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历史中考重点

Posted 科举

篇首语: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历史中考重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阶段(重点)

秦统一的时间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秦朝巩固统治措施的历史作用:这些措施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阶段(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向占领台湾的荷兰殖民军发动进攻。

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归祖国。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朝设立台湾府: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置驻藏大臣:清朝顺治帝正式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后来,清朝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清朝乾隆帝出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和大和卓发动的反清叛乱。

清朝为此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从而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专题二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重要)

1、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拨;武则天:开始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科举制的演变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明太祖: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 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清朝末年)被废除。

专题三 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重点)

1、主动。

开放

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派张骞出使西域。

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它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贸易之路、友谊之路、和平之路、文明之路。

评价唐太宗:

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对外关系呈现出和睦、开明、开放的景象。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唐朝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学习唐朝的制度和文化。

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唐太宗贞观年间,高僧玄奘从长安前往天竺,学习佛法。

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国并翻译,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该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玄宗时,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才成功,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作用:遣唐使的到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密切了唐朝和日本、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

表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明、开放政策。

郑和下西洋: 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

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意义: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主动外交、和平外交。

2、闭关锁国

原因: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清朝统治者认为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②(现实的原因)清朝统治者担心开放会使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经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专题七 新中国的建立、巩固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重要)

1、新中国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京为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意义)。

2、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3、抗美援朝

黄继光、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为严守纪律,纹丝不动,最终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

4、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6、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大庆石油工人,有“铁人”之称的王进喜;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等。

他们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8、文化大革命

全国大动乱局面的出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出现大动乱的局面。

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专题八 走向辉煌的现代中国(重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邓小平理论: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新中国伟大成就

(1)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根本前提。

“一国两制”是新时期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香港、澳门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3)外交成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

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四个

工业革命的影响: 19840年前后革命。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革世界的统治,、东

序。

华盛顿体系、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凡尔赛——

3、两极格局的形成

杜鲁门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苏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在经济上,针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历史中考重点

1、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阶段(重点)秦统一的时间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秦朝巩固统治措施的历史作用:这些措施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

文史百科 中考历史重点

周年事件解读1、逢“10”周年(1)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1840—2010年)(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50周年(1860—2010年)(3)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10周年(1900—2010年)考

文史百科 中考历史重点

周年事件解读1、逢“10”周年(1)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1840—2010年)(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50周年(1860—2010年)(3)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10周年(1900—2010年)考

文史百科 中考历史重点

周年事件解读1、逢“10”周年(1)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1840—2010年)(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150周年(1860—2010年)(3)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10周年(1900—2010年)考

文史百科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

2012年历史中考十个专题复习纲要(一)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古今中外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研究文化建设问题。本专题以思想、文化为主线,考查古今中外文化。重点1、2、5三个小点,3、4小点了解

文史百科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

2012年历史中考十个专题复习纲要(一)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古今中外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研究文化建设问题。本专题以思想、文化为主线,考查古今中外文化。重点1、2、5三个小点,3、4小点了解

文史百科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

2012年历史中考十个专题复习纲要(一)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古今中外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研究文化建设问题。本专题以思想、文化为主线,考查古今中外文化。重点1、2、5三个小点,3、4小点了解

文史百科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

2012年历史中考十个专题复习纲要(一)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古今中外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研究文化建设问题。本专题以思想、文化为主线,考查古今中外文化。重点1、2、5三个小点,3、4小点了解

文史百科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的重点

这是我下载后修改过的,送给你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