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惠安石雕的代表人物
Posted 石雕
篇首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惠安石雕的代表人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惠安石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数不清的雕匠名师,可惜大多数只口碑流传其姓名,清代以前见诸文字的甚少,有所记载的主要是清代以后的名师。
历史上石雕名师多出自惠安崇武,又以蒋姓居多,其后人也多继承祖业。
本世纪初在台湾还流传着“无蒋不成场”之说。
现在各地看到的清代中期自20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石雕名作,多数由崇武五峰村峰前村蒋姓雕匠艺人主持创作的。
由于惠安雕匠艺人成名后,并不固守本地,常常身怀绝技,远赴他乡甚至海外创业,因此,对他们的传承谱系的研究整理上难尽其详。
据惠安东桥东湖村《鉴湖张氏族谱》记载,张仕志,鉴湖十四世,生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卒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泉州清源山麓南少林寺石狮子的雕刻者,是惠安已知的历史最早的石雕大师。
其祖辈张仲哥(1123-1194),鉴湖十二世,史书记载其为“泉郡名匠,善雕浮图花卉,晋(江)南(安)同(安)宫阙泰半着手”。
其后辈张曰臣,鉴湖十五世,“力攻雕刻艺术,所活人物图像呼之欲出。
如安海龙山寺文殊普贤雕像”,是惠安目前已知的第一个雕塑家。
其孙辈张同善(1338-1426),鉴湖十六世,曾任湖广辰州府经历,封迪功郎,“政务之余攻习雕刻漆绘成术益精”。
李周,俗名“瓮仔周”,崇武人氏,生活于清康熙到乾隆年间(1662—1722)。
李周历来被闽南的石雕艺匠尊为宗师,福建的工艺美术界则称他是福建青石雕技艺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
后代不详。
世人传说他曾经看到“天开门”并得“月华”仙女授予他“不求人”的智慧,从此获得了“神骸仙魂”之灵,雕作生动如真。
在一次师傅雕石狮不慎敲断舌头时,他又大胆承担把传统的正面直前的狮头改转方向,既补救了失误又使狮子显得喜气洋洋,表现出超逸的特色,这也是“南狮”的由来,从此声名大震。
李周留下的作品,现在可以考证的有:福州于山法雨堂前一对龙柱;福州西湖开化寺一对石狮,福州脱胎漆器厂曾脱胎一对送北京人民大会堂置于宴会厅;福州万寿桥的18只拳头狮。
此外还有福州泉漳会馆前门前和厦门吴沧石坊下的石狮;厦门海沧白礁保生大帝庙前的一对石龙柱等。
在艺术形式上,李周还发明了“针黑白”,利用黑白成像原理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是成熟于现代的影雕艺术。
李周不但以自己的作品名扬一时,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学徒,使惠安石雕在整个清代大大繁荣起来。
蒋馨又名龟音,五峰村峰前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
出身石雕世家,自小学艺。
清末曾得占踞台湾的日本当局同意,前往台湾鹿港开设石店。
后又在厦门开设“泉兴”石厂,曾为南京中山陵加工石碑石材。
1927年,蒋馨携带子女前往台湾,主持彰化南瑶宫的石雕工艺品加工,之后又参加数座大庙重修工程。
蒋馨在台湾培养了一大批学徒,其女儿蒋宝在台湾招赘张金山成家,也承继家业,仍为石雕匠师。
蒋馨于1933年在台湾病逝。
他和徒弟们在台留下不少杰作,如台南天后宫前殿的石垛,西螺妈祖庙、冈山超峰寺、南鲲身代天府、彰化南瑶宫、鹿港天后宫等众多石雕品,还有台湾有名士绅辜显荣及陈中和二座大墓的墓料。
蒋馨的石雕作品,构图严谨,雕线犀利,造型生动,人物雕刻四肢关节处理细致,姿态明显受戏剧动作的影响,表现准确,令人称绝。
蒋仁文俗名文子,五峰村峰前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
他的祖父蒋山斗和父亲蒋尚姑,都是名扬一时的石雕师傅。
相继在福州开设石店,业务十分兴旺。
蒋仁文从小随先辈学习,精心钻研,石雕技艺造诣颇深。
清代末年,慈禧太后在北京兴建颐和园,曾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工艺品竞赛。
年轻的蒋仁文精心雕作了一套镂花石鼓椅和石圆桌参加,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一时轰动全国工艺界,被誉为“青石雕刻之冠”。
蒋仁文的成就使惠安石雕首次走出福建推向全国。
1924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修建中山陵,这是一个当年引起全国注目的、规模庞大、质量要求又极严格的石结构工程。
由于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林森的推荐,蒋仁文受聘主持石料和石雕件的加工和安装。
他率领30多名艺匠到南京,圆满完成任务。
惠安石雕工艺的精巧由此获得更加广泛的赞赏。
蒋仁文及参加的艺匠都受到国民政府的褒扬和重奖。
蒋仁文于1953年病逝。
他留下的较有名的作品还有,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前的石龙柱,福州西湖的铁拐李石雕像等。
王神赐又名成赐,溪底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
与蒋仁文同时扬名的石雕艺匠,不同的是他的活动主要在闽南一带。
仙游枫亭镇受县级保护的文物保和堂的众多石雕工艺品,是他的杰作。
民国初年,他应晋江池店一位姓杨华侨的聘请,为其新建殿堂住宅加工石雕装饰品,门廊壁堵都用青石雕刻精美的书画和戏文浮雕,两厢砖墙上安装三尺见方的一对彩灯造型的青石窗;上雕立体的珍禽异兽,不但形像奇特生动,而且雕工细腻精巧。
这一工程他花了13年才完成。
王神赐不幸于1932年英年病逝。
王神赐的儿子王清金,生于1925年。
童年时父母双亡,他即随族中艺匠学艺,很快掌握石雕技巧,继承父业在闽南一带扬名。
他擅长雕作古装戏剧故事场面,观看戏剧演出时都认真观察脸谱、服装及动作形态,吸收了戏剧的夸张手法,因此在小件人物雕刻方面有突出成就。
1953年他应聘参加集美鳌园建设,后又主持集美鳌园石雕工艺品的修补。
他发挥自己的技艺,在资料散失的情况下,从残存的画面中判断构思,塑出泥坯,经反复修改后再雕石补上,却能天衣无缝,深受赞扬。
王清金于1989年病逝。
其儿子王文生,1951年生,继承父业且加以发扬,
从小学艺,精心钻研,深得先辈的真传,在石雕技艺上有较深的造诣,他承建的湄洲妈祖像获全国城雕优秀奖。
他还刻意学习泥塑技艺,能用石膏模型计算放大10倍进行石料雕刻,在大型雕件工艺方面有了新突破。
他是惠安第一位高级工艺美术师,并荣获“福建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王文生还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培养。
他的两个儿子都进艺术院校深造,其长子王伯昌也取得工艺美术师职称。
蒋友才(1918—1980),五峰村峰前村人。
从小学艺,以平直技艺见长。
为人朴实勤谨,年青时技艺就受到好评。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蒋友才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50年代初,他受聘参加集美鳌园建设,后又与蒋瓦水一起被委任率队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
在此期间,他还精心雕刻了浮于水面的“荷花碗”,被选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此外还创作了玲珑剔透的花瓶及临流垂钓的“渔翁”等雕件,都受到好评。
1960年,蒋友才参加组建惠安石雕厂。
成为该厂主要技术员之一。
由于他在生产上作出突出贡献,1964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授为“一九六三年度工业交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
蒋友才是崇武石雕技艺创新开拓的有功之人。
60年代末,他大胆运用传统的针黑白技法加以改进,雕作了一块平面的毛泽东像,是影雕新品类的创始者之一。
粉碎“四人帮”后,惠安石雕厂接受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外围44根大石柱的加工和安装任务,他被委派主持。
他率领一批人员包括他的儿子祖奇、清奇一起赴京工作,圆满完成这一备受赞扬的工程。
蒋友才的后辈仍继承祖业,获工艺美术师职称的次子蒋清奇在五峰村创办溢源石制品公司,孙子蒋志雄也在五峰村创办昆宝石材工艺厂。
王清标,崇武溪底村人,生于民国癸酉年。
其父王全春(生于光绪乙酉年),为当时闽南古建筑木雕名匠,与“闽南第一木雕大师”王益顺同宗。
王清标是著名的“捏剔师”,擅长打坯、放样、安装,是名闻三乡五里、精通寺庙建筑的能工巧匠,曾代表惠安工匠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其是最先运用“针黑白”手法演绎摄影技法的影雕创始人之一。
他带出的徒弟不计其数,但最得其真传、也最有成就的当数他的长子王经民。
王经民(生于1967年)
13岁师从乃父学习雕龙琢凤,18岁成师,以擅长雕龙名扬乡里,成为惠安石雕界的佼佼者,28岁创办海峡石木雕工艺厂,后又创办园林古建筑公司,其产品主要出口台湾及东南亚一带,承建了台湾岛内大量的寺庙建筑等大型雕刻安装工程,在台湾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被台湾宗教界誉为“神雕”。
他不但精于雕艺,而且善于管理,首创了石雕生产按每个技工特长分工序流水线作业的新的科学管理流程,使工效提高了两倍多,大大增加了企业利润。
其代表作品《中国魂》荣获2002年中国雕艺节雕刻大奖赛三等奖;200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华艺杯”优秀奖和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青石雕大赛银奖,作品《大闹天宫》同时获优秀奖,被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其弟王俊民(1974年生)、王惠民(1978年生)均师从其学习雕刻。
蒋丙丁(1910—1984),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身于石雕世家,小时上过多年私塾,秉性聪慧,能较快接受家庭环境的艺术熏陶,打下了厚实的根基。
13岁开始学艺,17岁出师自立,已全面熟练地掌握石雕技艺,且在雕作时显示出独创性,得到老前辈们的赞扬。
不久,他随父前往台湾,在那里参加过多处寺庙的修建,留下不少佳作。
1953年,蒋丙丁接受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聘请,前往厦门市集美学村参加“鳌园”建设。
他的手艺极受陈嘉庚先生赏识,委任他当工艺石雕的主要技术员。
在那里他不但设计图案,还雕刻了众多作品,主要有“班超平匈奴”、“清兵入关”等历史题材,还有“南昌起义”、“五四运动”、“卢沟桥事变”、“东北骑兵战”等现代题材。
尤其是他根据陈嘉庚先生口述的内容精心设计绘制画面并加工雕作的“陈嘉庚先生一生图略”浮雕,更得到广泛好评。
1956年,蒋丙丁由陈嘉庚介绍受聘于上海美术设计公司。
在那里他发挥传统技艺,雕作了龙柱及众多古代人物像,其中“屈原”、“鲁班”、“司马迁”等雕像在上海工艺美术展览会展出,得到很高评价。
同时他还创作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其中圆雕《游击队吹号员》被选参加全国美术工艺展览,获得二等奖。
那几年是他创作最丰收的阶段。
蒋丙丁于1984年病逝。
他的儿女都学习继承父业。
儿子蒋静水于80年代末创办静宜石雕厂,加工传统石雕工艺产品;90年代中又扩展为隆顺发石材公司。
特别是他的女儿蒋锦汝,自幼随父亲精心学艺,深得秘传,是五峰村第一个石雕女艺匠。
蒋锦汝创作的各种石狮及十二生肖石雕作品等,因能较好的体现她父亲的艺术风格,深受各方面的好评。
80年代后期以来,她传授了一批女学徒,大量雕刻各类石狮,畅销台湾,成为崇武镇石雕史上首批女石雕艺匠。
蒋锦汝于1987年被聘为惠安县政协委员。
蒋瑞生(1920—1970),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生于石雕世家,父亲也是清末崇武的石雕名匠,可惜早年去世。
蒋瑞生自幼师从堂伯蒋仁文,得到他的精心指导,加上勤奋刻苦,而且重视绘画练习,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基础,技巧进步极快。
抗日战争胜利后,闽南侨区的经济再度繁荣,纷纷兴建华丽的住宅,竞相聘请崇武的石雕艺匠,加工精巧的装饰工艺品。
蒋瑞生受聘时,集中精力潜心创作,其技艺在闽南侨乡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比较突出的有“黄鹤楼会宴”、“甘露寺招亲”等数十件壁堵浮雕。
新中国成立后,蒋瑞生的艺术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953年,福建省文化领导部门特地保送他到浙江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艺术研究班学习。
经过美学理论学习和专家的指点,蒋瑞生的雕刻创作有了质的飞跃。
蒋瑞生从杭州学习回来后,即接受陈嘉庚先生的聘请,到厦门市集美学村参加“鳌园”建设。
在那里他雕刻了“陈胜吴广”、“梁红玉”、“文天祥”等多幅精美的浮雕艺术品。
蒋瑞生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对雕刻的对像观察细致深刻,作品充满活力。
由于他艺术上的成就,福建省有关部门授予他“石雕艺人”职称,被聘为惠安县政协委员。
1959年,他被推选为石雕艺人的代表,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观礼。
1961年和1963年,他连续被选举为惠安县第四届和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蒋瓦水(1922—1998),五峰村峰前村人。
出身于石雕世家,祖父蒋国衡(又名国荣、生卒时间未详),清道光年间雕建仙游县城东门外“乐善好施”四脚石坊而闻名,清末在厦门港开设“蒋泉益”号石店,盛极一时。
父亲蒋金辉,以雕刻石艺善于不断创新出巧闻名,年青时就往南洋槟城开设石店,与其父蒋国衡开设在厦门的石店内外配合,1920年应聘往台湾参加重建台北万华龙山寺,主持石雕件的加工,雕作了石龙柱及石壁堵浮雕“空城计”、“三战吕布”等多幅名作。
蒋瓦水自幼接受家庭的艺术熏陶,在父亲指导下认真刻苦学习,很快全面继承了先辈的雕刻技艺。
当他在艺术上走向成熟时,适逢新中国诞生,使他的智慧和技巧都得到最佳的发挥,超越了前辈人的成就。
1953年,他受聘参加厦门市集美学村“鳌园”建设,成为石雕主要技术员之一,显示了他的独特才能。
在那里他雕刻的作品主要有“湖南红军小组”、“强渡金沙江”、“延安整风”等反映现代革命史的浮雕,并为主雕刻毛泽东、周恩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人物圆雕。
后来,蒋瓦水与蒋友才被选派率领500多名石雕工匠到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圆满完成石料石装饰品的加工安装任务,受到首都各界的好评。
蒋瓦水于1956年被聘为惠安县政协委员,1957年被吸收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在各方面支持下,他精心进行艺术创作,1957年、1958年、1972年、1979年多次有新作品被推选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其成名作品有圆雕“莲花碗”、“花景”、“屈原像”等。
1979年4月,他被福建省二轻局任命为“青石雕工艺师”,同时被聘为福建省政协委员。
相关参考
崇武古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中华石雕精品园、西沙湾、青山湾、惠安女等:华石雕精品园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位于古城南门外沙滩半坡上,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一处荟萃石雕精品的主题公园,占地9公顷,共收藏有不同艺
泉州方言(即泉州话)分布在今天的鲤城、丰泽、洛江、晋江、南安、石狮、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和金门等11个县(市、区),其使用人口达640多万人。泉州方言是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 闽南方言是一种超地
泉州方言(即泉州话)分布在今天的鲤城、丰泽、洛江、晋江、南安、石狮、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和金门等11个县(市、区),其使用人口达640多万人。泉州方言是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 闽南方言是一种超地
泉州方言(即泉州话)分布在今天的鲤城、丰泽、洛江、晋江、南安、石狮、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和金门等11个县(市、区),其使用人口达640多万人。泉州方言是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 闽南方言是一种超地
NBA各个号码的代表人物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全榜网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0号代表人物:阿里纳斯,韦斯
惠安风俗,含岁时节日、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行业习俗、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等,是经过千百年来古越族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海外华侨长期交融,嬗变而逐渐形成的,颇具闽南侨乡特色的民俗风情,显得古朴淳厚,而又五彩
惠安风俗,含岁时节日、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行业习俗、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等,是经过千百年来古越族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海外华侨长期交融,嬗变而逐渐形成的,颇具闽南侨乡特色的民俗风情,显得古朴淳厚,而又五彩
惠安风俗,含岁时节日、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行业习俗、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等,是经过千百年来古越族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海外华侨长期交融,嬗变而逐渐形成的,颇具闽南侨乡特色的民俗风情,显得古朴淳厚,而又五彩
邹衍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道家以“道”为核心,这个哲学思想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古代有道家思想的人物有很多,其中邹衍就是一个代表,不仅如此,他还是阴阳家的创始人。邹衍是战国末期齐国人,对于他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