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翁源县的经济
Posted 经济
篇首语: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翁源县的经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翁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亿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0.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7.7%。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27.1:35.6:37.3调整为25.4:37.8:36.8。
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6.5亿元,增长11.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3737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3%。
建国后,翁源经济的发展大体可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50-1957年)。
这一时全县结束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实行土地改革,紧接着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工人、农民以及大的热情恢复发展生产,工业、农业及其它各行都得到比较正常的发展,全县的经济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
1957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335万元,比1949年3532万元增长85%;工农业总产值4388万元,比1949年2372万元增长85%;国民收入321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342万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85.09%;和123.24%;财政收入7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388万元,农民收入均纯收39元。
农业生产由互助组向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社发展,逐步完善了农业生产的管理体制及分配制度,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195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034万元,比1949年2372万元增长70.1%,占功农业总产值的91.93%;粮食总产量达76428吨,比1949年39784吨增长92.1%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以前,工商业以私营为主,国营和集体企业开始建立。
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工商业国营和集体经营为主,剩下少数公私合营企业和个体企业。
工业生产实行联营生产、逐步发展的方针。
195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0.18万元,至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5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7%。
第二个时期(1958-1965年)。
由于“左”的路线指导,出现1958-1960“大跃进”的失误。
这个时期,全县农村由高级农业社过度为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搞高度集中统一经营。
但是由于在经济发展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搞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在分配上又刮起“一平二调”的工党风,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1961),农作物歉收,整个国民经济损失严重农民生活十分困难。
1963年至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全县下放土地等生产资料使用权,恢复自留地及家庭副业,改公社核算为大队核算,后又改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调整生产关系,稳定了农业生产的局势。
196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071万元,比1963年增长35.38%,比1957年增加0.92%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2.66%。
工业生产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并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一些效益差、物耗大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宿。
工业企业恢复计划、生产技术、劳动等方面的管理,实行的管理,实行按劳分配,工业生产稳步发展。
后来采用有效措施,扩大生产规模,使工业生产得到回升。
1965年全县工业生产总值854万元,比1957年增长141.24%;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7.34%。
1965年,全县社会总产值6234万元,比1957年减少4.61%,比1963年增长36.9%;工农业生产总值4926万元,比1957年增长12.23%,比1963年增长36.91%国民收入3610万元,比1957年增长12.22%;国内生产总值4042晚唐万元,比1957年减少6.91%;财政收入376万元比1957年增长388.31%,比1957年增长388.31%。
第三个时期(1966-1977年)。
1966-1970年全县处在动乱之中,工厂停产闹革命,农业生产处于半自发状态,生产秩序混乱不堪。
1968年农业总产值3360万元,比上半年减少17.2%。
1971年后全县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运动,农村仍实行“一大二公”的管理体制,实行以粮为纲,农业生产连续三年徘徊不前。
工业企业虽然恢复了各项管理制度,使工业生略回升,但仍实行计划经济,在经营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批判商品经济,排斥市场调节,忽视科学技术,不讲经济效益。
这一时期,全县经济发展缓慢。
1977年,全年社会总产值1.0277亿元,比1965年增长64.85%;工业总产值8564万元,比1965年增长73.52%,其中农业综合产值2749万元,比1965年增长218.97%,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2.17%国民收入6265元,比1965年增长92.12%;国内生产总值7012万元,比1965年增长92.11%。
改革开放时期(1978-1987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全会后,全县农村先后实行各项经济体制改革,1983年以后,全县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调整了生产布局,确立“一粮、二蔗、三蚕桑”的农业方针。
工业企业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减证放,自主经营,自负仍亏,全县工商企业实行各种承包制责任制,调动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全县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至1987年全县社会总产值4.3744亿元,比1977年增长325.65%,年递增32.6%;工农业总产值2.2824亿元,比1977年增长167.07%,年递增16.71%;国民收入2.3887亿元(当年价,可比价为1.5736亿元),比1977年增长157.17%,年递增15.12%;财政收入1193元,比1977年增长211.49%,,年递增21.15%。
翁源属山区县,1987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47.235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4.4%,森林资源丰富,是广东省用材林和油茶生产基地县之一。
建国前,林业生产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森林资源利用率低。
建国后,逐步建设山区公路,开发森林资源, 发展林业生产。
1950年至1957年,共生产木材13.4444万立方米,造林7.339万亩,1957年,活立木蓄量为494.6万立方米。
1958年至1972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放“财经卫星”和“文化大革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造成全县性的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1972年活立木蓄量316.4万立方米,比1957年下降36%,平均每年减少11.6万立方米。
1973年至1979年,各级领导重视林业生产,逐步健全规章制度,大力造林护林,林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1979年立木蓄量475.2万立方米,比1972年增长50.2%,平均每年增长22.69万立方米。
1980至1984年,由于某种原因农村体制变动,乱砍滥伐又陆续出现,1984年立木蓄量445.8万立方米,比1979年下降6.2%,平均每年减少5.88万立方米。
1984年后,全县完善林业管理责任制,落实山权、林权,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植树运动,特别是1985年贯彻广东省关于“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决定后,县委、县政府制定“封、管、用相结合,全面振兴翁源林业”的林业发展方针,确定“三年消灭荒山,五年绿化翁源”的计划,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封山育林,严禁乱砍滥伐,全县掀起绿化高潮,1987年有林面积199.9998万亩,比1984年增长10.56%,活立木蓄量480.8535万立方米,比1984年增长7.9%。
当年活立木蓄量35.3462万立方米,消耗量16.86万立方米,生长量与消耗量之比为2.1:1,森林覆盖率达64.1%,林业生态开始出现蓄积量超过砍伐量的良性循环。
建国后,翁源县的工业发展状况。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0—1957)
建国初期,县政府在领导和组织生产中,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发展手工业生产,对那些失业、生活无着落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生产合作组织,并为他们的生活和经营提供方便,对铁木行业的手工业者,组织加工订货,扶持他们发展生产。
1951年,永丰祥布厂与8户个体织户联合,首先成立龙仙纺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从此,手工业开始走向合作化的道路。
1954年全县手工业发展到379户610人,比建国前增加了2倍,其中五金白铁51户82人,服装加工业159户242人,木器家具业38户60人,纺织业71户95人,雕刻业9户11人,铸犁锅业2户7人,其他行业49户113人。
1955年,全县手工业人数1274人,占全县总人数的0.73%。
全县广大手工业者自带工具、自投资金加入生产合作社(组)。
1956年全县手工业社(组)发展到38个,从业人员1271人,占手工业人数的92.3%。
有建筑材料、木器、服装、鞋帽、铁器、五金、修理、陶瓷、织布等10多个手工业生产门类,当年工业总产值481万元。
1957年手工业合作社(组)发展到55个,从业人员1435人,产品品种200多个。
至此,全县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在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建立国营工业企业。
1952年8月,由国家投资12万元,于龙仙建国路率先创办第一间地方国营企业—电力厂,安装1台80马力煤气机,装配1台40千瓦发电机,白天作粮食加工的动力,晚间供县城照明。
1953年9月由国家拨款1亿元(相当于今人民币1万元)在龙仙镇牛岗背兴办一间印染厂。
1954~1955年,又兴办了林产化工厂、坝仔粮食加工厂,至1957年,全县工业发展到24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6个,集体企业18个,工业总产值354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8%。
(二)“大跃进”与调整时期(1958—1965)
1958年,翁源县地方国营工业各厂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
为了提高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国营棉织厂增加15台铁木机,由手工木机卷布改为自动卷布,从台机日产15米提高到36米,从织土布到织坚固呢、斜纹布、蚊帐布等8种产品。
为使地方工业向多门类、产品多样化发展,1958~1960年,在“大办工业”、“大办钢铁”的推动下,先后兴建了棉织厂、通用机械厂、烟丝厂、食品加工厂、周陂铁厂、官渡铁厂、樟天洞钨矿、陶瓷、砖瓦厂、江尾石灰厂、如珠岩磷肥厂、江尾水泥厂、翁城水泥厂、小五金厂等地方国营工业和商业、水利、公路部门办的国营工业企业共23个。
1960年国营工业总产值达到687万元,比1957年的227万元增长了3.32倍,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107万元的62.1%。
同年全县有工业企业36个,其中全民工业14个,集体企业22个。
1961年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按照“保一批、转一批、关停一批”的原则,对在大跃进期间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起来而又不具备生产条件、消耗高、质量低劣、效益差的地方国营工业、部门工业、社办工业分别不同情况,实行“关、停、并、转”12个工业企业。
1962年,全县工业24个,全民工业12个,其他集体企业12个。
三年困难时期,翁源地方工业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开辟财源,采取生产自救措施。
棉织厂在无计划原料供应,面临停产的情况下,一面组织部分职工上山伐木谋生计,一面收集烂鱼网、废棉胎等,回纺出粗纱,织粗帆布出售,实现利润1.23万元,渡过了困难时期。
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各个结合实际,分别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加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使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量达854万元,占当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7.3%。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966年后,翁源地方工业受到无政府主义派性的干扰和破坏,各级领导机构,名存实虚,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各企业的规章制度被大字报取而代之,生产管不严,质量抓不好,产值连续下降,196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42万元,比1966年的681万元,减少139万元。
70年代初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方针,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各工厂开展了学大庆工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经验,逐步把各项管理制度恢复起来,努力管好企业,生产迅速回升,与此同时,兴建氮肥厂、水泥厂、昆山煤矿、跃进水电站、炸药厂。
197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446万元。
从1975年下半年开始,全县工业生产形势日趋好转,出现了上下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1976年又兴办了磷肥厂、机电厂、县铁厂,年底全县共有工业61个,其中全民工业19个,集体工业42个,全县工业产值达2400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9.4%。
(四)改革开放时期(1977—1987)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翁源地方工业进入了一个改革的历史时期,积极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时期八字方针,对各企业进行全面整顿改革。
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厂长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实行统一指挥,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和领导艺术。
同时,各厂建立和健全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生产走上了新的轨道,打开了新局面。
198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0307万元,比1976年的2400万元增加7907万元,增加3.3倍。
简政放权 把“人、财、物、产、供、销”六大权限,下放企业,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企业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产品由统购统销、统购包销转变为自产自销,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了企业只管生产、不管销售、产销不见面的管理状况。
产品从单一性向小批量多品种或大批量方向发展,产品品种已经形成了高、中、低档相结合的局面。
油墨、水泥、米酒、氮肥、磷肥、服装、白糖、纺织品、印刷品、小农具等等,大量销往天津、上海、湖南、广州、韶关和翁源相邻的始兴、英德、新丰、连平、江西省的全南、龙南等市县。
松香、电池、全棉格布远销东南亚及非洲、欧洲、美洲等地。
建立合资合作企业 1985年,翁源外经委采取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的办法,与香港晶花集团中心(香港)制造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制造厂,由港方无息投资价值600万港元(折人民币282.28万元)的设备,并建造面积为5400平方米的四层楼生产车间,加工出口各类毛衫,年创汇800万港元(折人民币376.65万元)。
翁源丝厂是翁源县与广州远洋公司合资430万元兴建的,其生产规模第一期工程为120台2400绪立缫机,年产白丝70吨,第二期工程扩建100台B301自动缫机,年产白丝125吨。
为了扶持工业的发展,翁源县委、县政府在财政资金拮据的情况下,1983~1985年,仍投资400多万元,扩建电池厂、五金厂、糖厂、油墨厂、棉织厂,加上企业积极引进资金,将近3年时间全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491万元。
这些企业扩大再生产后,机械化水平独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为翁源地方工业的骨干企业,糖厂是翁源地方工业的首户大企业,1985年,工业总产,值达917.64万元,税利总额为263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24.53%。
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6405万元,实现利润418万元,整个工业系统一举摘掉了亏损的帽子。
改革开放的政策给翁源县的工业生产带来了生机,翁源的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即从长期亏损,靠国家补贴转变为开始盈利,向国家上缴利润的新局面,工业经济利益出现了好势头。
1987年全县工业企业数增加到128个,其中国营地方企业23个,集体企业11个,乡办工业93个,合资工业1个,县属工业固定资产净值4934.4万元。
1987年工业总产值10307万元,其中国营工业4517万元,二轻集体企业1050.43万元,乡镇工业4739.57万元。
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5.15%,实现利润总额599万元,税利501万元。
相关参考
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全县辖8个镇,32个乡,255个村,现有人口33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是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
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全县辖8个镇,32个乡,255个村,现有人口33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是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
汉源县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部,全县辖8个镇,32个乡,255个村,现有人口33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气候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后劲充足,是成都经济圈与攀西经济
翁源客家方言是在民族大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翁源客家人与其他客家人一样,原居住于中原,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自东晋起陆续南迁,先到江西,继而迁入赣南、闽西、粤东。从族谱记载来看,翁源各姓大都是宋末明清从赣
翁源客家方言是在民族大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翁源客家人与其他客家人一样,原居住于中原,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自东晋起陆续南迁,先到江西,继而迁入赣南、闽西、粤东。从族谱记载来看,翁源各姓大都是宋末明清从赣
翁源客家方言是在民族大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翁源客家人与其他客家人一样,原居住于中原,由于战乱等历史原因,自东晋起陆续南迁,先到江西,继而迁入赣南、闽西、粤东。从族谱记载来看,翁源各姓大都是宋末明清从赣
翁源县位于广东省粤北韶关市东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公元554年梁朝分浈阳县地置,元初并入曲江县,公元1303年复置。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翁源县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交界,西与英德
翁源县位于广东省粤北韶关市东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公元554年梁朝分浈阳县地置,元初并入曲江县,公元1303年复置。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翁源县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交界,西与英德
翁源县位于广东省粤北韶关市东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公元554年梁朝分浈阳县地置,元初并入曲江县,公元1303年复置。是广东历史上最早建制的16个县之一。翁源县东与连平县相连,南与新丰县交界,西与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