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巴罗提节(中国传统节日)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巴罗提节(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民族节日皆与宗教有关,传统的“巴罗提”节即是其中之一。灯节“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杆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这时,家长按辈份和年龄高低呼叫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亮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名下的灯烛上烤一下,再作祈祷,愿真主降福保佑平安。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灯光下共享丰盛的佳肴。接着,便把家中扎好的那支最大的灯烛火把点燃后插到屋顶上,它被称为“天灯”。全家人要出来肃立屋前,仰望“天灯”,默默祈颂。与此同时,各家门前要点火堆驱邪。青少年们则在烛光下、火堆前欢歌跳舞,尽情戏耍,彻夜不眠。
相关参考
塔吉克语音意合译。意为“点灯节”。塔吉克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伊斯兰教历八月举行,历时两天。节前每家用干草作灯蕊。制成蜡烛。节日晚上全家团聚,在房中堆积沙土。家人按辈份依次将蜡烛插入沙
塔吉克语音意合译。意为“点灯节”。塔吉克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伊斯兰教历八月举行,历时两天。节前每家用干草作灯蕊。制成蜡烛。节日晚上全家团聚,在房中堆积沙土。家人按辈份依次将蜡烛插入沙
“皮里克”是独具塔吉克民族特色的节日,“皮里克”意即“灯”或“灯蕊”,因为是整个节日的中心内容,故亦称“灯节”。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8月(巴拉提)14、15两日,所以又有“巴罗提节”(即8月节)之称,
“皮里克”是独具塔吉克民族特色的节日,“皮里克”意即“灯”或“灯蕊”,因为是整个节日的中心内容,故亦称“灯节”。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8月(巴拉提)14、15两日,所以又有“巴罗提节”(即8月节)之称,
又称毛吾来提节,圣纪节是阿拉伯语“冒路德”的意译,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节日期间,各清真寺
又称毛吾来提节,圣纪节是阿拉伯语“冒路德”的意译,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节日期间,各清真寺
一、巴罗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服装文化所谓“巴罗克”(baroque),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最初是一种艺术批评用语,指那些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到19世纪末才用来表示17世
梵名Pātaliputra,巴利名Pātali-putta。又作波咤厘子、波咤罗、波罗利子、波罗利弗多罗、波咤唎补怛罗、巴罗利弗、巴隣、巴连弗。为中印度摩揭陀国之都城,位于恒河左岸,即今之巴特纳市(P
梵名Pātaliputra,巴利名Pātali-putta。又作波咤厘子、波咤罗、波罗利子、波罗利弗多罗、波咤唎补怛罗、巴罗利弗、巴隣、巴连弗。为中印度摩揭陀国之都城,位于恒河左岸,即今之巴特纳市(P
梵名Pātaliputra,巴利名Pātali-putta。又作波咤厘子、波咤罗、波罗利子、波罗利弗多罗、波咤唎补怛罗、巴罗利弗、巴隣、巴连弗。为中印度摩揭陀国之都城,位于恒河左岸,即今之巴特纳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