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磁州窑装饰艺术
Posted 构图
篇首语: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磁州窑装饰艺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磁州窑装饰艺术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颇有影响的民间窑业之一。始烧于五代末北宋初,发展于北宋中晚期,经金、元至明清。由于该窑制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陶瓷工艺技术、装饰艺术方面有出色的贡献而闻名遐迩。
在河北省磁县境内的漳河两岸与滏阳河畔的村野中,古窑遗址星罗棋布,这里就是古磁州窑所在地。它可分为两大窑区,一处是布于漳河东西两岸的“观台镇”窑区,傍依滏阳河的“彭城镇”是又一大窑区。它们在地貌上属太行山东麓山前丘陵地带,在地理位置上距河北大煤田峰峰矿不远,在地质条件方面“已发现的古窑址都位于石碳二迭纪含煤向斜边缘”,边缘处都出露着一种含铁、钛量较高,有一定的可塑性,乾燥强度不高,耐火度较高。(1580—1690度)适宜单独制粗瓷的原料大青土,并伴有灰白色杂以銹黄色的高岭质岩石。显然,古磁州地带的地质条件,提供了烧窑所需的充足的矿源和水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扎根于沃土中的古磁州窑业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磁州窑的辉煌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制瓷工匠用化妆土美化粗质原料,以多样化的工艺技法烧制出别具一格的器皿,装饰艺术独树一帜。在丰富多彩的瓷品中,既有白、黑单色瓷,亦有绿斑白瓷,划、刻、剔、釉下彩绘及红绿彩瓷和低温三彩按装饰技法划分不下12种。由于磁州窑制瓷原料的低劣,制品坯体色灰且粗糙,实用与观赏效果均差。为了满足人们喜用白瓷的购求需要,工匠们继用传统的以化妆土美化坯体的技法,将该地蕴藏的一种高岭质岩石粉碎淘洗调成泥浆涂于色灰粗糙的坯体上施釉高温焙烧,制成色白光润的白瓷。细细观察磁州窑各种制品的坯体上都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划、刻、剔、绘等装饰技法皆于化妆土层上施展“无论是剔、刻、划花或画花,都能充分地发挥物质材料性能和工艺特点,表现出物象特征,创造出具有独特之美的工艺形象”。如当时略早问世的白地剔花器就是在瓶、大碗、洗或渣斗等器的外壁白化妆上剔出缠枝花纹,剔面部位露胎色,花纹处洁白,烧成后画面上呈现灰或淡褐色地托起洁白色花枝,一显淡雅柔和的美,纹样突起又有浅浮雕的魅力。北宋中晚期烧制的白地黑剔划花器,则是在坯体上施白化妆,待半干时加挂黑色料层,于其上划出纹样轮廓,而后剔除纹样外围的黑料层,露出白化妆,再用尖状工具划出纹样的细部,施釉烧成,漆黑的花纹跃然于白色地上,鲜明、强烈、动人,别具粗犷豪放的风采。用笔蘸“斑化”料在白化妆上或釉上作画,以生动的笔线和黑色轮廓表现物象,画面白地上的黑色花蝶、竹雀、飞雁、戏童等等简练活泼、气韵贯通。白地黑花这一中国画技法的装饰,充分表现了富有生活色彩的题材,自然潇洒的风格,深得民众喜爱,成为磁州窑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磁州窑的各种装饰效果都是在胎、化妆土与色釉三者间的不同色调对比中展现、变幻、强化,化妆土的运用使得多种装饰技法取得了开创性的艺术效果。
陶瓷制品是有容积的形体,有实用价值的器物,本身具有量感、体积和空间的特点,一切手段的装饰都要附着、和谐于有实用功能的形体。既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又满足人们的观赏。磁州窑的装饰艺术,表现在实用美观程式化的器物造型与变化巧妙、朴实无华的装饰技艺的完美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影响四方广为传播。
造型艺术
随着宋代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和文化发展,民众阶层对陶瓷制品实用功能的要求与观赏性的追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磁州窑工匠适应民众之需在力求强化各式制品的实用性与外观美的统一上做了极大的努力,尽管所生产的盘、碗、壶、盒、洗、盆、灯、瓶、罐、尊、枕等器物都是生活日用品,但在造型的形式处理上都体现出在变化中求得统一,在统一中赋予变化,以取得两者的完美结合,就是说既有造型局部上的多样变化,又有整体上的统一,达到了丰富、耐看、和谐、含蓄的目的。如白釉罐的造型,口部微向外撇,颈部稍稍内收,腹部外凸,底足缩小,由于对形体不同部位形式处理上的变化,而产生一种丰富耐看有韵味的整体效果。梅瓶的造型,颈部是短直线型,腹部是曲线型,两者之间有曲与直的变化和对比,工匠又在颈部的直线型中糅进曲线的成份,使瓶体下部的曲线中含有直线的成份,这样颈部较短的直线型既与主体上部的曲线型产生对比,又与主体下部的直曲线型呼应,使造型既有变化又统一在简练、挺秀、含蓄的风韵中。白釉划花碗的口与腹部轮廓线型以曲线为主,仅在足部做了短直线处理,它与腹部曲线型产生了直曲对比,衬出碗型主体部位的曲度美,又增添了碗型的稳定感。制瓷工匠不仅成功地运用组成形体的轮廓线型的张弛与收缩的对比,构成一种饱满、挺秀、端庄、大方的造型,又从陶瓷器是有一定体积又有空间的立体造型特点入手,运用造型各部份之间的体量对比关系使其丰富变化,增添气势。如双系罐的造型,在罐颈部两侧置有双系,这些“系”都较小与大体量的罐腹部份对比鲜明,突出了罐体丰满、敦实的美感。同时,由于双系的添置,形成了虚空间与罐体构成虚、实对比的关系,造型的整体效果生动而有气势。作为立体造型的陶瓷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形状。就是说,在水平面角度上呈现的形状与垂直角度上呈现的形状不一样。然而在人们的视觉中形成的立体造型样式,通常是在习惯的视角下平面形状与立面形状的结合而为的。但其中存在着有的造型以平面变化为主,如盘、碗、盒、洗等,有的造型以立面变化为主,如瓶、罐、尊、壶等,磁州窑大宗产品之一的瓷枕,是一种平面视觉感强的器物,为了避免枕形的千篇一律,使之多彩多姿,工匠们在枕的平面设计上,巧妙地运用曲绕、直线,软、硬线角的变化组合,构成腰圆、八角、如意、银锭、长方、鸡心、花瓣、梯形等等,这些枕型的突出特点是,平面部位式样变化优美,立面部位单一挺劲,从枕身四壁到枕底部基本是向内微收的直线,衬托出变化不一的枕面的特点。
磁州窑的各样造型都给人留有整体感强、特点突出的印象,体现了制瓷工匠根据原料性能运用工艺手段,处理好对比与谐调、整体与局部、平面与立面的变化统一关系,把握安定与生动、比例与尺度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从而取得造型设计艺术上的成就。
装饰艺术
磁州窑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器物造型设计艺术上趋向成熟完美,更突出地表现在装饰技艺的多样化,装饰题材的广泛,画面构图与色调对比灵活变幻的艺术处理。尤其在彩绘技艺方面,以绘画的笔法画图案,创造了陶瓷绘画性的装饰风格,为陶瓷装饰开拓了新路。磁州窑在装饰艺术处理上相当出色,其装饰题材和纹样构图都打破了以往规矩的几何纹样、严格的对称构图的成规,所见的都是简练生动的物象自由活泼地呈现在造型所需的装饰面上,使严整的构图形式与生动活泼的物象统一起来,形成磁州窑装饰的新风格。磁州窑的纹样组织,以图案式构图为主,兼有接近国画的样式以图案手法排列,或单一接近国画章法的构图形式。
1、图案式构图即是指在造型上以图案形式表现纹样,展现纹样的既自由活泼又不失严整有条理的构图格律。常以连续连缀式、散点式、开光式、折枝式做骨架组织纹样构图。
①连续连缀式。构图中以点定位,以线连接做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的两方连续带状式,或自上向下,或自下向上的四方连缀式。如白地剔花牡丹纹瓶,在瓶体的主要部位以牡丹花朵定点,枝茎为骨架在花朵间做有起伏的接连,花朵与叶片是安定的,枝茎却是灵巧的、活泼的、运动的,使整齐有条理的构图呈现起伏有节奏的变化,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美感。此种构图在磁州窑作品中不乏其例,多见于北宋中晚期成熟的白地剔花、白地黑剔或绿地黑剔器物的装饰面上,河南汤阴出土的白地剔花牡丹纹瓶是典例。
②散点式。在器物形体的主要部位,自由灵活地散布着同一种装饰物象,寓自由之中有规律、活泼之中有章法,散而不乱。收藏在日本国的白地黑剔牡丹纹瓶,是散点式构图的典例,几株黑牡丹环布于瓶体主要部位的上、下、左、右四方,参差错落。以白色的空间衬托,鲜明醒目,有一种疏朗大方清新明快的美。在北宋末和金代的瓶、罐等器物上常见到散点式构图的白地黑花、草花、蝴蝶或花、蝶相间的纹样,自然活泼。
③开光式。在器物形体的主要部位,以直、曲线型勾勒出长方、圆、椭圆或花形框线,称为“开光”在其内装饰主题纹样。磁州窑枕类器物的枕面上几乎全是开光式构图,随枕形做如意头式、腰圆式、八方式开光。瓶、罐类制品也以开光式构图突出装饰主题。上海博物馆藏白地黑花梅瓶,在瓶腹部位四个双才勾画的圆形开光内墨书“清”、“沽”、“美”、“酒”四字,格外引人。此种装饰构图使画面上的纹样饱满而不杂乱,鲜明醒目。
④折枝式。是一种没有严格骨架的构图,所表现的纹样按照造型特点自由地舒展在装饰部位上,作单独纹样的均衡式或适合纹样的满花式,都能达到与器物造型的和谐统一。如磁州窑牡丹纹瓶,牡丹花枝布于瓶体,工匠依据牡丹花、叶的特征和生长规律,画出一株置根于瓶体底部向上勃生的牡丹花枝,花、叶错落,枝茎游转,疏密相间,均衡匀称与挺秀的瓶体配衬相得益彰。白釉刻划花纹碗,常常以一枝牡丹、一枝荷莲随碗形环绕,布满圆面。这种折枝纹样的适合布局,形式不拘一格,有的花枝招展,有的花朵被枝叶环抱,有的花、叶相间,有的以叶托花,变幻多姿,生动活跃,巧妙地运用花、叶、梗之间的疏密、转折和面积的大、小关系,组成具有适合于器物造型的圆形轮廓,而花纹又是不偏不倚、力量平衡的不规则构图。
2、接近国画的装饰,图案式的表现,这种装饰从局部看很有国画的特点,但整体装饰上则有图案式效果。如磁州窑白地黑花罐或四系瓶,器腹前后两面的相对部位画同式的开光,其内绘龙或凤纹。龙、凤的描绘是国画的线描手法,构图则是按照形体特点采用多层次带状与对称开光形式相结合的图案式布局,一收画面饱满规整、主题装饰突出的效果。再如白地黑花牡丹纹瓶,牡丹纹样的画法收用了国画的笔线、画意,笔笔中锋贯底,落笔于虚实相间,以敏捷游勒的枝线为骨架,立形质,传神情,画意、章法在不同程度上接近国画,但在结合工艺生产中又有变化,糅进了图案手法,使花枝的形象富有装饰风格。花和叶的画法是强调影像的完整,不采用国画的重叠交错。工匠依据自然界物象的生理状态加工洗练,以线描勾勒和黑影平涂技法,对物象的性格作突出表现,塑造出介于国画与图案之间的一种简练生动的新风格。
3、单一的接近国画的构图。在器物造型的主要部位只作国画式的装饰,应当说这是适于平面装饰的构图,因此在磁州窑器物中多用于枕面的构图,大多出现在北宋晚期和金代的制品上。如腰圆形枕面上的双童戏鸟、枇杷绶带、山水古松,如意形枕面上的鹰击搏鸭,八方形枕面上的竹枝小鸟、婴戏等都有一种构图简明和谐、形象完整、笔线准确有力,近于国画黑、白线描的特点。一件八方形枕,枕面中间画一侧身而立的童子,身后方一只鸟笼,造成枕面右侧构图的充实,枕面左侧有较多的空间,然而童子向上前方伸出的双手产生了一种占据空间的气势,再与远处飞来的小鸟呼应,收到了整体构图上的均衡。运用虚、实相衬的构图,极近国画的章法,像绘画一样表现出晴空丽日下孩子们的趣事与欢乐。画面鲜活喜人。
磁州窑装饰艺术处理中的构图与黑、白设色都是围绕着使主题纹样明确突出而安排的,它的笔绘技巧以简洁、圆熟、用笔少,在意境上着力为特点,具有妙不可言的艺术魅力。
相关参考
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上) 白瓷上的装饰技法及装饰品种 1.化妆白瓷:磁州窑工匠在用当地所产瓷土“大青土”制成的灰白瓷坯上加施白化妆土(俗称“白碱”),再罩一层透明釉料浆,高温烧成磁州窑的白瓷,
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上) 白瓷上的装饰技法及装饰品种 1.化妆白瓷:磁州窑工匠在用当地所产瓷土“大青土”制成的灰白瓷坯上加施白化妆土(俗称“白碱”),再罩一层透明釉料浆,高温烧成磁州窑的白瓷,
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中) (接上期) 一、白瓷上的装饰技法,装饰品种 13.白地雕塑镂空(孔)印花:磁州窑的产品多以手拉坯为主,也有雕塑、模印、镂空装饰。先雕塑或模印镂空成型,再施白化妆土上
磁州窑瓷器装饰艺术赏析(中) (接上期) 一、白瓷上的装饰技法,装饰品种 13.白地雕塑镂空(孔)印花:磁州窑的产品多以手拉坯为主,也有雕塑、模印、镂空装饰。先雕塑或模印镂空成型,再施白化妆土上
磁州窑的唐诗枕 在瓷器上书写诗词始于唐代长沙的铜官窑,宋代磁州窑继承了这一表现手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装饰特色,创造出比长沙窑更为丰富灵活、形式多样的诗文表现风格。尤其是在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器上的诗
磁州窑的唐诗枕 在瓷器上书写诗词始于唐代长沙的铜官窑,宋代磁州窑继承了这一表现手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装饰特色,创造出比长沙窑更为丰富灵活、形式多样的诗文表现风格。尤其是在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器上的诗
[专家点评]宋磁州窑黑釉铁锈花鼓腹梅瓶 直口、短颈、圆肩、微鼓腹、腹下渐收、圈足。器颈部塑一周圆凸棱,腹部绘潇洒写意的铁锈卉纹。全器遍施莹亮平滑的黑釉,足面露胎。该器装饰简洁明快,造型饱满浑厚,朴实
[专家点评]宋磁州窑黑釉铁锈花鼓腹梅瓶 直口、短颈、圆肩、微鼓腹、腹下渐收、圈足。器颈部塑一周圆凸棱,腹部绘潇洒写意的铁锈卉纹。全器遍施莹亮平滑的黑釉,足面露胎。该器装饰简洁明快,造型饱满浑厚,朴实
浅谈元代瓷器云肩纹 元代的瓷器艺术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手法,在继承了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吉州窑、越窑的艺术风格和图案纹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为了让自然
浅谈元代瓷器云肩纹 元代的瓷器艺术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手法,在继承了唐代长沙窑、宋代磁州窑、吉州窑、越窑的艺术风格和图案纹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弥补了形体上工艺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为了让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