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伊秉绶 隶书节临张迁碑

Posted 隶书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伊秉绶 隶书节临张迁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专家点评] 清 伊秉绶 隶书节临张迁碑

  伊秉绶,字组似,号默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出为惠州知府,扬州知府,以廉吏善政称。工书,尤擅隶书,有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齐名。亦喜绘画、治印,精诗文。著有《留春草堂诗抄》,《清史稿》有传。

  此幅作品从笔法到结体,都入鲁公之室,显得凝练稳重,宽博舒展。横向舒展的隶意,流走的篆笔,断而不离,和而不流,又显得洒脱自如。伊氏用笔,起笔多不取逆势,长横顺势波出,短横则略顿即收,横竖处一驻、一提、一顿、一挫,然后中锋直下。撇捺平入徐行,收笔稍驻波起,寓媚于拙。伊氏墨法,重拙华滋,不见枯槁,有“如漆楮如简”之妙。能秉明《中国书法的理论体系》云伊书“壮伟厚重,笔划往往越出格子,侵入边缘空白,发出一种威临观者,震慑观者的气派。”确实如此,伊书藏巧于拙,于工稳中求变化,颇有匠心而又不矫揉造作,在更高层次上再现古风。

  点评人:西汀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伊秉绶行书轴

[专家点评]清伊秉绶行书轴  这件行书轴为清代书家伊秉绶书,纵86.6厘米,横39厘米。藏北京“荣宝斋”。  伊秉绶以擅隶书名闻瑕迩,字体趋扁,左右开张,取横势,而他的行书却反其道而行,行距松、间距紧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 伊秉绶行书轴

[专家点评]清伊秉绶行书轴  这件行书轴为清代书家伊秉绶书,纵86.6厘米,横39厘米。藏北京“荣宝斋”。  伊秉绶以擅隶书名闻瑕迩,字体趋扁,左右开张,取横势,而他的行书却反其道而行,行距松、间距紧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伊秉绶 隶书联

[专家点评]清伊秉绶隶书联  伊秉绶的隶书左右开合,气势博大,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但写的不好,有美术字之讥。一般伊秉绶的隶书用笔较圆劲,有篆籀意味,而这件隶书用方笔较多,倒有点像金农的书法用笔,或受其影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伊秉绶 隶书联

[专家点评]清伊秉绶隶书联  伊秉绶的隶书左右开合,气势博大,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但写的不好,有美术字之讥。一般伊秉绶的隶书用笔较圆劲,有篆籀意味,而这件隶书用方笔较多,倒有点像金农的书法用笔,或受其影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伊秉绶 行书札

[专家点评]清伊秉绶行书札  伊秉绶“行书扎”,纸本,86.6×39cm,藏荣宝斋。  伊秉绶楷、行书初师刘墉,继学李西涯,后入颜真卿之堂。虽然伊秉绶以隶书最为人称道,然他的行书也很有功力,并自成一家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伊秉绶 行书札

[专家点评]清伊秉绶行书札  伊秉绶“行书扎”,纸本,86.6×39cm,藏荣宝斋。  伊秉绶楷、行书初师刘墉,继学李西涯,后入颜真卿之堂。虽然伊秉绶以隶书最为人称道,然他的行书也很有功力,并自成一家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一)

[专家点评]清伊秉绶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一)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二)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三)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四)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五)  光孝寺位于广州市区,始建于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一)

[专家点评]清伊秉绶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一)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二)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三)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四)清伊秉绶 光孝寺虞仲翔祠碑(五)  光孝寺位于广州市区,始建于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何绍基 隶书卷

[专家点评]清何绍基隶书卷  何绍基隶书卷,藏辽宁省博物馆。纸本,纵25.1、横309.5厘米。何绍基是清代书法大家,篆隶行楷皆其擅长。他的隶书源于《石门颂》、《礼器碑》、《张迁碑》,此卷更多的是《张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何绍基 隶书卷

[专家点评]清何绍基隶书卷  何绍基隶书卷,藏辽宁省博物馆。纸本,纵25.1、横309.5厘米。何绍基是清代书法大家,篆隶行楷皆其擅长。他的隶书源于《石门颂》、《礼器碑》、《张迁碑》,此卷更多的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