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锡伯族风俗 发面饼与好儿媳是什么意思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行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锡伯族风俗 发面饼与好儿媳是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锡伯族有趣的风俗文化:发面饼与好儿媳
在锡伯族中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讲。她们嫁人后,如果不会做发面饼的话,会被公婆评价为不称职。所以做好发面饼对于每一个锡伯族女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发面饼是锡伯族人早晨餐桌上必有的食物。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能否做好发面饼,是公婆评价一个新媳妇是否“称职”的“三好”标准之一。即:灶台是否干净,丈夫的衣领是否有黑垢,发面饼是否烙得好——不会烙大饼的姑娘甚至会嫁不出去。
在锡伯族群众中还有一个传说:新媳妇第一次为公婆做早餐,烙得第一张发面饼先背着家人偷偷吃掉,因为第一次为公婆做饭难免心情紧张、掌握不好火候。第二张发面饼烙好后,新媳妇又悄悄把丈夫叫进厨房品评。之后,新媳妇才有自信将第三张发面饼呈现给公婆。这一情形与古诗“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翁食性,先遣小姑尝”所描写情境非常相似。
锡伯族人做发面饼的酵面也有说头,说它是200多年前从东北西迁时带出来的;在近两年的西迁的路上,人们每天一如既往地做着发面饼,将酵面带到了伊犁。
锡伯族发面饼的做法很有讲究:前一天晚上发面,第二天一早烙饼。烙饼的技法是“三翻九转”,即饼子在锅里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转动三次。以这种“程式化”的工序烙出的饼子,皮儿像馒头皮一样薄而软,中间发得似蜂窝。做发面饼还有一个讲究,就是不放油。
锡伯族人吃发面饼时,佐以自制辣酱、花花菜。自制辣酱并不很辣、有淡淡的甜味,还拌有新鲜韭菜。用辣酱卷大饼,吃起来特别爽口。花花菜是锡伯族人的特色菜,秋天人们把芹菜、白萝卜、胡萝卜、韭菜等切成丝腌在坛子里。它与普通咸菜的不同点是咸味很淡。手巧的人腌制的花花菜红、黄、绿、白色彩分明,看上去如新鲜菜一般。
锡伯族人吃发面饼、卷辣酱、吃花花菜的同时,还要喝浓香的奶茶。
时光流转,虽然锡伯族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他们吃发面饼、喝奶茶,做辣酱、花花菜的习惯依旧。当然,不会烙发面饼的姑娘嫁不出去也早成历史,但她们的家人不会因此吃不上发面饼——如今,在察布查尔县城、乡镇,锡伯族风味餐馆随处可见。
相关参考
锡伯族的风俗习惯锡伯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说沙俄曾以此名称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西伯利亚。现有人口近19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
锡伯族的风俗习惯锡伯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锡伯族是中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鲜卑和近代满族有一定的关系。有一种说法说沙俄曾以此名称创造北亚的新地名西伯利亚。现有人口近19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图库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图库部以及黑龙江
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图库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图库部以及黑龙江
锡伯族人离不开的食物:发尔合芬发尔合芬是锡伯族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如果有客人来到家里,锡伯族人也会拿出发尔合芬来招待客人。这样既可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又能让客人品尝一样锡伯族的美食。在锡伯
锡伯族人离不开的食物:发尔合芬发尔合芬是锡伯族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如果有客人来到家里,锡伯族人也会拿出发尔合芬来招待客人。这样既可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又能让客人品尝一样锡伯族的美食。在锡伯
刺绣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刺绣来源已久,早在古代原始人类就懂得将彩色的美化自己,后来也发展成为了人们将美丽的色彩画在衣服上,然后又有了将好看的图案和颜色绣在衣服上这一种方式。下面
刺绣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刺绣来源已久,早在古代原始人类就懂得将彩色的美化自己,后来也发展成为了人们将美丽的色彩画在衣服上,然后又有了将好看的图案和颜色绣在衣服上这一种方式。下面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压岁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旧年三十给,还是新年初一给?过年为何要发压岁钱?原来还有那么多讲究记得有句俗话,叫“小孩盼过年,大人望种田。”小时候的感觉确实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压岁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旧年三十给,还是新年初一给?过年为何要发压岁钱?原来还有那么多讲究记得有句俗话,叫“小孩盼过年,大人望种田。”小时候的感觉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