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太学与科举考试有什么关系
Posted 太学
篇首语:知识是智慧的火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太学与科举考试有什么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汉代始设于京师。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
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
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
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学校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
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
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
高宗龙朔二年(662),又在东都洛阳设立了一个国子监,与长安国子监合称“两监”。
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主持政务。
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
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
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科还是考明经而分科学习。
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
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
这与进士、明经科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
学校每岁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考试者。
如学业不佳而多年不堪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往往要被学校解退除名。
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
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
时进士不由两监出身,则深以为耻。
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举人皆补学校。
但安史之乱后,由于政治混乱及财政困难,学校由盛入衰,生员不及旧日三、四分之一,太学、四门学的入学资格只好降低,生徒在应科举者中的比例亦大为减少。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
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见庆历新政),始以东京开封锡庆院兴办大学,招收内舍生两百人,采用胡瑗的湖学法制订“太学令”。
宋神宗赵顼时,扩建太学,增加学生名额达两千四百人,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
宋徽宗赵佶时,兴建辟雍作为外学,太学(包括辟雍)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在临安府重建太学,至宋末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人。
宋代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
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
庆历间(1041~1048),内舍生由太学供给饮食。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起,外舍生亦由太学给食。
南宋时,外舍生入学,须纳“斋用钱”,方能在官厨就餐;贫者减半纳;内舍生和各斋长、斋谕免纳。
学生各习一经,随所属学官讲授。
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
考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规定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
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准予免礼部试;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
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
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
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
宋代学官与唐略同,然无助教、直讲,又增学正、学录、监书库、监厨官等。
职员称学职或职事人,有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大多由上舍生或内舍生担任,每月有俸钱。
工人称斋仆、贴斋等,亦领“月给钱”。
宋代太学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
随着理学的逐渐形成和政治斗争波澜起伏,太学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
一些太学生如陈东等人,曾上书言事,推动了抗金斗争。
宋代太学制给后代以很大影响。
太学的教师,主要是博士。
战国、秦朝已有博士之官,用来管书籍,备顾问。
自西汉始,以对弟子授业传道为博士的主要职责。
同时还要奉使议政,试贤举能。
汉代规定博士须熟习经史,“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一代鸿儒巨贤,方能充当博士。
北齐、唐、宋等朝代的太学,还设有助教协助博士施教。
太学的学生,历代称谓不一,或称博士弟子,或唤太学生、诸生等。
太学生入学的身分资格,历代不尽相同。
唐代规定太学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
宋代太学生须文武官八品以下的子弟及庶民之俊异者。
太学的主要教材是经史,授“孔子之术,六艺之文”。
以儒家五经作为基本教材。
为了避免因抄写经籍错漏而引起的纷争,东汉熹平四年,下诏诸儒校正五经文字,刻石于太学门外。
成为当时官定的太学标准教材。
南宋时复有四书为教材,教授方法多取自修、讲授、讨论、解惑等。
太学修业年限无统一规定,各朝学制亦不相同。
但各都有一套考试、放假和管理制度。
汉代还在中央政府设置“太常”作为兼管教育的长官,职司礼仪、选试博士、宗庙等事务。
唐、宋两朝设教育行政机关国子监,总辖太学诸学。
历代太学均制施各种规章制度,颁行学规,严禁各种离经叛道的思想行为。
相关参考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生于1056年,少时散漫但极为好学,后来成为太学的生员,一生为官多年,长期在外宦游,不过总的来说仕途是在上升的。 周邦彦画像神宗时期,周邦彦给皇帝献上了一篇称赞王安石变
周邦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生于1056年,少时散漫但极为好学,后来成为太学的生员,一生为官多年,长期在外宦游,不过总的来说仕途是在上升的。 周邦彦画像神宗时期,周邦彦给皇帝献上了一篇称赞王安石变
⑴主要不同: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②考试范围不同:唐朝是经义、时务和读经史,而明朝的出题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没有时务和历史。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主要是诗赋
⑴主要不同: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②考试范围不同:唐朝是经义、时务和读经史,而明朝的出题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没有时务和历史。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主要是诗赋
⑴主要不同: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②考试范围不同:唐朝是经义、时务和读经史,而明朝的出题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没有时务和历史。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主要是诗赋
又到一年国考时,2015年泱泱一百多万的考试大军已吹响号角。此时此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
又到一年国考时,2015年泱泱一百多万的考试大军已吹响号角。此时此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善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
自打隋朝大业四年(607年),隋炀帝以“试策”取士以来,直到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趋势,应了一句老话:“把复杂的东西搞简单,那是能耐。”复杂的科举,考法越变越简单,就是为了
自打隋朝大业四年(607年),隋炀帝以“试策”取士以来,直到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科举。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演变趋势,应了一句老话:“把复杂的东西搞简单,那是能耐。”复杂的科举,考法越变越简单,就是为了
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里,我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首先我要改掉考试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看着题目前面就顺手把后面的问题写上了,但是却错了很多。这也许也和答题技巧有关系。总之,通过以后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