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白族礼仪风俗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白族礼仪风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族性格外向、好客、尊老爱幼,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白族访友或探病时一般不选择在上午,到农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时,进屋时应谨慎。白族喜欢敬茶待客,同样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 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跷 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 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左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品水,禁止从 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 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为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绝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语言,通用汉语文。元明时曾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所谓“汉字白读”。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善于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
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与古代的羌人有渊源关系。早在公元1世纪(汉代)以前就分布在洱海一带。公元2世纪,汉武帝就在这里设置了郡县,公元3--4世纪,由于战乱,不少汉族人曾避难来到白族地区,部分与其融合;公元715年由云南东部迁到洱海地区的大量各族人民融合于白族。14世纪前后有不少屯军的汉族人在此地,后来也与当地白族人融合。后来部分彝族、阿昌族人先后也有融合到白族中去的。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唐代以后,大理臣服中央政权,受到内地汉民族文化,经济的更多影响,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这里己是很繁华的都市。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大理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改为大理府、鹤庆府,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清代继续延袭明代这一政策,但在边远山区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白族的民居为木质和砖瓦混合结构的房屋。偏爱、崇尚白色,有“爱得俏,一身孝”(即白色服装)之说。男子头戴七至九尺白头巾,穿白色对襟上衣,白色长裤、白布袜。妇女用织锦或绣花中包头,白色上衣,外套兰色或黑色无领小褂,下着兰色裤。妇女挽发髻戴花帕,插银首饰,穿绣花鞋。白族历来实行一夫一妻制,建国前是包办婚姻,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有“指腹为婚”的。有同姓不婚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己移凤易俗为自由恋爱结婚了。无子的可以招郎上门,其长子随母姓,次子随父姓,叫“归宗”。丧葬比较简朴,实行土葬。其节日也有和汉族同样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最隆重的节日。一个是“祭祖节”,又叫冬至节。每年逢“冬至”,各村寨男女老幼,穿盛装,聚会祠堂,杀猪宰羊敬祭本主,举行赛歌,跳仗鼓舞,异常热闹。另一个是“赶会”。各地会期不一,从一到十月均有,也都是着民族盛装,举行祭祖、唱歌、跳舞等大型活动,还进行农副产品的交换、商业活动。人数达数千。
白族主要信奉本主教和佛教。“本主”所指内容有祖先神、自然神和英雄神等多重含义。白族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和手工艺品,白族的音乐、旋律优美,曲调动听,感情十分丰富。其手工艺品十分精美别致,木质雕刻著名,在房屋大门、庙字、桥梁、楼阁等处,雕龙刻凤,显示出精美手工艺技术。妇女的挑花、绣花图案变化无穷,有丰富的想像力。
白族人民历来重视学习文化,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而且还有书面文学。传统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传说、民歌、童话、民瑶和谚语。特别是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神话传说,如“创世说”、“族源说”,都以丰富的想像力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经过数百年的相传和不断的艺术加工,使之通俗易懂,语言简炼,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它反映了白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发展变化,以及民族历史的变迁等等。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其民歌、民谣、童谣等,也都充满着古朴的哲理,反映了白族人民处理人际关系的传统道德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其山歌、民歌也丰富多彩,有四七句的、有三五句的都合撤押韵,前后或上下对仗,内容大都反映其生产、生活。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礼仪禁忌
1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 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准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上跨过。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不洁。
2 、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及禁忌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常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男人节,男人休息。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3 、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
白族妇女怀孕后,以系合页双屋围裙,并将头页对折别在腰间作为有喜的标志。外人见了,要懂得注意重点保护。倘若误伤了孕妇,要担保到产后母-子平安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怀孕妇女不能进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婴儿落地后,谁第一个跨进产妇家的门,谁就是踩生。白族认为,谁来踩生,将来孩子的脾气就像谁。白族最忌讳戴孝的人来踩生,所以婴儿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门口撒三道弧线,并在门槛上缠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还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还在大门上钉一个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送一碗新鲜稠米汤、红糖、鸡蛋、甜白酒和一土锅猪蹄子炖韭菜根给产妇吃。产后第三天早上,产妇家要请粥米客 或称 稀饭客。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篮提着鸡蛋、红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贺。大理、剑川一带的白族,妇女产后,主人要请第一个进家的客人吃荷包鸡蛋汤圆,客人不能拒绝,否则主人会生气。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

白族的风俗习惯白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白族,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读白”

传统文化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

白族的风俗习惯白族的节日资料及服饰特点白族,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读白”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白族婚俗

白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可与其它民族通婚。子女结婚后即可独立建立自己的家庭。过去白族人家招赘男子要改随妻姓。男女婚前自由,通过交往或节庆对歌等活动相互结识,自由恋爱。白族婚礼十分隆重,婚礼的活动一般分为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白族婚俗

白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可与其它民族通婚。子女结婚后即可独立建立自己的家庭。过去白族人家招赘男子要改随妻姓。男女婚前自由,通过交往或节庆对歌等活动相互结识,自由恋爱。白族婚礼十分隆重,婚礼的活动一般分为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白族服装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而实用的绣花挎包。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的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白族服装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而实用的绣花挎包。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的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白族服装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而实用的绣花挎包。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的艳红、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白族特有的本主文化、本主节

本主节“本主”意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古时白族自然村落或某一地域的护卫之神是白族人民特殊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贞妇孝子忠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白族特有的本主文化、本主节

本主节“本主”意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古时白族自然村落或某一地域的护卫之神是白族人民特殊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贞妇孝子忠

传统文化 中国风俗:白族狂欢节“绕三灵”

绕三灵始于南诏最初是古代白族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三灵”指的是“佛都”崇圣寺、“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绕三灵白语叫“观上览”意为“逛三都”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盛会。会期为每年农历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