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水族礼仪风俗

Posted 水族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水族礼仪风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族人民有尊老习俗,凡遇老人生日,晚辈儿女要特意缝制自制白布长衫和白布头帕敬献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人死实行土葬。死者系妇女,要由娘家验看后才能人殓合棺。停枢期间设堂开祭,请男女歌手唱歌跳舞……
水族的服饰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他们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相反,他们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认为这才是美的。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单一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
水族男装在20世纪40年代起就与周围汉装无大差别,倒是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水族妇女织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纱质精细均匀,所染青、蓝、绿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闻名远近。水族独创的豆浆画印染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群众喜爱。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 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彩色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对出嫁女儿最好的礼品。
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一方面是与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他们欣赏的色调与他们生活的绿色自然环境是和谐一致的。因为蓝色、青色是冷色,往往同浓荫、清泉等的清爽柔和相一致,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
饮食
以大米为主,清中叶以前还以糯米为主食,此后粘稻种植逐步推广,粘米逐步变成主食。包谷、大麦、小麦、红稗、荞子、饭豆、红薯等是辅助食物。蔬菜以青菜、广菜、罗卜、南瓜及豆类最为普遍。辣椒、蕃茄、葱蒜为主要佐料。水族人民有南方生活的特性,喜吃酸辣味的开胃食品,因此家家常备糟辣、酸汤、盐酸菜等。副食品中的内类牲口有猪、牛、狗、鸡、鸭,鱼类在水族地区有悠久的喂养历史,并且以鱼作为祭典和待客的珍品。水族人民喜糯食,通常以之和为待客上品,糯米饭、糯米粑、棕子常作为馈赠口,甜酒、腊酒和汤粑也多以糯米为原料。水族人民喜饮酒,从制曲到酿酒的工艺,家家户户的妇女都掌握。酒类有大米酒,糯米酒、杂粮酒、甜酒等。其中以九阡地区所产的糯米酒为上品。九阡酒都要窖藏,下窖时间越长越佳。上好的九阡酒其色泽棕黄,状若稀释的蜂蜜,香味馥郁,清甜可口,适量饮服能助兴提神,舒筋活血。即使误饮过量,也不打头伤胃,是远近闻名的特产。
水族饮食分便餐、客餐两种。日常多为酸汤菜及米饭。造饭多用木曾蒸,少数地区也有鼎罐焖饭。客人到家多以豆腐、肉或鸡鸭招待,上客多以小猪及鱼招待。
饮食有吃火锅的习惯,味鲜而营养丰富。
婚姻
水族实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水族多“聚族而居”,汉文化传播输入之后,才出现姓氏,但同一姓氏并不一定是同血缘关系。因此个别地区虽出现同姓通婚现象,但依然格守“同宗不娶”的原则,即使相距千里之外,相隔数十代之久也依旧不能通婚。违者要受舆论的谴责和习惯法的惩治。
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在旧中国,也出现一些富裕之家或无子嗣的男子讨小纳妾的现象。
姑舅表婚习俗,过去较盛行。姑母的女儿应嫁给舅父的儿子作“回头亲”。如果舅父无儿子或者年龄不相称,才允许对外开亲,但是应自觉地付给舅父一分外甥出嫁资财,叫“外甥钱”。现在这种血表婚习俗巳极少出现,“外甥钱”巳演变为一般的应酬礼物。
寡妇有改嫁的权利,没有夫家兄弟转房的习俗。解放前,寡妇改嫁受的约束不少。如出嫁就不能享有原夫家固定产业的继承权,而由其子或叔伯独生子继承;不能嫁到夫家宗族的村寨;出嫁后,要交一分寡嫁金。现在,寡妇享有充分的再婚自由权。
婚姻的缔结,基本上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长到十五六岁就订婚,随后一、二年即结婚。男女恋爱多利用场期、节庆日或走亲访友的对歌活动进行。恋爱方式较为隐秘,要避女方同宗的父兄,彼此对话要靠男方同宗的女性为媒介传递串联。经过多次接触了解之后,男女方才可单独见面对话。双方即使同意组建家庭,也必须通过媒妁途径婚娶,否则会被认为不合礼规而受到谴责和轻视。
婚姻缔结的步骤较繁杂。当男方特色到女方之后,通常先托人给对方父母转个口信,使其有思想准备,再托人送礼品去提亲。女方应允之后,才带酒肉去定亲。此后在恰当时候就抬小猪去吃小酒。接亲时要抬大肥猪去吃大酒。这时,男女双方至少要请族下弟妹或兄姐各二个作为接亲、送亲的陪伴。出阁时,新娘披挂雅领、戴项圈、手镯,打着一把特地撕开一条缝的红纸伞走在最前头,接送亲的陪男、陪女紧随着。此后就是抬着箱柜、被盖和折糯米粑等陪嫁物的长队伍。是夜,伴娘陪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门。待到吉日才把新娘请来,从此开始夫妻生活。婚嫁忌打雷,所以婚期多安排在秋冬季节。
水族还有几个特别的婚俗:
洞房对歌:水家人的习俗,新娘出阁不兴拜堂,也不准闹洞房。但当晚男方青年歌手们可以找女方陪娘对歌。对歌时,男歌手只能在洞房外面唱,女方歌手就在洞房里面唱,一里一外,一唱一答。所唱的歌都是传统古歌,不能乱编唱。场面严肃而热烈。唱到深更半夜,男家就摆酒席请歌手们吃夜宵,双方就在酒席边相对而坐,继续对唱,欢歌达旦。
哥弟送亲:水族姑娘出阁,必须有亲哥弟或堂哥弟陪同往返。按习俗新娘出大门两脚不能着地,就由弟弟打伞,哥哥背出家门。然后与陪娘一道步行。若在途中遇到重踩别人脚印的时候,哥弟又需背新娘走过交叉路口。进入男方家门时,仍由哥弟两人,一个打伞,一个背新娘进门。这种习俗,体现兄弟姊妹互相关心的手足深情,亦为水家人独有。
新娘拜井,挑水认亲:新娘到男家的头一两天,要去拜井,这是水家的例规。抽空邀约几个亲姑娘一道悄悄地去拜井,一则了解水井的位置和远近,二则为几天后挑水认亲作好思想准备。有的地区新娘去拜井时,必须随身带去两个鸡蛋放在水井里,若两个蛋是相依相靠,就说明夫妇白头到老,姻缘美满。待新娘回门归来,就履行挑水认亲义务。由新郎妹妹陪同,挑着水桶给家族伯叔兄弟每家每户送一挑水,表示认亲。这种习俗至今仍然保持不变。
丧葬
丧葬是水族众多习俗中保留原始信仰较为全面的一种活动。其程序大致分为报丧、入殓、择吉、安葬、立碑、除服等六个阶段。如有人过世,即速通报同宗村寨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使其忌荤以表致哀并共同来协理丧事。女丧一般要待其外家来视察之后才入殓。水族认为丧事处置不当会招致凶祸,所以往往要请水书先生来择日安葬。安葬他便葬、急葬、浅葬、深葬四种形式,还分为土葬、火葬两类。对于非政党死亡者必须火化之后才能入土安葬。便葬即不举办“开控”的悼丧就安埋。急葬是因条件所限来不及隆重悼丧就安埋。浅葬,也是一种假葬,即是所选择的日子尚不称日,因此安埋时不让棺木粘
附泥土。有的在棺底垫两根横木,有的则在棺头贴放一声木板并留个通气孔等。有的浅葬纯属象征性的假葬,棺木停在家,即在棺上放置挖来的土饼;有的则用木反围住棺木于堂中,撮些泥土来盖棺。待择到吉日再出丧深葬,或抽去隔开的木条、木板均可。深葬即是一次葬,以后不再移动或修整棺木。过去,每个血缘系统组成的村寨都选择有一吉地作公有墓地,并多植枫树及竹子。这些墓地十分挤密之后,即分散安葬。
水族十分重视悼丧活动,表示对死者尽最大的诚意。比如忌荤,凡是同族之人不论谁死,不论相距多远,一旦知道都自觉忌荤。而丧家的三家六房则要求更严,凡是棺木未入土之前或不在墓地所杀的牲口,他们都不能沾口。有的在安葬结束过了三朝才开荤,有的在开荤前要杀一只鸡念咒,取其血冲水漱口才开荤,有的要敲一只小狗来念咒驱邪,每个人吃一块肉之后才开荤。悼丧活动称为“开控”,根据其规模大水,可以分为小控、中控、大控、控腊等。小控就是扎些简单纸伞、旗幡等上坟,请一队芦笙、唢呐吹奏,并杀一两头猪或一头牛,打些豆腐来祭奠并待客。其它类型则规模逐次加大、耗费资财增多、时间延长。小控、中控多为一般人家采用,而大控、控腊过去多富有的地方家庭所采用。
清代至民国年间,水族地区的开控悼丧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广大范围和地主大规模的悼丧活动,对水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悼丧需要唱丧歌、雕刻石碑、制作龙、狮、鱼、虾、香亭等各种纸礼品,演出芦笙舞、斗角舞等等,这样便产生了职业性或半职业性的歌手、器乐手、雕刻匠人和纸扎工艺匠人。另外,丧葬对汉文化的输入和小商贩的经济贸易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水族:礼仪及禁忌

水族以鱼为吉祥物,崇拜巨石、大树。到水族地区,禁止触摸、攀爬或砍伐他们所崇拜的巨石、大树。春节前或者平时村寨中发生不好的征兆时,水族都要举行扫寨活动。届时村民用树枝封寨门,在寨门上打草标,以示禁止外人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水族:礼仪及禁忌

水族以鱼为吉祥物,崇拜巨石、大树。到水族地区,禁止触摸、攀爬或砍伐他们所崇拜的巨石、大树。春节前或者平时村寨中发生不好的征兆时,水族都要举行扫寨活动。届时村民用树枝封寨门,在寨门上打草标,以示禁止外人

传统文化 水族的风俗习惯 水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

水族的风俗习惯水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水族的民族节日额节额节,意为吃额,是荔波县永康、拉交地区水族的年节,除了没有跑马活动之外,过节的时段与内涵与端节相似。卯节卯节,水语称“借卯”,义为吃卯,在夏收夏

传统文化 水族的风俗习惯 水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

水族的风俗习惯水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水族的民族节日额节额节,意为吃额,是荔波县永康、拉交地区水族的年节,除了没有跑马活动之外,过节的时段与内涵与端节相似。卯节卯节,水语称“借卯”,义为吃卯,在夏收夏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水族民俗风情

水族,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水族民俗风情

水族,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富源水族服饰

富源水族的服饰受周围汉族的影响,逐渐演变。历史上“短衣长裙”,民国后已逐步易裙为裤。早年用“火麻”自织自染麻布衣物,现在已普遍改用机制布料。衣着喜欢青、蓝、黑、白色,相互配搭,显得淡雅素洁,很有特点。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富源水族服饰

富源水族的服饰受周围汉族的影响,逐渐演变。历史上“短衣长裙”,民国后已逐步易裙为裤。早年用“火麻”自织自染麻布衣物,现在已普遍改用机制布料。衣着喜欢青、蓝、黑、白色,相互配搭,显得淡雅素洁,很有特点。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富源水族服饰

富源水族的服饰受周围汉族的影响,逐渐演变。历史上“短衣长裙”,民国后已逐步易裙为裤。早年用“火麻”自织自染麻布衣物,现在已普遍改用机制布料。衣着喜欢青、蓝、黑、白色,相互配搭,显得淡雅素洁,很有特点。

传统文化 黎族礼仪风俗

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和解礼仪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意为“给好眼色”。械斗双方,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