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历史上有中国侵略过日本吗
Posted 日军
篇首语: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历史上有中国侵略过日本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271年当时统治中国的元朝政府曾经以日本拒绝向蒙古称臣和纳供,而从1274年起三次入侵日本,虽然初战告捷,但是最后因为长途远征和台风的阻挡最后被日本所败。
元朝以后都是日本来侵略中国而中国则从来没有侵略日本。
古代中国至少汉族政权从来没有侵略过日本,中国和日本两国自三国时期就是友好邻邦,日本的天皇已经向中国称臣纳供,中国没有必要进攻日本。
元朝两次征讨日本
元朝第一次向日本进军是在1275年,地点选在最近的北九州地区。
第一战发生日本与朝鲜半岛间的门户——对马岛。
首先元军选择从朝鲜半岛的合浦悄然出击,不日就成功登陆对马岛并全歼岛上日军,占领对马岛。
不久,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日本的本土,元军在多个地点进行侵扰性登陆。
最终两军在多湾决战,结果此一战,日本10万士兵全军溃败,只好逃回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
1281年,忽必烈第二次下令东征日本,并派出约15万的军队,可谓当时最大规模的舰队了。
但是,第二次出征似乎比第一次要艰难多了。
当时元军选择兵分两路寻找登陆地点。
但是由于收到沿海镇守日军的强烈反抗,元军在寻找登陆地点就花费了太多时间。
登陆后,又遭到日军陆军部队截击,当时日军的装备较第一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所以元军伤亡不小,又时逢疫病,元军进度迟缓。
结果一拖再拖的元军在海上徘徊多日后,又遭遇强台风。
并且,这一次元军的损失更加惨痛,仓促建造的粗陋舰队在强大的台风面前更是不堪一击,元军几乎全军覆灭,死亡之数过半,第二次出兵日本也因此宣布失败了。
扩展资料: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
他即位后很快发出了进攻日本的指令。
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
1、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中国,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于增加元帝国的权威性,对忽必烈巩固权力颇为有利;
2、当时元帝国正在对南宋发动最后的进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贸易伙伴。
从切断其外援的角度,获得日本的臣服颇为重要。
3、元军征服朝鲜半岛后,其旧臣三别抄军发动起义,曾寻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镰仓幕府对自己的威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忽必烈
相关参考
成吉思汗当年用举国的力量造船而且征用了大量的江浙一带的内河船带了足够的兵马进攻日本.准备登陆的时候台风来了日本人根本来不及准备战争眼看快败了,就在准备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台风来了成吉思汗败在征用那些内河
成吉思汗当年用举国的力量造船而且征用了大量的江浙一带的内河船带了足够的兵马进攻日本.准备登陆的时候台风来了日本人根本来不及准备战争眼看快败了,就在准备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台风来了成吉思汗败在征用那些内河
首先要给“侵略”一个明确的定义。什么行为叫侵略?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其次,为了方便回答起见,可以把所有为了本国利益武装入侵别国领土的行为都叫侵略,那么中国历史上肯定侵略过别的国家。比如说在
首先要给“侵略”一个明确的定义。什么行为叫侵略?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其次,为了方便回答起见,可以把所有为了本国利益武装入侵别国领土的行为都叫侵略,那么中国历史上肯定侵略过别的国家。比如说在
是元朝而不是蒙古大军攻打日本。相关史料:元朝对日本国的战争元世祖忽必烈大帝早就有使日本臣服之心。至元三年(1266年)八月,忽必烈派兵部侍郎里德(一说黑的)、礼部侍郎殷弘出使日本,高丽向导将蒙古使臣引
是元朝而不是蒙古大军攻打日本。相关史料:元朝对日本国的战争元世祖忽必烈大帝早就有使日本臣服之心。至元三年(1266年)八月,忽必烈派兵部侍郎里德(一说黑的)、礼部侍郎殷弘出使日本,高丽向导将蒙古使臣引
历史上没有叫朱熹的皇帝,历史上的朱熹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出生于南剑州尤溪。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荷兰、葡萄牙。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Opium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
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荷兰、葡萄牙。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Opium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
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荷兰、葡萄牙。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Opium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