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李流芳考略

Posted 新安

篇首语:愿你在孤独难熬的时光里,始终没有辜负那个拼命的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李流芳考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家名品] 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李流芳考略

明李流芳 山水图(册)

明李流芳 吴中十景图之一 纵27.7厘米 横34.1厘米

明李流芳 吴中十景图之虎丘 纵27.7厘米 横34.1厘米

明李流芳 墨菊扇面

明李流芳 松荫观泉图 纵60厘米 横49厘米

明李流芳 山水册页之一

明李流芳 山水册页之二

  李流芳(1575—162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沧庵、檀园、古怀堂、香海、六浮道人、慎娱居士等。徽州歙县(今属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人。侨居嘉定。和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在明末清初艺坛上,李流芳的艺术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工诗书,风格清新自然。书法追随苏东坡,且造诣很深。还善篆刻,与皖派创始者何震齐名。偶游戏刻竹,学朱松邻。尤精绘画,擅长山水,兼工花卉,吴梅村称其为“画中九友”。由于迄今相隔三百余年,加上侨居嘉定的原因,作为新安画派的画家,人们对他了解甚少。因此,我根据调查和对李流芳诗文书画的研究,对其属新安画派及绘画思想、特点及编撰《芥子园画传》作如下探索:

  一、流芳原籍歙县西溪南村

  关于李流芳是什么地方人的问题,多数美术辞典和美术书籍都说是徽州歙县人,曾侨居嘉定。但在《简明美术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书中,却说李流芳是嘉定(今属上海)人,居常熟。对李流芳是哪里人的问题说法不一。

  一个人因侨居某地就是某地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新安画派历史上,有许多画家曾侨居外地,如程邃、查士标侨居扬州,但我们不能说他们是扬州人。

  清代翰林许承尧,歙县唐模村人,在他所撰《疑庵诗》中有“题女华拟李长蘅溪亭宴车图”诗云:

  檀翁家丰南,门对清溪水。寂寥三百年,竹树自妍美。浪游不复归,故墟犹可指……。

  程读山埙《雨窗绝句》原注:李流芳,字长蘅,故邑人,客嘉定,因家焉。与唐叔大,娄子坚,程孟阳称嘉定四先生。旧家在丰溪上,苦竹数顷,清溪一曲,父老犹能指其处。

  西溪南又称丰南或丰溪。历史上以上吴姓为主,但现存老辈人常说“先有李、金、彭,后有吴家村。”可见,李姓来西溪南最早。在村里,还有李流芳家的遗址,还有他的后代。

  《丰南志》载:

  李流芳,字长蘅,丰南人。万历丙午举人。再上公车不第。天石壬戌,近郊闻警,赋诗而返,遂绝意进取。年五十五病咯血而卒。

  由此足以证明李流芳确是歙县西溪南人。

  二、李流芳在艺术中的虚静观

  李流芳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举人,至天启(1621—1627)间阉党专权,政治黑暗,乃绝意进取,放迹湖山。天启二年(1622)李流芳抱疴闭门作《长林丰草图》轴,怅然有感,因自题一绝云: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

  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此诗中他已流露出浓厚的隐遁思想。天启二年,李流芳47岁,老庄的“道”家思想正迎合他这一时期的心态。因此,在文学、绘画等方面,他已养成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境界。在感悟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时,他有独到的理解。且看《虎丘》游记:

  虎丘,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鱼矶,昏黑无往时,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又今年春,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李流芳以“遂使山壑化为酒场”为“秽杂可恨”。极为推崇“山空人静,独往会心”的孤独之美,静默之美,正意味着他对澄怀观道、超象虚灵的山水情境的深刻理解。“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虚静中的知觉活动是感性的,同时也是超感性的。画家数次游虎丘,两次见虎丘本色,正是虎丘与我在“道”的层次上相凑相忘、同化同一的本真之色。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他推崇徐声远诗句“偏宜夜半游”,更表示出他对中国山水情境特定心理时空的选择。

  万籁俱寂,月色空朦,一切都浸淫在幽暗静谧之中。这是一种和平的梦幻,所赋予人的审美感受是透彻的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的暝想。这种独特的与大自然对话的方式,曾多次在他的诗作中体现出来,如《过皋亭龙居湾宿永庆禅院同一濂澄心恒可工人步月》一诗云:

  每多方外游,见僧即如故。灯明一龛下,夜长惬深悟。不知山月上,千林已流素。出门寻旧蹊,爱踏松影路。幽泉洗我心,微钟杳然度。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总之,独爱夜半游的虚静观,在李流芳的文化、绘画艺术创作中,已形成了鲜明特色。

  三、李流芳对绘画师古人、师自然的理解

  在艺术创作上,李流芳是善于学习的,在师古人、师自然方面,他有自己的想法。自称:

  余画无师承,又不喜临模古人。如此册于荆关、董巨、二米、两赵无所不仿,然求其似,了不可得。夫学古人者,固非求其似之谓也。子久仲圭学董巨、元镇学荆关,彦敬学二米,然亦成为元镇、子久、仲圭、彦敬而已。何必如今之临模古人者哉!余不能画,知其大意如此。

  此话似有别意。其实,李流芳并非没有师承,也不绝对摒弃学习古人。他的本意是告诫人们不要只求形似,不要死临摹。临摹古人是取前人之精华,师古人传统而为自己所用,变他法为我用,推陈出新,独创一格,这才是他的本意。清代新安诗人、画家程庭鹭曾评价过李流芳的画,认为所以能“修然尘外”,是与他数年“往来两峰三竺,跌宕湖山”分不开的。李流芳既学古人之长,更重视师法自然。他在《西湖卧游图跋》中自述:

  醉后泛小艇,从西陵而归。明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如镜中,复如画中。久怀此胸臆。(《孤山夜月图》)

  他曾多次在西湖写生,并把画稿拿出给程嘉燧欣赏。新安是他的故乡,他常来黄山、白岳之间吸取山水之灵气。陈楞山《玉几山房画外录》载有长蘅跋自作画数则,其一云:

  甲寅九月,扫墓新安,过吴门,别季弟无垢于寓舍,持素册授予曰:“遇新安山水佳处当作数笔,归以相示,可当卧游”。颔之而别。自禹航从陆至丰干,一路溪山红树,掩映曲折,或旷或奥,皆在画中行。归自屯溪,沿溪而下,清流见底,奇峰怪石,参错溪中,两岩束之,上限云日,所谓舟行若穷,忽又无际者。昔人称新安江之胜,今始见之……

  甲寅万历四十三年,李流芳40岁,在新安江亲自所见所闻的新鲜感受,深深地打动了他。之后,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历历皆影现乎此”。正因为李流芳常常深入生活,所以在创作实践中追求新意,特别是描绘特定的环境,能抓住事物的内在精神实质。他说:“古人画雪以淡墨作树石,凡水天空处,则以粉填之,以此为奇。余意,此与墨填者,皆求其形似者耳。下笔飒然有飘瞥掩映纸上者,乃真雪也。”可见他对绘画有一种创新精神,古人未表达的技法,他敢想敢做。这一想法也是基于师法自然的结果。

  四、李流芳的“三不似”理论

  “诗画一律”是苏东坡提出的。“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11郭熙《林泉高致·画意》云:“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言,吾人所师。”这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个命题。凡事都有度,若超过了度,事情就适得其反。如果我们过分地刻意追求“诗画一律”,如宋代风行的“诗意画”,那就悖离了“诗画一律”的本义。

  《自怡悦斋书画录》记载有李流芳的一段画论,表示了画家对“诗画一律”说的特殊认识,值得我们深思:

  淑士在山中,取唐宋人小诗闲适者,属余书一素屏,犹以卷舒不便,因作册子书前诗,又令以诗意作小景。夫诗中意有可画者,有必不可画者。“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画必此诗,岂复有画耶?佘画会之诗总不似,然亦何必其似?似诗亦不似画!岂画之罪欤!

  画会之真山真水总不似,画会之古人总不似,画会之诗总不似——这便合成为李流芳绘画思想中默契“道”的“三不似”理论。“不似之似”乃为真似。再回到诗画关系上看,二者各有它们的具体物质条件和特殊的构成规律,局限着各自的表现力和表现的可能性范围。因此“诗画一律”也就并非诗句与画笔一一对应的关系。

  诗与画的关系主要在于互补,二者相辅相成。诗由感而见,这便是诗中有画;画由见而感,这便是画中有诗。但有时,诗中不全是画,画中不全是诗。基于这一问题,就要求艺术家来正确处理,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待。应该说绘画当以画为主。命题作画的弱点是“画必此诗,岂复有画耶?”充其量,只有诗的图解而已。

  李流芳指出:“夫诗中意,有可画者,有必不可画者”,“似诗亦不似画矣。”说明他对“诗画一律”的深刻理解。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李流芳醉后得真如

  “酒”与中国文学有密切关系,唐代“酒中八仙歌”中有“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的诗句,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唐代怀素作书有言“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绘画方面也是如此,唐代张志和酒酣乘兴作画,同时击鼓吹笛,或闭目,或背面舞笔飞墨应节而成。王洽每欲图画,必待沉酣,解衣盘礴,吟啸鼓跃,先以墨泼,然后因其形象,为山为水,自然天成,倏若造化。宋代苏东坡以酒为神,尽用文章之斤斧。

  这一现象,在明代李流芳身上也体现得很突出。他的《墨戏图》册,笔墨酣畅淋漓,在册后的跋中云:

  余醉后往往喜弄笔墨,今夜得酒,连尽得十八帧,孟阳见而爱之,即以持赠,幸弗以示醒人。

  还有他的朋友,项真曾题其《水墨山水轴》云:“李三每画画,未画先泼墨,点点落新烟,笔笔含生色。寒崖骨崁崎,树老宛蠹蚀,理趣固甚奇,米颠若相逼。醉后作此图,残峦满小幅,我将遗叔醇,清斋亦峻陟。君画妙人神,细看定有得。”

  为什么酒后文人作画作书都佳境顿出,有如神助呢?我想一是酒能助兴。画人书家若兴致来时,所创作的作品定是有感而发,气足神完;二是酒能启迪创作灵感。特别是醉时的心态,万物在脑海中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这正是书画家们在创作中所需要的心态。这正是他们借助笔墨表达艺术的真实世界的好时机。在这个意义上说,酒是艺术创作的催化剂,是艺术家产生灵感的媒介。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词中写道:“昨晚松间醉倒,问松我醉如何?惊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这里最生动的是将松拟人化,他与松作对话。这种感觉平常是没有的,这只能醉后才能产生。辛弃疾的醉后作词和李流芳的醉后“喜弄笔墨”都是借酒来发挥灵感并物化的结果,都是倏若造化、穷理入神的最高境界。所不同的是,一个是以文化语言来表达,一个是用笔墨语言来表达。这些都是醉里得真如的好例子。

  六、李流芳是《芥子园画传》的创始人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在金陵周处台畔营建的新居。取“芥子纳须弥”之义。《芥子园画传》是李渔的女婿沈心友,根据家中原存李流芳画的山水画稿四十三页,请山水画家王安节整理和增编而成。经过三年后增编到一百三十三页,把山水画各种技法条分缕析的介绍出来,并附临摹古人各式山水四十幅,为初学者作楷范。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李渔六十九岁,在冬至日作《芥子园画传序》云:

  因伯出一册谓予曰:是先世所遗,相传已久。予见而奇之,细观赏,委曲详尽。无体不备,如出数十人之手。其行间标释书法,多似吾家长蘅手笔。及览末幅,得李氏家藏及流芳印记。益信为长蘅旧物云。

  又沈克庵心友跋云:

  寒家蓄古人翰墨颇多,而长蘅此册,最为赏鉴家所珍重。今王子扩而充之。发前人所未发,尤为仅事。是《芥子园画谱》,虽为王安节所增辑,实托始于李长蘅矣。

  《芥子园画传》在后来三百多年的美术教育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虽为普及性读物,但详尽而有系统,将高深玄妙的画论,以浅显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为广大初学者作入门参考,作用很大。到清末,这套画谱被石印翻刻。

  综上所述,李流芳作为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无论在绘画实践、独特的理论及文化等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今天,我们来重新认识李流芳,将对徽学研究和新安画派研究,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李流芳考略

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李流芳考略  李流芳(1575—162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沧庵、檀园、古怀堂、香海、六浮道人、慎娱居士等。徽州歙县(今属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人。侨居嘉定。和唐时

传统文化 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李流芳考略

新安画派早期画家李流芳考略  李流芳(1575—162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沧庵、檀园、古怀堂、香海、六浮道人、慎娱居士等。徽州歙县(今属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人。侨居嘉定。和唐时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周昉的仕女画

[名家名品]周昉的仕女画明李流芳山村读书图明李流芳山水册页之一  周昉字景玄,一作景元。又字仲朗,唐代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曾官赵州、定州长史。擅画人物,尤工于仕女画,是继张萱之后以表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周昉的仕女画

[名家名品]周昉的仕女画明李流芳山村读书图明李流芳山水册页之一  周昉字景玄,一作景元。又字仲朗,唐代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曾官赵州、定州长史。擅画人物,尤工于仕女画,是继张萱之后以表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继往开来-李成画派杰出代表王诜、许道宁

[名家名品]继往开来-李成画派杰出代表王诜、许道宁北宋王诜傑阁媐春纵22.5cm横21.7cm北宋王诜赢山图纵24.5厘米横145.1厘米北宋王诜溪山秋霁图纵45.2厘米横206厘米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继往开来-李成画派杰出代表王诜、许道宁

[名家名品]继往开来-李成画派杰出代表王诜、许道宁北宋王诜傑阁媐春纵22.5cm横21.7cm北宋王诜赢山图纵24.5厘米横145.1厘米北宋王诜溪山秋霁图纵45.2厘米横206厘米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元初画家钱选

[名家名品]元初画家钱选元钱选扶醉图(局部)纵28厘米横49.5厘米元钱选招凉仁女图纵22.4cm横21.7cm元钱选桃枝松鼠图纵26.3厘米横44.3厘米元钱选崖阿琪树图纵66.6厘米横27.5厘米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元初画家钱选

[名家名品]元初画家钱选元钱选扶醉图(局部)纵28厘米横49.5厘米元钱选招凉仁女图纵22.4cm横21.7cm元钱选桃枝松鼠图纵26.3厘米横44.3厘米元钱选崖阿琪树图纵66.6厘米横27.5厘米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美术教育家、画家汪亚尘

[名家名品]美术教育家、画家汪亚尘近现代汪亚尘金鱼图近现代汪亚尘金鱼图近现代汪亚尘花鸟四屏  一、求学  汪亚尘先生1894年生于杭州,父亲是绸缎庄里的职员,虽然汪亚尘自幼聪颖好学,喜爱书画,但迫于生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美术教育家、画家汪亚尘

[名家名品]美术教育家、画家汪亚尘近现代汪亚尘金鱼图近现代汪亚尘金鱼图近现代汪亚尘花鸟四屏  一、求学  汪亚尘先生1894年生于杭州,父亲是绸缎庄里的职员,虽然汪亚尘自幼聪颖好学,喜爱书画,但迫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