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清朝历史
Posted 努尔哈赤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清朝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1683-1840年),是由“女真人",在远东建立的半殖民,半奴隶制国家,它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古代国家,也是中国的亡国历史之一。
清朝初期,通过剃发易服来奴化、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
同时由于小冰河时期结束使气温回暖及美洲植物的进一步推广,经济得到一定恢复,这一时期也被鼓吹为“康乾盛世”,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满清统治者对内:采取了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制造文字狱,压制汉族进步思想;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拒绝外国先进思想和技术。
这些政策维护了清朝的疆域扩张和社会稳定,但却导致了其统治时期内此起彼伏的民族问题,和末期的国家极度贫弱。
清朝后期,它成为了,英,法等殖民国家侵略扩张的新对象。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被迫与之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为维护其统治,晚清政府开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
1898年,光绪帝开始了“戊戌变法”,但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扰,变法失败。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结束。
清朝共十帝,历268年。
后金的建立与清军入关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
源自3000多年前“肃慎”, 汉——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靺鞨”,一度建立“渤海国”。
辽金时期称“女真”,辽书中也作“女直”。
金朝就是女真族建立的。
元朝以来,女真族一直居住东北地区。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
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明朝洪武帝时,明朝欲压抑北元残余势力,于是在东北一带设立奴尔干指司,开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野人女真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女真。
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1583年,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曰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定都于赫图阿拉(后改称兴京,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境内)。
明清间的战争,如果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突袭抚顺之役开始,至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占领北京为止,前后历时28年。
其中重大战役不下十五六次,较小的战役更多。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起兵抗击明朝,举国震惊。
同年,爆发了著名的萨尔浒之战。
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
1625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
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今沈阳苏家屯十里河),翌日抵沈阳。
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
后金迁都沈阳后。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大金”国号为“大清”,称帝,正式建立清朝。
改元崇德。
1640年松锦之战爆发,1942年洪承畴被俘降清。
明朝与清朝在辽东的争夺至此也就基本接近了尾声,辽东境内已经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了。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农民军的攻城炮声中自杀于皇城后的景山。
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
明朝山海关大将吴三桂夹在农民军和清军中间腹背受敌,迫于形势邀请摄政王多尔衮入关“平贼”。
联军打败大顺军。
李自成军一路南撤。
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
清朝初期的历史
占领中国(1644~1683年)
1644年后,中国南方先后出现了福王、鲁王、唐王、桂王等多个抵抗政权(又称南明),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
李自成死后,余部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合抗清。
164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
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
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
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
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不幸的是,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
孙可望降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
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
南明政权的抵抗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在清军占领全中国的过程中,无恶不作,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剃发令强制执行,各地再燃抗清的熊熊烈火。
清廷残酷镇压,在扬州、嘉定、江阴、南昌、广州等地进行了大肆屠城。
清军在四川大肆屠杀,四川的人口从万历六年(1578年)口310万(《明会要》卷五十)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估算的一万八千零九十丁(嘉庆《四川道志》卷十七),整整少了三百多万人。
为此,清朝御用文人编造了“张献忠屠尽四川人”的谎言,而实际上在张献忠1646年战死后,清军在四川尚有长达13年的征战。
此后清军各地“剃发易服”,造成人口骤减,发生西南地区民生萧条、万里无人的景象。
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
并迁移湖广人口填川,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
明将郑成功在1661年攻下了当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台湾,打起南明旗号建立台湾郑氏政权,来做为抗清基地。
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攻占台湾。
清朝在人文精神上比前朝确有了很大退步。
清朝初期和中期,推行民族牢狱式的统治。
在经济上把关外落后的奴隶制带入中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以供八旗子弟白白吃饷,他们常年寄生虫般的生活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乾隆视察八旗军发现他们驰马坠地,箭箭虚发)也使得满清越来越依靠汉族军兵。
除了推行奴隶制外,由于中前期不断穷兵黩武,尽管从越南引入了优良稻种,清朝还是到了乾隆年间才恢复到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平。
在政治上,明代的君权依然松懈,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
为了巩固其统治,制造了多起文字狱。
最典型的就是明末可以和春秋时代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终结。
知识分子不敢发表独立见解而是钻进故纸堆去考究古书,这就是所谓的钱嘉学派。
不单是哲学思想连文学也有很大退步。
如明末话本小说所透露的生动生活气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枯燥的道德说教,只有看透世事的红楼梦聊斋给了人一笔亮色。
由于清朝统治者刻意制造满汉之分,压制汉族先进思想,闭关锁国。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清朝后期,成为了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的新对象。
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条约。
为了自强,晚清政府全国上下开展了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然而当时只是看到了西人的外在所长(如船坚炮利),却看不到中西方本质的差距。
所谓的同治中兴不过是回光返照,当然这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打下了一定基础。
1898年,锐意改革立志变法的年轻光绪帝开始了“戊戌变法”。
但与此同时,中国封建社制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以满清贵族为主的保守势力的阻扰新法,仍然叫嚣着中国宁与友邦(洋人),不与家奴(汉人)这样的愚蠢狭隘的口号,结果变法失败。
剃发易服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
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清朝由居于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
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
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
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
于是,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
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
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与“剃发易服”有关。
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一般认为,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
后来的历史表明,满族统治者的这一措施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汉人逐渐淡忘本民族服饰,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
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国,号召民众剪去辫子时,仍然有许多人不愿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鞭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易服”政策对汉族影响极深。
“剃发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
针对当时各地汉人的抗争此起彼伏的情况,当时的陈名夏曾说过:“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
然而不久他就因为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
旗袍
对于汉族妇女的着装和缠小脚习俗,清廷没有实行任何强制措施。
清初,满族妇女以旗装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泾渭分明;清中期,满汉女子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诗句里“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
辛亥革命后,旗袍倍受中华女性的青睐。
这时的旗袍也一改传统的式样,其造型为收腰线、长下摆,显露身体曲线,开衩提高并镶饰花边,领型前低后高。
特别是穿在一些女影星和社会名流身上,更显出娇柔典雅的风范,随即成为老少皆宜的新女性的代表性服装。
再后来的旗袍相继出现连袖式、对开襟、琵琶襟等形式,根据季节和不同的要求,又有单、夹、袄之分,袖子也有长、中、短、松、紧之别。
清朝康熙朝
康熙巩固和加强了祖国的统一。
对内平定了三藩之乱;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孙子郑克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1675年,他派兵驱逐了盘踞在黑龙江流域雅克萨的沙俄侵略者,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的野心。
1679年,他派代表与沙俄代表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平定了回疆、准噶尔等反动贵族的叛乱;自康熙时期至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在北起外兴安岭,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东抵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和台湾广大而神圣的领土内,实现巩固了全国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
康熙注意恢复和发展生产。
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
鼓励垦荒,从1671年起,陆续放宽垦荒起科年限,并规定垦荒有成绩,据开垦多少,给予不同官职,这促进了垦荒的积极性,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
1669年,康熙下令废除圈地令,以后永远停止圈地,并规定所圈土地应退还给农民。
1685年,康熙又规定民间新垦田亩,“自后永不许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旗主的经济扩张,有利于自耕农民。
康熙还下令将明朝藩王的庄田改为“更名田”。
康熙皇帝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统一战争,使局势趋向稳定,清政府大为巩固,又通过一系列的文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人民过上了一百一十二年的和平生活。
再经雍正、乾隆的努力,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永不加赋”的谎言
范文澜等所著《中国通史》中:“新增人丁永不加赋”,是从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年开始实行的。
它规定丁赋的征收,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新增人丁,永不加赋。
……
丁赋和田赋,在摊丁入地以前,是两个并行的征课项目,田赋按亩征收,丁税则计口征收。
由于丁税对农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无地农民,为了拒纳丁银,往往被迫逃亡。
这种因人丁逃亡而征不足额的情形,从清初至康熙五十年间,始终存在。
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中,康熙也承认有久、十丁之户,也只一、二人交纳丁税。
这说明,在颁布“诏令”之先,丁税之未能足额,已经是既成的事实。
为了达到足额征收的目的,顺治十一年(一六五四年)规定编审人口,要“逐里逐甲,审慎均平”,“如有隐匿捏报,依律治罪”。
然而,即一直到康熙宣布“新增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之前一年,各省编审人丁,仍然未将加增之数,尽行开报。
地方官未尝不力求足额,免干罪戾。
可是这样的严攫遍索,而仍然不免于征不足额,原因是很清楚的。
那些没有交纳钱粮的余丁,决不像康熙所说,实在“优游闲居”,“共享安乐”,他们其实已经是“老幼无立锥”,“逃亡无踪迹”。
在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年),户部议定的执行条例中,规定了“新增人丁补足旧缺额数”的具体办法:一户之内,如同时有新增之丁和开除之丁,即以所增抵补所除,如新增之丁不足以抵补开除之丁,即以亲族之丁多者抵补;又不足,即以同甲、同图之粮多者顶补。
这种办法,就连为清王朝唱赞歌的人也加以非议,认为这是“丁倒累户,户倒累甲”,“在官谓之补,在民谓之累”。
可以看到事实是这样子的,首先,条令实施之前,丁银难征已经是既成事实;官员虚报丁数,造成老百姓苦不堪言;而真正实施的时候,“永不加赋”却成了“永不减赋”,没有实际意义甚至比以前更糟。
而继“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后不到十年,就开始试行“摊丁入地”,彻底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变成了一句没有意义的空话。
清朝雍正朝
雍正帝盛年登极。
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快刀斩麻。
心狠手辣,大兴文字狱。
首先整顿吏治。
雍正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
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连续下了13道谕旨,总督、巡抚、布政司、知府、知州、知县、文官还有武官,告诫他们不许贪污,不许受贿,不许克扣,武官不许吃空额,违者严重治罪。
雍正还成立会考府,就是对财政进行审计,审计出问题,要严肃处理。
雍正废除了贱籍。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监察御史年熙上书请除豁山西、陕西乐户的贱籍。
山西、陕西乐户的祖先,是明朝永乐永乐帝登基后,加害建文忠臣本人外,还将他们的妻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世代相传,久习贱业。
年羹尧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说她们是忠义之士的后代,沉沦至此,无由自新,请求雍正帝开豁她们的贱籍,准许她们改业从良。
雍正帝看到奏折后,很是赞同,于元年(1723年)四月发出第一道"豁贱为良"的谕旨。
雍正帝在下令开豁乐户贱籍的同时,又令各省检查,如发现本地也存在类似乐户的贱民,也准许他们出贱为良。
雍正在位13年,对许多的事情做了重大的改革,特别是对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
所以说雍正是“康雍乾”三代承上启下的作用,“康乾盛世”,严格说起来是“康雍乾盛世”。
清朝乾隆朝
乾隆帝执政60年,虽好大喜功,但客观来说也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没什么贡献。
他编篡《四库全书》,保存了我国许多的珍贵史籍典藏,但也对其中不少书籍进行了大肆窜改。
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
很多珍贵材料就此丧失。
乾隆帝酷爱汉文,勤于写诗,有卓越的诗文才华,留下了约42613首各体诗作。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业余诗人,他的诗作甚至与全唐两千多诗人的一共四万多首诗作不相上下,并且水平不低;即使不论水平,不论民族,一个封建帝王对汉文化如此酷爱,也是对汉文化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清朝的文字狱,诗选的编选者不敢收录、评价当朝皇帝的诗,而原著(《御制诗集》)又卷帙浩繁,所以乾隆的诗没有流传开来。
大部分是帝王体打油诗。
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
在六下江南后已有很多百姓起义。
对待民族分裂问题上, 乾隆帝粉碎了新疆地区大小和卓木的武装暴乱,屠杀准格尔部统一了整个新疆并制度化管理。
打败了廓尔喀对西藏的进犯。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颁行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一章程,是我们对西藏行使主权的重要历史文献证明。
乾隆帝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遏制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乾隆大帝维护祖国统一,奠定中国版图,有“十全武功”,称“十全老人”。
在“康乾盛世”时,社会经济发展非常快。
首先是耕地面积迅速增加,至雍正时方达到九亿多亩,恢复并超过了明朝万历时期。
加上农业技术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使全国粮食总产量大大增加。
康乾盛世”把中国封建经济推到高峰。
中国的人口在“康乾盛世”时突破了一亿大关。
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也是“康乾盛世”时奠定的基础。
晚清(1840~1912年)时期
清朝从乾隆后期更加衰落的现象,腐败日益严重。
继位的嘉庆帝和道光帝掌政风格更保守和僵化。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开始大量向中国贩售鸦片导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鸦片战争失败后,继位的咸丰帝所面对的时局是西方列强开始入侵,迫使清政府与其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又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
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时中国也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与半封建的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由于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度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挑战。
至18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
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并建成了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时人多数未明当时的国际形势,少数人的急迫性并无法改变多数官僚的旧思维,清朝的维新运动最终未达日本明治维新般的成效,结果导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
随后,由光绪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而软禁了光绪帝,变法因此失败,因为只有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19世纪末,在《马关条约》的影响下,列强纷纷在中国强行取得“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如俄国的势力范围是长城以北和新疆,英国的是整个长江流域,法国的是云南和两广,等等),大有一举瓜分中华之势。
因此,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开始高涨,引发义和团运动仇杀洋人,八国联军入侵。
1901年因此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慈禧太后为了拢络人心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除科举在内的一系列改革。
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政府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
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瓦解。
清帝于1912年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
到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维持83天,1917年张勋又曾复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
清朝政治制度
努尔哈赤起兵时实行的是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政治权力集中于王公贵族,重大决策由贵族共同讨论决定,是为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
后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试图逐渐削弱满洲贵族权力。
皇帝试图实行中央集权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清朝前期。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顺治皇帝对八旗制度进行改革,由自己亲自掌握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变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时加强上三旗的实力,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有所削弱。
清朝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以前尚书均由满人担任,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内务府、都察院。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设立南书房,起初是康熙帝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设。
因在乾清宫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书房。
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
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雍正皇帝始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改称军机处。
乾隆皇帝即位后服孝,安排数位“总理事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故改名总理事务处。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处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
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废止。
相关参考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地位。具体表现如下:一、领土方面:清朝基本保住了自秦汉以来华夏的领土,无论是后来的国民政府,还是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基本上继承的清朝的领土。二、重工业方面:1890年,张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地位。具体表现如下:一、领土方面:清朝基本保住了自秦汉以来华夏的领土,无论是后来的国民政府,还是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基本上继承的清朝的领土。二、重工业方面:1890年,张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地位。具体表现如下:一、领土方面:清朝基本保住了自秦汉以来华夏的领土,无论是后来的国民政府,还是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基本上继承的清朝的领土。二、重工业方面:1890年,张
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清朝共
1、清朝后期的国防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问鼎中原,最终建立大清王朝。从顺治开始,经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五代,先后177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但是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疲弱。1
1、清朝后期的国防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问鼎中原,最终建立大清王朝。从顺治开始,经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五代,先后177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但是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疲弱。1
1、清朝后期的国防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问鼎中原,最终建立大清王朝。从顺治开始,经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五代,先后177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但是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疲弱。1
1,清朝满族统治者推行“剃发易服”的原因:一般认为,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保持满族不被汉族同化。2,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