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宋元故事二十四则

Posted 成吉思汗

篇首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宋元故事二十四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青牛白马木叶山

  一个辽朝宗室的小男孩缠着奶奶,要奶奶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让奶奶想想看。嗯,讲我们的祖先故事好不好?」

  祖先的故事就是关于我们祖先是从哪里来的故事。乖乖,坐好,听奶奶讲。

  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英俊的男子,骑了一匹很神气的马,寻找他心中的美女。另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孩,驾着一辆由一头很健壮的青牛拉的车,想碰到能令他醉心的男人。有这么一天,男子沿着河流走,女孩绕着山路转,在木叶山前面遇见,他们都看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对象,于是很快就结婚了。

  后来他们生了八个儿子,每一个儿子都很有作为,都成为一个部族的首领。这就是我们契丹八部的来源,八部大人就是我们契丹人的共同领袖,这个祖先故事叫做『青牛白马木叶山』。

  在这个故事中,骑白马的男子和驾青牛女孩都是天神,所以我们都是天神的后人。像爷爷、爸爸和你姓『耶律』,就是纪念骑白马的男子,奶奶和妈妈姓『萧』则是纪念驾青牛的女孩。

  「那么,为什么我又叫辽国呢?」

  「是这样的,大约一百年前,中原很乱,杀来杀去,一些汉人为了避难来到我们契丹。那时耶律家里出一位伟大领袖叫阿保机,他采纳那些汉人的意见,鼓励人们耕田打铁,还建立城市和学校,改变了只是住在帐篷里,赶着生羊到处放牧的生活,使得我们契丹的力量比以前增强了许多,于是大家都拥护他,都听他的话,他就建立起像汉人的国,因为是在辽河流域,就叫辽国。」

  2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一个初春的早晨,驻扎在汴京的禁军,也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在总指挥官赵匡胤的率领下陆续开拔,向北方进发。因为有消息传来,契丹和北汉的联军已经出兵南侵,必须前往抵御。

  大军出动,一队接着一队,旗帜鲜明漂亮,装备也整齐精良,显得士气非常旺盛。一些官兵一边行军,一边聊着:「契丹去年才被咱们打败,今天胆敢向咱们进攻;还不是因为世宗皇帝不幸去世,现在皇帝年纪幼小,他们想趁这个机会来捣蛋,真叫人生气! 咱们就给他们点教训,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去年那次战役,打得契丹人仰马翻,真是过瘾! 要不是世宗皇帝得了急病,匆匆班师,我们还可以取得更大的胜利呢! 前几天我听到有些人说什么天象有异,是要改朝换代了,说这些话的人都是神秘兮兮的,好像这次出兵不绝是为了跟契丹打仗! 真搞不懂! 」「我也听说了,我也搞不懂!」大军当晚到达陈桥驿,分别安营扎寨。

  第二天一早,各部队的指挥将士聚集在主帅赵匡胤驻扎的驿站门口。赵匡胤的弟弟匡义和心腹谋士赵普走进去,他俩请赵匡胤出来与驿门外的将士见见面。赵匡胤一走出来,看到将士们排列得整整齐齐,觉得有些奇怪。将士们一看到他,高喊:「我们要您当皇帝! 我们要您当皇帝! 」喊声震天。

  赵匡胤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的人就把只有皇帝能穿的黄袍替他穿上,这时将士们大呼:「万岁!万岁!」并向他朝拜。赵匡胤愣了一下,就很镇静的说:「你们要我当皇帝,我可是有三个条件,你们不答应,我就不当! 」将士们说:「我们一定答应,请陛下吩咐。」

  赵匡胤说:「第一,对太后和小皇帝要有礼貌,不能惊吓他们。第二,对朝廷的大臣要客气,不可以欺侮他们。第三,对都城里的老百姓要爱护,不准像过去改朝换代时候那样的大肆抢掠。」

  将士们齐声高呼:「遵命!」

  大军威武雄壮的回到汴京。汴京的街道,熙熙攘攘,和往常一样热闹,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大家都说:「这次改朝换代,由赵家的人当皇帝,真是跟过去不一样啊!」

  3 烛影斧声

  宋太祖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的星星,心里很高兴。因为那位精于算命的术士说,只要今天夜晚不刮风下大雪,就能平安渡过命运上的一个难关。看样子,大概没什么问题了吧!

  没想到只是一会儿工夫,天上起云了,乌云像头怪兽,一大口一大口的把星星吞进肚里。接着刮起阵阵狂风,还漫天遍地的下起雪来。雪越下越大,加上狂风怒号,真是一个恐怖的夜晚。宋太祖十分害怕,这样的大风雪真像会应验到自己身上。

  果不其然,他觉得身体很不舒服,立刻传召御医进宫。御医来了,看到皇帝脸色苍白,呼吸急促,马上札针煎药,却没有什么起色,情况是愈来愈不好了。

  太祖知道这是劫数难逃,就叫平日最信任的宦官去把皇子德芳找来、随时准备书写遗诏,交待后事。

  没过多久,这位宦官领着一些人匆匆进入宫中,紧跟着他的,不是十七岁的青年王子,而是太祖的弟弟赵光义。

  太祖看到他来,勉强其他人都退出房间。大家隔着纸窗,看到里面烛光,一闪一闪,太祖好像手里拿着把小斧头不断敲地,也听到大祖大声对皇弟说:

  「好好的干吧!」于是,宫中传出消息,皇上因急病逝世。赵光义秉承太祖遗命继位为皇帝。赵光义是宋代第二位皇帝,历史上称为宋太宗。

  4 忠勇的杨家将

  宋太宗率军北伐,围攻太原,北汉国君投降。守将杨业却不肯屈服,后来还是接受国君命令,向宋朝降服。杨业作战勇勐无比,外号「杨无敌」,宋太宗很赏识他,命他担任北边守将。契丹屡次来犯,都被他打败。

  宋太宗一心想要收复后晋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在灭掉北汉后,直接进军幽州,不幸在高梁河被辽军击败,太宗自己还受了伤。过了几年,他又派大将曹彬为统帅,分路北进,声势浩大,最初战果颇佳,后来又被辽军击败。

  杨业参加了这次北伐战役,宋军节节败退的时候,他奉令掩护一些官员与百姓迁回内地。这时辽军逐渐逼近,杨业主张避开辽军,绕路退还。有人却对他说:「你不是杨无敌吗? 你怎么害怕起来,不敢打仗了呢? 还是你有别的想法吧! 」杨业听了很不高兴,说道:「我不是害怕打仗,而是觉得眼前的辽军气势正盛,我们取胜的机会很小却会牺牲很多战士,是很划不来的。你们既然要我去和辽军拼战,我也没什么不敢的! 」于是将部队调转方向,准备迎击辽军,出发前杨业说:「这次出击,不可能打胜战。我是一个降将,罪该万死,皇上却对待我很好,让我带兵,我很感激。我绝对没有不肯打仗的意思,只是想打几场漂亮的胜仗,报效国家。今天你们既然责备我故意躲避敌人,那我只有冒死出战了! 」他又指着一个山谷说;「这个地方很险要,请你们带领部队在此埋伏,如果我能退回来,还有里外夹击,反败为胜的可能,不然的话,我必定全军覆没。」

  战场情况就像杨业所预料,辽军大胜;不料他退至山谷时不见一人,原来宋军早已撤走。杨业只有奋力死战,虽杀死很多敌人,最后还是力尽被俘。杨业一心报答宋太宗对他的赏识,为宋朝捍卫北边疆界,结果却被辽军打败,深感惭愧,于是绝食而死。杨业的后人一直活跃在宋朝北边的疆场上,就是有名的「杨家将」。

  5 善战的耶律休哥

  宋太宗的时候,宋军两次北伐都被辽军打倒,原因之一是辽国大将耶律休哥很会打仗,宋军将帅中没有一人比得上他。

  耶律休哥指挥作战都是采取主动方式,而不断变换花样,使得宋军行动一直受到他的牵制,时时刻刻都要防范他的骚扰。所以宋军人虽多,装备又好,却不能在战场中占到上风。

  宋太宗第二次北伐,以曹彬为主帅,四路进兵。耶律休哥负责辽国南边防务,因为兵少,援军尚未到来,不能和曹彬大军对阵,就在夜间派轻骑兵跟随宋军,遇到落单的或小股的宋军就加以攻杀,目的在对宋军造成心理威胁,使他们夜里不能好好休息。白天则虚张声势,好像全面战斗即将展开,让宋军忙于布阵,每天如此,宋军无不感到紧张而又疲倦。

  耶律休歌还在林木茂盛的地方设下伏兵,专门攻击宋军运粮车辆,曹彬大军还因为粮食不足,撤退了一段时间,然后再向北进发。这时耶律休哥就派遣机动力最强的骑兵部队,一面与宋军接触,一面向后退却,但是只要宋军方面稍露破绽,辽军立即向前冲锋,取得战果后马上离开。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军不得不结成方阵,严密防范辽军突袭,可是行军的速度就慢下来了,而且很难弄到足够得饮水,大军又累又渴。

  宋军到达涿州的时候,辽国的救援部队也开抵前线,与耶律休哥会合。于是两军接战,一方疲累不堪,一方是士饱马腾,其结果可以想见的是宋军全面崩溃,将士只顾逃命,辽军乘胜追击,战果辉煌。

  宋军大队人马跑到拒马河( 宋辽的界河) 时,已是夜晚,却被耶律休哥率领的精兵追上,辽军一阵冲杀,宋军慌乱到极点,掉到河里淹死的不知到有多少人,这次战役宋方损失惨重,此后再也没有力量大举向北用兵了。

  6 澶渊之盟

  宋两次北伐失败,一时不会再想北向用兵,可是辽国却对宋国的两次进攻感到很不高兴,决定也要报复一下,于是动员大军,向南进攻。

  这时候宋朝的皇帝是太宗的儿子真宗,辽的皇帝是圣宗,辽的国政却掌握在太后萧氏手中,萧太后是一位曾经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挥军南攻,就是她的决定。

  辽军南犯的消息传到汴京朝廷,可把许多人吓坏了。一位籍贯南京的大臣连忙建议迁都南京,另一位来自四川的大臣则主张赶快把朝廷迁到最为安全的四川,大臣们吵吵闹闹,弄得真宗也没主意了。

  宰相寇准站了出来,很严肃的说:「我们的皇上很英武,文武大臣很和谐,只要皇上率领大军出征,就可以把敌人赶跑。不然的话,我们坚守城池,辽人无法攻占,也只有退去。情势上看,我们以逸待劳,没什么可以害怕的。倒是匆匆忙忙把国都迁到南京或四川,全国百姓看到朝廷迁走了,就会感到恐惧,好像大难即将临头,人们的心防一旦崩溃,敌人必然乘胜深入,整国天下就被契丹人占有了。」

  真宗一听,「对呀,绝对不能迁都,而且应该亲征。」于是下令御驾亲征。这时辽军已经逼近澶州,遭到的扺抗愈来愈强。像是辽军大将萧挞览在巡视地形的时候,就被宋军用强弩射死。萧挞览是一员非常厉害的勐将,又是萧太后的弟弟,他被射死,使辽军的士气受到很大的打击,萧太后的信心也开始动摇。

  宋真宗亲自到达澶州,军队看到皇帝到了前线,深深感动,大呼「万岁」,声音一直传了几十里。宋军士气大振,无一不想奋勇杀敌,为国立功。

  萧太后衡量这时的情势,觉得对辽国愈来愈不利,终于接受臣下的建议与宋谈和,订下一个包括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等条款的盟约,历史上称作「澶渊之盟」。

  7 天书封禅

  澶渊之盟的订立,对宋朝来说,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可以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有所发展,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可是宋朝君臣总觉得很不光彩,特别是和一个外族缔结每年必须改送银绢的盟约,好像自己的地位一下子低降了许多,不再像过去那样尊贵与崇高。怎样才能挽回在大家心中失去的光荣地位呢?

  在澶渊订盟之前,主张迁都南京受到寇准斥责的王钦若想到一个办法,他私下向真宗表示可以借用天神的旨意,来说明宋朝的地位远在各国之上,真宗接受了他的建议。新春上朝,真宗向群臣说:「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正要就寝,忽然房中光亮无比,见到穿戴极气派的神人,他告诉我要降下天书,叫我好好准备。于是我就诚心诚意的等待,今天皇宫侍卫发现在承天门楼的飞檐上有一梱用青丝扎好的黄帛,隐隐约约好像写着什么字,那一定就是天书了,我们一起去恭迎吧!」

  于是,真宗率领群臣走到承天门,先向天书参拜行礼,待宦官将天书取下,即命大臣朗读,都是说赵宋统治来自天意的一些话。真宗跪着接受,然后迎回宫中放在金盆子里。为了供奉这件宝贝,朝廷决定盖一座极其宏伟华丽的建筑,那当然需要一笔非常可观的费用。接着这个地方出现灵芝草,那个地方长出一些瑞木,这类奏章不断涌向朝廷。某些朝臣把这些所谓祥瑞解释为天下太平,民生安乐的象征,认为皇帝应该去泰山行封禅礼,向上天告谢。

  真宗欣然同意,决定前行礼,又用了一大笔钱。澶渊缔盟之后,宋朝节省下来的国防经费,就这样的花费掉了。

  8 游牧生活不需绫罗绸缎

  契丹人建立辽国之后的一百多年,中原西边的党项人建立了夏国,人们称为西夏。

  党项人原是在今青海东南的游牧民族,逐渐向中原移动,后来和汉人有了接触。党项人身体强壮,打仗时很勇勐,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可是他们的生活很辛苦。他们放牧牛羊的地方相当贫瘠,统治的官员又很苛虐,难免有些反抗的行动。等到统治力量逐渐衰落,他们开始向外扩展,时常侵扰汉人。

  这时已是北宋的初年了。宋朝为了阻断党项人的经济来源,禁止边地百姓购买党项出产的青盐,使得党项之中原来靠贩卖青盐取粮食的人无法维生,这些人愤而投入抢夺的行列,党项的战力因之大增。

  宋人知道很难用武力压制党项,改采和谈的方法,每年送给党项一定数数量的银子、绢帛和茶叶,双方因此维持了一段和平的时间。元昊是党项的杰出领袖,他很不赞成父亲为了得到中原的物质,享受舒服的生活而臣服于宋。他说:「我们党项人过的是游牧生活,穿的是毛皮,绫罗绸缎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他继位后,首先下令三天之内人们要恢复本族的发形。剃掉四周,把中间的头发结一条长辫子,还要载上重重的耳环。他又命大臣创制文字,于是有了结构模彷汉字,但很有特点的西夏文。后来,他正式称帝,建立国家。总之,他要摆脱汉人的习俗,树立党项的特色。

  不过,西夏朝廷的制度大部分模彷中原,小部分采自吐蕃,就是西夏文字也都用来翻译汉人和藏人的经典。西夏兴起,频频向宋进攻,宋朝疲于应付,固然感到十份烦厌,长期用兵也不利于西夏本身。于是,夏、宋之间再达成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每年送给夏国一定数量的银子,绢帛和茶叶。

  9 在山林刻苦读书的青年

  风景秀丽的山林,往往建有佛教的寺庙,这里远离喧闹的城市,正是用功读书的好地方。

  范仲淹年轻时候曾在山东长山醴泉寺读书。他一早起来,先熬一小锅稀饭,待冷了凝成一块,再放上一点自己腌的咸菜,然后用刀画成四份,早上吃两份,晚上吃两份。他这样简简单的过日子,一住就是三年。三年的时间。他这样简简单单的过日子,努力读书,一心一意充实知识,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将来能为国家社会做有益的事。

  北宋中期还有不少年轻人跟范仲淹一样在山中专心读书,泰山的胡瑗就是着名的例子。胡瑗在泰山的生活也是简单艰苦,他专心一志只是读书,读累了,随便一靠就算睡觉,只要眼睛睁开,立即坐起来读书。他这样珍惜光阴,用功读,不是三、五天的特殊情形,而是一直持续了十年!

  胡瑗在泰山十年,从来没有回家,每次得到家中来信,只要看到平安两字就随手一抛,丢下山涧。他所以不仔细阅读,就是怕记挂家中琐事,无法专心用功。

  范仲淹是着名的政治家,他的议论与作为深受人们的敬重与赞扬,胡瑗则是着名的教育家,他在大学讲学以及在地方办学都有非常卓越的表现。范,胡二人为后世留下为学与做事的榜样,都是开启宋代文化风气的重要人物。

  10 求学不分贵贱

  在北宋中期读书人的心目中,程颢、程颐兄弟是成就卓越的学者,有志求学的人往往从各地前来,跟他们兄弟念书。哥哥程颢逝世较早,弟弟程颐晚年收到一个好学生,名叫张绎。

  张绎家里很穷,幼年没上过学,长大以后在一家酒馆当跑堂,靠劳力维生。他平时喜欢写点诗,虽然只是把市井小民的俚语俗话连成篇章,有些地方却颇见巧思。有一天,程门大弟子谢良佐看到他的诗,颇为惊奇,就叫人找他来见面。谢良佐见到张绎,觉得这个年轻人流露出一股淳良而又聪明的气质,就问:「你为什么不去读书?」谢良佐说:「读书是每个人分内的事,我看你的样子,可以成为一个明白道理的读书人。」张绎就问:「那要读什么书呢?」谢良佐就叫他读《论语》。张绎读完《论语》再去看谢良佐,谢良佐建议他去找程颐,向程先生求教。张绎连忙推辞,说:「像我这样低贱的人,哪敢跑去见程先生啊!」谢良佐就说:「程先生门下从没有富贫高贱的分别,只要有志于读书求学,程先生就谆谆善诱,悉心教导。你千万不要害怕,我也会把你的情形报告程先生,程先生一定会喜欢你的。」张绎听了谢良佐的话,去跟程颐读书。

  在程颐身旁的学生之中,他最用功,加上领悟力很强,是程颐晚年最得意的弟子。程颐过世,弟子们都写了纪念文章,大家公认张绎的那篇,写得最好。

  11 拗相公王安石

  北宋中期以后,由于官员和军队人数十分庞大,政府的开支相当可观,必须增加收入。而社会上有一些有势力的豪强人家,逃漏赋税,欺压小民,形成不公平的情形,必须加以改革。

  宋神宗在位时实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运动,称之为「熙宁变法」,主持人是宰相王安石,所以又称为「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学问极渊博,当时的读书人都佩服他。这是因为他读书极其认真,任何有可以利用的时间他都不放过,不是读书,就是思考问题。

  他在吃饭的时候也在读书,经常是一面吃饭一面读书,他读书又很专心,所以只吃面前的那一盘菜,对于别的菜肴,他一眼也不看,一口也不吃。至于吃的是肉还是菜,他也未曾留意,只要吃饱就行了。

  王安石担任常州知州时,有一次和僚佐宾客一起看戏,他突然高兴得笑了起来,大家以为台上戏演出精彩,能令知州满意,还另外给予赏金。有人却觉得十分奇怪,因为王安石待人少有笑容,而且从来不喜欢看戏,他突然开怀大笑,一定别有原因,于是借机问他,王安石说:

  「那是因为我在思考《易经》里面的问题,突然有所领悟,非常得意,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王安石的生活也极其简朴,他对仪容穿着从不留意修饰,身体健康也不特别重视。王安石的脸很黑,有人说用园荽洗脸可以去黑,王安石说:「我天生脸就黑,园荽怎能洗得掉!」

  他患气喘病,医生说治好这种病需要服用昂贵的紫团山人蔘,有人送他几两这种人蔘,为他婉拒。他说:「我从来没吃过什么紫团山人蔘,也活到今天。」就是不肯接受。

  这几个小故事可以看出王安石多么勤奋用功和廉洁自守。也因为他学问渊博,操守严谨,看不起庸庸碌碌的普通官僚,显得过于自信,甚至可以说刚愎自用,因此得不到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这也是他主持变法未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12 苏轼的幼年教育

  宋代的文学家中,苏轼是非常杰出的一位。他写的古文,意思明畅,气势磅礡,如行云流水一般;他作的诗、词,也无不声韵铿锵,意境高远。

  在政治上,他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主张,不随便附和别人,尽管屡次遭到挫败,却仍乐观奋斗。苏轼十岁的时候,母亲敎他读《后汉书》,读到范滂的事迹。范滂是东汉末年的人,那时宦官掌握权势,胡作非为,朝政很乱,人民生活很痛苦。范滂坚决对宦官抗争,遭到宦官的诬陷,他不愿意因为他自己一人逃亡连累很多其他的人,决定前往投桉。行前向母亲辞别,请求母亲宽恕他不能承欢奉养罪过。范滂的母亲说:「你今天能够被大家认为是正人君子,我很高兴。一个人既要求好的名声,又想富贵长命,那是不可能的。你去吧!」

  听完这个故事,苏轼抬起头来问母亲:「我长大作范滂您答应吗?」他的母亲说:「你能作范滂,我就做范滂的妈妈。」

  苏轼再大几岁,常常和弟弟苏辙去看伯父苏涣,向他请教,苏涣很恳切的告诉他们:「我少年时读书,不让老师烦恼,年纪稍长学写作文,每天有一定的课程,做不完决不停止。到街上去,规规矩矩走路,在屋子里也不随便懒散。非独我如此,凡是我的朋友也都如此。不这样,就被乡里看不起,所以当时读书的人虽然不多,但从来没有听说读书人犯重大过错的。你们的才华不比别人高,不妨学我谨慎做人就好了!」苏轼幼年时的教育,深深影响他一生的行事。

  13 完颜阿骨打与海东青

  古代居住在东北地方松花江流域的民族,过着以渔猎为主,但也有畜牧和农耕的生活。宋代称之为女真,附属于辽国。女真人中直接受辽国统治的是熟女真,仍然由酋长统领,名义上臣服于辽的是生女真。

  北宋末年,辽天祚帝巡幸各地,到达东北,并至溷同江钓鱼,生女真酋长都前来朝觐。天祚帝陈设丰盛的筵席款待各族酋长,宾主都喝了不少酒,天祚帝兴致尤其好,就要酋长们依次跳舞,轮到了完颜阿骨打,他表示不会跳,不肯表演,天祚帝再三下令,他就是不跳,并且还瞪着辽帝,毫无羞愧不安的样子。

  第二天,天祚帝对大臣萧奉先说:「阿骨打太嚣张跋扈了!想法子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了以绝后患。」萧奉先却说:「阿骨打是一个粗野的人,不懂礼貌,不必与他计较。他没犯什么过错就被杀掉,必会引起其他各族的猜忌,影响对我们的忠心。再说,阿骨打就是有心想要叛变,他那一点小小的力量,也是成不了事的。」

  天祚帝点头同意。完颜阿骨打终于起兵叛辽,主要由于不堪辽人的压榨和欺侮。而这又与辽天祚帝爱好打猎有关,因为打猎的时候常须撒鹰追踪猎物,生女真地区出产一种叫「海东青」的鹰,勐锐无比,最得猎人喜欢,于是辽国每年遣使到生女真购买这种名鹰,生女真部族必须搁下自己的工作,费尽心机,设法捕捉,已经很不高兴了。辽的使者又沿途勒索,要这样要那样,更教女真人烦厌极了。

  女真人在完颜阿骨打领导下起兵叛辽,短短十二年就灭掉辽国,他们所建的国就是「金」。

  14 宋徽宗与花石纲

  宋徽宗喜好书画,自己也从事创作,擅长工笔的花卉翎手,又写得一手漂亮的瘦金体字,是一位绘画书法都有很高成就的艺术家皇帝。宰相蔡京也颇有艺术修养,懂得如何满足皇帝的欲望。

  蔡京为了讨好徽宗,一再说花草木石这些自然产物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皇上收集赏玩,不会影响到人民。于是设立一个机构,负责从东南各地采集珍奇的花草木石,运送到首都汴京。机构内的人员只要打听到那一家有美丽的花草或奇异的木石,就跑去用一块黄色丝巾缠上,他就成为皇上御用的物品,原来主人必须负起保管的责任,花树枯了,奇石坏了都会受到处罚。搬运的时候更是不顾一切,拆掉屋子,敲破墙壁是常有的事,如果木石太大,桥洞太低,甚至将桥拆毁以便运送。

  他们还不时征调输送粮食贡品,或者商人贩卖货物的船只来运送花石,各地必须配合,不得拒绝。这些人气焰高张,倚势凌人,东南百姓极为愤怒。宋代称运送东西为「纲」,将花石送到京师就是「花石纲」。

  东南的奇花异石纷纷运至京师,各地也起而彷效,福建的荔枝,橄榄,南海的椰子,山东的文石,湖南的文竹,四川的佳果也都历经艰难,送达京师。蔡京利用这些花草木石修建了一座有山有水的大花园,叫做万岁山,又名艮狱。

  这座大花园里也养了许许多多四方进贡的珍禽,养鸟人细心饲养,时间稍久,这些鸟儿就随意停在人们的肩头或扇上。徽宗前来游玩,养鸟人一声轻潚,几万只鸟儿翔集天上,他们向徽宗报告,说是「瑞禽迎驾」,徽宗大为高兴,厚予赏赐。朝廷君臣这样不恤民力,游嬉无度,政治日趋败坏,终于为新兴的金人所击败。汴京失陷,徽宗皇帝被担掳至北方,晚景极其凄惨。

  15 岳飞大破金兀术

  金兵攻陷汴京,又杀又抢,并将徽、钦二帝以及宗室、大臣数千人掳往北方。金兵退后,残破的汴京由宗泽负责留守。宗泽即刻修整毁坏的城防设施,连络各地抗金义兵,组成一支百万雄师,积极准备渡河北伐。

  宗泽手下有一员勐将,率领的军队人数不多,每次出战必获胜利,他就是岳飞。有一天,宗泽召见岳飞,给他一些古代作战布阵的战阵图,叫他仔细研究。岳飞只把战阵图大略看过一遍, 就搁在一旁。过几天宗泽问他研读心得,岳飞回答说:

  「您给我的战阵图,我看了一遍,觉得都是一套固定的格式,非常刻板。鉴于古代和今天的情况已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应照看死板的古代战阵图去打仗。我想用兵的奥妙,在于出奇致胜,使敌人猜测不到我们的动向,才能克敌致果。兵法书上只说两军相接必须摆好阵式,至于如何运用,就要靠个人心中的谋略和筹划了。」

  宗泽听了,十分欣赏,更加相信岳飞具有大将之才。南宋朝廷建立之后,岳飞果然成为战绩彪炳,威震四方的大将。岳飞不只讨平湖湘的盗贼,抵御金人的南侵,还主动出击,积极北伐。他于收复洛阳之后,分兵攻向汴京。

  金人看到岳飞来势汹汹,决定派遣阿骨打的第四子金兀术前往救援,兀术率领精兵直扑岳飞驻扎的郾城。兀术手下有一支非常厉害的部队,士兵身材魁梧,武艺高强,头戴铁盔,身穿两层铁甲,看起来像铁塔一样,称为「铁浮图」,也叫「铁塔兵」,作战时候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专事正面冲击。岳飞看到兀术带领这支军队攻来,就下令步兵上阵,叫他们手执麻札刀、大斧之类的武器,专砍敌军马腿。只要一匹马倒地,另外两匹马就无法奔驰,铁浮图军乱成一团,宋军步兵与金人骑兵白刃肉搏,杀得金兵尸横遍野,金兵大败。

  善于用兵,一心北伐的岳飞,显然不能配合宋高宗与秦桧的求和政策,终于遭到秦桧的毒手,冤死狱中。但是岳飞忠勇爱国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仰歌颂。

  16 采石之战

  金人凭借武力占有中原,二十多年之后,统治逐渐稳定,却发生了一次宫廷政变 ─ 完颜亮弑帝自立。

  完颜亮是一个很凶暴的人,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严厉整肃反对者,杀了不少宗室和大臣。他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好读书,喜文艺,且有溷一天下的大志。他毅然把都城从燕京迁到汴京,就是为了便于向南用兵,来完成心愿。

  完颜亮亲率领大军向南进攻的时候,南宋的国防非常脆弱,军队作战能力很低,这都是秦桧主政,与金议和,压制主战言论,致使军备废弛的结果。完颜亮进军顺利,宋军节节败退,而杭州百姓所知道的官方消息却是我军胜利捷报频传,只是一次比一次近京城,也让大家感到十分不安。

  金兵到达长江北岸,由于缺少渡江工具,就从附近城市的民房中拆下木料,临时拼造成一百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准备渡江。这时溃退的宋军已逃至南岸,十十五五,散坐路旁,已经不成队伍,大家正是惶惑无主,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奉命劳军的虞允文来到前线。

  虞允文看到这种情形,就向大众分析情况,说道:「万一敌人过了江,我们能逃到那里去呢?现在我们前有大江,占尽地利,只要与金人拼斗,说不定可以打败他们呢!你们愿意拼一下吗?」军士们都说:「谁不愿意作战?只是主帅跑了,无人指挥,我们不知道如何作战呢!」虞允文说:「朝廷已经派了新的大将来统领你们,在他还没赶到这里之前,大家就由我来指挥好吗?只要打胜仗,朝廷一定给予重赏!」大家都说:「我们愿意听您的命令,与金人一拼!」

  次日,一百多艘奇形怪状的平底船浮江而南,虽然有十几艘到达南岸,大多数却遭到宋方的海鳅船来往冲撞,无法过江,撞沉的也不少。登岸的金兵数百人,很快被宋军歼灭,其他金兵既过不了江,只有退往扬州。

  这时北方又发生政变,完颜雍宣布登基,自立为帝。消息传来,完颜亮进也不得,退也不得,没几天就被手下所弑,金兵无功北还。这场战役就是「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金兵败却,固然有其内部原因。但是虞允文激励士气,打败敌人,保卫国家,仍是一项值得称述的伟大功业。

  17 文武全才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着名词人,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很高。但他不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上马能杀贼,下马草露布,文武兼资的豪杰之士。

  完颜亮迁都汴京,准备大举南侵,对中原人民的征调勒索更为加重,人民困苦不堪。所以在他出兵的同时,各地民众纷纷举事,有的攻占城镇,有的保聚于山泽,只要有几十人凑在一起,就结成一股反金力量。其中以济南府平民耿京为首的力量发展最快,短期间内就聚集了二十万人之多。耿京手下仅有一位负有文名的读书人,掌管全军文告书信工作,他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不只自己投入耿京阵营,还将率有一千多人的义端和尚拉来,一起在耿京领导下抗金。没想到义端和尚却心怀异志,偷了耿京的大印,想逃到金人那边,出卖义军情报,换取个人利益。辛弃疾知道之后,立即飞速追去,果然逮住义端,毫不犹豫砍下他的首级,带回交与耿京。

  耿京抗金武力人数组众,但缺少训练,难敌女真铁骑。辛弃疾建议耿京投归南宋政府,改为南宋正规部队,耿京就派他前往联系。他到达建康,见到亲征的高宗以及朝廷大臣。事情接洽完毕,辛弃疾正准备北返,向耿京报告朝旨意,山东义军内部却发生了部下叛变的不幸事件。

  原来完颜雍即位后立即着手安抚工作,撤除完颜亮晚年的苛暴政令,诱使各地的人民回到家乡从事生产。这项政策在推行之初立见成效。抗金义军中的平民纷纷回乡重拾旧业,一些领袖也动摇起来;贪图富贵,变节降金的人也颇不少。耿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手下大将张安国刺杀。

  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气愤,誓言不捉到张安国决不罢休。他邀集了五十位慓悍的忠义军,奔向济南,要求与张安国见面,张安国正与部属饮酒作乐,不明白辛弃疾等人的来意,就出来相见,辛弃疾立刻将他捉住,捆绑在马背上,并向士兵们发表演讲,号召立即起事,原来耿京的部下纷纷响应。辛弃疾就率领这上万的人马直驰淮南,回到安境。张安国即以反叛罪状斩首示众。

  此后,辛弃疾虽然多次献上恢复计策,始终未为朝廷采纳,他也只有将这一腔悲愤寄情诗歌了。

  18 朱子和陆九渊的童年与少年

  南宋时代,学风很盛,学者很多。朱熹的学问最渊博,跟他读书的学生最多,影响也最大。

  由于朱熹的成就很高,后来的读书人都尊称他为「朱子」,而不叫他的名字。与朱子同时的陆九渊也是一位着名的学者,他们对学问的看法有些不同,但都很尊重对方,仍然是相当好的朋友。

  朱子五、六岁的时候,就问父亲: 「太阳在什么上面? 」父亲回答说: 「太阳在天上。」他再问: 「天的上面是什么呢?」父亲却一时答不出来呢。于是,「天是什么?天的上面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围绕在他心中,令他感到十分苦恼。

  朱子八岁跟老师读《孝经》,立即懂得孝的道理,就在书上写了「若不如此,便不成人」八个大字。下课的时候,小朋友都在游戏玩耍,只见他蹲在沙地上用指头画来画去,原来他在练习画八卦呢!

  陆九渊小时候问父亲:「天地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一直让他感到苦恼。他和朱子一样,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不肯轻易接受不能让他们满意的解释。

  陆九渊十几岁的时候,常常到街上看人下棋。有一位棋士问他:「我看你天天都来,想必是一位高手,你愿意和我下一盘吗? 」陆九渊说: 「不行,我还要研究研究才能和您下。」于是买了一副棋盘,回家挂在墙上,整天对着它,苦思冥想其中道理。有一天忽然懂,就跑去找那位棋士对弈,结果陆九渊连胜三局。那位棋士说: 「我是当今第一高手,我连败给你三局,你已是天下无敌手了。」

  朱子和陆九渊在学术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都是聪明加上努力的结果啊!

  19 知人善人的领袖成吉思汗

  铁木真九岁的时候,父亲也速该遭仇人暗杀而死,部族散离。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铁木真在母亲悉心教养和卓越指导下长大成人,历尽千辛万苦。

  也速该的旧属中有一部分投到札合木帐下。札合木是铁木真的幼年玩伴,两人曾经结为「安答」,就是亲密朋友的意思。这批人听说铁木真仪表出众,能力不凡,陆续回到铁木真的身边,就是一些札合木的部众也前来归附。

  铁木真的势力日渐壮大,还被推尊为成吉思汗。这件事使札合木耿耿于怀,很不高兴,铁木真匆忙应战,这一仗铁木真打败了。

  札合木显然被胜利冲昏了头,居然把落入他手中的对方贵族与儿童活活扔进大锅里煮,一共煮了七十锅。这种惨无人道的作法,使得札合木属下的氏族大为不满,纷纷背离,转而投靠铁木真。以致铁木真的力量非但没有因为战败而减损,反而增强了许多。

  札合木不愿看到铁木真逐渐成为与他并立的草原雄主,于是连络十一个部族结为同盟,发兵进攻铁木真,铁木真早就料到有火拼的一天,准备非常周密,行动也很审慎。札合木军中有号称能够呼风唤雨,但是法术不灵,风雨吹向自己,结果被铁木真率军一阵攻杀,全面崩溃。

  铁木真乘胜追击,掳获敌军人马物质不计其数。大军回营,看到一名青年前来向铁木真说: 「我曾和札合木在一起 ,您骑的马是我射伤的,如果您要我死,我立即去死,如让我活,我愿为您出力,把河水横断,将坚石冲碎。」铁木真看到这位青年英姿勃发,毫无害怕的样子,十分欣赏,就说: 「一般人对害过别人的事,都隐瞒不说,你却都说了出来,很不错,可以做伙伴。」于是替他取名为「哲别」,就是箭的意思,以记取他射马的罪过。

  哲别后来成为成吉思汗手下所向无敌的常胜将军。他曾智取居庸关,攻入西域故地,并在迦勒迦河畔大破俄罗斯联军。

  成吉思汗真是一位极具魅力,而且知人善任的领袖人物。

  20 邱处机雪山讲道

  中亚的回教文明古国花剌子模杀害了蒙古的商队和使者,这件事使成吉思汗非常愤怒,决定出兵征。

  花剌子模是西方大国,成吉思汗大举远征是经过周全的准备,他非但征调属国军队助战,也聘请一些杰出人才处理军务提供意见。耶律楚材就在这时来到成吉思汗身旁,随军西征。全真教的长春真人邱处机也因为成吉思汗御医的推荐,带了十八名弟子,从燕京动身西来。

  邱处机一行走了半年多到达西域撒马尔干,又停了几个月才应召前往雪山行宫,晋谒成吉思汗,这时西征军事已告一段落。六十几岁的成吉思汗见到白髯拂胸,神采俊逸,年已七十有五的邱处机,非常高兴。一阵寒喧问候之后,成吉思汗先问:「你从万里之外来到这里,带了什么长生不老的仙药给我吗?」邱处机说:「我只懂得常保健康的道理,从来没见过长生不老的仙药。」成吉思汗接着说:「那你讲讲怎样才能常保健康吧!」邱处机说:「清除心中的杂念,减低自己的欲望,最为要紧。」成吉思汗觉得颇为有理,点了点头,又说:「那你也讲讲怎样才能安定天下吧!」邱处机回答:「要敬天,不可违背天意;要爱民,必须照顾老百姓,爱护老百姓。」

  成吉思汗听了很满意,就说:「你讲的很好,我很喜欢听,还有什么意见也可以讲讲。」邱处机觉得蒙古势力虽然发展很好,但战事不断,人民死伤无数,终究是一项大破坏,于是趁机说:「能够统一天下的人,一定是不喜欢杀人的。因为只有人们的拥戴才能统领天下。」成吉思汗也同意他的讲法。邱处机在西域停留一年半后返回中原,成吉思汗为了表示对他的赏识与感谢,特别下诏释放被蒙军俘虏,沦为奴婢的全真教徒。中原地区因此而获救的人,就有百万之多,其中不少是知识分子。我们可以说,邱处机雪山讲道对于中原文化的保存,是有一定贡献的。

  21 蟋蟀宰相贾似道

  南宋后期,中原的情势发生很大的变化,新兴的蒙古人灭掉金朝,对南宋形成严重的威胁。这时南宋的朝廷里,要数宰相贾似道的权力最大,连皇上都让他三分。贾似道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贾似道年轻的时候不喜欢读书,整天在外面游荡。由于他的姊姊是皇帝宠幸的贵妃,他自己又有点小聪明,所以不只入朝做官,而且不断升迁。

  蒙古进兵四川,湖北,贾似道以宰相名义率军增援鄂州。蒙古军队攻势勐烈,贾似道抵挡不住。于是派人求和,请以江南为界,称臣纳币。蒙古最初不答应,后来因为大汗死亡,全军撤退,才接受他的请求。贾似道一看蒙军撤走了,立刻向朝廷奏报各路大捷,鄂州解围,完全隐瞒称臣纳币的事。贾似道因此获得重赏,权势也就更加巩固。

  时间一天天过去,蒙古的威胁一天天加重。身为宰相的贾似道并不以军国大计为重,还是过着悠游享乐的日子,他在湖边的葛岭兴修楼阁亭榭,其中一间命名为「多宝阁」,他每天必定登临赏玩一番。楼中收集全国最名贵的宝物,因为任何有名的宝贝,只要他知道,一定设法弄到。就像他听说坚守四川合州的佘玠有一条名贵的玉带,佘玠死后并以此物殉葬,他就派人把佘玠的墓挖开,将玉带取出。

  贾似道还喜欢斗蟋蟀,常常与侍妾们蹲在地上玩。有人当着他的面说:「斗蟋蟀原来也是军国大事啊!」宋末权势最大的宰相贾似道是一个说谎、贪鄙而又好玩的人,宋朝怎能不亡呢?

  22 不屈的文天祥

  陆秀夫背着九岁的小皇帝赵昺一纵而下,跳入大海碧波之中,结束了三百二十年的赵宋王朝。四年以来,领导军民艰苦抗元失败被俘的右丞相文天祥,也纵身向大海跳去,却被看管他的元军一把捉住。

  元世祖下令把文天祥送到大都。文天祥在北行途中,只想一死报国,绝食八天,还是没死。到了大都,元相孛罗召见。文天祥抱拳一揖,说: 「我是南人,我不行北跪拜礼。」孛罗脸色一沉,旁边的人又是拉他的脚,又是按他的头,文天祥就是不屈膝。孛罗问: 「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文天祥道: 「自古以来,有国家兴起,也有国家灭亡,亡国的帝王将相,或是被杀或是自杀,都是常有的事。我为宋朝尽忠,兵败被掳,只希望早点死掉。」孛罗一听,就想用「天道兴废」的观念来劝服她,于是说:「 你既然说自古以来有兴有亡,你就把从盘古开天到现在的兴亡事情讲来听听。」文天祥眼睛一瞪,说:

  「一部十七史从何讲起?何况我今天不是来参加科举考试,讲这些干吗!」孛罗接着说: 「你既然不愿意讲,那我问你,你们宋朝皇帝归顺大元了,宗社、土地都是大元的了,你讲忠于国家的话,就应该忠于大元了吧!而你背弃宋朝皇帝,另外立了赵罡和赵昺,这能叫忠吗?」文天祥板起脸孔,说道: 「以忠来说吧!这个时候应该以国家社稷为重,而以国君为轻。用晋朝的例子来说,跟着被掳的晋亡国之君不是忠,辅佐东晋的中兴之主才是忠。也就像本朝跟着徽、钦二帝北去不是忠,辅佐高宗抗金才是忠!这样说来,跟着赵炅投降的是卖国贼,那能叫什么忠!」

  文天祥理直气壮,侃侃而谈,孛罗说不过他,很想杀了他。但元世祖及一些大臣不同意,只有将他关在牢中。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始终不屈,最后被杀。有人撰文悼念他说: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从容就义的历史上还有,但兼为名相与烈士,三千年来,只有文天祥一人而已。

  23 宋遗民与冬青树

  蒙古铁骑像狂风暴雨般的横扫中国,雨停风止之后,蒙古人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蒙古人信仰的喇嘛教也随着来到中国各地。

  江南有一位总管宗教事务的大喇嘛,极有权势,当地官员都要听他的命令。他为了破坏宋朝的风水,使宋朝不能复国,下令挖掘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也趁机窃取了大量的殉葬珍宝。各陵的骸骨散弃地上,无人收拾,到了夜晚,附近人家似乎都听到了凄凄惨惨的哭声。

  宋亡以后辞官归里,不再出仕的读书人唐珏和林景熙知道这件事,极为气愤。于是约集了一些朋友,装扮成采药的人,背着草囊,到陵墓地区,将骸骨一片一片细心拾起。又听说理宗的颅骨被蒙古人抛入湖水中,就出钱雇请渔夫将它捞起。

  他们把这些骨骸装在两个匣子里,说是佛经,埋葬在兰亭山南,并把常朝殿旁的冬青树移植在它上面,作为标志。

  参与这件义举的人,每到寒食节都前往祭祀。时间一久,知道的人很多,大家都为唐珏、林景熙二人担心不已。万一蒙古人追查起来,他们两人是难逃死罪的。不过,唐、林二人却坦然承认,一点都不害怕。大家更加敬佩称他们是唐、林二义。

  24 马可波罗讲故事

  深得元朝大汗赏识的马可波罗,从东方回到故乡威尼斯。不意适逢威尼斯与热那亚交战,他参战受伤,被俘入狱。狱中许多难友,将他团团围住,聚精会神听他讲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中国人用一种从山里挖出来的黑石头当木材烧,刚点着的时候有些火焰,燃烧了一段时间,就只是红红的,散发出热气。寒冷的冬天,不管在房间或澡堂,人们都烧这种黑石头取暖,比木材便宜多了。」

  「中国人用桑树皮和胶水一起捣烂,弄成像浆煳一样,先铺成一张薄片。等干了之后,再切成一方块一方块,然后盖上朱红大印,就能够和金子银子一样用来买东西,还可以交换各种钱币。不过这种东西只能由政府制造,人民伪造的话,捉到就要砍头。」

  「在中国,不管多么荒凉的地方,每隔四、五十里就有一座漂亮的房舍,还养着二、三百匹骏马。朝廷派出的钦差大臣以及传递消息的信差,都可以在这里过夜,非常方便。如果这位信差带着大鹰牌子,表示他要尽快传递消息,他在快到的时候,就会吹起号筒,这里的人就要替他把马准备好,等他一到,立刻换马赶路,一天可以跑二百到二百五十里呢!」

  「真是不可思议啊!简直太神奇了,我们没法相信啊!」

  难友们不住的赞叹,也不住的摇头。当时的西方比中国落后多了。煤、纸币和驿站在西方人听来,都是难以想像的东西。

相关参考

文章大全 职场励志小故事四则

职场励志小故事四则1、自我奖赏在台湾旅游时,听过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台南有位著名作家,童年时家境贫寒,父母以卖豆腐维持生计。每天早上天尚未破晓时,他便与弟弟起身丁作,两人治街叫卖。他告诉弟弟说:“我们

文章大全 四则故事,让用人变得简单

四则故事,让用人变得简单企业不在大小,员工不在多少。凡重用众才之能者必兴,凡善聚众智之光者必明。这方面,刘邦是一个榜样。据史书记载,刘邦登上皇位后,在述其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

文史百科 宋元时期的历史故事

宋元时期的成语故事:【东窗事发】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载,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

文史百科 宋元时期的历史故事

宋元时期的成语故事:【东窗事发】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载,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

文史百科 宋元时期的历史故事

宋元时期的成语故事:【东窗事发】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载,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

文史百科 宋元时期的历史故事

宋元时期的成语故事:【东窗事发】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幸盘荒》载,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

文史百科 佛山历史故事

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

文史百科 佛山历史故事

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

寓言故事 神龟托梦

  有一只神龟被一个打鱼人捉住了,于是神龟托梦给宋国国王宋元君。  这天夜间,宋元君睡梦中只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探头探脑地在侧门窥视,并对宋元君说:“我住在一个名叫宰路的深潭里。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

体坛趣闻 记者“发令”等四则

   记者“发令”有位摄影记者欲拍一张似箭离弦的起跑照片,在发令员高举起发令枪的同时,这位仁兄也举起了相机,此刻赛场上寂静无声,“咔嚓”记者按动了快门,已紧张到极点的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