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诬谤人招恶报
Posted 恶
篇首语:不要以为努力只是自己的事,别忘了生命赐给你的春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诬谤人招恶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儒生刘泰宇,名定光,以教书讲学为生计。有一位浙江的医生带着他年幼的儿子,流落到刘泰宇居住的村庄。这位医生与刘泰宇一见如故,两人相处得很要好,便毗邻而居。那医生的儿子聪敏清秀,很惹人喜爱,医生就让儿子拜刘泰宇为师,每日教习学业。
这位医生没有别的亲属,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挚友刘泰宇。刘泰宇待那医生的儿子犹如自己的儿子,衣食住行,关怀备至。时至数九寒冬,夜间他便和那幼儿睡在一个被窝里,以自身为孩子取暖。
这村里有个叫杨甲的人,平常蛮横无礼,刘泰宇很讨厌他。这杨甲记恨在心,就乘机造谣说:「刘泰宇把已故老朋友的孩子搂在自己衣被里,分明是把那孩子当娈童。」谣言飞传出去,使刘泰宇有口难辩,心里又气又恨。
后来,刘泰宇询问这孩子的家世,得知这孩子还有个叔叔在某一运粮船上,为押船的旗丁,掌管文书及帐目。于是,刘泰宇带领着这孩子来到沧州河边,借了一间小屋住下来。每见河面上有浙江运粮船经过,他都一一呼叫,询问有没有某先生在船上。这么打听了好几天,终于找到孩子的叔叔,就把这可怜的孤儿交给他的亲人。
孩子的叔叔流着眼泪说:「我在前几天的夜里就梦见兄长对我说:『侄儿不久就要回到你身边。』所以我每天都独自坐在舵楼上张望。兄长还说:『至于那个杨甲的事,我已在阎王爷面前把他告发了。』这我就不知兄长所说的是什么事了。」
刘泰宇虽然心中明了,但也不便直言。把孩子交给他的叔叔后,便郁郁不乐地回到家中。
刘泰宇是诚实拘谨的老儒,他平常爱惜声誉,想到自己如今遭受这不白之冤,竟无以自明,因此忧郁成病,含恨死去。刘泰宇死后,每于灯前月下,杨甲经常看见他怒目而视,没过几年,杨甲也死了。
杨甲死后,他的妻子改嫁,留下一个幼年的儿子,倒也聪明清秀。
后来这孩子被村里世宦之家的浪荡子弟所引诱,做了受人玩弄的娈童。浪荡子每天带着他,公然招摇过市。见到此情此景的人,无不为之叹息。
(参考数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相关参考
次日清晨,兄弟俩敲开母亲的房门,假装关切地问: "母亲,我们的弟弟在哪儿?" 母亲说:"他昨晚跟客人们睡在一处,你们去叫醒他吧." 兄弟俩故作震惊地说
指三种业报,即依受报时间之别,将果报分为三种:(一)现报,现世所作之善恶业,现身即受善恶报。(二)生报,此生所作之善恶业,来生方受善恶之报。(三)后报,过去无量生中所作之善恶业,于此生受善恶报,或于未
指三种业报,即依受报时间之别,将果报分为三种:(一)现报,现世所作之善恶业,现身即受善恶报。(二)生报,此生所作之善恶业,来生方受善恶之报。(三)后报,过去无量生中所作之善恶业,于此生受善恶报,或于未
西晋惠帝时道士。尝与僧帛远论争佛道,屡为帛远所屈,浮含瞋难忍,乃伪作老子化胡经,谓老子曾入印度,化身为释迦佛以教化胡人,诬谤佛法。生卒年不详。p1511
西晋惠帝时道士。尝与僧帛远论争佛道,屡为帛远所屈,浮含瞋难忍,乃伪作老子化胡经,谓老子曾入印度,化身为释迦佛以教化胡人,诬谤佛法。生卒年不详。p1511
西晋惠帝时道士。尝与僧帛远论争佛道,屡为帛远所屈,浮含瞋难忍,乃伪作老子化胡经,谓老子曾入印度,化身为释迦佛以教化胡人,诬谤佛法。生卒年不详。p1511
西晋惠帝时道士。尝与僧帛远论争佛道,屡为帛远所屈,浮含瞋难忍,乃伪作老子化胡经,谓老子曾入印度,化身为释迦佛以教化胡人,诬谤佛法。生卒年不详。p1511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捉宝戒八十二。宝物利重,人多贪附;沙门高世,事绝贪贮。三十戒中,直畜已结;况复身触,诚非道仪;故但执捉,便结堕罪。今此比丘不思圣制,辄捉遗宝;反被诬谤,清浊莫分;故约此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二,忆念毗尼)佛在王舍城,时沓婆摩罗子为僧知事,六群中得恶房卧具、恶请处,起瞋谤,言有爱恚怖痴,遂以婬事诬谤。亲于众中,佛问虚实。彼言,我从生来,乃至梦中不婬,况于觉寤?
梵名Pandara。为过去世波罗奈国一长者之妇。据百缘经卷五所载,般陀罗曾以大便器施予辟支佛,遂感无量世臭饿鬼之恶报。p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