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黄埔港的历史.

Posted 商船

篇首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黄埔港的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在的广州被外地人誉为“物流天堂”,而这似乎在很早以前就有迹可寻: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广州;清朝时,清政府撤消了其他三个海关,只留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或者,很多广州人都不知道,广州港去年再度跻身世界十强之列;目前广州仍在使用的铁路车站竟有15个之多。

交通枢纽系统的发达程度,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缩影。

让我们试着走近这些每天都在默默运作的地方、这些改变我们生活质量的地方。

说文解字

黄埔·黄埔村·黄埔港

黄埔古港旧址在黄埔村,黄埔村不在黄埔区。

一提到黄埔两个字,广州人也好,外地人也好,脑子里想起的可能会是黄埔军校、黄埔港,还有黄埔区,这些地名的来源,都和位于海珠区新胺镇的这个普通村子有着莫大关联。

这个如今叫做黄埔的村子,经过专家们的考证,其实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一直以“凤浦”为名,到了清朝,众多外国商船上下来了许多金发碧眼的“夷人”,这些夷人以他们的发音习惯,把这里称作“Wanpooh”,渐渐地以讹传讹,凤浦就成了黄埔,久而久之,原来的“凤浦”反没人叫了。

外国船只与商人的到来,给本地带来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地名的变化,更是一段辉煌的历史。

心灵地图

翻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如果对这一段历史没有去特意了解,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以为,黄埔古港的位置即使不在如今的黄埔港,也一定就在不远的周围,坦白地说,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然而事实是,黄埔古港是在与如今黄埔港隔江相望的黄埔村。

黄埔村和广州的城郊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新的来得太快,旧的还来不及引退,新与旧的并存,就容易给人呈现出凌乱的感觉,广州的许多城中村就是这个样子。

如同黄埔村里古色古香的旧建筑夹杂在众多新式楼房之中而不为众多人所知一样,黄埔古港的历史也一度被历史的灰尘所掩盖,不为外人所知。

我们需要认识黄埔古港的历史。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州市华侨研究会对华侨出洋历史进行调查时,在黄埔村找到了一些港口文物,对黄埔古港的考证进入一个新时期。

之后有多批专家到黄埔村考察,黄埔古港的轮廓更为清晰起来,而在北帝庙发现一面被石灰封住的墙,铲掉石灰后显露出8块石碑,上面写有“黄埔税口四元”等字之后,黄埔古港的历史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显现。

中国向来是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国度,对向海洋的拓展显然缺乏热情,但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海上航运的缺失,否则也就不会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古港也被许多专家认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不过,在明清两代,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真正使中国陷入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这种主观上的拒绝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对海洋文化的恐惧。

然而,门想关都关不住,该来的还是来了,最终西方列强还是来了,带来的是他们的坚船利炮。

其实,广州自古以来就与海外有了相当频密的接触。

尤其在清朝,清政府撤消其他三个海关,只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这样一种对整个中国来说是畸形的局面,客观上却是广州的大好时机,这种“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机遇,状况与香港相似,从而成就了万商云集广州的历史辉煌一页,也使整个岭南的文化形态吸收了诸多西方文明的成分,呈现出与中原文化风格不尽相同的另一面。

在广州的对外贸易当中,黄埔古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货物与人员的进出都必经此地,位置极其突出。

如果说历史机遇对广州来说是起到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广州无论如何都是岭南的中心——那么,对黄埔古港却是千载难逢。

到后来航运船只的进步,再到黄埔古港的水道限制,再到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的转移,都让黄埔古港在持续近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逐渐退出历史的中心舞台。

毕竟,黄埔古港只是一处暂时停泊之地,中外海上贸易的真正中心还是在广州城,更在背后宽广的中国腹地。

清同治年间,各国商船停泊黄埔古港的盛况已然不再。

在江边村落的一轮夕阳中,留在此地的众多遗迹又经历着岁月的沧桑,昔日的繁荣逐渐远去,幻化成古港遗韵与后人的想像。

不过,古港并未真正淡出,它的余脉延续到了如今繁忙的黄埔港,再抬眼看远方,新落成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里众商云集,历史在这里仿佛又是一个轮回,感觉似曾相识。

无可否认,机遇总是偶然,然而,历史又正是种种偶然写就的必然。

黄埔古港的兴盛与淡出,正是对应着一段历史的真实书写。

古港溯源

黄埔古港的形成

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历史上资格最老、历代相传、惟一长盛不衰的对外贸易港口。

而作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唐代时设在今黄埔南岗庙头村的菠萝庙,到了清朝,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

尤其是康熙24年(1685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置粤海关,并在黄埔村南边的酱园码头设立黄埔挂号口后,黄埔村就成为中外贸易的必经之地和向外国商船征收关税之所。

乾隆22年(1757年),清政府宣布撤消江、浙、闽海关,仅仅保留粤海关,并作出关于“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夷船“只许在广东收泊贸易”的决策。

这样一来,偌大的中国海上对外贸易集中于广州一口进行,而且延续到道光20年(1840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鸦片战争后,广州对外贸易的首要地位为上海所取代,黄埔古港也逐渐失去昔日的繁盛,酱园码头也由于逐年淤积终于不利于船只的停泊而被放弃。

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粤海关的黄埔挂号口迁至长洲岛,但仍沿用“黄埔”之名。

寻访之旅

古港死了,但生命力仍在

从崭新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一直往西,就能见到标有黄埔村的大牌坊。

黄埔村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清式建筑,可看处极多,我借着寻找黄埔古港历史陈列馆之机,在村里转了好一阵,着实领略了一番这个古老村庄的古旧遗风。

历史精华所在 黄埔古港历史陈列馆

黄埔古港陈列馆是在村内梁姓祠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总面积约达到2000平方米,由壁画区、实物区以及中心展区3个部分组成。

在偌大的院内,最醒目的是一幅长达31米、高1.5米的大型汉白玉描金壁画。

这幅壁画描绘的,正是当年黄埔古港“一港通商”时期万船来埠的繁荣景象,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瑞典著名的“歌德堡号”以及美国的“中国皇后号”。

这样一种万舸争流、千帆满江的场景,在早期的外销画中是较为常见的题材,当年来广州的外国人留下了一幅幅生动的写生,这幅壁画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再现,生动地反映出黄埔古港曾经的繁华景象。

因为是以黄埔古港为主题的陈列馆,位于2楼的展馆中心区自然是必看之处。

展览陈列的布置颇有特色,以清朝古建筑风格,按照传统的“镬耳屋”形状设计的展板位“九曲十八弯”,将黄埔古港的辉煌以及黄埔村的历史娓娓道来。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4块重修南海神庙碑刻也被收藏在这里。

而在院内的实物展区,散落在黄埔古村内的40多件历代建筑材料,如石梁、石柱、石刻等,被集中摆放在这里,给人一种“残垣断壁”的感觉,有意无意间,历史的沧桑感与黄埔古港的过去找到了某种联系。

管理陈列馆的阿姨是黄埔村人,笑着说自己以前并不清楚这里曾经是一个世界性的大港口,这些年才开始渐渐知道一些情况。

在我参观的时候,正巧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也来看一下展览。

的确,黄埔古港需要更多的人来认识。

延续历史之处 酱园码头

黄埔村内民风淳朴,得知我要去寻古港码头时,一位路边的男子还特地给我指路,让我感动不已。

古港如何缺得了码头?黄埔古港原称酱园码头,现在仍有一条海傍街,从前紧靠码头,是一个繁闹的集市,商铺林立,据说现在村民建房时,还偶尔会挖出木桩和桩基。

这里在繁荣时期,除了海关关卡之外,还有兵营等处所,另外,一些外国商船也曾把仓库修建在这一带。

码头也许早已重修很多次了,但至今仍在使用,村里人还靠着摆渡到对岸,船费只是五角钱。

摆渡的女子对于过去的历史显然知之甚少,只听过一些老年人的只言片语。

我和摄影记者特地坐船到对面,远处的琶州塔清晰可见,与历史图片中的画面几无二致。

历史钩沉之地 黄埔直街

离码头不远的黄埔直街,是当年重要的贸易区。

这里曾经有过许多庙宇,基本都与航海和海外贸易有关,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一座北帝庙,庙里的碑文记载着清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征税的内容,是专家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曾经有一些外国人死后就葬在黄埔古港的附近,广州市荔湾区编志办主任胡文中告诉我,在不远处的长洲岛上,至今仍有许多不同文字的墓碑。

而在黄埔村附近的铺路石中曾发现一块黄埔古港碑刻,虽字迹多已模糊,但大部分字仍可辨认,主要记载当时按察司与布政司发令,粤海关监督,出示严禁兵役滋扰载运货物船只的事项,同时还记有买办、装卸工、铁匠等情况。

这块碑于上世纪80年代移到黄埔军校旧址放置。

这些都算是黄埔古港的见证与延续吧。

专家访谈

一代名港的前世今生

受访专家:沙文钟,广东省社科院老专家工作组研究员,其主编的《黄埔村史》即将出版

这里才是“海上丝路”的起点

记者:黄埔村的古港从整体上来说应该有多长历史了?

沙文钟:有些专家认为黄埔古港的历史有九百多年,但我根据自己的考证,应该有一千四百多年。

而且,我认为黄埔古港和菠萝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不赞成海上丝绸之路在徐闻的说法,一是广州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航运了,进出广州的货物都要先运到这两个港口,船舶也停泊在这里;另外一个,当时海上的贸易中心不可能舍弃经济发达的广州地区,而选择较为偏僻的徐闻。

记者:黄埔古港的历史很悠久,但最辉煌时期应该还是在清朝,那么这一段大概持续了多长时间?

沙文钟:起码在85年以上。

从清康熙年间起,黄埔古港就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贸易港口了,尤其在18世纪中期,清政府撤消了江、浙、闽海关,只留一个粤海关,粤海关的挂号口就设在黄埔古港。

港口最繁忙的时候,同时有六七个国家的商船停在这里。

同步见证十三行辉煌

记者:也就是说,黄埔古港最繁忙的时期其实与十三行的辉煌时期是同步的?

沙文钟:没错,黄埔古港是广州的外港,可以说见证了十三行的辉煌。

当时的外国商船是在黄埔古港下货、验关,然后坐驳轮通过珠江到广州,十三行与黄埔古港实际是一种相互依存、一里一外的关系。

另外,黄埔村里的梁经国本人就是十三行的行商之一,他在村子里兴建的“左垣家塾”,你现在到村子里还能看得到,保存得相当好。

记者:在外国商船集中停泊在黄埔古港的时候,应该有外国人在这里兴建房子,清政府的粤海关在这里也有一些办公所需的地方,建筑这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沙文钟:那是肯定的。

以前外国人来做生意,不是一来马上就要走的,一待可能就是几个月的时间,就必须要有住的地方,还要让货物在这里周转,又要盖仓库。

不过,因为时间太久了,这些建筑保存下来非常困难。

在长洲岛上,是有许多外国海员、领事等人的坟墓,当时的长洲岛与黄埔村也是一个整体的。

至于说粤海关的标志等历史文物,这些年还是发现了不少的。

与黄埔港的沿袭关系

记者:后来黄埔古港逐渐衰落,原因何在?

沙文钟:中间有几方面的原因。

从大的方面来讲,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已经不再是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贸易的重心转移到上海,这是个大的趋势。

但对于黄埔古港本身来讲,主要的原因是当时运输条件的提高,船只起了变化,从原来的帆船变成了铁船,而黄埔古港的水道比较浅,大的船只停靠比较困难,所以港口只能往外发展,先是转移到长洲岛,再后来就到了现在的黄埔港。

现在的黄埔港、黄埔区与黄埔古港之间是一种自然的沿袭关系。

古港地位

黄埔古港的功用

设置于黄埔村范围的挂号口,简称黄埔口,是粤海关省城(广州)大关下属的一个税口。

从《粤海关志》与《黄埔挂号口图》可以知道,在黄埔口设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和永靖营等机构,所以,黄埔挂号口虽然只是粤海关省城大关的一个分口,却负担着管理广州对外贸易的许多职能:

首先,黄埔古港是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的必经口岸;清政府明文规定:“凡载洋货入口之外国商船,不得沿江停泊,必须下锚于黄埔。

”所以粤海关建立后,进广州贸易的外国商船基本都是经黄埔古港进出。

据统计,康熙24年至乾隆22年(1685年-1757年),外国到中国贸易(此时江、浙、闽、粤四海关同时开放)的商船共有312艘,其中经黄埔口岸进入广州的外国商船有279艘,占总数的89%。

这些外国商船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秘鲁、智利、墨西哥、美国等地。

从粤海关开始统计的入口商船390艘,绝大部分是从黄埔口岸进入广州的。

第二,向外国商船征收船钞等;据《粤海关志》记载,除进出口关税的货税不在黄埔口征收外,其他外国商船的船钞、引水费、船规银、通事买办费、挂号银等,均由粤海关黄埔挂号口进行征收。

约翰·菲利浦斯回忆时说,当时外国商船“在黄埔付出的费用共有四种,即船料、规礼、引水费及杂项费用。”

第三,办理外国商船进出黄埔古港和外国商人由黄埔往返广州城以及贸易方面的有关事宜,都由设在黄埔村的夷务所负责。

第四,为停泊在黄埔港的外国商人提供食物等生活用品服务,由设在这里的买办馆具体负责。

第五,黄埔港的安全保卫,由永靖营负责。

清政府向例酌拨广州协标外委一员,带兵12名防守。

古港记忆

外国人眼中的黄埔古港

“12月29日,星期日。

昨晚埃拉墨斯高佛先生将雄狮号开进黄埔……黄埔从广州去约11英里,船程为3小时,可实际常不用两个钟头便可以达到。

我查看了9艘东印度公司在那儿的船……茶叶和粗贱的货物是他们的主要运输项目,又多以美元付款。”

“广州河面几乎为船只和各种舢船所覆盖,哪怕是最小的船只,也都是成排成队地栖身在那里。

靠近江面的陆地平整开阔,在10或12里远的地方有山隆起,左边是黄埔村……” ——马嘎儿尼爵士是1793年英国派到中国的第一任大使他在乾隆皇帝的特许下来到广州,在逗留期间他写下了诸多日记。

“清朝的皇帝曾下令全部对外贸易只限于广州口岸——通称为黄埔港……黄埔岛上是一个住有几千人的市镇,他们差不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外国船运有关,充当买办、装卸工、铁匠等等……” “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比公司船队集结在黄埔的那些景象更好看了,各船的进口货已经卸完毕,每艘船排成优美的行列,等待装运茶叶。

那些巨大的船只,不是飞剪船的式样,而是后部宽阔,船舷隆起,船头宽圆。

船上各物整洁,秩序井然,显示出纪律的力量。

” ——美国人威廉·亨特在《广州“番鬼”录》中写道

链接

哥德堡号与黄埔古港

在众多停泊过黄埔古港的船只当中,现在名声最大的当属瑞典的“哥德堡号”了。

根据史料记载,“哥德堡号”是清朝时瑞典东印度公司最大的一艘商船,排水量达883吨,在1739年到1745年间曾3次远航到广州。

在1745年最后一次航行中,“哥德堡号”满载着来自中国的货物返航,其中包括茶叶、瓷器、丝绸、藤器等,但是在离瑞典哥德堡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触礁沉没。

船员获救后努力打捞船上货物,但仍有三分之二的货物留在沉船里。

从1984年到1997年,哥德堡水下考古学会利用现代技术,通过不断地考古发掘,总共打捞上来400多件瓷器及近300吨茶叶,为研究18世纪中国与欧洲的贸易以及中西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本版执行/本报记者 刘炜茗

参考资料:://news.gd.sina/play/2003-11-28/230068.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影响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

文史百科 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影响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

文史百科 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影响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

文史百科 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黄埔军校的建立的历史意义: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

文史百科 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黄埔军校的建立的历史意义: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

文史百科 黄埔军校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黄埔军校的建立的历史意义: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

文史百科 黄埔古港的主要景点

黄埔古港历史陈列馆投资45万元左右,利用黄埔村内的梁姓祠堂改造而成,总面积约达2000平方米,将由壁画区、实物区以及中心展区3个部分组成。其中,实物区是陈列馆最有特色的部分。设计人员将四散在黄埔古村内

文史百科 黄埔古港的主要景点

黄埔古港历史陈列馆投资45万元左右,利用黄埔村内的梁姓祠堂改造而成,总面积约达2000平方米,将由壁画区、实物区以及中心展区3个部分组成。其中,实物区是陈列馆最有特色的部分。设计人员将四散在黄埔古村内

文史百科 广州万胜围有什么好玩的

广州万胜围好玩的地方有、黄埔古港、黄埔公园、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广秀广场、琶洲塔、珠江、冯肇宪故居、文阶冯公祠、胡氏宗祠、黄埔艺术空间、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等。具体如下:1、黄埔古港黄埔古港码头所在的

文史百科 广州万胜围有什么好玩的

广州万胜围好玩的地方有、黄埔古港、黄埔公园、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广秀广场、琶洲塔、珠江、冯肇宪故居、文阶冯公祠、胡氏宗祠、黄埔艺术空间、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等。具体如下:1、黄埔古港黄埔古港码头所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