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取舍

Posted 科学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取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学内容的取舍直接影响教学体系的构架、教学流程的规划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体系繁杂,如果教师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科学地取舍教学内容,就会陷入泛泛而谈、无所深入的误区,会弱化学生历史学习的感悟,甚至会由于自己的一知半解而误导学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体现历史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筛选内容。

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涵盖了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和科学家等众多人物,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政治家的生平、还要理解思想家的思想,也要知道革命家的背景,更为痛苦的是还要粗略知道科学家的科学成就。

如果说对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讲述还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那么,对科学家的讲述应该如何把握呢?牛顿以及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如此艰深难懂,非学科专业教师几乎只能照猫画虎——让文科专业的历史教师面对这些内容实在有点勉为其难,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取舍呢?是不懂装懂,平均用力,还是科学取舍,驾轻就熟呢?本文就以“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一课为例,谈谈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一、教学内容取舍的基本准则

从历史学科的视角评述科学人物,应该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取舍的基本准则。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有准确的定位:我们不是全才,很难通俗易懂地解读牛顿的三大定律;也不太可能准确地阐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

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评说的角度来了解科学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从他们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的教学要求是: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如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发明反射望远镜等,感受牛顿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奋的探索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内容取舍上的偏差:一是用较大的力气,绘声绘色地讲述牛顿的成长过程。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关牛顿的生平事迹几乎已到耳熟能详的地步,如此花费笔墨,如何挖掘高中生的认知思维呢?二是教师往往把教学重心放在科学成就的解读上。

一节课中重点梳理牛顿在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的成就。

甚至有教师还力图让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量,其大小和他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并和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希望同学们记住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F=GM1·M2/R2

无可否认,学习科学家的事迹,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成就,但如果把它作为教学的最基本内容就淡化了历史的学科功能,且给任课教师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上述的原理教师能讲清吗?学生能理解吗?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越讲越糊涂,学生越听越害怕,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否有利呢?

因此,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将失去意义。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领域众多,门类繁杂,如果一位历史教师想把自己定位为无所不通的全才,想把人类历史上的数学家、科学家,甚至医学家和农学家等成就都讲述给学生,这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要我们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避重就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同样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取舍上适当的“留白”与“示弱”,给对科学成就感兴趣的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不也是很好的教学设计吗?当然,教学内容的取舍,离不开教师的眼光、学养及其对学科的理解和把握,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教师在教学取舍的过程中所做的才会更有效。

二、教学内容取舍的基本思路

盛群力教授在《现代教学设计论》一书中指出:(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作为判断的依据。

二是教学的效率,以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相比较而得出判断。

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作出判断,反映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态度情感”。

教学内容的取舍,首先应立足于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设想: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的内容繁杂、深奥,呈现的知识艰深难懂,教学怎么可能有吸引力呢?如果在教学中突出学科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对这些科学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了解科学家长于思考、善于实践、不畏艰辛、知难而上的精神,感悟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一科学命题,教学的吸引力肯定会大大提高。

在讲述牛顿的内容时,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避开繁难、深奥内容讲述,重点突破以下教学内容。

1 挖掘社会环境的决定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总体上受到时代背景、社会与生产需要的制约。

牛顿虽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但他所取得的任何成就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历史学科的知识,也是体现教师学科素养的内容,应该重点加以突破。

由于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很少述及,因此,教师应当充实、完善,适当延伸拓展,激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牛顿的生活时代是1643至1727年,稍有历史知识的学生都应该看出,他出生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爆发,他去世前后,法国启蒙运动风起云涌。

可以说,牛顿就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下,提出了对自然世界的新认识。

同时,他的科学思想又影响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的科学与民主,强调科学与理性,无一不渗透着牛顿的科学思想。

正像启蒙运动时期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所说:“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

”   牛顿的科学发现植根于17~18世纪早期欧洲社会大动荡和剧烈社会变革的社会背景,以及思想和科学大发展的历史潮流之中。

首先,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地理大发现以及英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使人们对天文学、潮汐规律以及机械原理、流体力学诸多科学领域都投入了更多的兴趣与精力。

这样的时代环境必然会影响牛顿的科学研究,他的反射式望远镜就是为消除折射式望远镜的色差而发明的。

其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

中世纪的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并主宰着世间的一切。

所有动物、植物,各物种自上帝创造他们那一天起,就不曾改变过。

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艰苦奋斗,强调自由平等,不墨守陈规。

可以说,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洗礼,科学得以从神学的奴仆和教廷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使牛顿形成了尊重知识,不迷信权威,勇于批判地接受和提出新观点和新理念。

再次,非常的时代造就了非常的科学家群体。

科学的大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使牛顿能够从其他科学家身上汲取丰富的养料。

牛顿自己也说,他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大学里,牛顿就已经了解到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他相信开普勒提出的行星按一定轨道运行的理论。

在此基础上,牛顿进一步思考,行星为什么会这样运动?最终牛顿得出万有引力定理。

牛顿所采用的“归纳一演绎”方法也是建立在伽利略、培根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他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

所以牛顿把前人都看作自己的朋友,但又不盲目地迷信前人,而是不断发展、创新,因此牛顿说“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这样的知识梳理,能让学生建构起选修课与必修课内容的联系,又能挖掘历史学科的深刻哲理,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 突出科学成就的历史贡献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牛顿的科学成就是丰硕的。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曾经这样概括:

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其基本成就可用下表呈现:

上面的表格,清晰地呈现出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对文科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基本足够。

但部分教师为了突出牛顿的科学成就,把很多精力花在万有引力概念的解读、三大定律原理的阐释上,这不仅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沉重的知识负担,也给学生的学习套上了繁难、深奥的枷锁,学生想深进不去,想浅不放心。

笔者认为,从历史的高度解读牛顿的科学成才是我们学习《历史人物评说》这一模块的本意,否则,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学习盲区。

(1)讲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历史地位

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代表作,这本书至今已发行了不止100版,它的译本几乎涵盖了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字。

英国科学家亚·沃尔夫在《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一书中如此描绘:

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

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

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可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历史地位在于,它不仅使世人对宇宙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转变,对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历史学习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学生很难将工业革命和牛顿的科学成就结合起来,如果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明确:牛顿除了解决潮汐如何产生、彗星如何划越天空等困惑人类的古老问题之外,还引入了较新的观念,为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其后的一个世纪内,人类的文明演变进入到一个崭新的轨道。

正是牛顿的科学成就,将人类从黑暗中,从对大自然的奇想中,拉向科技时代,拉向工业革命的辉煌。

这种具有历史味、学科情的解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明确牛顿科学思想的历史价值

高中学生在学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一直会有这样的困惑,同样作为思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同文艺复兴相比有何进步?为什么说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物?怎么理解爱因斯坦对牛顿的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分析牛顿科学成就的历史价值,就能对理解这些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启蒙运动的特点是破除迷信和神秘主义,张扬科学(时称自然哲学或简称哲学),把人们从恐惧、愚昧和各种各样的思想禁锢与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

科学和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两个主要思想主题,并在启蒙运动中广远流播,深入人心,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乃至社会风尚,这个时期也因此被称为“理性时代”。

而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中,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

该体系从两个方面给人类以伟大的启示:

其一,“宇宙万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种自然规律是完全可以认识的……人类社会也有支配其发展进步的永恒法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伏尔泰提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掌握了牛顿的科学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其二,“人们在认识自然规律的进程中不需要上帝,只需要理性……人们只要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理性主义的方法,同样可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重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见,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树立了楷模。

19世纪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他提出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进化论观点,进一步说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将“发展”“变化”等观念引入了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飞跃。

  为了批判宗教、政治和形而上学,法国启蒙运动把牛顿的方法移植到人文社会领域。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受到牛顿成就的巨大鼓舞,用牛顿提供的武器——理性——去破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

因此,科学与启蒙运动可谓一枝并蒂莲:启蒙运动催促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兴旺,科学壮大了启蒙运动的声势和力量,并且使启蒙运动更加深入人心,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有学者指出:“科学促使法国启蒙运动洋溢着崇尚理性、确信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精神。

杰出的科学成果及其广泛应用,推动着生产技术的进步。

这使启蒙思想家们深信:人只要从屈服于神转而面向自然、征服自然,就能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获得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科学的本质就是启蒙,启蒙必须依靠科学。

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要想让学生感悟历史、形成观点,首先就要让学生形成理性的学习思维与意识。

上面的教材挖掘与处理,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学科的内涵,体会历史学科的神韵,真正把握历史人物的时代特征。

3 凸显科学人物的人格魅力

历史人物的评价最怕的是千篇一律的介绍与完美无瑕的赞美。

作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的生平事迹如苹果的故事、吃鸡的故事,鸡蛋与手表同煮等都已成典故,高中的教学如何突破这些认知上的条条框框呢?如何凸显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呢?这也是本课教学应该加以突破的。

(1)科学成就的取得关键在方法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牛顿的勤奋与刻苦毋庸置疑,但他最杰出之处,应该是方法的引领。

可以说,正是科学的方法,引领着他走向杰出,奠定了他的科学成就。

爱因斯坦在1927年纪念牛顿逝世200周年时写道:

我觉得有必要在这样的时刻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才,在它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他不仅作为某些关键性的方法的发明者来说是杰出的,而且他在善于运用他那时的经验材料上也是独特的,同时还对于史学和物理学的详细证明方法有惊人的创造才能。

由于这些理由,他应当受到我们最深挚的尊敬。

中世纪时,靠推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十分盛行。

到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了许多以前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星体,为科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注重实验和实践,创立了实验和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培根则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

牛顿就是在前人方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研究的。

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归纳一演绎”法,他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这是近代的科学研究方法,牛顿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

正因为牛顿将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奋的探索精神相结合,使他做出了科学史上的伟大发现,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科学人物的评价重点在真实

评价历史人物,一怕假大空,二怕高大全。

如果我们把孔子摆上“圣人”的祭坛,反而会削弱他人性的光辉。

而要让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就应该摆脱这种机械的认识,我们应该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牛顿。

首先,他杰出但不完美。

在牛顿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世纪神学的巨大阴影还未消退,科学家也会有局限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千世界奥秘无穷,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相对的。

作为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牛顿晚年的表现却是令人惊讶的。

他转而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他甚至认为,“上帝”是一个永恒、无限、绝对完美的主宰者。

他竭力在天体力学中寻找所谓的“上帝”存在的“论据”,坚信行星有序地围绕太阳运转,是由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为了“驳斥”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的“谬论”,他还并力图表明“上帝存在”的各种论据。

他曾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

”一个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一个“上帝”的敬畏者,我们眼中无法并存的“悖论”,就这样可笑地共存在牛顿的思想中。

那么,我们是否会因此而摒弃牛顿的科学成就?是否会因此而贬低牛顿的为人?很明显,真实地挖掘人性,恰恰说明了人的复杂性,恰恰体现历史人物的时代特征,它不仅不会影响对牛顿的总体评价,还能让学生感悟到杰出的历史人物也是“人”,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历史学习的魅力。

其次,成就伟大并非永恒。

牛顿提出的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系,把天上和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起,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但是,牛顿的科学成就并非是永恒不变的。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以后,就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促成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又一次伟大革命。

当然,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明确,相对论的出现,并没有削弱牛顿力学的光辉,因为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的时空论。

但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

而牛顿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提出的关于运动的三个定律,仍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让我们用罗素的话来表达对牛顿的敬意:

我相信卓越的个人对于创造历史贡献甚多,我认为,如果17世纪中100名最优秀的科学家在幼年时就死去的话,整个工业社会里的普通人的生活就会与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

“17世纪,尤其是伽利略、笛卡儿、莱布尼茨和牛顿,在对于我们理解自然方面,要比除了古希腊人之外的任何其他人,都做出了更突出的而又惊人的贡献。

确实是,当时数学物理学中所使用的某些概念,并不完全具有当时所赋给它们的那种有效性。

并且确实是,最近物理学的进步往往需要与17世纪那些概念全然不同的新概念。

事实上,它们的概念并不是通向自然界的一切奥秘的入门,但它们却是通向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的入门。

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环,更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重大考验。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教材知识,形成学科认识。

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科学地重组教学内容、合理地挖掘教学内涵、深入地选择历史细节。

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走入历史的深处,形成历史感悟和能力。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取舍

教学内容的取舍直接影响教学体系的构架、教学流程的规划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体系繁杂,如果教师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科学地取舍教学内容,就会陷入泛泛而谈、无所深入的误区,会弱化学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教学怎样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成绩

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教学怎样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成绩

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教学怎样提高高中生的历史成绩

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

文史百科 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么是有效课堂?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对于什么是有效课堂,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看法。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

文史百科 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么是有效课堂?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对于什么是有效课堂,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看法。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

文史百科 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么是有效课堂?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对于什么是有效课堂,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看法。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

文史百科 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么是有效课堂?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努力思考,实践和探索的两个问题。”对于什么是有效课堂,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和看法。本人赞同这样的观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是

文史百科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历史资料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文史百科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历史资料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