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代过年有哪些风俗仪式

Posted 仪式

篇首语: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古代过年有哪些风俗仪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过年有哪些风俗仪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除夕,农历岁末的最后一日,现在大家更多是在家人团聚中迎来农历的新年。

除夕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是,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而在古时的宋代,这除夕夜倒是另一番景致。宋代时,除夕在宋代又称作岁除、除夜、除日等,宋人有所谓“月穷岁尽”之说,故除夕夜的活动极为隆重。他们在除夕前的很多准备工作,和现在类似,市井到处都在售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等用品,“春牌”就是写有“福”字的红纸,食品生意更是火爆。除夕当日的除尘、钉桃符春牌,也和今日无二样。不过,这“驱傩”的仪式,只能通过当时的文字去了解了。

那么,为何会有这种仪式?

在古人看来,这疾病都是“疫”所致。所以,在这岁末的最后一天,“击鼓驱疫”。这宫中和民间的“驱傩”,是有差异的。宫中的叫做“大傩仪”,《东京梦华录》就对这个场景有详细的描述:“宫中禁卫军(诸班直)戴着假面,穿着绣画的衣服,手拿着金枪龙旗。他们扮着将军、门神、判官,还有钟馗、灶神等,大概1000多人,就在这宫中‘驱祟’。”南、北宋的仪式,差不多。

“傩”,是一种古老的原始祭礼,进而,形成了“傩”文化,这种活动仪式,最早可以追溯于殷商时代。《周礼·夏官》就已经有了详细的描述:“方相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而在宋代的《事物纪原·岁时风俗·驱傩》这本书中,更是将“傩”具体化了,指出了“傩”的出处,会带来哪些灾难,于是,到了这岁末,这大小的“傩”仪,是必不可少的。

这小傩仪,应是民间事主家中所进行的钟馗祈福镇宅的仪式,程序也不少,8个,这钟馗会边唱边跳,最后,会祝福这家妖祟都赶跑了,家宅会在这一年平平安安。并且,在民间还有一种驱邪祈福的风俗,那就是烧松盆,在当时,称为“烧籸盆”。这用作燃料的麻籸,是芝麻榨油后的渣滓。除此,很多百姓还会在除夕之夜焚苍术。苍术有去燥湿的作用,故百姓希望可以辟瘟祛湿,保佑自己的健康。

为了祝福自己的大臣,宋朝的皇帝,会特意在除夕这一天,赐给所有大臣钟馗像。如:北宋神宗时期,宋神宗就命画工摹拓钟馗像,然后,将其雕版印刷成精装之后,再将成品赐给中书省和枢密院中的官员。在民间,除夕前几日,或者除夕当天,亲友间也会馈赠年节礼物,其中,也包括门神、钟馗像等。正如宋代史料笔记《鸡肋编》中的记载,除夕日“送节物,必以大竹两竿随之”。

读宋代的一些史籍,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人,特有口福。他们在除夕,会吃一种特殊的小吃——馎飥,有点像羊肉泡馍那样的汤饼类的吃食,在当时,就有“冬馄饨,年馎飥”的习俗。除夕是要守岁的,大家都会准备一些宵夜,又叫做“消夜果”。《梦粱录》描述了一段宫里的人在守岁时吃啥:“在当天,这内司意思局会准备消夜果子盒,里面吃的很多,有细果、时果、蜜煎、糖煎以及市食。”

比如:澄沙团、韵果、蜜姜豉、皂儿糕、蜜酥等,看着这些名称,就让人有食欲。除此,还有牌儿、帖儿等戏玩之物。民间不会有宫中这般精致、花样多,但是,也会全力准备,以保来年万事顺利。天亮前,大家会拿出一个挂满铜钱的竹竿,用力去敲打灰堆或者垃圾堆,同时,还要祷告神灵,诉说自己的心愿,这叫做“击如愿”。说是,这样做的话,在新年里一定会好事不断,实现自己的心愿。

天亮前,小孩子也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他们要跑到街上去“叫卖”自己:“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并且,在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卖痴呆词》中也有这样的描述: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在民间,大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家的小孩越发聪慧。

这些仪式活动,现在来看有太多的迷信色彩,不过,在当时这可算得上是正统的文化传统,一年就逢一次,大家都将新年的愿望,放在这一天去祈求。甚至,在民间大家会用在这一天的赌博输赢,来看新一年的运气,还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试年庚”。陆游《岁首书事》中就有:“呼卢院落哗新岁。”自注:“乡俗岁夕聚博,谓之试年庚。”

这其实是一种很荒唐的做法,生活的如意与否怎么就让那几个骰子或者牌局决定呢?大概是大家都太在意这来年的平安顺利,恨不得用各种方式,驱走“祟”,迎来更多的福运。只是这百姓的福运是和国家的福运休戚相关。年年的“大傩仪”也没让北宋有多太平,到了南宋,百姓则更苦了。

看看这些民间的祈福活动,他们的要求并不高:小孩聪明健康,大人平安顺利......但是,真正的福运,也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带来。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古代人过年原来是这样,惊呆了

https://www.cha138.com/lishishuji/https://www.cha138.com/lishishuji/不知道大家过年过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王弘力老先生所绘的《古代风俗

传统文化 过年贴春联的风俗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

传统文化 过年贴春联的风俗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

传统文化 过年贴春联的风俗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

传统文化 拉祜族礼仪风俗

每逢节日或过年,家家都要赕佛和敬祖。在各种祭祀,届时要洗澡、换衣,在专人指挥的“三鸣炮”仪式献祭品后把祭品分到各户,以保证各家各户都能得到“福分”。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

传统文化 拉祜族礼仪风俗

每逢节日或过年,家家都要赕佛和敬祖。在各种祭祀,届时要洗澡、换衣,在专人指挥的“三鸣炮”仪式献祭品后把祭品分到各户,以保证各家各户都能得到“福分”。拉祜族中的苦聪人在狩猎时,习惯将猎获的兽头奖给第一枪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老北京过年

新正伊始,节日气氛异常浓烈,内容丰富多彩。有常年遵循的惯例活动,有庙会市场商品贸易,有民间艺人献技演出等等。这种气氛自大年初一之后,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再掀起一个小高潮,直到二十五日"填仓",才逐渐恢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老北京过年

新正伊始,节日气氛异常浓烈,内容丰富多彩。有常年遵循的惯例活动,有庙会市场商品贸易,有民间艺人献技演出等等。这种气氛自大年初一之后,到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再掀起一个小高潮,直到二十五日"填仓",才逐渐恢

传统文化 古代没有春晚 古人怎么过新年

正值正月,新年的热闹还未远去。不知道大家过年过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王弘力老先生所绘的《古代风俗百图》带我们回味那遥远的年味。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

传统文化 古代没有春晚 古人怎么过新年

正值正月,新年的热闹还未远去。不知道大家过年过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王弘力老先生所绘的《古代风俗百图》带我们回味那遥远的年味。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