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会街节主要活动(中国传统节日)
Posted 青龙
篇首语: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会街节主要活动(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昌族视青龙、白象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会街前,要扎好青龙、白象。会街这天,当天空霞光初露,小伙子们便身背户撒长刀,挎着象脚鼓,姑娘们身着娇艳的民族服装,在鼓乐和鞭炮声中簇拥着披红挂绿的青龙、白象进入会街节广场。当主持节日的长者宣布节日开始,顿时,鼓声、(钅芒)锣声、(钅发)声交织成一片。青龙、白象也活跃起来,青龙时而摇头、时而摆尾、时而张嘴欢笑;白象时而甩动长长的鼻子,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接着滑步、下跪、后仰、前倾,笨拙的憨态引起人们一阵阵哄笑。此时,姑娘小伙子们便围着青龙白象翩翩起舞。他们双脚跳跃挪动,身体象波浪般地起伏,边跳边蹲。此时的会场,鼓乐齐鸣,龙舞、象跃 、一片欢腾。阿昌族人民崇拜白象。“耍白象”是阿昌族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这种舞蹈,动作变化多端,朴实自然;情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形象地再现了阿昌人的现实生活,给人们以生活美的享受。
在会街节上,最吸引人们的是阿昌男子围绕白象欢跳的象脚鼓舞。他们边敲边舞,鼓声时缓时急,节奏明快,声音粗犷而洪亮,还不时伴有晃鼓、甩鼓、摆鼓的花样动作,刚劲洒脱,形象优美。围观的一群群阿昌族姑娘身穿节日盛装,头插鲜艳的并红花,打扮得婀娜多姿,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笑声。在欢声笑语中,白象的鼻子甩得更欢了,青龙张嘴频频点头,尾巴翘得更高了……。
相关参考
会街节是德宏一带阿昌族的盛大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十开始,节期5天,每天赶一个街子。会街节过去以求神保佑为主,现增加了群众娱乐,物资交流等内容。阿昌族会街节是户撒和腊撒地区的传统节日。过去多在农历九
会街节是德宏一带阿昌族的盛大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十开始,节期5天,每天赶一个街子。会街节过去以求神保佑为主,现增加了群众娱乐,物资交流等内容。阿昌族会街节是户撒和腊撒地区的传统节日。过去多在农历九
青龙、白象制作扎制青龙、白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艺人先用木头做架子、纸糊身,布做象鼻和龙头、龙尾。要结实、轻巧、形象。耍青龙、白象时,人藏在龙身象肚子里,有的人负责抬龙、搬象,有的专门负责扯动龙头、
青龙、白象制作扎制青龙、白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艺人先用木头做架子、纸糊身,布做象鼻和龙头、龙尾。要结实、轻巧、形象。耍青龙、白象时,人藏在龙身象肚子里,有的人负责抬龙、搬象,有的专门负责扯动龙头、
节前各家拆洗衣服被帐,挂满村寨前后,象征白云缭绕,取意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节日这天,各族青年男女欢聚一场,吹木叶、弹月琴、赛歌,盛况赛过年节。男女老少汇集查白场,同吃狗肉汤锅、五色糯米饭和冤枉坨,到查
节前各家拆洗衣服被帐,挂满村寨前后,象征白云缭绕,取意干干净净,清清白白。节日这天,各族青年男女欢聚一场,吹木叶、弹月琴、赛歌,盛况赛过年节。男女老少汇集查白场,同吃狗肉汤锅、五色糯米饭和冤枉坨,到查
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赛歌,白天在歌场赛,晚上到住户的院里或屋中唱,主人供给“花米饭”(染成五色的糯米饭)和“茶水”(实际上是米酒,布依人习惯以酒代茶待客)。认亲访友,吃汤锅。传说汤锅起源于炖吃查郎射死
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赛歌,白天在歌场赛,晚上到住户的院里或屋中唱,主人供给“花米饭”(染成五色的糯米饭)和“茶水”(实际上是米酒,布依人习惯以酒代茶待客)。认亲访友,吃汤锅。传说汤锅起源于炖吃查郎射死
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猪场天,苗族青年男女自动聚集于当地规定的歌场上踩鼓。这种鼓是用实心楠木挖空、两端绷以牛皮作成的。届时,由一个有威望的老人,将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齐搬进鼓场,并用力敲鼓,人们都
准备每一个苗寨都养一头膘肥体壮的大水牯牛,这头牛不从事生产劳动,专门养着比赛用。到比赛的前几天,要吃嫩草和糯米饭,比赛时还要装扮起来。苗族斗牛比赛这天,各寨的都牵到斗牛场上,围观的人群站满山坡斗牛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