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黄山伐的历史背景

Posted 新罗

篇首语: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黄山伐的历史背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山伐--朝鲜半岛统一序幕战

前些日子,正看高丽人(我国宋朝时人)的《三国遗事》,韩国拍《黄山伐》电影,首映数周,均在票房首位。

搜索一番该战役的前后,整理成本文,与大家共享。

战前形势

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陏唐之世(公元六、七世纪),朝鲜半岛大致由三个国家割据,“高句丽”在北,大致为现北朝鲜彊域;“百济”在西南,大致为全罗道、忠清道彊域;“新罗”在东南,大致为京畿道、江原道(南)、庆尚道彊域。

三国相互侵攻、结怨相仇。

先是,陏炀帝时,陏军攻高句丽,新罗乘机侵高句丽。

唐高祖、太宗、高宗时,三国朝贡于唐朝,册封高句丽“荣留王”、“宝藏王(末代)”,册封百济“武王”、“义慈王(末代)”,册封新罗“真平王”“善德(女)王”“真德(女)王”“武烈王”“文武王”等等。

唐太宗时,高句丽大臣“渊(渊,姓氏,或记为钱、泉)盖苏文”弑荣留王(高建武),诛杀群臣,立宝藏王(高藏),自执国事,唐军据此讨伐高句丽,新罗助战,百济乘机侵新罗(报仇:百济战高句丽时,新罗曾乘隙侵百济)。

至黄山伐一战时,唐军屡征高句丽,不克。

唐朝:唐高宗降诏调停百济-新罗争战,义慈王不顾,百济、高句丽、靺鞨联军侵新罗。

新罗:百济、高句丽、靺鞨联军侵新罗,没三十余城。

另外,二十年前,百济杀大耶城(在现在的高灵)城主金品释夫妇(新罗王金春秋的女婿、女儿,其实新罗也曾杀百济的一代王)。

百济:义慈王沉迷洒色,国政荒危,天降亡国之兆(什么鬼魂白天害人之类,可能是新罗间谍所为)。

公元660年3月,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或云熊津道)行军大总管,金仁问为副大总管,率水陆十三万;勅新罗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使将兵声援。

5月26日,金春秋与金庾信、金真珠、金天存等率兵出京(现在的庆州),。

苏定方自莱州(山东城山)出海,6月21日,金春秋使太子金法敏迎唐军于德物岛(今德积岛,仁川以西70多公里)。

唐、罗作战方案:苏定方约金法敏“唐军以7月10日至百济南,与新罗军会,屠破义慈都城”

唐、罗联军进行路线如下图(点击图可看大图): 对策一(两路据险阻敌):660年之前,百济佐平(官名)成忠力谏义慈王不听,囚于水狱,临死献计“凡用兵,审择其地,处上流而迎敌,可以保全。

若异国兵来,陆路不使过炭岘(炭岘,百济关隘,今大田市西南,应该在黄山东北),水军不使入伎伐浦(即白江,锦江窄流处),据其险隘以御之,然后可也。”

义慈王闻唐罗兵来,问计于众臣,

对策二(先战于唐):“唐兵远涉溟海,不习水。

罗人恃大国之援,有轻敌之心。

若见唐人失利,必疑惧不敢锐进,故行先与唐人决战可也”

对策三(先战于新罗):唐兵远来,意欲速战,其锋不可尝也。

罗人屡见败于我军,今望我兵势,不得不恐。

今日之计,宜塞唐人之路,以待师老,先使偏师击罗,折其锐气,然后伺其便而合战,则可得全军而保国也 新罗:法敏回复金春秋,春秋命法敏、大将军金庾信、将军金品日、金钦纯等选精兵五万应之,春秋驻今突城。

7月9日,新罗军至黄山之原(泗沘城以东四、五十公里)。

百济:义慈王正问计,唐军已过白江,新罗军已过炭岘。

将军堦伯杀妻、子,自明死国之志,集死士五千,至黄山之原据险,设三营以待。

战况:

金庾信等分军三路攻营,四战不利,士卒力竭。

金钦纯命其子金盘屈“尽忠尽孝”,盘屈入阵战死。

金品日命其子官昌(年十六)为众军表率,官昌单枪赴阵,生擒至堦伯前,堦伯爱其少勇,生还。

官昌再来疾斗,堦伯擒斩首,系首马鞍送还。

三军见之,慷慨有死志,鼓噪进击,百济兵寡力尽,大败。

堦伯死,生擒佐平忠常、常永等二十余人。

主将:

金庾信:时年66岁,三国统一之父,《三国史记》列传第一人,该书宋时编写,竞写得与《三国演义》的诸葛孔明一样,能驱鬼神。

会战:

水路:苏定方至伎伐浦,遇百济兵,逆击大败之。

苏定方以新罗军不能如期合兵,欲降罪,金庾信有怨言,定方怕新罗有变,释罪。

合兵后,平百济国,苏定方送义慈王、太子隆、王子泰、王子演(孝?)、大臣88人、百姓12807人至京师。

唐在百济置都督府。

倭国插手:倭国扶百济王子丰璋为王,派援军,唐军大破倭军于白村江(此战有网友已发过帖子)。

部分百济人投倭国。

白村江作战路线图如下:

唐、罗暗斗

苏定方欲使离间计,许金庾信以州县(离间庾信与新罗王朝关系),庾信不受。

苏定方回国后,新任都督王文度刚到任就离奇死亡。

百济谣传唐欲族灭百济人。

庾信派人扮百济兵袭唐军。

唐派百济太子隆回国扶其众,太子隆惧新罗,还唐朝。

唐朝不能禁,且欲用新罗征高句丽,百济之地为新罗所据。

唐朝与新罗合战高句丽,666年渊盖苏文死,其子男生为政,668年克高句丽,以浿江(即大同江,现在大同江穿过平壤市)为界,分其南部于新罗。

高句丽人三分:入唐、入突厥及靺鞨(至清朝,部分归入我国,即高句丽人的三分之二已融入我国)、入新罗。

随感:

新罗连合、纵横策略成功,从唐朝虎口夺食,统一朝鲜半岛(朝鲜半岛从此才开始有统一国家)。

唐军后勤补给遥远,斗智不如金庾信,怀远设藩失败。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湖南黄山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奇景代表着江淮山河之美。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文史百科 湖南黄山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奇景代表着江淮山河之美。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文史百科 黄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价值艺术50字

黄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景区内奇峰耸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拨均在1800米

文史百科 黄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价值艺术50字

黄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景区内奇峰耸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拨均在1800米

文史百科 黄山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价值艺术50字

黄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景区内奇峰耸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拨均在1800米

文史百科 黄山世界遗产资料

黄山风景区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黄山风景区(HuangshanMountain)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要位于黄山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

文史百科 黄山世界遗产资料

黄山风景区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黄山风景区(HuangshanMountain)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要位于黄山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m。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

文章大全 关于黄山的诗句

1、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2、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3、观止三都景色,无愧名山第一!4、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5、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6、黄山楼上望黄山,水石云霞未得攀。7、

传统文化 黄山壶俗

黄山壶俗  黄山,不仅是蜚声国内外的风景胜地,而且也是我国著名的茶乡之一。早在明代,黄山的“云雾茶”,便是“贡品”。茶乡品茗都讲壶,形成一些“壶俗趣事”,使黄山增加了迷人的色彩。           

传统文化 黄山壶俗

黄山壶俗  黄山,不仅是蜚声国内外的风景胜地,而且也是我国著名的茶乡之一。早在明代,黄山的“云雾茶”,便是“贡品”。茶乡品茗都讲壶,形成一些“壶俗趣事”,使黄山增加了迷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