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名词解释唐三彩:
Posted 陶器
篇首语:有了知识不运用,等于耕耘播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名词解释唐三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扩展资料
1、三彩釉料主要成分:
氧化铅、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硅酸盐等,能配制出白色、红色、褐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
三彩的窑变是全色系的。
2、三彩四个特点:
艳、亮、透、流。
3、对唐三彩使用的误解:
以为唐三彩就是陪葬的冥器,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三彩陶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
唐代,三彩完成了日用品、生活用具、陈设装饰品、殉葬品、建筑材料等全方位的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三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穿越千年的釉彩之光:洛阳唐三彩的前世今生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