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吴让之 刻竹印

Posted 传统文化

篇首语: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吴让之 刻竹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专家点评] 清吴让之 刻竹印

清吴让之刻竹印(印面)

  吴让之得一方竹,制一手杖,自号“方竹丈人”。又取一小截刻成四面印,“晚学居士”为其中一面。

  竹面因纤维粗涩,不易奏刀,刻好更难,但吴让之不愧为制印高手,不仅能刻,且能刻出味道。此印生拙味极重,老辣耐看,“士”字上伸之“居”部,填补空白,使左右笔画关系协调起来。

  文人历来对竹情有独钟,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句,又称其为“君”,可见对竹的钟爱,寻一奇竹制一竹印,不失为文房中雅玩。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海派翘楚 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

海派翘楚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  正近代我国绘画流派中,以上海画家的“海派“时间较早,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说起“海派“,一般都以赵之谦(1829—1884年)、吴昌硕(1844—1927年)为

传统文化 海派翘楚 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

海派翘楚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  正近代我国绘画流派中,以上海画家的“海派“时间较早,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说起“海派“,一般都以赵之谦(1829—1884年)、吴昌硕(1844—1927年)为

传统文化 海派翘楚 谁领风骚(续)——赵之谦、吴让

海派翘楚谁领风骚(续)——赵之谦、吴让  《海派翘楚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稿,我从起意到脱稿,花了好几年时间。按照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我在脱稿后,仍没停止过寻求佐证

传统文化 海派翘楚 谁领风骚(续)——赵之谦、吴让

海派翘楚谁领风骚(续)——赵之谦、吴让  《海派翘楚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稿,我从起意到脱稿,花了好几年时间。按照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我在脱稿后,仍没停止过寻求佐证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吴历 山村树密图

[专家点评]清吴历山村树密图  吴历(1632——1718)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并称“四王吴恽”。  吴历画风虽然出入北宋及元代画家之间,但他并不像“四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邓渭刻竹笔筒

[专家点评]清邓渭刻竹笔筒  此笔筒高12.2公分,直径6.6公分。口、底以角镶嵌。笔筒上刻行书七律一首,字体秀雅、刀功精深,能体现笔意。落款为“云樵制”。  云樵是清代邓渭之号,邓渭(约1730——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吴历 山村树密图

[专家点评]清吴历山村树密图  吴历(1632——1718)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并称“四王吴恽”。  吴历画风虽然出入北宋及元代画家之间,但他并不像“四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邓渭刻竹笔筒

[专家点评]清邓渭刻竹笔筒  此笔筒高12.2公分,直径6.6公分。口、底以角镶嵌。笔筒上刻行书七律一首,字体秀雅、刀功精深,能体现笔意。落款为“云樵制”。  云樵是清代邓渭之号,邓渭(约1730——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吴大徵抄手砚

[专家点评]清吴大徵抄手砚  这方吴大徵铭端石砚,端庄、大方、古雅,石质亦佳,为明时物。长22.4、宽14、高7.7公分。  砚左侧刻有楷书铭文:“磬石贵有声,砚石贵无声。无声声价重,有声声价轻。君子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吴大徵抄手砚

[专家点评]清吴大徵抄手砚  这方吴大徵铭端石砚,端庄、大方、古雅,石质亦佳,为明时物。长22.4、宽14、高7.7公分。  砚左侧刻有楷书铭文:“磬石贵有声,砚石贵无声。无声声价重,有声声价轻。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