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

Posted 笔筒

篇首语: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专家点评] 清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

  清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清宫旧藏,高13.7厘米,口径最大9厘米。

  笔筒天然卷书式,截面近乎“凹”字形,左右对称,曲线流转,于选材上煞费周章。器口沿镶嵌文竹一周,颜色和谐,过渡自然。底部保留原有竹节之横膈,略加修饰,风格朴素,非人工雕凿可得。笔筒外壁以留青法表现柳荫洗马情景。画面于弧突部分如画卷般徐徐铺展,柳树旁,溪岸上,三匹健马,或立,或卧,神态悠闲,动势准确。溪水中一人高挽裤脚,手牵缰绳,马则伸颈缓步,意态踌躇。以凹入部分为界,与浴马图相对的是一马垂首隐身于山岩之后。笔筒造型别致,为装饰图样增添了变化之妙。

  此器留青工艺极精,能于薄薄的青筠中区分出多个层次,表现物象的透视关系。某些局部的处理,如柳条、马尾、溪水等部分,都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旋涡辅以阴刻,草木杂以浅浮雕,树干上略加染色等,多种技法的配合,为此器增色不少。

  编辑:因因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竹雕镶口留青山水笔筒

[专家点评]清竹雕镶口留青山水笔筒清竹雕镶口留青山水笔筒(拓面)  这件清中期竹雕镶口留青山水纹笔筒,高13厘米,口径9.9厘米。留青法刻山水界画于笔筒一周,画面上树木成林,山水秀丽,留青的浓淡不同,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竹雕镶口留青山水笔筒

[专家点评]清竹雕镶口留青山水笔筒清竹雕镶口留青山水笔筒(拓面)  这件清中期竹雕镶口留青山水纹笔筒,高13厘米,口径9.9厘米。留青法刻山水界画于笔筒一周,画面上树木成林,山水秀丽,留青的浓淡不同,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竹雕牧牛图笔筒

[专家点评]清中期竹雕牧牛图笔筒  这件笔筒高14厘米,最大口径9.9厘米,最大足径12.1厘米。此竹雕保留竹根天然形态,采用浮雕、镂雕及留青等多种技法,细节处理极为传神,它继承了古代绘画与雕刻艺术中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竹雕牧牛图笔筒

[专家点评]清中期竹雕牧牛图笔筒  这件笔筒高14厘米,最大口径9.9厘米,最大足径12.1厘米。此竹雕保留竹根天然形态,采用浮雕、镂雕及留青等多种技法,细节处理极为传神,它继承了古代绘画与雕刻艺术中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竹雕白菜笔筒

[专家点评]清竹雕白菜笔筒  清竹雕白菜笔筒,封锡爵作高17.3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9.2厘米。  笔筒作白菜形,筒壁雕菜叶4重,内如剜出菜心,内壁有剔除之螺旋节痕。菜叶脉络清晰,刀痕宛然,边缘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竹雕白菜笔筒

[专家点评]清竹雕白菜笔筒  清竹雕白菜笔筒,封锡爵作高17.3厘米,口径9.4厘米,底径9.2厘米。  笔筒作白菜形,筒壁雕菜叶4重,内如剜出菜心,内壁有剔除之螺旋节痕。菜叶脉络清晰,刀痕宛然,边缘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竹雕山水人物笔筒

[专家点评]清竹雕山水人物笔筒  清竹雕山水人物笔筒,高12.2厘米,筒径6.2厘米。  笔筒圆体,三矮足。器表浅浮雕山水人物:云气缭绕之间,现出山岩高峻,崖岸平旷,溪水潺潺,松竹掩映。有柴扉半掩,门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竹雕山水人物笔筒

[专家点评]清竹雕山水人物笔筒  清竹雕山水人物笔筒,高12.2厘米,筒径6.2厘米。  笔筒圆体,三矮足。器表浅浮雕山水人物:云气缭绕之间,现出山岩高峻,崖岸平旷,溪水潺潺,松竹掩映。有柴扉半掩,门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竹雕白菜圆笔筒

[专家点评]清中期竹雕白菜圆笔筒  清中期竹雕白菜圆笔筒,高11.5厘米,直径5.8厘米。  笔筒圆体,较纤巧,三矮足。通体以去地浮雕法表现纹饰,故口边及足沿略突出。筒壁雕倾侧的白菜一棵,叶片翻卷,又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中期 竹雕白菜圆笔筒

[专家点评]清中期竹雕白菜圆笔筒  清中期竹雕白菜圆笔筒,高11.5厘米,直径5.8厘米。  笔筒圆体,较纤巧,三矮足。通体以去地浮雕法表现纹饰,故口边及足沿略突出。筒壁雕倾侧的白菜一棵,叶片翻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