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太古的历史沿革

Posted 商号

篇首语: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太古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明朝时候,外国人和中国通商,独在澳门一隅,我们北省距澳门很远,没有人敢放洋前往,独太谷人具有远大眼光,首先去澳门行商。

至于在中国的境内,三百年前,就有太谷客商的足迹,那更不用说了。

所以参茸庄、绸缎庄、绵茧庄、洋布庄,这些较大的商铺,都是从太谷创办的。

其它钱行、布行、铁器行、竹器行、南京杂货行、亦莫不占有先进的地位。

太谷有许多大商铺,所卖的货物,又是别处没有,因此全省的商务,就自然集中于太谷一县。

省南的平、蒲、绛、解,省北的忻、代、宁、保,以至大朔、归绥,各处的行商贩客,莫不来太谷采办货物,运回本处销售。

要以寻常眼光看来,太谷居然成一个商埠了。

自火车通行以后,中部各县,以及北省距京绥路近的贩商,虽多亲到外省办货。

但是太谷主要货物的销路,并不减退。

至于韩侯岭南的客商,仍是来太谷采办一切。

这都是规模雄大,信用素著的缘故。

正如商业课本中所言,太谷商业历史悠久,早在宋金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但在金、元两代的残酷统治下,社会经济处在落后的阶段,商业 活动发展缓慢。

明代前期,太谷地区风调雨顺,老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国家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量移民太谷,农业经济得到复苏,太谷的商业活动也由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

直到明代中叶,太谷商业才有了较大发展,参与人数大增,商贸活动形式多样,并且规模较前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明万历24年(1596)版的《太谷县志》这样记载:太谷素称勤俭,崇经术,尚礼义,诚为美俗。

今观士敦行谊,农力于野,商贾勤于贸易,无间城市、乡村,无不纺织之家,可谓地无遗利,其勤不减古昔矣。

据太谷耄耋老人回忆说,太谷城内孙家乃是明朝财主;沟子村员氏于明末即在汉口做茶叶生意,并在北京设志一堂分号。

明末清初,北汪曹氏在东北热河省朝阳地区的三座塔开始从事种菜、养猪、磨豆腐业,尔后开设酒坊,兼营杂货业,故有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之说。

由此可知,太谷人的经商活动到明代中叶就已经相当频繁了。

顺治18年(1644),满清入关后,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盛世的发展,太谷商业空前活跃起来。

这期间,太谷出外谋生的一大批富商大贾衣锦还乡后,盖起一座又一座富丽堂皇的豪宅:如北汪曹家、上庄王家、白燕张家、南席武家、东里乔家、阳邑杜家、任村贾家、里美庄郭家、要家,还有城内的赵、孟、武、孙、党、康家等等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富商大户。

他们以家乡为根据地,建立总商号。

乾隆年间,太谷就有170余个商号,分号不知其数,太谷商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全国各地。

太谷,作为山西商业的一个繁盛之区,其商人的经商活动逐渐成为晋商中一支劲旅。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中叶以后,商贾辐辏,甲于晋阳,太谷商业进入鼎盛时期,道光二十二年(1842)《太谷重修大观楼捐银碑》记载,当时太谷捐银的商号就有600余家。

全县近半数的壮年男性出外长期从事商业活动,太谷商号遍及全国各大码头。

从经营的行业来讲,票号、药材、绸缎、皮货、呢绒、布匹、典当、粮食、杂货、副食、土产、麻铁、颜料、茶庄、客栈应有尽有;从活动范围来讲,北起东北、蒙古,南到四川、广东,西达新疆、青海,东至京、津、徐、沪、杭、闽,全国商埠大邑、水旱码头,几乎都有太谷商人的生意,还远足外蒙库伦(乌兰巴托),俄国的伊尔库次克、莫斯科、日本、美国等地。

晚清光绪年间,县城的东街、西街、南街商号林立,鳞次栉比,其中著名的有:协成乾、志诚信、世义信、锦生润、大德玉、大德川、公合泉、裕源永、保隆堂,还有祁帮、平帮设在太谷的分号大德通、大德恒、三晋源、合盛元、日升昌、蔚丰厚、蔚长厚等;帐庄有:砺金德、用通五、三晋川;药材行有:广升远、广升誉、广益义、广懋兴、广源兴等20余家;绸缎布匹百货业有:万聚恒、锦全昌、万泰恒、恒升泰、元生利等;土产杂货业有:瑞隆裕、义兴隆、达泉涌;生烟业有西谦亨、北谦亨。

这些商号中的多数主要是经营大宗批发业务,其次才是零售,其时,有一位太原的晋绅叫刘大鹏,他在太谷私塾教书时,写了一本《退想斋日记》,书中记录了太谷当时的富庶繁华:太谷为晋川第一富区也,大商大贾都荟萃于此。

城镇村庄,亦多富堂,故风俗奢侈为诸邑最。

他还说,当时的太谷有五百万金者1户,百万金者3、4户,数十万金者数十户,数万金者则不计其数。

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二十二日,适遇冬标之期,见夫街市之中,商旅往来,肩扛元宝,手握朱提(银锭的代称),如水之流,滔滔不断。

说太谷的商业,还有三点不得不说。

一是太谷标;二是太谷周行镜宝;三是太谷设立的山西省总商会。

商人办货,用现金交易,当时钱货两清的实在很少。

大多都是先行交易,然后定期付款,这付款的时期,每年中按四季分为春标、夏标、秋标、冬标。

每季付款一次,叫做标期,标期结算是一种信用度很高的合同经营。

赊销商品,既是商行的买卖,也是票号的放贷。

商品卖者与买者的关系,也成为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

山西各商家适用标期,最普通的是太谷标和太汾标两种。

太谷标即太谷一县之标,太汾标即太原府所属的祁县、榆次与汾阳府所属的平遥、介休之标。

在地域上讲,太谷也不是独偏于东而另划一区,实系太谷在当时经济上显赫的地位与优势之所在,其一县之势力,可与榆次、祁县、平遥、介休等数县相抗衡,故独为一标。

太谷标每年又分春二月、夏五月、秋八月、冬十一月四个标期,每期三天。

因为众多的票号、商号总部都设在太谷,每到标期,外地分庄的贷款、货款、利润等现银都要运回总部进行结算,每逢标期,各票号的库房银山银海,外地转运标款银两的驮骡、车辆络绎不绝。

同时外地商贾云集太谷,向各大商号办理订货、进货合同,清理旧债务,开始发生新的业务关系。

太谷各大商号在外地商业大埠设有坐庄,派出专人采办货物,如苏杭的绸缎、川广的药材、四川的夏布、山东的曲绸,蒙古的皮毛、两湖的茶叶、京津沪的洋货等,大量运回太谷,然后再批发给外地商户,省城太原的各大商行也均由太谷进货。

标期之日,各商业大户还要搭台唱戏,公演三天,古老的太谷县城,自然是车水马龙,人群熙攘,热闹非凡。

清代货币实行银钱平行本位,以银为主,以钱为辅,银子一般铸成元宝后,在市场上流通。

银子最重以五十两一个元宝,中锭为十两,也流行一至五两的小元宝,叫小锭,或锞子,还有一两以下的散碎银子,票号一般以一千两为汇兑标准。

因为各地银两的成色不同,所以金融本位标则也不同。

太谷票商为增加其信誉度,则规定了本太谷货币流通的金融标则,称作谷钱平。

凡是外来银两,必须按九九八的成色,在太谷银炉重新铸成银锭,加盖太谷周行镜宝的钢印,才能在市面上流通,这比山西2.4宝标准还高。

所以太谷的周行镜宝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盛誉。

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太谷商业的发展。

太谷古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古城最早建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太谷春秋时属晋,周襄王时,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父为食邑,始有阳邑。

西汉时置阳邑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为太谷县。

明清以前,太谷一直隶属太原府。

县城所在地,原为白塔村。

民间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之说。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始迁于此,之后筑土为城,周围5公里,高6米,四周掘护城池。

明正德九年(1514),太谷城墙增高到8.3米,以砖砌门,上建重楼,城墙四角建角楼。

明万历四年(1576),太谷古城改砌砖城。

城基垒石1.67米,自基至堞砌砖,基宽14米,高12.5米,东、北、南为瓮城,西门为重门,瓮城上各建楼3间,角楼重加修饰,周围建警铺56座,以砖砌堞道,里侧加回垣。

清代,古城虽时有修缮,但其规模与建筑基本还是明代样子。

直到1930年,太谷城墙、瓮城完好,西、南、北护城河依旧。

太谷古城的第二大特点是街巷整齐,宅院讲究。

太谷城是真有名,鼓楼盖在街心心,鼓楼作为太谷古城有标致性建筑,雄距古城中心,不仅蕴含有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而且客观上对古城建筑规划起着定位的作用。

太谷旧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

而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

楼北为旧县衙,北大街与西大街中段相交。

在此基础上,多数街巷横平竖直,把全城住宅划分为若干方块。

使得整座古城建筑规范齐整,进退有节。

太谷旧城的建筑,商号约占三分之一,集中于东西南北四大街;民宅约占三分之二,集中于城内四隅。

太谷古城住宅特色明显,普通人家的宅院大多为三、三制,即正房、厢房、下房各为三间的四合院。

而一些大户人家或临街铺面则是正房5间,厢房里七外五或里五外三的两进院、三进院。

但正房多呈一面坡,俗称梯儿房。

外观青砖石砌,上窗一律内启。

这些四合院既有防火的作用,又有聚水聚财的寓意。

都属明清北方典型的宅院。

许多北京的游人说太谷的四合院,楼高墙厚,而北京的四合院低矮、窄小。

究其原因是明清太谷为山西最富有的地区之一,老百姓兜里有了钱,山高皇帝远,又怕土匪盗贼,所以起房盖屋便不惜钱财,而北京地处天子脚下,那些王公大臣即便有钱,也讳于皇家规制,不敢造次,只能依例行事。

查阅《太谷县志》,我们还发现,太谷古城寺庙众多,文化深厚,直到现在,太谷城内的街道名称,除一部分是因方位、地名、姓氏以及居民的意愿而命名的外,仅以商号和寺庙命名的就有三十多条。

如以商号起名的有:兴隆巷、钱市巷、钱龙巷、醉乐园巷、纯和巷、卖珠市巷、永胜巷、振兴巷等;因寺庙而取名的有:观音巷、杨庙巷、南寺街、东寺园、狐公庙巷、三官庙巷、上观巷、东岳庙巷等。

据史料记载:自晋代至晚清,太谷仅城内就建有祠、庙、观等27处;建有状元、进士、举人及节孝牌坊20余处,再加上一些过街门楼,整座古城到处闪烁着浓郁的传统文化。

如今,太谷古城昔日规模宏大的城池,杨柳岸边的护城河,以及一座座入城的石拱桥、瓮城、角楼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

但古城的两座标致性建筑古楼与白塔依然如故。

鼓楼又称大观楼,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底层以砖为基,开四门,面向县衙,贯通东、南、西三条大街,夕阳西下,登楼四望,满城的青堂瓦舍尽收眼底,三条大街两旁的老式商铺,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历往事。

建于城南无边寺内的白塔,通体白色,塔为7级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塔身为楼阁式空心制,塔顶为莲座瓶式喇嘛刹,塔腹空心,登塔北望,古城旧貌犹存。

晚霞映照下的鼓楼,燕子环飞,令人心驰神往。

庄南低处围以外墙,形似瓮城,庄门石券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五尺,上嵌石匾迁善庄。

门外是一条数米宽的深沟,想出入庄内必须经过吊桥。

桥边的石栏杆栏板上还雕以各种长寿、如意图案。

进入庄内,先是小天井,石板路,再进内寨门,寨门上书紫燕小石匾。

门外是外院,有龙王庙、磨房、坊碾,和饲养牲口的地方。

门内是正庄院,有大小五个院子,院内有假山、住宅、小轩、下棋亭等建筑,院内的石磴,石阶尺度虽小,但依石势,石纹而筑,很是精巧。

由于整个院落依山势而建,前后错落,别有洞天。

近年来,一位香港的先生下正计划在此重新修葺,开发旅游,希望有一天这个古老的山庄也成为我省旅游的一个亮点。

历史上的太谷城乡风景名胜还很多,如公署园林有分防厅东书房花园、小河阳,有公共园林西园、东寺园,有酎泉、凤山、龙泉寺、天宁寺、关帝庙、观音庙等。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中,太谷就有净信寺、光化寺、真圣寺等六处被列为国保单位。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独龙族的历史 太古之民独龙族

莽莽的高黎贡山,以丰美清冽的乳汁,哺育着一个古朴诚实的民族——独龙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是一处天工造化的人间秘境。春来,高山牧场芳草萋萋,鲜花盛开;夏初,杜鹃满山,争奇斗艳;秋至,

传统文化 独龙族的历史 太古之民独龙族

莽莽的高黎贡山,以丰美清冽的乳汁,哺育着一个古朴诚实的民族——独龙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乡,是一处天工造化的人间秘境。春来,高山牧场芳草萋萋,鲜花盛开;夏初,杜鹃满山,争奇斗艳;秋至,

道教 林太古简介

林太古,字象先,道号淳和子,北宋初并州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及长,寻师访道,云游齐鲁间。宋太宗召见,赐与京兆山居,遂自称京兆山人,后隐居益州华阳。又号华阳先生。撰《龙虎还丹诀颂》一卷。

道教 太古集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太古集编  著:郝大通卷  数:四卷正统道藏:太平部友字号涵芬楼本第798册新文丰本第43册三家本第25册道藏提要:编号1152中华道藏:道教论集道学论著‧全真文集第26册&nb

道教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编  著:卷  数:二篇同卷正统道藏:正一部群字号涵芬楼本第1055册新文丰本第57册三家本第34册道藏提要:编号1414中华道藏:道教科仪科戒威仪第42册

文史百科 了解日本园林的历史沿革

一、日本古代的苑园1、《前汉书》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全国,岁时来献见玄”。这是我国关于日本列岛的最古的比较可靠的记载。2、从日本人在第八世纪用文字写出的包括日本太古传说、神话和皇室古祭、历代王名

文史百科 了解日本园林的历史沿革

一、日本古代的苑园1、《前汉书》载“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全国,岁时来献见玄”。这是我国关于日本列岛的最古的比较可靠的记载。2、从日本人在第八世纪用文字写出的包括日本太古传说、神话和皇室古祭、历代王名

文史百科 2015年有哪些周年历史大事

一月1月1日——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式开工。1月2日——黑龙江哈尔滨道外区太古街727号日杂仓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名消防战士牺牲,13名消防干部战士和1名保安不同程度受伤[2]。(1·2哈尔滨仓库火

文史百科 2015年有哪些周年历史大事

一月1月1日——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式开工。1月2日——黑龙江哈尔滨道外区太古街727号日杂仓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名消防战士牺牲,13名消防干部战士和1名保安不同程度受伤[2]。(1·2哈尔滨仓库火

文史百科 2015年有哪些周年历史大事

一月1月1日——滨洲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式开工。1月2日——黑龙江哈尔滨道外区太古街727号日杂仓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名消防战士牺牲,13名消防干部战士和1名保安不同程度受伤[2]。(1·2哈尔滨仓库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