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为什么说孔子是个不幸的人
Posted 孔子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为什么说孔子是个不幸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孔子是一个大不幸的人,但并不影响其伟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个小小的诸侯国——鲁国,就在这小小的鲁国陬邑里,有一个没落贵族叫叔梁纥,六十岁时娶了颜氏之小女——未满二十岁的颜徵在,夫妻两人在尼山居住。公元前551年颜徵在生下一个男孩,给其起名为丘。丘三岁时,父亲叔梁纥死了,他和母亲被父亲的正妻施氏所逐,与母亲来到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公元前535年,十七岁的丘已是身材高大、中瘦,又无须少眉的鲁国小青年,不幸的是,他的母亲颜徵在又死了,他成了一个孤儿。公元前533年,十九岁的丘迎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之女为妻,史称亓官氏,一年后有子为鲤,字伯鱼。
公元前485年,六十七岁的丘还在国外周游,而他的妻子亓官氏又死了;两年后,他的儿子鲤又死了。
丘真是位不幸的人呀!可可就是这么一位不幸的人,成了一位伟大的人物,此人是谁?此人就是万世敬仰、令全世界都敬仰的孔圣人——孔子。
孔子很小的时候就与母亲相依为命,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他真的成了一名布衣。但孔子绝不是一般的布衣,他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他还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正因为穷困,孔子非常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得很,并于公元前525年开办了私人学校,成了远近闻名的老师,那年孔子才二十七岁,真的很了不起!
孔子是个很虚心的人,因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三十岁时他离开曲阜,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洛阳,拜老子为老师,既学习了知识,又学习了做人。
孔子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孔子三十岁时,便已不满足自己只是个老师,而是时刻准备在政治上“出仕”。
公元前522年,远近闻名的孔子与齐景公、晏婴相见,并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公元前517年,三十五岁的孔子抛妻弃子到了齐国,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孔子在齐国过了两年好日子,后来齐国大夫想加害他,他不想离开齐国,就向齐景公求救,但没什么结果,便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如丧家之犬。
孔子为了“出仕”,离开内乱的鲁国,并抛妻弃子,孔子的错误不小哇!看来,圣贤也是有过的人呀!
(二)孔子是个为理想而奋斗终生的人
孔子二十多岁时,就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孔子为在政治上“出仕”,开始委吏,管理仓库,这点小官应该是圣贤之师鄙夷的事情,但孔子不这样。孔子还曾为家臣掌政,后升为小司空。
公元前499年,五十三岁的孔子终于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但孔子没有多大的实权,在政治上一直受排挤,而且处处受打击,他毕竟是个文人,文人在官场上是不大得志的。孔子在政治上有一大败笔,那就是隳三都,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也是鲁国国王想做而不能直接去做的事,孔子却替国王做了,得罪了人不说,还差一点丢掉了小命,真是不值得。
公元前497年,失望至极的孔子率领部分弟子离开了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
五十五岁了,还在折腾,而且一去就是漫长的十四年,还差点儿搭上性命真令人佩服。
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里,奔走于齐、卫、蔡等诸侯国,诸侯国的国王们,一开始礼敬他,后来纷纷回避他,其政治主张始终未能实现,因为在他们眼里,孔子只不过是一个落魄的夫子,一个满肚子学问的书呆子,没有什么真本事。孔子在卫国时,曾之神拜见当时卫灵公的“二房”,握有实权又风姿绰约的美女南子,但孔子为了说服卫灵公和南子,为了实现其“礼治”的政治主张,为了实现其建立大同社会的伟大理想,并未被南子的美色所动,却被南子一句“世人也许了解夫子的痛苦,却无法体会到夫子在同中所领悟到的境界”所打动。
虽说孔子与南子没有做出出轨之事,但其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也并未实现,只能化为泡影。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鲁国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当孔子回到鲁国后,他的妻子颜徵在已于一年前去世了;两年后,孔子的儿子伯鱼也去世了,真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悲惨!
可悲惨的孔子并没有停下来,他又致力于文化教育,他在弟子们的帮助下修订了《诗》《书》《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临终前,他仍在谈他的伟大理想,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有一位明君,未来能够真正的懂我,能够让社会平安和谐的生活,我就满足了。”
这句话说得多美呀!孔子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呀!
(三)孔子的大不幸并不影响其伟大
孔子虽说在政治上不得意,没有多少建树,但他在教育上确实非常成功的。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接受教育。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真是很了不起。孔子最早提出“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教育理论,并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总之,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也是很有用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在使用他的教育理论,他的教育思想仍在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孔子真不愧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是个大不幸的人。孔子的大不幸,不是在于他活着,而是在于他死后。活着时,孔子与其学说未被世人所重视,这是其小不幸。孔子死后大约三百多年,其学说著作被人从墙体里“挖出”,再经儒生董仲舒“改造”,使其走上了神坛,其大不幸从此开始了;在封建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将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阶段性解读和别有用心的使用,致使孔子在世人眼中有无数个“孔子”的形象。
孔子的大不幸并不影响其伟大,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的思想仍光芒万丈,他如同泰山般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令后世敬仰!
相关参考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作为一代大贤,孔子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见解,其言论很有启发性和教育性。他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常常能从身边细小的事情,自然万物中领悟到人生百态的哲理。 孔子游春孔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作为一代大贤,孔子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见解,其言论很有启发性和教育性。他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常常能从身边细小的事情,自然万物中领悟到人生百态的哲理。 孔子游春孔
苌弘是西周时的大夫,又称苌宏。后来由于在晋卿内讧中帮助范氏而被周人杀死,苌弘含冤而死,其血死后化成碧玉。苌弘化碧的历史典故就出自于此,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星象音律,是一个博闻强识的人,那么苌弘怎么
苌弘是西周时的大夫,又称苌宏。后来由于在晋卿内讧中帮助范氏而被周人杀死,苌弘含冤而死,其血死后化成碧玉。苌弘化碧的历史典故就出自于此,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星象音律,是一个博闻强识的人,那么苌弘怎么
一生不幸人的手相下图手相不分男女是个不幸的人,有这样掌纹的人其一生在婚姻上是婚难成,性情粗暴事业无成就。快看看看你的手相会不会有这些不想的信息呢?及早避免。下面就是一生不幸人的手相
一生不幸人的手相下图手相不分男女是个不幸的人,有这样掌纹的人其一生在婚姻上是婚难成,性情粗暴事业无成就。快看看看你的手相会不会有这些不想的信息呢?及早避免。下面就是一生不幸人的手相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文/阮殿文这句话本应该这么说:没有失去过故乡的人是不幸的。但仔细想一想,觉得这样说也有道理。没有离开过故乡,没有感受到故乡带来的多重滋味,跟没有故乡又有什么两样呢?身在故乡,日子久
太能算计的人,实际都是很不幸的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专家研究,算计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
励志故事:苦难与不幸励志心语:说实在话,这个故事写得很烂,可能是乃尔我自己太笨的原故,我真的看不出老人对年轻人所说的禅那里感人启发。不过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让苦难支配自己的生活的,把苦难看着是一种磨砺
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