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芦花寒燕图
Posted 芦花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芦花寒燕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专家点评] 芦花寒燕图
细部
题跋
元代江南的嘉兴城里,有两位画家比门而居。一画家门庭若市,求画者众多,收入自然也颇丰。相比之下,另一位画家门可罗雀,家人多有怨言,画家道:“二十年后不复尔!”这一位画家就是被后人誉为元四家之一的吴镇。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等。他家境贫寒,“群处穷居,寡营敛迹,孑立独行,谢绝世事”过着清苦的隐居生活。作品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自是不被俗眼看重。吴镇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巨然并受赵孟頫的影响,融入南宋院体山水画的一些技法,自树一帜。
此《渔父图》,是一件淡逸悠远、清光宜人的江南风景画,图中山势平缓,水边蒲草萋萋,一叶扁舟出没于水波涟漪中,似可感受到水上的清风拂过。虽是小品,却是气象开阔,溢出一股清旷野逸之趣。
《渔父图》自题诗一则:“点点清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吴镇除绘画外,并擅长草书,传世有草书“心经”。
此画绢本墨笔,纵278厘米,横38.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点评:晓军
相关参考
禅林用语。指超越彼此分别思量之境界。盖白马与芦花皆为白色,故白马入于芦花丛中,于视觉上即无有分别,白马与芦花共一色,浑然合一;于禅林中,乃转指超越人我、大小、高低、美丑等种种分别见解之境界。碧巖录第十
禅林用语。指超越彼此分别思量之境界。盖白马与芦花皆为白色,故白马入于芦花丛中,于视觉上即无有分别,白马与芦花共一色,浑然合一;于禅林中,乃转指超越人我、大小、高低、美丑等种种分别见解之境界。碧巖录第十
禅林用语。指超越彼此分别思量之境界。盖白马与芦花皆为白色,故白马入于芦花丛中,于视觉上即无有分别,白马与芦花共一色,浑然合一;于禅林中,乃转指超越人我、大小、高低、美丑等种种分别见解之境界。碧巖录第十
禅林用语。指超越彼此分别思量之境界。盖白马与芦花皆为白色,故白马入于芦花丛中,于视觉上即无有分别,白马与芦花共一色,浑然合一;于禅林中,乃转指超越人我、大小、高低、美丑等种种分别见解之境界。碧巖录第十
1、小河哗哗地东去,芦花不为之所动;一年一度的雁阵迁徙轮回,芦花也视而不见,它只是痴迷地固守着脚下这贫瘠的土地。2、到了山脚下,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娆,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一大片朝霞
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3、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2、像棉絮一般轻盈的雪,像芦花一般柔美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自由飞翔
1、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2、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
1、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舆恭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3、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阛阓。——《上孙使君》4、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小雅·蓼莪》5、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1、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李商隐2、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杜甫3、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李群玉4、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舆恭5、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6、世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