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郑板桥的身世及其它

Posted 板桥

篇首语:身不饥寒,天未曾负我;学无所获,我何以对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郑板桥的身世及其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板桥的身世及其它

  一幅“难得糊涂”复制品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喜欢张挂壁上的人恰恰是一些爱耍小聪明的人 。郑板桥的竹、润格以及他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使得郑板桥变成了一个“明星”似的人物,被“追星族”们常挂嘴边,这其实是郑板桥的不幸,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书画艺术的不幸。

  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兴化,曾出现过小说家施耐庵,文学家“嘉靖七子”之一的宗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文艺理论家、《艺概》的作者刘熙载以及郑板桥等。这些人中广为人们熟知的当属郑板桥,除了本文开头写的一些因素外,郑板桥在书画、诗文方面的成就才是他大名如雷贯耳的坚实基础。徐悲鸿先生曾题郑板桥“兰竹石图”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板桥家贫,四岁丧母,由乳母及表姑母抚育长大。他志存高远,勤读经书,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但他做官不是为了个人发财享福,而是“有志加泽于民”。他有一方“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印,概括了他的功名方面。乾隆七年郑板桥任山东范县、潍县令,在任期间,“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乾隆十一年、十二年,山东灾荒以至“人相食”,他不等上司批准就“开仓赈贷”,结果使成千上万的百姓得于生存,而他本人则落得一个罢官离职的下场。关于他去官的原因,除了“为民请赈,忤大吏”,还有“以疾归”、“以婪罢”,不管怎样,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郑板桥的爱民思想与为官之道,是与当时官场风气格格不入的,去官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只是时间的迟早罢了。

  郑板桥去官后,来到了他早年卖过画的扬州,与金农等老友一道靠卖字画为生,由此我们额首相庆,郑板桥因此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的书画作品。关于郑板桥在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限于篇幅,我们另文介绍。这里试谈一下他的诗文方面。清人张维屏曾说“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松轩随笔》)真意、真趣尤其体现在他的诗文中。“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情。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他在山东潍县任上写的一首诗,由竹叶搅动发出的“沙沙”声,郑板桥也会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正体现了他时刻关心百姓的真意所在。郑板桥曾有一个著名的鬻书画润格,字奇文更奇,文不长,照抄如下:“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乾隆己卯拙公和上属书谢客板桥郑燮。”

  道情是曲艺的一个类别,渊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事为题材。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也叫“渔鼓”。明以来流传甚广,各地的道情、渔鼓均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起来,语言通俗易懂,还夹杂了许多民间俚语。因此它是一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郑板桥作有道情十首,今存墨迹本多种。 作于四十五岁时的“道情词卷”题识云:“雍正三年,岁在乙巳,予落拓京师,不得志而归,因作道情十首以遣兴”。板桥的“道情十首”在扬州一带影响很大,刻本问世后,又“传至京师,幼女招哥首唱之,老僧起林又唱之,诸贵亦颇传颂,与词刻并存”。(板桥《六分半书诗叙》册)下面择录二首以见一斑: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未央宫里王孙参。南来薏苡陡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孔明枉作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郑板桥著有《板桥集》。内收诗、词、道情、题画、家书等内容,文辞多出于己意,清新自然,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尤能体现真气、真意、真趣。在《板桥集》“后刻诗序”中,板桥写道“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烂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这表明了板桥维护自已诗集的纯洁性,也可以理解是维护自己的“版权”,可惜当时缺少版权法,使得板桥出此恶语,虽出于无奈,也只有板桥说的出、做的到。

  已经够了。我们了解了郑板桥种种方面,你不觉得自己挂在嘴边“难得糊涂”有点滑稽了吗?大智若愚,前题是先要具有大智慧。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郑板桥的身世及其它

郑板桥的身世及其它  一幅“难得糊涂”复制品传遍大江南北,许多喜欢张挂壁上的人恰恰是一些爱耍小聪明的人。郑板桥的竹、润格以及他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使得郑板桥变成了一个“明星”似的人物,被“追星族”们常

文章大全 谜语大全及答案超难

1、中秋过后又重阳。(打一郑板桥诗句)谜底:一节复一节2、黄铜身,紫铜身,铜铃里边黑铁心。(打一水果)谜底:枇杷3、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打一文具)谜底:铅

传统文化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最能体现郑板桥书艺特点的,是被称为“六分半书”的作品。何谓“六分半书”?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曾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隶书又被称作“八分书”,而郑板桥的书法是“书法《瘗鹤铭

传统文化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最能体现郑板桥书艺特点的,是被称为“六分半书”的作品。何谓“六分半书”?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曾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隶书又被称作“八分书”,而郑板桥的书法是“书法《瘗鹤铭

中国名人 郑板桥因吃上当

郑板桥辞官后,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不得不靠卖书画为生。鉴于郑板桥的名气,社会上各类求板桥作画的人是络绎不绝。可郑板桥的画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巨贾,他就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ldq

中国名人 大事明白小事糊涂的郑板桥

郑板桥的一生历经坎坷。他长期生活穷困潦倒,却能够历经三朝,享年73岁,在当时“人过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实在算得上高寿。郑板桥名叫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

美术长廊 真假郑板桥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字画风靡全国,很得人们喜爱。   一天,郑板桥回到家乡兴化,住在一家客店里,看见几幅有他署名的画,便找到店主问明缘

传统文化 如何鉴定郑板桥作品

如何鉴定郑板桥作品  “扬州八怪”的书画作品很多,在民间也有不少收藏,其中尤以郑板桥的书画作品为盛。但据湖南省博物馆古代文物部副研究员刘刚介绍,在民间收藏的郑板桥书画作品,大多数是赝品。  那如何鉴别

传统文化 如何鉴定郑板桥作品

如何鉴定郑板桥作品  “扬州八怪”的书画作品很多,在民间也有不少收藏,其中尤以郑板桥的书画作品为盛。但据湖南省博物馆古代文物部副研究员刘刚介绍,在民间收藏的郑板桥书画作品,大多数是赝品。  那如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