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历史沿革

Posted 监察部

篇首语: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历史沿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设立中央监察委员会,并选举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这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前身。

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将“监察委员会”改为“审查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审查委员会。

1933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党务委员会及中央苏区省县监察委员会的决定》。

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李维汉为书记的中央党务委员会。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

主任谭平山

副主任刘景范、潘震亚

委员张秀岩、张慕尧、朱蕴山、韩兆鹗、董鲁安、张难先、何燏时、宁武、郭任之、安子文、许立群、刘达潮、丘金、帅孟奇(女)、萧明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成立了由朱德等11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朱德

副书记王从吾、安子文、钱瑛(女)(1953—1955.4)、萧华(1952—1955.4)

委员刘澜涛、谢觉哉、李葆华、刘景范、李涛、薛暮桥、梁华、冯乃超、吴溉之(1952—1955.4)、徐立清(1952—1955.4)、刘晏春(1954—1955.4)

1954年9月,根据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政务院改为国务院,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改为国务院监察部。

钱瑛(女)任监察部部长。

钱瑛(女)任监察部部长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代替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会议选举产生了由董必武等21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

董必武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

书记董必武

副书记刘澜涛、谭政、王从吾、钱瑛(女)、刘锡五

常委王维舟

候补常委吴溉之、帅孟奇(女)

委员李士英、徐立清、马明方、高克林、高扬、张鼎丞

候补委员王维纲、王翰、朱明、李景膺、梁国斌、龚子荣

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重新选举产生了(1956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会议批准)由董必武等21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

书记董必武

副书记刘澜涛、萧华、王从吾、钱瑛(女)、刘锡五

常委王维舟、帅孟奇(女)、吴溉之

候补常委王维纲、李士英

委员李楚离、高克林、高扬、马明方、刘格平、张鼎丞

候补委员王翰、刘其人、李景膺、龚子荣

1959年4月,因国家管理体制调整,撤销监察部。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扩大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名额(增至60人),调整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领导成员。

调整后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领导成员为:

书记董必武

副书记张云逸、萧华、王从吾、钱瑛(女)、刘锡五

常务委员王维舟、李运昌、帅孟奇(女)、马国瑞、袁任远、吴溉之

候补委员王维纲、伍云甫、杨之华(女)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取消了党的监察机关的条款,撤销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197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重新恢复了设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条款,规定各级纪委由同级党委选举产生。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陈云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邓颖超(女)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

胡耀邦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

黄克诚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第一书记陈云

第二书记邓颖超(女)

第三书记胡耀邦

常务书记黄克诚

副书记王鹤寿、王从吾、刘顺元、张启龙、袁任远、章蕴(女)、郭述申、马国瑞、李一氓、魏文伯、张策、赵毅敏(1980.2—1982.9)

常务委员马辉之、王建安、王维纲、王鹤峰、方志纯、孔祥桢、帅孟奇(女)、吕剑人、刘型、刘建章、刘澜波、李士英、李楚离、张子意、武新宇、周扬、周仲英、唐天际、曹瑛、曹广化、阎秀峰、韩光、傅秋涛、曾涌泉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都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由陈云等132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陈云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黄克诚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

王鹤寿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

1982年9月13日,经中共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第一次全会选举并经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批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第一书记陈云

第二书记黄克诚

常务书记王鹤寿

书记王从吾、韩光、李昌(土家族)、马国瑞、韩天石

常务委员李之琏、李正亭、蔡顺礼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增选刘丽英、包玉山为常务委员。

1985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关于同意一部分老同志不再担任中纪委委员的请求的报告。

代表会议增选了强晓初等31名中纪委委员。

9月24日,经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会选举并经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批准,王德瑛、萧洪达、陈作霖、傅杰、强晓初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王鹤寿为第二书记,韩光为常务书记,强晓初、陈作霖为书记。

增选和调整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陈云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王鹤寿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

韩光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

第一书记陈云

第二书记王鹤寿

常务书记韩光

书记强晓初、韩天石、陈作霖

常务委员李之琏、李正亭、萧洪达、刘丽英(女)、包玉山、王德瑛、傅杰

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1987年7月,监察部正式挂牌办公。

1986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的消息。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由乔石等69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7年11月2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乔石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尉健行1987年至1993年任监察部部长

1987年11月2日,经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并经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批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书记乔石

副书记陈作霖、李正亭、萧洪达

常务委员郭林祥、王德瑛、刘丽英(女)、傅杰

1989年11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会增选曹庆泽、谢勇为常务委员。

1990年12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会增选王德瑛为副书记,陈达之为常务委员。

监察部领导班子(1987—1993):

部长尉健行

副部长刘鸣九、徐青、何勇、冯梯云、李至伦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由尉健行等108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

1992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尉健行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曹庆泽1993年至1998年任监察部部长

1992年10月19日,经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并经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批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书记尉健行

副书记侯宗宾、陈作霖、曹庆泽、王德瑛、徐青

常务委员王光、刘丽英(女)、安启元、李至伦、何勇、彭钢(女)、傅杰

1995年1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鉴于安启元同志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决定安启元同志不再担任中央纪委常务委员职务,补选祁培文同志为中央纪委常务委员。

监察部领导班子(1993—1998):

部长曹庆泽

副部长何勇、冯梯云、李至伦、左连璧

1993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部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两项职能。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由尉健行等115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十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97年9月19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尉健行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何勇1998年至2003年任监察部部长

1997年9月19日,经中共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并经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批准,中共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书记尉健行

副书记韩杼滨、曹庆泽、何勇、周子玉、夏赞忠、刘丽英(女)

常务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馼(女)、祁培文、李至伦、李登柱、赵洪祝、袁纯清、彭钢(女)、傅杰

2000年1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增选刘锡荣同志为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书记,傅杰同志为中央纪委副书记,吴定富同志为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2年1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补选李至伦同志为中央纪委副书记,张惠新同志为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书记。

监察部领导班子(1998—2003):

部长何勇

副部长李至伦、赵洪祝、陈昌智、干以胜、黄树贤、李玉赋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由吴官正等121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于2002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吴官正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何勇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

李至伦2003年至2007年任监察部部长

2002年11月15日,经中共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并经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批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书记吴官正

副书记何勇、夏赞忠、李至伦、张树田、刘锡荣、张惠新、刘峰岩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干以胜、马馼(女)、马志鹏、王振川、刘峰岩、刘家义、刘锡荣、李至伦、吴官正、吴毓萍(女)、何勇、沈德咏、张树田、张惠新、赵洪祝、夏赞忠、黄树贤、解厚铨

2004年1月,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补选马馼同志为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同志为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7年1月,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补选干以胜同志为中央纪委副书记。

监察部领导班子(2003—2007):

部长李至伦

副部长陈昌智、黄树贤、李玉赋、屈万祥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了由贺国强等127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7年10月22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贺国强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何勇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

马馼2007年至2013年任监察部部长

2007年10月22日,经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并经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批准,中共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书记贺国强

副书记何勇、张惠新、马馼(女)、孙忠同、干以胜、张毅、黄树贤、李玉赋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干以胜、马馼(女)、王伟、令狐安、孙忠同、杜学芳(女)、李玉赋、吴玉良、吴毓萍(女)、邱学强、何勇、张军、张毅、张纪南、张惠新、屈万祥、贺国强、黄树贤、蔡继华

2011年1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增选吴玉良同志为中央纪委副书记。

2012年11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增选张军同志为中央纪委副书记,陈文清同志为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书记。

监察部领导班子(2007—2013):

部长马馼(女)

副部长屈万祥、王伟、姚增科、郝明金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130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12年11月15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王岐山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赵洪祝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

黄树贤2013年起任监察部部长

2012年11月15日,经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并经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批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成员为:

书记王岐山

副书记赵洪祝、黄树贤、李玉赋、杜金才、吴玉良、张军、陈文清、王伟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伟、王岐山、刘滨、江必新、杜金才、李玉赋、吴玉良、邱学强、张军、张纪南、陈文清、周福启、赵洪祝、侯凯、俞贵麟、姚增科、黄树贤、黄晓薇(女)、崔少鹏

2013年4月,中央批准王伟同志不再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常委职务。

2014年1月,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增选杨晓渡同志为中央纪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书记。

监察部领导班子(2013—):

部长黄树贤

副部长姚增科、郝明金、黄晓薇(女)、于春生

相关参考

文史百科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历史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最早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乔治·华盛顿总统为对付冲突而主张成立的,当时名叫美国情报组织战略服务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组织被撤销。然而,杜鲁门总统不久就发现自己陷入了来自政府各

文史百科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历史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最早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乔治·华盛顿总统为对付冲突而主张成立的,当时名叫美国情报组织战略服务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组织被撤销。然而,杜鲁门总统不久就发现自己陷入了来自政府各

文史百科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历史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最早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乔治·华盛顿总统为对付冲突而主张成立的,当时名叫美国情报组织战略服务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组织被撤销。然而,杜鲁门总统不久就发现自己陷入了来自政府各

文史百科 中国军区的历史沿革

1955年2月11日,国务院和国防部根据中共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设置情况,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全国战略区的重新划分,决定将全国的6个大军区,即东北军区、华北军区、西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和西南军

文史百科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的知识网构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

文史百科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的知识网构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

文史百科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的知识网构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

文史百科 四渡赤水的历史背景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

文史百科 四渡赤水的历史背景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

文史百科 四渡赤水的历史背景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