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颜师古是谁 其代表作品汉书注鉴赏
Posted 汉书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颜师古是谁 其代表作品汉书注鉴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唐朝:颜师古——《汉书注》,
颜师古是颜之推的孙子,在家学渊源的影响下,成为唐初著名的古文献学家。
颜师古画像
隋朝一代对文献购求不掇,嘉则殿的藏书达37万余卷,但在文献的校勘事业上却很少有成果,以至于揉杂错乱,无所取正。唐初以经义取士,但因儒家经典去圣已远,文字方面多所路驳,两汉以来的笺注到唐时也多所不明,这样的现象肯定要影响传习。因此,贞观4年(630年)诏颜师古、孔颖达等撰《五经》义疏。贞观7年(633年)十一月,唐太宗颁布了颜师古所校正的《五经定本》,使它成为南北统一后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经书标准本。颜师古不仅校订了《五经》的正文,而且还校订了《五经》的笺注,同时还为书写《五经》的字体规定了正样。《五经定本》已佚,其具体的校勘方法及成就已难考察,幸而颜师古的《汉书注》尚存,《汉书注》集中了颜师古在文献校勘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
颜师古画像
《汉书注》是史部书中的一大巨著。师古的叔父游秦,对《汉书》研究颇有成绩,撰有《汉书决疑》十二卷,后颇师古注《汉书》时多所取用。颜师古承其家学,更据《汉书》古本和各家旧注,加以钻研。对《汉书》“旧注乖舛,错误实多”的现象,根据各种古本,“归其真正,增损秽滥,今皆删削;寻文究例,今更刊整,随其曲折,剖析义理,旧所缺漏,普更详释;各依本文,敷畅厥指,穷波讨源,构会甄释,字或难识,随即翻音”,最后“粉泽光润,翼赞旧书”。于贞观15年(641年)完成了这部史注巨著。其在校勘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三方面.
1。恢复旧本的古字。由于汉语和汉字的发展变化,各个历史时期的用字习惯都具有一定的特点,而且还受着作者所属的学术流派等因素的影响。班固是东汉前期的古文经学大家,著《汉书》也交其影响,形成了《汉书》的用字特点—多用古字。如以“视”为“示”,以“娄”为“屡”。《汉书》中的这类古宇,有些保存下来了,有些在流传中被改易。颜师古校《汉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这些被改易过来的字恢复原来面貌。这样虽不利于后人辨认,但却有利于保存《汉书》的真面目,保留原书用宇特点,提供历史文字资料。为了于便后学者研读,颜师古采取了注中解释的方法,妥善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2.校正误改之字。例如,《哀帝纪》中记载建平2年“八月,诏曰:‘时(按当作待)诏夏贺良等建育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师古注曰:‘非赦令也,犹言自非赦令耳也,语终辞也。’而读者不晓,辄改‘也’为‘他’字。失本文也。这里,从语法、文义及妄改之由等多方面加以分析,用纯理校的方法改正误文。
3。寻文究例、校正诸表之错乱。颜师古在《汉书注》的“叙例”中说:“诸表列位,虽有科条,文字繁多,遂令抖杂,前后失次,昭穆参差,名实亏废,今则寻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荡想违,审定歼陌,就其区域,更为局界,非止寻读易晓,庶令转写无疑。”他兼用本校和理校的手法,勘正诸表之误。
颜师古的这些校勘条例和具体方法,不仅可为注书的范例,也是研究校勘学的参考资料。而他的《汉书住》至今仍是研究《汉书》的必读之书。
相关参考
主要成就史学汉书功臣在颜师古之前,已有多人为《汉书》作注,对此清人王先谦有个总结。他说:“颜监以前注本五种:服虔、应劭、晋灼、臣瓒、蔡谟也。”这五本中有集注本,如晋灼就在服、应二氏之外,又增伏俨、刘德
主要成就史学汉书功臣在颜师古之前,已有多人为《汉书》作注,对此清人王先谦有个总结。他说:“颜监以前注本五种:服虔、应劭、晋灼、臣瓒、蔡谟也。”这五本中有集注本,如晋灼就在服、应二氏之外,又增伏俨、刘德
人物评价李世民:①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但事亲居官,未为清论所许。②体业淹和。器用详敏。学资流略,词兼典丽,职司图书,亟经岁序。朱紫既辨,著述有成。李治:颜师古业综书林,誉高词苑,讨论经史,多所匡正。前
人物评价李世民:①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但事亲居官,未为清论所许。②体业淹和。器用详敏。学资流略,词兼典丽,职司图书,亟经岁序。朱紫既辨,著述有成。李治:颜师古业综书林,誉高词苑,讨论经史,多所匡正。前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玄言新记明老部(颜师古)编 著:颜师古卷 数:六卷正统道藏:字号涵芬楼本第册新文丰本第册三家本第册道藏提要:编号中华道藏:四辅真经道德真经第9册 玄言新记明老部,原
颜师古(581年—645年),名籀(zhòu),字师古,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初年经学家、训诂学家、历史学家,名儒颜之推之孙、颜思鲁之子。隋文帝时,颜师古曾
颜师古(581年—645年),名籀(zhòu),字师古,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初年经学家、训诂学家、历史学家,名儒颜之推之孙、颜思鲁之子。隋文帝时,颜师古曾
两汉时期,经学注疏之风已很隆盛,并出现了愈益繁琐的习尚。繁琐,依颜师古之说,就是“颓妄”。《汉书·儒林传》说其时“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小夏侯再传弟子秦荣“增师法至百万言”;桓谭《新论·正经》载:“ 秦
两汉时期,经学注疏之风已很隆盛,并出现了愈益繁琐的习尚。繁琐,依颜师古之说,就是“颓妄”。《汉书·儒林传》说其时“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小夏侯再传弟子秦荣“增师法至百万言”;桓谭《新论·正经》载:“ 秦
两汉时期,经学注疏之风已很隆盛,并出现了愈益繁琐的习尚。繁琐,依颜师古之说,就是“颓妄”。《汉书·儒林传》说其时“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小夏侯再传弟子秦荣“增师法至百万言”;桓谭《新论·正经》载:“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