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网上展馆] 宋代册页尺牍书法
Posted 尺牍
篇首语:人无常识,百事难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网上展馆] 宋代册页尺牍书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网上展馆] 宋代册页尺牍书法
南宋吴琚 书识语并焦山题名 纵31.3cm 横39.4cm
宋黄庭坚 草书花气诗帖 纵30.7cm 横43.2cm
北宋李建中 行书土母帖 纵31.2cm 横44.4cm
南宋朱熹 致教授学士尺牍 纵32.3cm 横43.5cm
南宋张即之 致殿元学士尺牍 纵30.7cm 横53.6cm
宋高宗赵构 七言律诗 纵27.1cm 横48.7cm
宋蔡襄 行书尺牍 纵24.7cm 横27.1cm
宋范成大 草书尺牍 纵31.5cm 横61.7cm
宋林逋 行书手札 纵31.2cm 横38cm
南宋陆游 致仲躬侍郎尺牍 纵31.7cm 横54.3cm
宋米芾 致景文隰公尺牍 纵28.4cm 横39.5cm
宋欧阳修 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心牍 纵25.9cm 横53.4cm
宋司马光 跋语 纵30.3cm 横48.6cm
宋苏轼 致季常尺牍 纵27.6cm 横45.2cm
北宋朱敦儒 尺牍 纵31.3cm 横43.1cm
南宋赵孟坚 致严坚中太丞尺牍 纵25.5cm 横33cm
宋吴说 尺牍 纵30.2cm 横44.6cm
南宋赵鼎 书子 纵33cm 横50.8cm
宋徽宗赵佶 瘦金体书诗 纵33.3cm 横63cm
南宋赵孟坚 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
一、尺牍概说
在中国,用书信作为交往沟通之方式,可上溯至两千五百年之前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文中记载有不少书信往返之事,如《左传·昭公二五年》:“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文选》“古诗一十九首之十七”、“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其中所谓“牒”与“书札”均指信函。“尺牍”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书》记载:“汉遣单于书,以尺一牍,辞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尺一牍”即汉代诏书,因书于一尺一寸之书版上,故名,后省称为“尺牍”,《史记》亦记曰:“缇荣通尺牍,父得以后宁”,缇荣之“尺牍”,即指其上书汉文帝,请求替父赎刑文书。自两汉而后,“尺牍”一词逐渐成为公私文书之通称,而人们为求变化也开始用“尺书”、“尺札”、“尺简”、“尺翰”、“尺纸”、“尺素”、“尺鸿”、“尺鲤”等词来称呼书信。此外,称呼私人信函,也用“书札”、“札翰”、“书疏”、“书问”、“简”、“函”、“小柬”、“手简”……等词;而对公文书则有“章”、“奏”、“表”、“启”、“牒”、“状”、“札子”、“笺奏”、“驳议”……等称。本文为行文方便,采用“尺牍”一词,代表以上所提及之所有公私信函。
二、宋代书仪简介
随著尺牍之文体与结构形式日益发展成熟,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使用层面日益普及,尺牍之体例规范因而建立。为使尺牍之书写体例格式不致因错误而失仪,写信之程式范本开始应运而生,这类尺牍之程与范本通称为“书仪”。早期书仪在东汉时已出现,其书结构以一年十二个月为纲,每个月均列书信范本。至于传世最早之书仪则为西晋靖(239——303)之“月仪帖”,其书为月仪形式,每月往复书信各一通,信以四字句为主。本院收藏唐人书“十二月朋友闻书”亦为月仪体裁之书仪,按一年十二个月份之次序排列,一个月一封示范尺牍。
南北朝以前,书仪大量发行,内容亦扩充许多,按书信者身份之不同,或致书情况场合之差异,而有各类书仪出现,如《皇室书仪》、《妇人书仪》、《僧家书仪》、《吉凶书仪》……等。不过,南北朝时代的书仪,现均仅存目而已。唐及五代之书仪尚存,敦煌地区保存下来不少唐写本书仪,其中尚有为唐志著录者,当为民间流行之书仪。
三、宋代册页中之尺牍书法
宋代册页中之尺牍大都以楷、行或草体书写,其中又以行书占大多数。由于尺牍为互通音讯而作,故书写时意在表达心境,直抒胸襟,而不在书法之艺术表现,是以笔法线条无须雕琢刻画,结构行气毋庸布置安排。在这种无意求工的情况下书写,呈现出的却是“无意于佳乃佳”的真率自然与潇洒随意,此即尺牍书法与其它形式之书法大异其趣之处。以宋四家之一的米芾(1051——1107)为例,在他诸多书法作品中,当推尺牍书法最见本色,也最富变化,如本院藏米芾“致伯充防御尺牍”,即“值雨帖”、“致先生尺牍”,即“清和帖”,以及“致临沂使君尺牍”三札,其笔法或纵逸泼辣,或沈著含蓄,或迅疾流畅,充分反映出米芾遒劲圆熟收放自如的笔力,提顿擒纵变化多端的笔法,与潇洒率意浑然天成的笔趣。
尺牍的书风往往会因书写对象与内容之不同,而有所变化,如赵抃(1008——1084)“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与“致知府舍人尺牍”,前者受书人为其肥,故以较轻松古朴的钟繇风格小楷书写;后者为致谢知府舍人之手启,故以较庄重严肃的颜字风格成书;又如蔡襄(1012——1067)澄心堂纸“尺牍”之内容,系拟以厚值蒐购佳纸,故以精美端整的小楷书之,显得与所求佳纸相得益彰;而蔡襄另一尺牍主要叙述其为脚气发肿所苦,是以书写舍谨伤工整的楷书,而采随兴适意的行书,此与其内容所述之身体状况甚有关联。
尺牍书法虽不像其它形式书作之刻意求精,但其自然率意,反而能忠实地透露出书写者之真正水平与实际风貌。书写尺牍时,手随心转,自由挥洒,不受任何拘迫,书者之功力在最自然的情况下透露,所以尺牍中常出现极精彩的作品。历代书家们的代表书迹中,有不少即是属于尺牍类,这些尺牍除述往还之情外,更成为书法史研究的重要资料。盖尺牍中未署年款者,其内容可详加考证,从而订出其书写时间,待其尺牍之书写时间一一定位,尺牍即可成为研究个人书风发展的基点。因此,经由书家之尺牍作品,可一窥其个人书风之演变,更可由同时期书家之尺牍中,看到时代书风发展脉络。
相关参考
[网上展馆]宋人册页绘画北宋赵令穰橙黄橘绿图纵24.2厘米横24.9厘米南宋李迪狸奴小影图纵23.5厘米横24.1厘米南宋李嵩花篮图纵26.1厘米横26.3厘米宋佚名乳鸭图纵25.8厘米横25厘米宋李
[网上展馆]宋人册页绘画北宋赵令穰橙黄橘绿图纵24.2厘米横24.9厘米南宋李迪狸奴小影图纵23.5厘米横24.1厘米南宋李嵩花篮图纵26.1厘米横26.3厘米宋佚名乳鸭图纵25.8厘米横25厘米宋李
[专家点评]明倪元璐草书书法尺牍 在明人的行草书法中,倪元璐以其纵恣奇崛的面目,达到了快心畅神的境界,从而饮誉书坛。倪元璐的尺牍,更是自然挥洒,出自性灵,格调高雅,逸趣横生,与元、明时盛行的姿媚书风
[专家点评]明倪元璐草书书法尺牍 在明人的行草书法中,倪元璐以其纵恣奇崛的面目,达到了快心畅神的境界,从而饮誉书坛。倪元璐的尺牍,更是自然挥洒,出自性灵,格调高雅,逸趣横生,与元、明时盛行的姿媚书风
传统文化 [网上展馆] 网上展馆中日非遗手工茶器——古代紫砂
[网上展馆]【网上展馆】中日非遗手工茶器——古代紫砂 中国的紫砂是传统手工制作的茶事专用器皿,应该是从明代开始。因在元明以后,茶事第三次转型,改为冲泡法,此时方才用得上“壶”这种形制的茶器。现在可以
传统文化 [网上展馆] 网上展馆中日非遗手工茶器——古代紫砂
[网上展馆]【网上展馆】中日非遗手工茶器——古代紫砂 中国的紫砂是传统手工制作的茶事专用器皿,应该是从明代开始。因在元明以后,茶事第三次转型,改为冲泡法,此时方才用得上“壶”这种形制的茶器。现在可以
[名家名品]苏轼的书法艺术宋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宋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宋苏轼致梦得秘校阁下尺牍宋苏轼次辩才韵诗宋苏轼覆盆子帖宋苏轼桤木诗卷宋苏轼前赤壁赋卷(一)宋苏轼致长官董侯阁下尺牍宋苏轼致坐主久上
[名家名品]苏轼的书法艺术宋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宋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宋苏轼致梦得秘校阁下尺牍宋苏轼次辩才韵诗宋苏轼覆盆子帖宋苏轼桤木诗卷宋苏轼前赤壁赋卷(一)宋苏轼致长官董侯阁下尺牍宋苏轼致坐主久上
[名家名品]文征明的书画及其市场明文徵明行书诗卷34×996.4厘米明文徵明自书杂咏25.6×258厘米明文徵明山水册页(书法之一)纵27.4、横14.9厘米明文徵明月夜观玉兰明文徵明草书书法尺牍之六
[名家名品]文征明的书画及其市场明文徵明行书诗卷34×996.4厘米明文徵明自书杂咏25.6×258厘米明文徵明山水册页(书法之一)纵27.4、横14.9厘米明文徵明月夜观玉兰明文徵明草书书法尺牍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