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刚健婀娜古浣子--邓石如的书法艺术

Posted 篆书

篇首语:一盏一直亮着的灯,你不会去注意,但是如果它一亮一灭,你就会注意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刚健婀娜古浣子--邓石如的书法艺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家名品] 刚健婀娜古浣子--邓石如的书法艺术

清邓石如 楷书联

清邓石如 隶书联

清邓石如 隶书轴

清邓石如 行草轴

清邓石如 篆书联

  邓石如是清代一位杰出的书法、篆刻家。原名琰,因避清仁宗颙琰讳,遂改名石如,后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山民、游笈道人、凤水渔长、古浣子等。安徽怀宁人。生于乾隆八年(1743年)四月二十九日,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十月四日。

  邓石如祖父邓士沅、父邓一枝皆工书法,终身无功名。邓母是怀宁文学(秀才)陈玉茗的幼女,生二子三女,邓石如居长。他幼时“家贫甚,酸甜苦辣无不备尝。”九岁时在塾中只读了一年书,因家境困窘,只好以“采樵、贩饼饵,日以其赢以自给”。在祖父、父亲的影响下,邓石如对诗文、书法、篆刻产生了兴趣。

  邓十八岁时,同邑人潘氏结婚,婚后第四年潘氏病逝。邓石如直到四十二岁才续娶了二十岁的沈氏,但沈氏只活到三十九岁也亡故了,邓石如有一儿三女,他为了谋生,经常出游。无法照顾子女,遂娶同邑程氏。邓石如六十三岁时,结束了辛勤的一生,驾鹤西去。

  邓石如很早就以书刻自给。一系布衣、一顶斗笠、一双草履、一根藤杖为伴,游历四方,虽是谋生,但客观上也开阔了眼界。邓石如一生遇到了几个对他艺术道路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如巴东知县梁巘见了邓石如作品,认为邓是可造之才,惜未谙古法,介绍邓到南京著名的收藏家梅鏐家,其后邓在梅家八年,获观大量古物、碑帖,邓石如刻苦学习,朝夕临习,寒暑不辍,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再如程瑶田,安徽歙县人,他对考据学、音律、篆刻、制墨等都有很深的研究,他与邓石如邂逅相遇,一见如故,程出所藏书帖借邓抄录临摹,邓自己说于此其书始获张主。邓到歙县鬻艺访友,程又介绍他结识了金榜,又由金榜认识了张惠言。此外,邓的朋友中还有袁枚、王文治等,他们或多或少都给邓以帮助。前面简单介绍了邓的生平与交游、学习情况。下面试分析邓的书艺。

  首谈篆书。小篆书以秦为盛、唐尚有李阳冰,其后日衰。至清代虽有几位篆书家,如王澍、钱坫等,但他们作篆,不是用笔仅开笔锋前截少许,就是剪去笔尖或者以绢素卷成柱状描写,一句话,毛笔本身的功能没有被利用起来。因此他们的篆书刻板拘谨,毫无笔情墨趣,徒存形骸而已。邓石如出,以长锋羊毫作篆,笔墨酣必畅,并参隶书笔意入篆,故尔恣肆骏宕,力透纸背,因此康有为称“吾尝谓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师”,“完白既出之后,三尺之僮仅解操笔,皆能为篆”。说出了历史真实。不过邓石如的篆书面貌很多,极见功力的篆书如“谦卦”篆书轴,“固易说卦传”篆书轴就不是人人能模写的。邓石如除秦小篆外,还写有汉“三公山碑”、金文大篆以及借鉴汉篆额、诏版等,涉猎即广、又操纵自如,令人叹服。

  邓石如的隶书曾“临史晨前后碑,华山碑、白石神君、张迂、潘校官、孔羡、受禅、大飨各五十本”,用功即勤,收获也绝大,他的隶书沉雄厚实,茂密瑰奇,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赵之谦、吴让之除了篆书学习邓外,隶书也深受影响。

  人们常常称道邓石如的篆书、隶书,其实他的楷书也是写的非常好,在他那个时代楷书大多学习唐楷,邓石如迈唐直入六朝碑版,宗法《瘗鹤铭》、《石门颂》、《崔敬邕》等碑,笔方势圆、凝重浑成,布白疏朗有自,康有为说“吾见邓顽伯学六朝书,而所成乃近永兴、登善。盖唐人皆法六朝,邓……亦师六朝,故能与之争道也”。换句大白话说,邓和唐人师承的是一个老师,他和唐人是“师兄弟”关系。邓以自己的实践,开拓了楷法必师唐的惯例,使楷书多了一些门经,功莫大焉。

  相对来说,邓石如行草书稍逊,但也很可观,并不像以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说的“真行皆未入体,草则野狐禅耳”,这很可能是因邓大胆地在行草中加入篆隶笔法让看惯了“帖学传统”的人一时难以接受的缘故吧。比如他的“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联写的气势飞动,笔力老辣,苍劲有力,后世也少有能与之比肩。

  包世臣曾在《国朝书品》中列邓石如篆书为“神品”,隶书和楷书为“妙品”,草书为“能品上”,行书为“逸品上”,应该说评的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

  能与邓石如篆、隶书相提并论的是他的篆刻艺术。他提出的“印从书出”的理论是指导他创作的思想,给后来的印人无限启迪,但由于本文主要谈书法,故这里从略。

  沙孟海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石如”,纵观邓石如的艺术成就,对此评价是当之无愧的,就让我们引用沙孟海先生总结语作为本文的结束。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邓石如的往事是什么样的 他在民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奇人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

传统文化 邓石如的往事是什么样的 他在民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奇人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代杨沂孙篆书联

[专家点评]清代杨沂孙篆书联  杨沂孙的篆书在清代是有一定地位的,《清史稿》称他“耽书法,尤致力于篆、籀”,“篆隶宗邓石如,而多自得”。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杨沂孙篆书是学过邓石如的,“自得”是指他的篆书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清代杨沂孙篆书联

[专家点评]清代杨沂孙篆书联  杨沂孙的篆书在清代是有一定地位的,《清史稿》称他“耽书法,尤致力于篆、籀”,“篆隶宗邓石如,而多自得”。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杨沂孙篆书是学过邓石如的,“自得”是指他的篆书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苏轼的书法艺术

[名家名品]苏轼的书法艺术宋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宋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宋苏轼致梦得秘校阁下尺牍宋苏轼次辩才韵诗宋苏轼覆盆子帖宋苏轼桤木诗卷宋苏轼前赤壁赋卷(一)宋苏轼致长官董侯阁下尺牍宋苏轼致坐主久上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苏轼的书法艺术

[名家名品]苏轼的书法艺术宋苏轼致子厚宫使正议尺牍宋苏轼致知县朝奉尺牍宋苏轼致梦得秘校阁下尺牍宋苏轼次辩才韵诗宋苏轼覆盆子帖宋苏轼桤木诗卷宋苏轼前赤壁赋卷(一)宋苏轼致长官董侯阁下尺牍宋苏轼致坐主久上

传统文化 邓派篆刻创始人 清代碑学书家邓石如简介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

传统文化 邓派篆刻创始人 清代碑学书家邓石如简介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李瑞清书法风格赏析

[名家名品]李瑞清书法风格赏析清李瑞清书法六屏“其山”(1)清李瑞清五言隶书对联“河长可为带清李瑞清五言书法对联“竹石”清李瑞清五言行书对联“不朽得于岁”清李瑞清六言行书对联“竹雨松风梧月”  李瑞清

传统文化 [名家名品] 李瑞清书法风格赏析

[名家名品]李瑞清书法风格赏析清李瑞清书法六屏“其山”(1)清李瑞清五言隶书对联“河长可为带清李瑞清五言书法对联“竹石”清李瑞清五言行书对联“不朽得于岁”清李瑞清六言行书对联“竹雨松风梧月”  李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