身份的间谍。这个人叫袁殊: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又名学艺,化名曾达斋,1929年到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创办《

文史百科 历史真有宁五原这人吗

历史上没有宁五原这个人,但历史上的确有一个这样拥有多重身份的间谍。这个人叫袁殊: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又名学艺,化名曾达斋,1929年到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创办《

文史百科 历史真有宁五原这人吗

历史上没有宁五原这个人,但历史上的确有一个这样拥有多重身份的间谍。这个人叫袁殊: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又名学艺,化名曾达斋,1929年到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创办《

文史百科 五原历史

五原有文字记载2400多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秦时五原属九原郡;史载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北魏沃野镇(五原县)起义被史学家列为影响中国历史的百件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近代,冯玉祥“五原

文史百科 五原历史

五原有文字记载2400多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秦时五原属九原郡;史载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北魏沃野镇(五原县)起义被史学家列为影响中国历史的百件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近代,冯玉祥“五原

文史百科 五原历史

五原有文字记载2400多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秦时五原属九原郡;史载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北魏沃野镇(五原县)起义被史学家列为影响中国历史的百件重大历史事件之一;近代,冯玉祥“五原

文史百科 五原县的辉煌历史

五原县总面积2492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五原有文字记载2400多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秦时五原属九原郡;史载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北魏沃野镇(五原县)起义被史学家列为影响中国历

文史百科 五原县的辉煌历史

五原县总面积2492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五原有文字记载2400多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秦时五原属九原郡;史载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北魏沃野镇(五原县)起义被史学家列为影响中国历

文史百科 五原县的辉煌历史

五原县总面积2492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五原有文字记载2400多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秦时五原属九原郡;史载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北魏沃野镇(五原县)起义被史学家列为影响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