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什么

Posted 制度

篇首语:新长征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汉承秦制”的内容,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培养学生进一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亡汉立,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主流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

应当看到,秦虽第一个实现国家统一,但并不巩固,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关于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3.要求认识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两面性,客观上有进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封建剥削的制度。

编户制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要点  一、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2.东汉的刺史制度  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县制与封国制

2.推恩令  三、察举制  1.西汉的选官制

2.东汉的选官制  四、编户制度  1.两汉的编户齐民

2.农民生活的贫困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很多没有提到,学生比较生疏,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重点是抓住中央集权制度和编户制度进行讲述,从而加深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

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两汉是指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

然后回忆一下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汉的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问题,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从秦末到西汉建立前,历经8年战乱,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一片荒凉景象,即使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

司马迁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

”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政权存亡的首要问题。

刘邦认识到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的道理,定都在渭河之滨,名为“长安”,其意是注意长治久安。

这说明统治者在认真思考如何治国的问题。

汉初的几代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制定统治制度,因为只有明确的制度为依据,才能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

两汉的统治制度,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安居、温饱的愿望。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

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两汉的制度,范围广,课文只讲几个主要方面。

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三、“刺史制度”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

西汉时,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权力很大。

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

到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四、“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一目,需讲明三个问题:  1.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

西汉承袭这种制度。

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

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

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

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

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

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

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

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五、“察举制”一目,需讲明: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

选拔人才有几种渠道,最主要的是察举(选举)制。

汉武帝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开拓型的人才,不论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他就破格任为“将相”或“使绝国者”(出使外国)。

因此,在他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比如破格录用了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和朱买臣,从牧羊人中提拔了卜式,从商贾中擢升了桑弘羊,在奴隶群中发现了大将卫青,在降虏中任用了金日。

加上公孙弘、韩安国、郑当时、董仲舒、苏武、张骞、司马相如、司马迁、霍去病、霍光等,形成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汉书·公孙弘传》)。

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文才武将,才使汉武帝时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时代。

2.东汉时期,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制。

那时,虽然名义上,被察举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

但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以族(门第)举德,以位(权位)命贤”(王符《潜夫论·论荣篇》)。

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

同时,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又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

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六、“编户齐民”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  1.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

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

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

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

教师要给学生讲明什么叫做编户齐民制度,然后指出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

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2.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

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教师应指出,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

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资料和注释  刺史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

秦朝设御史台,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供内廷差遣,又握有监察行政官吏之权。

西汉初,承袭秦制。

至汉武帝时,就建立一套严密的监察系统,表现在:①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置刺史巡视以监察郡县长官;②采用“以小驭大”的原则,位卑而权重,派用秩六百石的刺史去监察二千石的郡守,是典型的例子;③制定对地方监察的“六条”标准,包括住房超标、违法乱纪、以权谋私、以权代法、制造冤狱、任人唯亲、纵容子弟为非作歹、收受贿赂等内容。

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借鉴。

不过,封建的监察机构本身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自外于官僚主义的种种恶习,也不可能摆脱官僚制度弊病的制约,从而导致监察部门的腐败,这是必然。

 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部)  西汉初,郡、国并存。

郡直属中央,王国的独立性较大。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把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这样,郡、国基本上是一样的。

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削减王国封地,增设若干内郡,又开疆拓土,增设若干边郡。

全国约有一百二十多个郡国,都由中央直辖。

公元前106年,除近畿7个郡以外,他把全国郡国分为13州(部),每部置一刺史,监察该部的官吏和强宗豪右,定为常制。

13部中有11部采用了《禹贡》和《职方》里的州名,都称某州刺史部。

习惯上以一部为一州,合称13州。

据《汉书·地理志》载,共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等13个刺史部。

 附益之法  附益之法,简称附益法,是汉代法律名,汉武帝时制定。

《汉书·诸侯王表》:“作左官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

”又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

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和非法活动。

 察举和征辟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

汉朝主要采用“察举”和“征辟”两种方法来选拔官吏。

所谓“察举”,是地方长官在其辖区内,定期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朝廷。

这些被推荐的人,经过考核授予不同的官职。

“察举”之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来做官。

由朝廷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称为“辟”,或称“辟除”。

因此称为“征辟”。

孝廉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孝廉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科目之一。

凡是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人,由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荐举。

“孝”就是孝悌的人,“廉”就是廉吏。

例如《二十四孝》中的孝子郭巨(今属山东长清人)“为母埋儿”的故事说:东汉时,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子可再有,母不可得。

”这种残酷的“愚孝”,当时被渲染为大孝至孝的典型,郭巨遂被荐举为孝廉。

后来,所谓以封建伦理为标准,实际上多由世家大族互相吹捧,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以图被荐举孝廉入仕,博取高官厚禄。

例如邓禹一家,“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

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附】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C  二、“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

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全国分为13州,每州置刺史,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

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

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④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什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汉承秦制”的内容,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

传统文化 西汉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

西汉建立初期,民生凋零,国家百姓动荡不安,社会经济继续回复,因此,统治者汲取前朝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在监察、选官、税收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得两汉社会的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备。那么,西汉是

传统文化 西汉是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的

西汉建立初期,民生凋零,国家百姓动荡不安,社会经济继续回复,因此,统治者汲取前朝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休养生息政策,在监察、选官、税收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得两汉社会的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备。那么,西汉是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

一、政治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1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

一、政治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1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

一、政治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1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的政治经济文化

一、政治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1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的政治经济文化

一、政治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1

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的政治经济文化

一、政治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选官用官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历史的3大主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公正规范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