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世界粮食日
Posted 世界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世界粮食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及历年主题 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中要求,各国政府在每年10月16日要组织举办各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1981年10月16日第一个世界粮食日,世界各国的重视盛况空前。全世界有150个国家举办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60多个国家发行了120多种以世界粮食日为主题的纪念邮票,还有33个国家铸造了60多种纪念币,数量达2亿枚。显示出世界人民对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关心。自1981年第一个世界粮食日以来,我国政府极为重视,农业、粮食、农垦、林业、轻工、水利、卫生、气象、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都积极为此项活动做出贡献。现在,每年的10月16日,都成为唤起人们重视粮食和农业的日子。“世界粮食调查”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5~1939年的70个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90%)为对象,按“每天平均摄取热量低于2250卡界定营养不良,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人口的大约半数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1948年的70个国家为对象,所得出的结论是:总的营养水平比战前降低,除北美、欧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区均未达到基准水平。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粮食调查”,以1957~1959年的80个国家为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粮食调查统计分析了1972~1974年的数据,调查范围扩大到162个国家。结论是全世界有4.55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4都属于这个范围,尤其是儿童和妇女的营养不良更加严重。从世界性粮食情况恶化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警告。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199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同饥饿与营养不良作斗争”,1997年定为“投资粮食安全”,目的是动员世界力量,增加农业投入,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基于人们对全球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过度追求粮食生产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政府对于举办“世界粮食日”的活动都很重视。有的国家首脑在这一天发表演讲,有的国家举行纪念会和发表纪念文章,有的国家科研机构发表粮食和农业科研成果,举办科学讨论会等,以提高人们对粮食和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粮食及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我国粮食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始终把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创造了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奇迹。总结我国改善粮食生产状况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制定符合国情的发展农业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还在增加,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农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为达此目的,我们必需稳定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历年主题 1981年:(未定主题) 1982年:粮食第一 1983年:粮食安全 1984年:妇女参与农业 1985年:乡村贫困 1986年:渔民和渔业社区 1987年:小农 1988年:乡村青年 1989年:粮食与环境 1990年:为未来备粮 1991年:生命之树 1992年:粮食与营养 1993年:收获自然多样性 1994年:生命之水 1995年:人皆有食 1996年: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 1997年:投资粮食安全 1998年:妇女养供世界 1999年:青年消除饥饿 2000年:没有饥饿的千年 2001年:消除饥饿,减少贫困 2002年:水:粮食安全之源 2016年: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 2016年:农业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 2016年:投资农业促进粮食安全以惠及全世界 2016年:食物权相关参考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在世界粮食日和首个国家扶贫日期间开展“饥饿24小时全民公益活动”,倡导有条件的人从10月16日晚8点到17日晚8点切身体验饥饿,以此表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饥饿人群和贫困弱势人群的关注。(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在世界粮食日和首个国家扶贫日期间开展“饥饿24小时全民公益活动”,倡导有条件的人从10月16日晚8点到17日晚8点切身体验饥饿,以此表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饥饿人群和贫困弱势人群的关注。(
一、玉米作物的来源及其发展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食品。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种植,是当地印第安人唯一的粮食作物,被视为“玉蜀黍女神“的赐物。1942年,哥伦布发
一、玉米作物的来源及其发展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食品。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种植,是当地印第安人唯一的粮食作物,被视为“玉蜀黍女神“的赐物。1942年,哥伦布发
一、玉米作物的来源及其发展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食品。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种植,是当地印第安人唯一的粮食作物,被视为“玉蜀黍女神“的赐物。1942年,哥伦布发
1、节约粮食给未来生活多一点机会。2、节约粮食,现在做起。3、多种双季稻、粮食安全之需要。4、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5、打击非法经营粮食,维护粮食流通秩序。6、节约粮食,人人有责
1、节约粮食给未来生活多一点机会。2、饱时不忘饿时饥。3、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4、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5、种植双季稻,享受全额粮食补贴。6、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7、节约用水一点一
1、粮食是用来满足温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2、坚决制止耕地抛荒。3、请记住:粮食来得不容易。4、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5、多种粮、保稳定、促发展。6、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节约粮食,现在做起。7、节
1、粮食来之不易,大家共同珍惜。2、树立节粮意识,珍惜劳动成果。3、爱惜粮食,节约资源。4、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5、今年过年不节约,节约要节粮食。6、节约粮食,人人有责。节约粮食,人人有利。7、国
名称:宋初节时间:农历每年七月第一个蛇日意义:布朗族民间传统节日。"宋初"是布朗语音译,意为"尝新米"或"新米节"。流行于云南省布朗族地区。因为蛇食量小,又冬眠,省粮食,使得粮食经吃、够吃。内容: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