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肥城的来历
Posted 来历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肥城的来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肥城隶属于泰安市,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
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
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
全境南北最长48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
2005年全市人口为96.3万人,男女性别比104.7:100。
城区位于市内北部偏东,地处济(南)微(山)、薛(家岛)馆(陶)两公路交汇点,北有泰(安)肥(城)铁路、南有泰(安)肥(城)一级公路经过。
1992年撤县建市,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607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96.3万人,是全国明星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经济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肥城历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区。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
西汉初设置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肥
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称“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的家乡,商圣范蠡最后的定居之地,左丘明墓、栖幽寺、范蠡墓等遗迹犹存;境内还有孔子、颜渊、李白等历史名人交游的名胜古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近代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和罗荣桓、陈光指挥的陆房战斗就发生在肥城。
1992年3月1日,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
1992年9月5日,撤销新城镇,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为肥城市的派出机构,其管辖范围为原新城镇的行政区域。
1993年8月30日,撤销潮泉乡,设立潮泉镇;撤销安临站乡,设立安临站镇;撤销王庄乡,设立王庄镇。
1996年1月3日,撤销马家埠乡,设立马家埠镇(鲁政函民字[1996]3号)。
1996年1月11日,撤销过村乡、孙伯乡,设立过村镇、孙伯镇(鲁政函民字[1996]6号)。
1997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新城办事处、老城镇、潮泉镇、王瓜店镇、桃园镇、王庄镇、湖屯镇、石横镇、仪阳乡、安站镇、东陆房乡、孙伯镇、安驾庄镇、马庄埠镇、过村镇、边院镇、汶阳镇。
新城街道辖 27个行政村,人口92768人,其中农业人口34838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89人,其中农业人口37737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23677人,其中农业人口21260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371人,其中农业人口58291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 58877人,其中农业人口55125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857人,其中农业人口54362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1121 人,其中农业人口45611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2682人,其中农业人口44451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965人,其中农业人口44909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6037人,其中农业人口34329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995人,其中农业人口 25152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585人,其中农业人口29058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195人,其中农业人口52351 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822人,其中农业人口32702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1279人,其中农业人口30109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729人,其中农业人口51217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2343人,其中农业人口78883人。
(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8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97671人,其中农业人口36081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70人,其中农业人口37466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 23584人,其中农业人口21134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303人,其中农业人口57936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832 人,其中农业人口54803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289人,其中农业人口53823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1350人,其中农业人口45282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3481人,其中农业人口43894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428人,其中农业人口 44351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838人,其中农业人口34067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806人,其中农业人口 24937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976人,其中农业人口29453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140人,其中农业人口52146 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574人,其中农业人口32426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1102人,其中农业人口29904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419人,其中农业人口50834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1684人,其中农业人口78081人。
(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1999年,肥城市面积1277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新城街道辖27个行政村,人口103775人,其中农业人口36100人;老城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80205人,其中农业人口47800人;潮泉镇辖11个行政村,人口 23492人,其中农业人口20600人;王瓜店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80194人,其中农业人口57200人;桃园镇辖42个行政村,人口58633 人,其中农业人口52200人;王庄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56035人,其中农业人口53600人;湖屯镇辖48个行政村,人口82107人,其中农业人口46600人;石横镇辖43个行政村,人口83765人,其中农业人口52400人;仪阳乡辖49个行政村,人口46052人,其中农业人口 42700人;安临站镇辖27个行政村,人口35572人,其中农业人口34000人;东陆房乡辖21个行政村,人口25646人,其中农业人口 24700人;孙伯镇辖17个行政村,人口30855人,其中农业人口25000人;安驾庄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5062人,其中农业人口49900 人;马家埠镇辖26个行政村,人口333
67 人,其中农业人口31700人;过村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0965人,其中农业人口29700人;边院镇辖45个行政村,人口53184人,其中农业人口49800人;汶阳镇辖53个行政村,人口81187人,其中农业人口77200人。
(人口为年末总人口)(缺居委会统计数据)
2000年,肥城市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948602 人,各乡镇人口: 新城街道 120262 老城镇 70368 潮泉镇 22885 王瓜店镇 81935 桃园镇 56616 王庄镇 53424 湖屯镇 79695 石横镇 85551 安临站镇 34659 孙伯镇 30030 安驾庄镇 53746 马家埠镇 31748 过村镇 29841 边院镇 51423 汶阳镇 78201 仪阳乡 43733 东陆房乡 24485
相关参考
肥城隶属于泰安市,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
肥城县始置于西汉。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西汉初年
肥城县始置于西汉。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西汉初年
肥城的民间传说:在肥城的西尚里村桃园,有一棵古老的桃树,谁也说不清这棵粗壮的桃树活了多久。听当地的老者讲,这棵桃树与当年王母娘娘举办的一次蟠桃会有关系。相传在肥城的白云山下,驻着一户姓王的老汉。老汉个
肥城的民间传说:在肥城的西尚里村桃园,有一棵古老的桃树,谁也说不清这棵粗壮的桃树活了多久。听当地的老者讲,这棵桃树与当年王母娘娘举办的一次蟠桃会有关系。相传在肥城的白云山下,驻着一户姓王的老汉。老汉个
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姓丘名明。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任鲁国左史官,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
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姓丘名明。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任鲁国左史官,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
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姓丘名明。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任鲁国左史官,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
范蠡「FànLǐ」(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我国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
范蠡「FànLǐ」(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我国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