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16个少数民族是怎样灭亡的
Posted 鲜卑
篇首语: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16个少数民族是怎样灭亡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匈奴
48年,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迫使其西迁,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
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蔡文姬归汉。
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
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
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
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
428年北魏俘赫连昌。
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
431年北魏俘赫连定,夏亡。
夏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
匈奴融入靠近高丽的鲜卑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半岛。
后来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后被汉族外戚杨坚所篡。
杨坚创立隋朝,统一中原。
以上是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进行了最后一场演出。
之后匈奴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从中国历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华夏族。
匈奴后裔汉化后,所改汉姓有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
二、东胡
春秋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北部,《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
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和赵国北部,这个时期东胡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
秦汉之际,东胡逐渐衰落。
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
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
三、乌桓
秦末汉初(前3世纪末)之际,匈奴王冒顿单于击败东胡。
东胡人北迁至鲜卑山和乌桓山,各以山名为族号,分别形成鲜卑人和乌桓人。
东汉末年,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趁乱称王。
初平元年(190年),辽西乌桓大人蹋顿统一现辽宁一带的乌桓各部。
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袁绍官渡之战之后败给曹操,其子袁熙、袁尚投奔乌桓蹋顿,形成残余势力。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战于柳城,斩蹋顿诸王,从此乌桓彻底衰落,地位为鲜卑取代。
唐朝时嫩江以北有乌丸国,传说是乌桓后人所创。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派兵征伐,之后乌桓融入其他民族。
四、鲜卑
87年鲜卑崛起,在2世纪时继承匈奴领地,称雄塞北。
4世纪西晋灭亡后,陆续在华北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由鲜卑别支柔然称霸。
439年北魏统一华北,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
而后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
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杨坚篡位而亡。
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
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青海建立的鲜卑别支吐谷浑汗国则维持到663年为吐番汗国所灭。
五、柔然
552年,柔然人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门可汗击败,汗国崩溃。
柔然王室由邓叔子可汗率领,南逃至西魏,西魏太师宇文泰不敢收留,将此部三千余人收捕,交突厥使者全数斩杀于长安青门外。
另一部柔然西迁中亚,后同当地一些嚈哒部落为逃避突厥追杀进入欧洲,称阿瓦尔人,占领了中欧潘诺尼亚一带。
568年,巴颜可汗建立了阿瓦尔王国,后阿瓦尔人又携同其统治下的斯拉夫人南下巴尔干半岛,602年,攻打拜占庭不克。
这些军事行动使得整个巴尔干半岛斯拉夫化了。
公元9世纪初,阿瓦尔王国被查理曼大帝击溃,阿瓦尔人定居下来,成为现代匈牙利民族族源之一。
还有一些柔然人逃至外兴安岭一带,融入当地室韦民族。
室韦人是蒙古人的祖先。
据一些历史学家考证,中国东北地区的契丹民族也有柔然族源。
六、契丹
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
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
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
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
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
后建立辽朝。
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
据考证,目前的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后裔,另外在中国西南有家谱的家族中,有根据家谱记载,是随蒙古军队出征而留在当地的契丹后裔,已经汉化和当地居民融合了。
七、蒙古
汉朝时期,东胡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
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
其中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
柔然被突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
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
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
蒙古诸部中,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
宋朝时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东边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的。
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
西部蒙古诸部则在同一时期在由突厥或突厥化的部落的基础上形成。
明朝时东、西蒙古分称为鞑靼和瓦剌。
八、突厥
突厥带有匈奴的血统。
在南北朝至唐朝时住在现今中国西北地方。
现代土耳其人,认为自己是突厥的直系后裔,他们认为突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48年立国的北匈奴。
西元6世纪突厥部落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初归附于柔然。
西魏时首领土门击败铁勒,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大兴安岭,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
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攻灭东突厥,在武则天时期,再度建立后东突厥帝国。
约在7世纪末8世纪初,最后亡于回纥。
九、回纥
唐天宝三年(西元744年),以骨力裴罗为领袖的回纥联盟在唐朝大军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国,并建立起漠北回纥汗国,王庭(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居民仍以游牧为主。
唐朝时,回纥取“迅捷如鹘然”的意思,改作回鹘。
立国后,回纥因历史的关系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很好,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骚扰与掠夺。
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
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
回纥后因长期与吐蕃战争,加上内讧不断,于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
三路西迁:一迁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一迁葱岭西楚河一带,称葱岭西回鹘;一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后来成为河西地方的土著,就是现在的裕固族;其中前两支定居新疆的回纥,发展成今天的维吾尔族人。
十、女真
女真(或女贞与女直),亦作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黑水靺鞨”,辽-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清朝以后,“女真”称为“满洲”,后通称为满族至今。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
1644年女真人(满洲)入主中原,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
清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国日后版图的基础。
十一、党项
党项族原居住在四川松藩高原一带,以畜牧为生,唐朝中期时,受到吐蕃所迫,主要北移至今天宁夏、甘肃、陕西交界一带,原居地的党项族人则受吐蕃贵族役使,被称作弭药人。
北移的党项则分为八部,唐末,其中较强的拓跋部首领拓跋思恭曾被唐朝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姓李。
至宋初,首领李继捧归降宋,但族人拥立李继迁叛宋自立,李继迁之孙李元昊称帝,成立了西夏,统治西北地区达约200年之久。
西夏为蒙古灭亡后,党项族被蒙古人称作“唐兀”,属色目人的一族,在元朝时还有部分甚为活跃,但其后逐渐与其他各族融合,党项之名逐渐消失于中国历史上。
十二、羌
羌族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聚居于中国西北,秦国曾与羌族展开过战斗,至汉朝未止。
三国时羌族开始迁居中原,分布于中国中部的山部地区。
五胡十六国期间,384年羌人姚苌利用前秦苻坚淝水之战兵败后,关中空虚之际,自称万年秦王。
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建立后秦。
北宋到南宋时,1038年至1227年期间,羌族的一支,党项族曾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建立了大夏政权,史称西夏。
十三、氐
古代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之一,氐族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
一说氐族与羌族同源。
曾有说法,指属于藏族(古代的吐蕃人)一支的白马藏人。
春秋战国时始以氐为族名,居于中国西北部。
汉朝至三国期间,氐族曾两度大迁徙,至关中一带居住。
其时还有如羌族的少数民族迁入关中。
十六国时晋室南下,氐人便在北方建立前秦、后凉、仇池等政权。
随著长居于中国日久,在唐朝时代,一部分氐族人与吐蕃人相融合,而其余氐族则与其他民族相融合。
十四、吐蕃
今天的藏族,吐蕃王朝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按照藏族历史的传统,松赞干布是第33任吐蕃国王。
846年,达磨赞普被杀,吐蕃分裂为贵族领主割据的局面。
元朝后受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
十五、羯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源于小月氏﹐曾附属于匈奴﹐故又称“匈奴别部”。
匈奴衰亡后﹐南匈奴及一些原附于匈奴的部众﹐于魏晋时代散居上谷郡与汉人杂居。
他们以农耕为主,信奉“胡天”(祆教)。
晋时,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为十六国之一,后渐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部分旧史解释说羯胡主要散居于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
时至今日,山西﹑河北及陕西渭水北诸山间也多有此族。
他们与汉族杂处﹐主要从事农业﹐相貌特征为深目﹑高鼻﹑多须﹐通常用火葬﹐信仰“胡天”(祆教)﹐姓氏有石﹑支﹑康﹑白等。
十六、敕勒
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在冒顿单于时臣属于匈奴。
南迁入中原的敕勒被称为丁零。
鲜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
汉朝击溃北匈奴之后,敕勒的地域开始南移,与中原的汉人交往。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
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政权。
4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人大都已鲜卑化。
敕勒人在北魏时期大量参加鲜卑人、汉人的战争,其中大部和丁零人一起逐渐融入汉族。
敕勒中北方的一部臣服突厥汗国,后来成为回纥,现代维吾尔族的祖先。
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境内的雅库特人也是敕勒人的后裔。
相关参考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父祖多为地方名流。袁家在清道光年间开始兴盛,袁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督,也是淮军重要将领,为其家族成员对袁世凯的思
清朝时,木氏土司依然延续着对丽江及周边地区的统治,但是势力已不如明朝。清朝雍正元年,清政府对西南土司开始了改土归流,木氏土司失去了对丽江地区的世袭统治。但木氏家族对于当地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木氏土司自元
清朝时,木氏土司依然延续着对丽江及周边地区的统治,但是势力已不如明朝。清朝雍正元年,清政府对西南土司开始了改土归流,木氏土司失去了对丽江地区的世袭统治。但木氏家族对于当地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木氏土司自元
清朝时,木氏土司依然延续着对丽江及周边地区的统治,但是势力已不如明朝。清朝雍正元年,清政府对西南土司开始了改土归流,木氏土司失去了对丽江地区的世袭统治。但木氏家族对于当地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木氏土司自元
清朝时,木氏土司依然延续着对丽江及周边地区的统治,但是势力已不如明朝。清朝雍正元年,清政府对西南土司开始了改土归流,木氏土司失去了对丽江地区的世袭统治。但木氏家族对于当地仍有巨大的影响力。木氏土司自元
波斯文明属于巴比伦文明和印度文明在陆地上的遇合。古埃及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波斯血统,波斯核心地带伊朗的历史和zg相似,也是文明古国,也被外族征服,也曾是少数几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希波战争对于两方造成的...
波斯文明属于巴比伦文明和印度文明在陆地上的遇合。古埃及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波斯血统,波斯核心地带伊朗的历史和zg相似,也是文明古国,也被外族征服,也曾是少数几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希波战争对于两方造成的...
波斯文明属于巴比伦文明和印度文明在陆地上的遇合。古埃及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波斯血统,波斯核心地带伊朗的历史和zg相似,也是文明古国,也被外族征服,也曾是少数几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希波战争对于两方造成的...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九十五年,最短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九十五年,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