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苗族的风俗礼仪

Posted 客人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苗族的风俗礼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已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苗族禁忌
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认为会延长产期。
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才。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劳动,但忌下田。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做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吃鸡的规矩
麻阳苗族接人待客以鸡为重。吃鸡是有一定规矩的,当鸡肉摆上桌时,不能随意挟了就吃。一般来说,鸡头鸡尾是拈给本桌最受尊重的男人,如果受鸡头的人懂礼节,他将会把鸡头分成上下两半,将下半赠给自己较为尊重的人。鸡的内脏和鸡血是专给老人们吃的,如果一桌有几位老人,就把鸡血、鸡肝、鸡肚、鸡肠各敬一位老人。鸡腿和翅膀归小孩吃。鸡爪子和翅膀骨是给年轻人吃的,象征他们能远走高飞,能抓钱进宝。其余部分就随意吃了。吃鸭和鹅也如此。
喝酒的礼节
以酒待客是苗家习俗。一般喝酒的礼节是:来了尊贵的客人,要请客人坐上席,并由主人陪着,再论资排辈坐下方、左边和右边,坐在右下角的是“把壶官”。当美酒佳肴端上桌,不能先端饭碗,得先由“把壶酒”敬酒,一般敬两杯,先敬长者,以示尊重;“酒过三巡菜随意”,三杯后,一般由主人请来的陪酒人进行敬酒,表示认识友好之意。大家互相敬了几番,由主人或陪酒人提议,大家边吃饭边喝酒。站立一旁服务的苗族姑娘或嫂子便给客人主人装饭,大家便“水陆两行”(边吃饭边喝酒)。当老者酒足饭饱退席后,年轻人还可继续喝,或边喝边歌,或猜拳饮酒。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仡佬族礼仪风俗

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图库]、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图库]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图库]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仡佬族有自已的语言,但各地

传统文化 仡佬族礼仪风俗

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图库]、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图库]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图库]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仡佬族有自已的语言,但各地

文史百科 中国少数民族苗族的风俗传统

苗族的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苗族的风俗传统  苗族的风俗传统: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

传统文化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

苗族的风俗习惯苗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苗族的起源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

传统文化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

苗族的风俗习惯苗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苗族的起源苗族族称古老,最早见于甲骨文中。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苗族的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苗族的跳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韵味古朴的苗族乐舞歌

苗族的祭乐很古,它是开天辟地后先民传下来的话,这话是苗民用特制的大芦笙世代口传心授下来的。苗族的芦笙是吹话的。一根笙管分别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称呼,喊得亲亲热热,密密切切,吹话时则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