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藏历新年
Posted 藏历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藏历新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时候没有藏历,人们认为桃花一开就算一个新年的开始。现在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从此,藏历的第一天固定为藏历年。藏历年是西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团聚,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语言相互祝福。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准备:在盆中浸泡青稞种子,藏历初一那天把青稞苗供在佛龛上,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丰收吉祥;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赛"等供品;完成针线活,打扫房屋庭院。在老城区和农村,人们还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墙上画吉祥图案,有的则画蝎子避邪。藏历除夕的晚上,各家各户吃"古突"(即面圪瘩)驱鬼。家庭主妇在做"古突"时,要故意包上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如吃到瓷片说明好吃懒做,吃到辣椒说明嘴如刀子,吃到肉说明敬老爱幼,吃到牛粪表示经常有好运气等等。吃到什么,要当场吐出,往往引起哄堂大笑。吃完"古突"后则举行驱鬼仪式。人们把碗里留下的"古突"倒在一个陶罐里,内有一个用面团做成的"鬼"。在倒"古突"时,要说"剩下的都给你"等话语。接着,手拿一块面团,一面往自己身上四处敲打,一面说"带走邪气",然后把面团也扔进陶罐内。驱完了身上的"鬼"再驱屋里的"鬼"。这时家里的男人拿一把禾秸用火点燃,在屋里院外熏上一圈,一边熏一边喊"鬼出来吧",以把"鬼"赶出家门。女主人端起陶罐跟在火把后面,把"鬼"扔到十字路口,家人还要在后面燃放鞭炮。据说,之所以以把"鬼"扔在十字路口,是为了不让它找到回原宅的路。这天当夜幕降临时,拉萨城内鞭炮声四起,大街小巷皆是手持火把的"驱鬼人",十字路口更是火光冲天。大年初一的一早,人们在民间说唱老人祝福吉祥的"扎嘎"声中(现在多用录音机播放)迎来藏历新年。这天,各家各户把祝愿吉祥如意的青稞幼苗、"卡赛"(油榨果)、"隆过"(羊头)、"切玛"(五谷丰收斗)、各种糖果摆于佛龛或藏柜上,全家人换上新衣,坐在崭新的卡垫上,吃用人参果、酥油、糖等做的"吉祥饭"。饭后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依次抓上几粒撒向天空表示祭神,然后拈一点放进嘴里。这时长辈祝大家"扎西德勒",晚辈回贺"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幸福"。这一天各家基本上闭门欢聚,邻里互不走访。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持续半个月。
相关参考
藏历年即草民藏民节,是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人民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穿拉萨的中年妇女,在过年的日子里,外面爱穿一件无袖长袍,罩着里面的皮袍,领口、袖头则翻出里面天蓝、
藏历年即草民藏民节,是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人民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穿拉萨的中年妇女,在过年的日子里,外面爱穿一件无袖长袍,罩着里面的皮袍,领口、袖头则翻出里面天蓝、
藏族节日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伴以许多娱乐活动。西藏月月都有节庆活动,尤以1、2月份为多。其主要节日有:藏历除夕和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倍受重视。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
藏族节日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并伴以许多娱乐活动。西藏月月都有节庆活动,尤以1、2月份为多。其主要节日有:藏历除夕和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倍受重视。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
西双版纳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迈”。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傣历新年,既不同于公历的六月。傣语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
西双版纳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迈”。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傣历新年,既不同于公历的六月。傣语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
新年藏族节日繁多,其中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从藏历初一持续到藏
新年藏族节日繁多,其中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从藏历初一持续到藏
新年藏族节日繁多,其中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从藏历初一持续到藏
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一年一度的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雪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随着历史发展,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