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游记结尾怎么写
Posted 苏堤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游记结尾怎么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游记主要是记录旅行的行程和感受,结尾的部分对自己的感受进行总结,同时有深刻的认知或者反思为佳。
游记结尾如下:
通过游览杭州西湖/苏州园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历史之美永远无法被磨灭。
只有在自然景观的庞大之中才感受到自我的渺小。
我不仅被其美景所震撼,更加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我们拥有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文化建筑。
却仍是保护不够。
只靠政府和少数人的维护是远远不够的,只保护景点地区也是不全面的。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己。
从身边出发,保护环境,维持生态。
不制造污染,节约能源。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如此美丽的景致和环境。
这次的旅行,使我受益良多。
拓展资料:
苏杭随笔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也曾说过:“下了苏杭,忘了爹娘。
”后来,渐渐长大,我对于苏杭的了解也多了一些,内心一直期许着有机会去苏杭看看。
丁酉新春,恰逢假期,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去了苏杭。
临走的那天是正月初二,上午还是雨雪交加,下午雨雪就停了。
于是,我和妻子就商定好:去苏杭看看。
于是,我们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驾车行驶在高速路上,略微阴沉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我前行的决心和兴致。
些许湿漉漉的路面与飞奔的车轮琴瑟和弦,伴着我迤逦南下。
下午三点钟出发,几个小时后就上了沈海高速。
沿着沈海高速路前行,晚上大约十点钟我们就到了江苏盐城。
我们寻觅到一家旅馆住下,次日上午九点左右又慢慢驶离盐城。
匆匆之间,在我的印象中,盐城是一座干净整洁的城市。
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大约下午一点钟我们到达苏州。
初到苏州,感到这座城市韵味独具,古建流芳。
一河一桥,一石一木,一砖一瓦,各具神韵,意味隽永。
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到达了苏州拙政园附近。
拙政园附近车流熙熙,我只得在离拙政园稍远的路边处将车停放好,陪着家人步行着去拙政园。
顺着人流密集的步行街西行,沿途路边是许多销售地方特色商品的小店。
很早我就听闻过苏州的拙政园。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购票之后,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进了拙政园。
拙政园内,游人如织,古木参天,山石林立,楼榭亭台。
进大门西行,路边一簇葱郁的翠竹格外引人注目。
近旁的几块假山石错落有致,与几棵树木交相辉映,蔚然成景,别有韵味。
西行,进入一处院落。
前行不远,看见了一扇圆形的月亮门,门上方书有“惠园”字样。
这几处小院落错落相通,别有情调,古朴流韵。
茶舍闲雅,评弹怡情,古物养眼。
因为园内的人太多,我和家人只能是匆匆地游览了一下拙政园。
我们先后去了听雨轩、雅石斋、盆景园、波形廊等景点。
有的景点,虽是看过,但没有记下名字。
园内水池风姿绰约,曲折通连,回环生趣。
一位五十岁上下的男子撑着一叶扁舟在碧波中前行,轻盈地打捞着水中的漂浮物,举手投足间,与周围的美景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沿着东西向的小径前行,经过园林北边的一处厅堂外面,里面陈设的是宋画,展示的是宋画艺术。
因为里面的游人过于拥挤,我们就沿着小径继续前行,到了东北角的一处土丘上面。
土丘上满是高高低低的竹子,错落有情,摇曳多姿,青翠可人。
站在土丘上面向南望去,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古树奇石、碧塘青山尽入眼帘。
移步换景中,我随手用手机拍下了一些照片,以作为此次旅行的纪念。
意犹未尽,我即兴写了一首小诗:“江南古城韵千芳/拙政园内奇景藏//古树沧桑蕴长远/丛丛翠竹舞斜阳//假山石立嶙峋状/几泓碧波秀清扬//游人迤逦山水间/痴心逍遥江南港。
”藉此聊表一下当时的心境。
带着几许的恋恋不舍,我们从东门走出了拙政园。
园外,满是销售琳琅满目商品的店面。
我们进入了一家经营苏州刺绣品的专卖店。
欣赏着色泽明丽、做工精细的刺绣品,不禁惊叹于手工艺人那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驻足欣赏了很久,我们方才离去,继续着我们的苏州之行。
路边,此起彼伏地传来制作特色小吃的师傅们别有韵味的叫卖声。
慢慢前行了一会儿,我们进入了平江路,这里是特色小吃一条街。
路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地方小吃如:桂花糕、油炸臭豆腐、酥饼、烤土豆、特色糕点等等。
我们顺着平江路慢慢闲逛着,后来我们去“洪钧故居”看了看。
此宅是清朝同治朝状元洪钧出仕后建造的。
原占地3000平方米,东西二路,西路为主轴线。
据记载,其妾赛金花曾住西路第五进楼堂。
眼前,青砖、灰瓦与白墙融在一起,让人难以相信这里曾经有过的那份繁华荣耀。
门前东侧一棵高大的松树矗立着,默默无语地守护着这一处曾经辉煌的古宅。
“洪钧故居”的大门紧锁着,我们在门前驻足了片刻,就沿着狭窄的小胡同往回走了。
幽幽的小胡同两边多是些青砖灰瓦房,透露着浓厚的古老气息。
一会儿,我们又回到了平江路。
沿平江路北行不远,我们到了一家名为“都十景”的餐馆。
在餐馆的二楼餐厅内,享受了一顿风味别具的晚餐。
莲子粥清香滑软,小点心甜而不腻,烧白菜味美醇厚。
饭后,我们步行着去了停车的地点。
一路上,风儿不停地吹拂着我们,虽有几分寒意,却又有几分柔情的惬意融入着。
随后,我开车与我的妻子、女儿又去了一趟寒山寺。
夜幕下,寒山寺外,路灯照得灯火通明。
路两边,几棵樟树枝繁叶茂,部分古树突兀林立。
透过古树枝桠的罅隙,我看见了寒山寺院墙内的那座高塔,它寂寞无语,平淡从容,见证着世事的无常,感受着岁月的冷暖。
略带凉意的风儿吹过,我仿佛隐约听到了那古老悠远的钟声。
追古思今,浮想翩翩,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冬夜灯明照姑苏/心怀希冀访诗出//枫桥夜泊已不见/西风阵阵满面拂//古塔肃立静幽悟/老树参天对无//千年钟楼今还在/物是人非嗟恍惚。”
匆匆去寒山寺看了看后,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驾车离开苏州,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西塘古镇。
车辆穿行在苏州,看那满目的灯火阑珊,看那满目的垂柳依依,看那满目的古楼放歌,想起那些还未曾去游览的狮子林、虎丘、留园等景点,心中难免有几分不舍。
带着些许怅憾,我们在迷离的夜色中离开了苏州。
经过大约两小时的车程,我们赶到了西塘古镇,到达了下榻的一家旅馆。
次日,我们游览了西塘古镇。
通过游览,也加深了对西塘的了解。
西塘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交通便捷,素有“吴根越角”之称,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镇内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
鸟瞰全镇,处处碧波荡漾,整座水乡似诗如画。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古镇历史沿革最为恰当的概括。
我们相约着沿一条窄巷北行,就到了人头攒动的西街。
街两侧,满是商铺,卖吃的、卖工艺品的、卖字画的、还有快速画像的。
我们先后参观了纽扣博物馆、瓦当文化展示馆。
后来,我们走过了一座小桥,继续沿河畔的小街西行。
街北边,依然是许多经商的店铺。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行走着,恍若置身于古代那热闹非凡的集市中,忘却了时间的存在,忘记了尘世的忧烦。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送子来凤桥游船码头。
购买好船票后,我们在长长的队伍中排队等候坐船。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写了一首名为《江南柳》的诗:“沐浴着四季的风/你婉约流韵/江南的雨露/滋润了你的娇柔/江南的日月/积淀了你的深邃/冬日里那犹存的柳绿/是你对生命的依恋/你伫立着/风雨无怨//静静地品享着/岁月的冷暖/执著地守护着/沧桑的变迁”
等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登上了小船,坐船观赏千年古镇的独特风景。
在坐船游览过程中,我写下了名为《江南水乡》的诗:“石桥、青砖、古树、闲园/一幅流淌千古的画卷/古木船缓缓地推波向前/承载着万种风情的悠闲/耳畔响起那熟悉的音乐/梦里水乡润湿我的眼帘/
传统的手艺在手指间传承/淳朴的民风在笑谈间流传/明媚的蓝天下/千年古建熠熠生辉/熙熙攘攘的八方人流/汇聚着对魅力水乡的礼赞/古老的京杭运河轻轻呢喃/吟咏着历史的千年巨变/沿海高速路贯通千里/沸腾着江南人逐梦的家园/
穿行在古老的街巷/徜徉在河畔的长廊/忘却了重担,忘却了尘烦 /内心从容恬淡、惬意释然”坐船游览结束后,我们又在古老的街巷里闲逛了一会儿。
后来,我们就离开了西塘古镇景区,继续着我们的苏杭之旅。
正月初三下午大约三点钟,我们到达了在杭州预定的一家酒店。
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后,我们就相约着出去走走看看。
女儿和小侄女在前面或走或跑嬉戏着,开心极了。
沿着一条整洁的南北大街往南走着,我们几个大人在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路边,香樟树郁郁葱葱,展示着江南的柔美和活力。
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静静流淌着,河水清澈见底。
河边种植了一排青青的水草,这些水草或许是用来净化河水的。
前面,黄龙山横亘在我们眼前,遮挡了我们远眺的视线。
后来,我们坐上了一辆旅游公交车,快速地浏览着杭州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内心有几分压抑已久的释怀、好奇和欣喜。
车过灵隐站时,透过密密匝匝的树林,我隐约看到了灵隐寺金光闪烁的灯火。
日暮时分,青山、金光倒映于一泓碧波中,如梦似幻,透露着迷离的美艳。
我们在苏堤站下车。
此时,西湖苏堤上已是灯火辉映、人流涌动。
我们顺着苏堤自南往北前行,尽情欣赏着西湖的别样美景。
近处,苏堤上的大树或古朴蕴奇,或婀娜流韵。
远处,城市的万家灯火映照在西湖中,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我随后写的《苏堤夜行》这首诗描绘了当时的情景:“碧波中,如一条锦缎贯通南北/西湖水恬静地偎依在你身旁/湖堤畔,古垂柳仪态万千/装扮着人间仙境美丽传奇/人在堤上走,宛如画中游/满目的繁花簇锦——让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东望,近处的雷峰塔屹立生辉/西望,
远方的山隘处金光闪烁/石桥通连着南来北往/古树见证着春暖秋凉/万家灯火绚丽着动人山水/旖旎风景陶醉了八方宾客/徜徉于人潮涌动的苏堤——/我已忘情、陶醉、释然……”游完苏堤后,我们就赶回了下榻的酒店,准备着明天的旅程。
因为我们报名参加了一个旅行团,正月初四早上六点多,我们就从酒店出发了。
登上旅游大巴车后,我们随团前行。
我们先参观了雷峰塔。
在雷峰塔景区游玩了大约一个小时。
听完导游的简短讲解后,我顺着台阶攀登,直到后来登上了雷峰塔的最高层。
登高远眺,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此时,恰逢阴天,西湖看上去湖天一色、楚美动人。
不远处,南屏山下的净慈寺在密林中尤为显眼,我仿佛听到了悠远清扬的钟声,那曾经熟悉的旋律也不由地萦绕在耳畔。
游览了雷峰塔后,我们又去乘船游览了西湖。
站在游船上,任清风揉抚着我的脸庞,任美景陶醉了我的视野。
万般美好的感受,竟无言以表。
我写了一首《西湖泛舟有感》的小诗:“碧波荡漾西湖面/美景连连乱花眼//三潭印月景方好/楼外楼又天外天//断桥遗梦千思念/百年回首情缠绵//苏堤春晓展新意/群山飞翠天赋闲。
”
记录下了当时我迷恋着眼前美景,又捕捉下即兴灵感的微妙心理和感受。
随后,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又去了“花港观鱼”景点。
在那里,听了导游为我们讲解的关于林徽因的故事,讲了关于“女人树”、“男人树”的由来,随之也加深了对于人杰地灵的杭州的了解。
游玩了一会儿后,我们在一簇簇山茶花前休息了一下。
弥漫于山茶花的清香中,心情格外舒畅。
随后,我们登车去了钱塘江畔的一家酒店,在那里享用了午餐。
迷恋于红烧肉、红烧鱼醇厚浓香的味道,让我连续吃了几碗米饭还没有停歇下来。
饭后,我们到钱塘江边看了看横亘南北的钱塘江大桥。
后来,我们在六和塔前停留了许久。
我随手写了一首《六和塔观感》的小诗:“古塔矗立钱塘畔/六和钟声赐福远//清溪无声辞山出/润得一江水春暖。
”下午,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去游览了灵隐寺和飞来峰。
这里环境清幽,古树蔚然,清流淙淙,别具禅意。
熙熙攘攘的人流,香火缭绕的氤氲,更透露着千年古刹的神奇魅力。
兴之所及,写了一首《访灵隐寺》:“古木参天引群贤/古刹巍然逾千年//灵隐汇聚众佛礼/香火缭绕兴久远//小溪淙淙蜿蜒前/曲径通幽一线天//藏古纳今飞来峰/人间偏爱此妙缘。”
游览了灵隐寺后,沿山路缓缓而下,旁边的溪流依依相伴,别有一番神清气爽。
这样,杭州一日游也就匆匆忙忙结束了。
晚上,我们慕名去了文二路上的一家知味观。
进去以后,感觉里面很安静,桌凳摆放有序,环境干净整洁。
各自点了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又点了一些特色菜后,我们就选择一处僻静的位置坐下来静等。
趁着饭菜还没有上来,我赶紧又整理了一下自己写的小诗。
一会儿,饭菜就上来了。
我点的是一份梅菜扣肉套餐,白花花的米饭配上梅菜扣肉的香味,一下子就吊起了我的胃口。
妻子她们分别点的是肉丝面和馄饨,还有熏鱼、素烧鹅、猫耳朵等等,看上去都让人有些垂涎三尺。
在美丽的杭州,在这家近百年的老字号餐馆内,我们享用了别具风味的美餐。
等回到酒店的时候,夜色很晚,人也犯困,就没有再写什么,一会儿也就进入了梦乡。
正月初五上午,我们继续着杭州之行,先是去了“云栖竹径”景点。
沿曲折的小路开车前行,路两边是绿意葱葱的山坡,山坡上满是青幽幽的茶树,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江南气息。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云栖竹径”景点的停车场。
将车停放好后,我们顺着一条小径慢慢向前走,满目的青青竹林已让我们钦羡不已。
边走着,妻子边用手机不停地为女儿拍着照片。
一会儿,我们到了售票处。
购票以后,我们就真正进入了景区内。
这里面游人不多,倒是多了几分幽趣。
蜿蜒的小径两边,是一片片笔直高耸的毛竹林。
亭亭玉立,婆娑生情,惹人生恋。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洗心亭”。
亭旁的一湾潭水清澈见底,清波无漾,让人尘烦顿消,心静如水。
穿过了一段木栈道后,我们顺着崎岖的小径继续前行,先后去了双碑亭、冲云楼、密云亭、篁竹亭等景点。
一路上,古木参天,风摇竹动,古建沧桑,石奇林秀。
下山时,又特意仔细观看了陈云同志题写的“云栖竹径”和他曾经栽种下的两棵香樟树。
睹物是人非,让我感慨良多。
即兴之下,写了一首《云栖竹径》:“层峦叠嶂的群山/蕴育古老的传奇/钟灵毓秀的沃土/茁壮挺拔的脊梁/
枝繁叶茂的古树/诠释历久的沧桑/葳蕤丛生的毛竹/编织神秘的氤氲/虽是阴霾的天气/它依然风韵独具//竹林之外的苍穹/让我遥想天宇的浩淼/伫立在千年枫香古树前/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止步在幽静的洗心亭下/七叶树、浙江楠、香樟树……/丰富着丛林的古韵/山茶花、腊梅花、郁金香……/
芬芳着幽径的清闲/遇雨亭下的石碑经年岿然/诉说着一段静美的时光/翠竹亭、密云亭、皇竹亭——/辉映着周边的古树青竹//沿着林间小径迤逦而下/我听见了啄木鸟的清音——/在密林间阵阵回响/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歆享着大自然的馈赠/体验着别样的惬意、
悠然/在“云栖竹径”碑亭前/我注目很久/凝望着陈云同志的题字/我感怀万千/回想起了硝烟弥漫的久远/那两棵他亲手种下的香樟树/至今枝繁叶茂,生机焕然/寄托着伟人对这方山水的爱恋”以这首诗纪念此番别有意义的旅行。
随后,我们又去游览了“九溪烟树”。
因这里先后汇入青弯、宏法等九溪之水向南注入钱塘江,故称九溪。
这九条溪水穿林绕麓,汇合众多细流,故又有“十八涧”之名。
来到景区内,这里绿树葱郁,空气清新,谷幽林静,溪塘清冽。
穿行在峰回路转的蜿蜒小径,徜徉在静澜无波的碧塘之畔,感受着“小径屈曲、峰峦夹崎、涧泉琤琮、篁楠交翠”的纯纯之美,探寻着“碧露新添、秀树带露、葳蕤氤氲、满谷迷蒙”的悠悠之趣。
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结束了“九溪烟树”之行。
我们去了西湖边上一家“郭记饭庄”,在那里享用了一顿风味独特的午餐。
下午,我们即将告别杭州。
在即将别离时刻,我情不自已。
美丽的杭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即兴写下了一首《杭州印象》,
诗中这样写到:“一座美丽的城市/续写了千古的佳话/街道如雨洗后般干净清爽/清澈的河水在河道里流淌/马路边,青翠的樟树随处可见/小河旁,碧绿的嫩草婉约动人/柳枝在摇摆着春天的舞姿/小鸟在欢鸣着春天的乐章//青山拱卫着一泓惊澜/群岛灵动着四季流芳/
钱塘江大桥直通南去北往/母亲河滋润着四季的生长/六和塔延续着千年的祈福/灵隐寺容纳着亘古的佛光/岳王庙明理了忠诚的大义/雷峰塔熔铸了千年的信仰/大西湖诠释了柔美的绽放//花港观鱼、苏堤春晓/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南屏晚钟……/所有这些,让我目不暇接/而又陶醉其间,
心驰神往/我匆匆来过,又匆匆离别/心中犹留几分依依的难舍/终将挥手告别这座城市/她的美丽、丰富、隽永……/不免将恒久地印留在我的心海/丰盈、滋润着我美丽的回想”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在轻柔缠绵的清风里,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西湖、告别杭州。
来去匆匆的日子里,虽是浮光掠影,杭州已然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铭记。
江南的美景,不时地在我的眼前浮现。
江南的美食,每每让我回味久远。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首吟诵千年的名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苏杭之行,虽是来去匆匆,却让我如沐春风,赏心悦目,醉心怡情,感悟万千。
苏杭之行,亦让我回眸相思,缱绻驰怀,久久难忘。
参考资料:新华网:《徐霞客游记》网页链接
相关参考
中考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有时候会写抒情散文。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有一个鲜明的标题,让老师有想读的欲望。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要把肚子里的好的句子都留在开头和结尾上。我一般会写题记,或者后记,
中考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有时候会写抒情散文。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有一个鲜明的标题,让老师有想读的欲望。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要把肚子里的好的句子都留在开头和结尾上。我一般会写题记,或者后记,
中考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有时候会写抒情散文。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有一个鲜明的标题,让老师有想读的欲望。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要把肚子里的好的句子都留在开头和结尾上。我一般会写题记,或者后记,
1、镜中的我表情笑着难过,说桌上的烟灰缸堆满烟头,而我抽掉一整包的寂寞。2、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窗台蝴蝶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我接着写把永远爱你写进诗的结尾,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3、知道分手
高三励志语录结尾1.最难得题,对你而言并不一定在最后一题。2.高考只是百万人参加的一次练习。3.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文学家。柳宗元擅长写的就是诗歌、山水游记、寓言作品、辞赋。《江雪》画作柳宗元和韩愈针对文章写作,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柳宗元倡导文章应该以写实为主,反映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文学家。柳宗元擅长写的就是诗歌、山水游记、寓言作品、辞赋。《江雪》画作柳宗元和韩愈针对文章写作,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柳宗元倡导文章应该以写实为主,反映
大学生励志语录结尾处:1.记住了并不代表永恒,忘却了也不等于没发生,大学生缘起了与你携手望苍穹,接触处缘灭了桃花陪我笑春风。2.就这样长大,像真实的童话,历经苦难的捶打,绽放的是不败之花。3.永远年轻
提示:点击上方"诗经情话"↑免费订阅本刊《三国演义》开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