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初中语文读物
Posted 读物
篇首语: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碍你的未来,空空的脑袋你将永远贫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初中语文读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支持儿子做现行教育体制的叛逆者
作者:曲兰
有位作家说,民族间的较量就是母亲的较量。
把母亲的作用上升到民族质量的高度,我第一次听到。
开始,颇有几分疑惑:中国女人在历史上的位置是众所皆知的,中国妇女地位之低下更是不言而喻,怎么可能在民族间的较量这种政治角逐中充当主角呢?更谈不上去影响一个民族了!就算历史上有几个著名的母亲———孟母、岳母之类,毕竟也是太寥若晨星了。
然而再想,不由感慨这一作家的深刻。
中国的历史表面上看,大体是男人策动的历史,然而,每一个男人有一个母亲———或者可以直截了当地说,在他们一生中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母亲,无论是伟人还是一介草民。
因此可以说,母亲的素质,关系到主宰中国命运的人们(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的素质。
因为母亲的影响力弥漫于人的一生。
我从不认为自己是好母亲。
每当我反省教育儿子的方法时,总是沮丧地发觉失败更多,因而老是处在反省中。
儿子中考那年,作文题是:“我有一双……的手”。
同事的孩子不少是高分学生,考完一问,他们全写的是“我有一双笨拙的手”,好像商量好了一般。
而我那顽劣的儿子写的却是“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15岁的儿子颇为得意地讲述了自己这双手在电脑上做了许多他过去不曾做过、甚至不敢想的事。
得知儿子与别人不同时,我心中窃喜:与众不同,就有新意,有新意就……
中考成绩出来了:儿子比别人的分数都低。
我也有点儿犯懵,在不停地反省后终于彻悟:我忘记了我们社会最起码的行为规则———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与众不同,其实是危险的。
我想,在阅卷老师的心里,这种自视清高、自以为是的孩子肯定不是什么好学生,因为好学生起码应该是谦虚的。
作为母亲,内心说不清是自责还是惶惑,过去总是告诫儿子不要模仿别人,做什么事都要善于另辟蹊径,才能有创造力。
或许我的教育方式有点儿出格?
当时,除了语文,其它中考成绩也不佳的儿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上普通高中,要么上中专。
朋友们劝我,上普通高中,将来还是很难考上大学,而且高中学那三年的数理化将来对工作也没什么用。
掂量来掂量去,只得为他报考中专的计算机专业。
上学第一天,拿到教科书时,我这个电脑发烧友一看,心中便灰了半截;教材基本上是已经过时的知识。
计算机技术发展太快,因而知识淘汰的速度也异常地快,一些知识未能进入教材就已经被淘汰了。
可这学也不能不上,而心中的烦恼却不能让儿子知道。
由于自己对电脑和网络的独特爱好,四年前我让孩子上了网。
心想:他上不了大学,混个电脑高手,将来也能有碗饭吃,算是无奈中的选择吧。
一则觉得教科书上的东西太过时,在网上通过自学弥补一下,二则觉得他既然不是什么可造之材,时间也就不那么金贵了,上网看看,开开眼界。
一开始儿子只是毫无目的地在网上逛逛。
后来,他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叫“ME”的孩子们的聊天室,在这里儿子用他中学学的那点可怜的英语同各国的孩子们吵架、交友、谈天说地。
最让他受益的是一位澳大利亚的大姐姐,非常耐心地教儿子英语,每天都给儿子来一封信,因为知道儿子是中国人,她信中语言的难度一点点加大。
为了这份友谊,儿子也每天用英语回信。
几个月过去,儿子的英文水平迅速上升。
同时,儿子似乎是无师自通,计算机水平也快速提高。
第一学期,儿子在班上的成绩排名21名,到了第二学期他一下就进入了前几名,前三个学期他的英语在全校的英语比赛中就得了第一名,超过了英语专业的同学和高年级的同学。
网络在这么短的时间让孩子改变这么大,使我又惊又喜。
当时,昂贵的上网费和电话费对于我们这个工薪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数字,我必须把家庭的开支压到最低限度才可能保证儿子每天有一定时间上网。
在教育上屡犯错误的我,能为他做的,也只有这点儿了。
这真应了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儿子的变化让我感到一丝欣慰,网络不仅给儿子带来无限的欢乐,而且使他的知识迅速增长,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知识我不用买书给他了,从网上就可以下载。
更使我如释重负的是:学习对于儿子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了。
过去是逼着儿子学,现在是他自己想学了。
然而不久更深的忧虑向心中袭来:这时儿子只上了两年中专,他将还要用两年时间去学习很多对他来说是无用的知识。
我总觉得,一个人在60岁时浪费两年时光也许并不可惜,而在16岁时浪费两年,代价就太高了。
我在与儿子反复商量之后,艰难地作出了让他退学的决定。
这样,他的学历就只有初中了。
也许是个巧合:我的学历也是初中———我们这一代人都因为“文革”而不得不中断学业。
我无法用语言向儿子说清我内心的感受:多少年过去了,那个大学梦始终在折磨我、刺激着我,就为了那张文凭,我用了整整十年才通过自学考试,这期间伴随着生孩子、调动工作、改变专业,辛苦自不待言。
应该说,我实在不愿意让儿子经历我所经历的一切。
我们这一代人对失学的恐惧太深了。
而恰恰在这时,国家的教育政策改变了,中专毕业也可以考大学了。
让儿子继续追寻传统的大学梦还是退学的选择让我备受煎熬。
我在心中反复权衡这样一个问题:为了一纸文凭,值不值得让孩子付出几年一生中最好的时光?最终在文凭和青春面前,我帮儿子选择了青春。
就这样,17岁的儿子在上了两年中专之后就退学到一家报纸的网络版当了一名网络管理员。
我忐忑不安地对他说:“妈妈也不知道退学这条路是对还是错,也许是一条捷径,也许会因此让你一生备受磨难。
从现在开始,你就要自己给自己当教授,安排自己的学习了。”
儿子好像突然长大了,他那一脸沉重的神色让我颇感安慰,也许他会因此成熟起来,很慎重地选择自学的课程和今后的人生道路。
没想到,他作了一个让我这个推崇“另辟蹊径”的母亲都大为吃惊的选择:第一个选择学习的竟是微软公司在1998年研制、而1999年即成为国际性考试的一种数据库语言 MCDBA(当时有网友讥他年少轻狂,竟敢在17岁的时候问鼎MCDBA!据我了解,大多数中学生根本不知道MCDBA是什么东西,敢去学这门课的年轻人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而他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初中生)。
我真不明白他本性中胆大包天的一面究竟受自谁的遗传?
更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当与他同龄的孩子进入高考时,他还真的通过了MCDBA(微软数据库认证专家)的全部考试。
不久,又通过了MCSD(微软解决方案认证专家)的考试。
MCSD与MCDBA是微软认证考试中难度最高的两项国际性考试,由于对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因而在我国十八岁以下青少年几乎没有人参加这两项考试。
即使在我国IT界,参加这两项考试并全部通过者也很少。
据称,全球范围内通过这两项考试者也仅有数千人,且大多在英语国家。
据我了解,在亚洲地区二十岁以下的青年中,除了我的儿子(18岁)外,还有印度一位19岁的青年通过了MCSD的考试。
2000年,光明日报、中国妇女报、赛迪网、千龙网以及北美的华夏文摘等都以《亚洲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为题报道了此事。
就在这段时间里,儿子调到一家香港的公司任数据库主管,并独立设计完成了包括模糊查询等先进技术在内的影视资料数据库。
这时,因屡犯错误而颇习惯于反省的我,又开始反省。
因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儿子走到这一步,恰恰是我教育失败的结果。
我也并非想让儿子得高分,却无意中在儿子心中种下了一颗对现时教育叛逆的种子,而发芽的恰恰是这颗种子!
这使我想到儿子这一代人:我的儿子只能算是天分平平,在这一代孩子中,比他出色的人不知有多少!我周围就有多少优秀的孩子啊!如果能够得到适合于他们每个人潜能开发的个性化、多样化教育,这一代人该激发出何等巨大的创造能量?!但是,这一代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生命的全部赌注押到“高考、留学”这一条狭窄的路上了,在今天,你还能找到一个不想上大学、去留学的孩子吗?
有时看这些孩子真是可怜:每天十几个小时地陷在各种辅导书和题海中,童年已没有任何快乐可言。
父母们也因此备受煎熬,人们苦苦追求的只是一个东西———高分。
教育蜕变成了一个标准,人生的道路也只剩下一条。
难道中国几亿的青少年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过去说高考是座独木桥,而现在这座桥越来越窄了,难道只有这一个模式才能让他们成才?我常想,当我们为保护藏羚羊、保护生物种群的多样性而呼吁时,我们是否想到过,最需要保护的恰恰是我们人类自身的多样性?
当我们过度地致力于塑造我们的孩子的同时,我们是否想到过,最该塑造或者说最该小心呵护的恰恰是他们自然天成的个性的多样性、爱好的多样性、理想的多样性、能力的多样性甚至习惯的多样性?
应该说,作为独立的生命,被一种标准来塑造,其实是一个悲剧。
我们老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非方即圆,那还成大千世界吗?即使艺术家在雕塑一件艺术品时,也要根据树根或者石头的大小与形状而“巧夺天工”吧,何况是活生生的人!而追求“大一统”的结果往往扼杀了人最宝贵的东西———创造力。
不知人们想过没有,人人都按一个模式成长,满世界的人都成了爱因斯坦和陈景润,岂不乱了套?
这也使我想到一个曾被人们忽略的奇怪现象:我有几个留学的朋友,他们把上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带到美国时发现,美国孩子学的课比中国孩子少多了,他们上课几乎是边学边玩,学得轻松至极。
除了语言的障碍之外,中国孩子无论在国内成绩如何,到那里居然都名列前茅。
于是有的留学生得出结论:孩子的基础教育还是要在国内完成。
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些边学边玩的美国孩子,成年后却很富有创造力,好像并没耽误什么功课。
更多的疑问产生了:为什么边学边玩的美国人会出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我们却没有?我们那些考试高分的孩子们后来又做成了什么?要知道我们中国孩子可不笨,连托福都能考满分的,你让美国孩子试试!
儿子的经历使我第一次对今天的教育产生疑问: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得上大学或者一定要经过16年甚至20年的教育才成才?
为了让孩子得高分,符合那个“社会大一统的标准”,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没用到?和所有家长一样,我一直是这“教育同盟”中的一员,只是因儿子不堪造就才不得不放弃。
而现在我时常反省自己:我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成绩平平,尽管也很努力,却很少考高分。
我从来没出类拔萃过,连少先队的小队长也没当过。
却没有一次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挨父母的打。
而我的儿子呢,小时因为不爱学习,没少挨打,下手之狠,连我自己平静下来的时候都难以想象。
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沿着他设计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留学的道路一直走过来,现在只差留学一个程序了。
在孩子的教育上,他颇有成功感:“我没别的,就是法西斯手段管的。”
———为什么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我们会用暴力手段强迫孩子做到?
所谓爱之深而恨之切呀!孩子学习不好能把我们气得七窍冒烟。
仅仅是爱吗?这份爱里有我们这一代人多少辛酸!因“文革”失学而导致的终生遗憾,因没有文凭而经历的诸多磨难,因社会动荡而受到的种种挫折———全都使我们加倍地把这些转嫁到孩子身上,让他们上大学、出类拔萃!我们的爱怎么扭曲成了这样?我们并不完美,也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却用种种手段要让孩子完美。
我们自己是否愿意承受这种爱?
像所有的女人一样,我一直努力去做一个好母亲———这大概是做女人的最高境界了吧?就是出于这种本能,让我这个从不相信“棍棒出孝子”的人,会为了儿子一次考试不好而大打出手。
然而越打,儿子对学习越反感,我也徒然地备感苦恼,心力交瘁。
这些年来,想想自己也是活得没意思极了,全部生活内容除了工作就是和儿子较劲。
我不知道,在中国,有多少像我这样焦头烂额的家长!我有时还会想,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其实在子女和家长之间一直存在着一场战争:过度教育与反教育的战争,而这场战争使双方的心身都备受折磨。
如果这两代人的痛苦最终能打出个人才,也算是“功德圆满”。
若是我们的暴力,压抑了孩子的潜能,造就了无数平庸之辈,那我们以两代人幸福的代价换来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
———我不知道,生命中还有什么比自由地成长更幸福,或者说比剥夺这种权利更大的悲哀了!
大概是十年前,我到作家史铁生家里约稿。
聊天时,从未做过父亲的铁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对父母来说,培养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比培养一个高材生更重要。
这句话让我警醒。
尽管我时时要克服自己的母亲情结(想让惟一的儿子出类拔萃的愿望太强烈了),然而也就是这句话,最终使我没有逼儿子去挤“上大学” 这座独木桥,用儿子的话说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针”。
尽管“曲线救国”也是出于无奈,但现在怎么想让儿子退学也是利大于弊。
首先是经济上,省去一大笔上大学的费用。
同时,儿子用他每月工资完全可以支付他去学最新的计算机知识的各种培训,这些培训因为回报率高而费用十分昂贵,学习的费用不说,考试一次的费用就达数百元,而得到一种相关的证书,要考试多次。
若没有儿子这份高薪的工作,我肯定难以负担。
二是积累了资历,当与他同龄的孩子大学毕业时,儿子已经在重要的IT技术岗位上工作多年。
而在各种招聘中,资历常常比学历重要。
三是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
在计算机领域,很多难题常常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恰恰要靠经验的积累。
孩子如果上大学,只能从书本上学习;而他现在却可以从书本和实践两个方面学习,因而他的优势更大。
儿子上的是自个儿的大学,课程完全没有什么大纲了,最实用、最新的知识就是纲。
应该说,直到今天,他在学习上也并不努力。
每当看着他一边写程序,一边摇头晃脑地听流行歌曲,我就克制不住想教育他的冲动———唉,这改不掉的母亲情结!然而他已经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的编程、网络数据库等几个重要领域突入腹地了,这得益于他没花很多时间去学淘汰知识。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果没有一种保证学生迅速接触到前沿知识的机制,任何人都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失败 ———因为你迷失在浩瀚的知识中了。
我不知道,学校的教学大纲是否能成为一条捷径,引导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
看着儿子在网上时而同印度人讨论编程,时而同美国人研究数据库,累了再同日本人骂骂架……我就不由的在想:在网络时代,隔绝已经不存在了,然而,仅仅是隔绝消除了吗?当我们的家长还在讨论上网的利弊、犹豫是否让孩子上网时,美国大部分的孩子已经通过网络与各国的孩子讨论他们之间的差异、研究各种问题和搜集数据了。
将来不同的是什么?眼界!
人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网络的可怕之处,它将人类分成两种:上网的和没上网的。
而那被隔绝于互联网之外的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只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精神文明成果的1%,因而纵使失去机会 、远抛于人后也浑然不觉!什么导致的?也是眼界。
人脑智力开发之谜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可能还没有完全被破解。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眼界被局限的时候,智力肯定被禁锢!井底之蛙的智力再高能高到哪儿去?
网络时代对教育提出最尖锐的挑战就是:大量旧知识沦为垃圾知识,对旧知识的淘汰与学习新知识成为最迫在眉睫的严重问题,也许很快它将成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惟一标准,因为人类在知识爆炸与有限的生命之间,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网络不仅会改变人们受教育的方式,也最终将改变人类的教育理念。
中国今年底要加入WTO了。
报纸上关于入世后对中国各行业前景的预测已是铺天盖地,却没见谁预测教育的。
我们有没有想过,将来最有可能导致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失败的恰恰是今天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已经露出明显的结构缺陷:在人才市场上,一方面大量高科技公司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学生用大量时间学习过时知识,一方面人类最新智力成果不能进入教材。
现在我们还没入世,一旦入世,人才的缺口将更大,我们靠什么去参与全球经济?靠从初中开始学英语而到了研究生毕业口语还不过关的学生吗?他们能用流利的英语同外国人在谈判桌上进行较量吗?靠只是数理化考高分而对其它国家知之甚少的年轻人去占领人家的市场?(人家可是把我们摸了个底儿掉!早已虎视眈眈地盯上我们开放和未开放的市场了!)我们今天教育上的误差将来会让我们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如果我们的市场都让别人占领了,那时下岗的就不仅是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了!
那时,我们会为教育的失误而去追究责任吗?是教育部长还是母亲?
我不反对孩子考大学。
然而,我们逼着孩子考高分,逼着孩子一天十几个小时去苦读的时候,我们反省过吗?孩子学的这些知识对他未来有没有用?!要知道未来我们的孩子是没有选择的,是一定要被推到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去的。
这种竞争远不是试卷上的笔头功夫,而是综合着人类全部潜能的激战!不会有人因为你是新手,而让你个“车马炮”。
———考试卷上的高分能否证明他们就具备这种竞争能力?
我总觉得我们民族是一个不乏反省精神的民族,但不知为什么我们却很少反省我们的教育?以前我们可以按部就班地走———比我们落后的民族可多得很呐!在网络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强国与弱国,实际上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印度怎么样?我们已经不敢小视它了!不过几年的工夫,它已经成了软件大国!
我想,入世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不仅将改变我们民族的未来,而且会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是更落后还是一跃而起?全球经济一体化造成的不仅是新的竞争格局,而且是新的经济格局,这就将使我们每一个人的位置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这种高速变化带来的高淘汰率,也许是我们今天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
经济一体化使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变化莫测,难以预知———也就是所谓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如果说入世给了我们民族一个机会的话,这种巨大的机会在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上也是少得可怜、不会很多的,且稍纵即逝!
WTO是一个无情的竞争市场,但也正因为无情才公平。
我们花了15年功夫苦苦追求的,不就是这样一个公平的环境吗?入世,我们盼了那么多年,谈判桌上都谈白了少年头!一旦真入了,我们行吗?
母亲是什么?因为爱,当我们熬干自己、滋润另一个生命的时候,支撑我们的是什么?是希望!今天我们不会在儿子的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几个字了。
然而无论哪个时代的母亲,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为祖国赢得未来。
但我们面临的“忧患”也远不是岳母那个时代,这个急骤变化的世界甚至容不得我们有太多的犹豫,很多事情还没等你看清时就已经无可挽回了:无论是互联网还是WTO,都不会给我们太多的时间。
母亲是什么?也许我们自身是个悲剧:可能我们已经无法真正了解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新经济、宽带等许许多多新东西了,也许我们无法避免被淘汰———如果这是一个悲剧,也让我们自己的躯体,做孩子们的垫脚石。
因为他们站在我们的肩上,会看得更高,看得更远……
我们是不是该扪心自问,我们会不会因为眼界而在教育上失误?会不会因为今天的失误而让孩子们的未来错过机会?错失机会的代价是什么?一步错,步步错。
相关参考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建议一、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契机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局限在语文教材上、语文课堂上,从而导致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压抑和被动的现状。就语文课所选编的教材来看,它涉及了政治、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建议一、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契机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局限在语文教材上、语文课堂上,从而导致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压抑和被动的现状。就语文课所选编的教材来看,它涉及了政治、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建议一、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契机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局限在语文教材上、语文课堂上,从而导致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压抑和被动的现状。就语文课所选编的教材来看,它涉及了政治、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建议一、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契机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局限在语文教材上、语文课堂上,从而导致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压抑和被动的现状。就语文课所选编的教材来看,它涉及了政治、
《爱他你就抱抱他》上学离得远了,发现爸爸总是计较,给妈打电话的次数要多,突然觉得,爸爸只是不说,其实他和妈妈一样需要我们时常的问候。《我亲爱的朋友》会无端的想念一些人,今天吃板面的时候,突然想起他,那
新学期,约五成小学生和六成初中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新教材,新在哪儿记者葛亮亮《人民日报》(2016年08月18日11版)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将有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中考政史科目考试内容,各省试卷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大都为开卷考试。下面是江苏的政史中考内容,仅作参考。一、中考科目和计分方法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体育。考试形式:语文、数学
中考政史科目考试内容,各省试卷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大都为开卷考试。下面是江苏的政史中考内容,仅作参考。一、中考科目和计分方法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体育。考试形式:语文、数学
中考政史科目考试内容,各省试卷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大都为开卷考试。下面是江苏的政史中考内容,仅作参考。一、中考科目和计分方法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体育。考试形式:语文、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