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釉中丹青色 瓷苑傲群芳
Posted 竹叶
篇首语: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羨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釉中丹青色 瓷苑傲群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釉中丹青色 瓷苑傲群芳
——元青花与明初釉里红“岁寒三友图”的对比分析(上)
苍松、翠竹、寒梅组成“岁寒三友”,是中国历代文人抒怀、寄情、言志的景物。元代末期,景德镇青花彩绘“岁寒三友图”开创性地将文人画的笔料(墨)意融合到陶瓷装饰上,这种出自民间的彩绘把工艺与艺术结合的一种样式,又在明代洪武官窑釉里红中得到延续,并表现得更为丰富、完美。本文选用收藏于各博物馆的传世品和考古出土的器物,对比分析元明之际青花与釉里红绘画性装饰的“岁寒三友图”,探讨两者之间相似而有别的特征,以及相同品种中不同的艺术品位。
一、从“三友图”装饰的器型、布局、构图作比较
(一)元青花“三友图”装饰的器型有梅瓶、双耳瓶、罐、钵、盘、高足杯等,一般都是较小的器型。装饰的部位:瓶,腹部。由于肩、胫部的辅助纹样也占有一定高度,其烘托出的“三友图”主体图画的幅度并不高。高足杯、钵的外壁,呈带状。以上都采用通景式布局。另外,八棱罐上八开光内绘松竹梅各自独立的图画,虽不属“三友图”,但其艺术特征可以补充本文讨论的资料。
元青花“三友图”的构图有两式:一式如图1,在回环面(展开图)上三等分,依次画松竹梅,枝干左右伸展,揖让、参错,隙间点缀蕉叶、小草等。二式如双耳瓶图2—1、图2—2(耳残,江西省博物馆藏。此为同一器物上不同角度的两个画面,下同),画图分为两个部分绘松、梅主干、枝干形态大致相同,自身枝干又相互穿插,松间、梅畔补充竹梢,点缀灵芝、小草等。另外还有简笔速画的“疏体”“三友图”,如高足杯外壁是折枝式,松竹梅枝相连呈起伏形,有缠枝的意味。在小盘内壁也有折枝式,则环绕中心逆时针旋转构图。从绘画性的角度分析,后两式装饰纹样化意味浓,仅在此作简单介绍。
(二)洪武釉里红“三友图”装饰的器型有尊、梅瓶、玉壶春瓶、盘等。尊体撇口,束颈,圆肩,带盖是洪武时期典型的特征。在传世作品和考古出土的残器上,装饰形式多样,有串枝花卉纹、缠枝牡丹纹和三友图”。此期尊器恢宏、高大,高度多在50厘米以上作为主体图画幅度增高。如尊图3—1、图3一2(天津博物馆藏),图画的上边框已提高到肩部。与图2—1造则相似的洪武玉壶存瓶的主题图画“三友图”如图4—1、图4—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上下边框在颈、胫部之间,明显比元青花“三友图”的幅度增高了很多。洪武釉里红“三友图”都是通景式。以大尊为例,“三友图”构图繁密而丰富,松竹梅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间内内各自为完整独立的图画,干粗、枝繁、花盛,枝干交横,错落有致,花叶扶疏,主次掩映。松竹梅相互之间,四角度不同变换主次角色。主景居中时,左右又有相邻的景物陪衬,如图3—1中间是梅树,向左边伸山的梅枝大致可分为两层,与之呼应的有松枝针叶和芭焦。尊体向左转,看到的是图3—2,向右边伸出梅枝也是两层,与之交错的是竹叶。继续旋转尊体,当以竹为主景时,左边的梅枝已作为配角作为陪衬了。再看梅瓶(图5一l,南京博物院藏),主景为梅,松与竹分列左右,地转瓶体,出现松为主景,斜插的梅枝和挺直的竹(图5—2)为配景,竹右侧还有芭焦,这是作衔接的区间。继续转瓶体,梅、竹就平分秋色了(图5—3)。展开看主景依次为竹、松、梅、竹、芭蕉,梅(图5—4,《景德镇古代名瓷线描纹饰集》)。大致可分为五个主区间和一个衔接区间,主配景之间也是随角度变化而变化。松竹梅三者之间还有湖石、芭焦、新笋、茶花等次景,在构图上同样重要,它们处在主干两侧,是枝干难以伸展到的区域,配景填补了空间,又丰富了题材内容。玉壶春瓶的“三友图”的构图相对要简单些,瓶体束颈且长,腹宽,差距很大,立体表面的弧度起伏也很大,构图时最物随形而繁简增省。显得较为灵活。
元青花“三友图”确立了的基本样式,洪武釉里红延续元青花的样式,但图画幅度人,主景形态丰富,次景多样点缀,构图繁密。
二、从艺术形态与技法作比较
(一)元青花“三友图”的艺术形态
1.形态 松树的主干矫健屈曲,枝干上下屈伸,以圈绘松鳞皮;松针短而直,每个单元的松针似蒲扇状,若干单元为一组,人小相似的各组,较均衡地错落分布,松针外时露枯,以示苍老。梅主干粗壮,细枝瘦劲,盛开的花冠很大,正面的五瓣,侧面的三瓣,画花蕊。花有两式,一是钩圈后,染浓青料留白边,如图2—2。较常见;二是染料不留白边,像中国画的墨梅,如图1。两式的新枝上缀满花蕾,愈近枝梢愈小。在画幅较高的图画小部是以松梅为主体,只画竹梢与松梅相映衬,如图2—1、图2—2。画幅较低。如图1,竹与松梅等分,竹枝“左右”分叉,竿劲直,弯节不弯竿;均画晴竹,叶片向上,“重人”式,叶肥润。如图6—1、图6—2、图6—3八棱罐(辽宁博物馆藏)上开光的独立图画形态与上述一致。
2.技法 用笔:娴熟多变化。生动有笔意。顿挫有力,如画松、梅主干的轮廓线;或铺毫拓抹,如重按轻提有节奏地画竹叶,具体又分有中锋、侧锋之别,如大竹叶用中锋,细竹叶用侧锋,当然是随意而灵活的选择,不必拘泥非如此用笔。多种用笔绘出的各种线条(形态的单元),表现出松的苍劲,梅的挺健,竹的秀逸,颇有写意画的笔意。用料:画笔饱蘸浓青料,整体上保持深青色的色调,以景物的色块强化图画在立体器物上的平面装饰效果。局部也用淡古科烘染,如图2—2梅主干上拓淡青料一边留白,还有如图4更细腻一些的一边浓一边淡,突出树干圆浑的立体效果。简笔速画的“三友图”用笔用料大致相同,如高足杯上的松(图7,镇江博物馆藏)梅(图8,同前)、竹(图9,同前),只是更为简率。
元青花人物故事图,如“追韩信”“昭君出塞”“蒙恬将军”等,常见有松树、竹梢作配景,其形态、技法与“三友图”大致相同,可参考对照(元青花人物图的艺术品位有高低之分,“追韩信”上萧何左侧的松树是马尾松计,十分精致、细腻且自然,从竹、竹梢也潇洒、清新,是元青花画竹梢的典型特征。有的图上也出现其他的画法,如“周敦颐爱莲”的竹叶下披如棕榈叶,不符合竹谱规范画法)。
(二)洪武釉里红“三友图”的艺术形态与技法
1.形态。松树主干、枝干部与元青花大致相同。松针有两式:一是与元青花相同的蒲扇式,如图3—1:二是圆闭式,尊上的松针大约33或34根为一团(图10),梅瓶上的大约17或28根为团(图4—2),若干团为一组(尊上大约十多团,梅瓶上六七团)。松针外多露屈曲的枯枝,与元青花同。竹竿直且长,竹节间留空隙,一个区间有三四竿,竹叶大多作滴露下披状,也有向上的晴竹;尊上的叶由“个”、“分”字形;;匕片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有阔、窄叶之分,以表现正、侧竹叶的形态,四或五单元为一组。玉壶春瓶上晴竹(图4—l、图4—2、图11一1),不显露长竿,或柔细作弧线,叶细繁密,较柔软;但梅瓶上作点缀的竹梢却挺秀(见图5—1左下部)。梅主干及枝干与元青花大致相同,都是以圈画花,瓣内染色留白边。有五瓣正面形三瓣内画花蕊的侧面形,均与元青花同。另有三瓣形加两道弧线的成为五瓣侧面形(图3—1),不见于元青花中。三五朵正、侧形花组成“品”字形为一组,每组可视为大色块与梅梢的许多点点小花蕾形成大小的对比。
“三友图”上的陪衬景物芭蕉、湖石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芭焦有两式:一是延续元青花的样式(如竹石芭蕉图),长叶向左右舒展,中间有直上的新生卷叶;钩轮廓线,内填色料,主叶脉留白,长叶多处有裂(图3—1)。二是用波浪线钩轮廓,有主、支叶脉,叶不开裂,白描不染色(图4—2),此叶形态也见之于元北青花中(如“蒙恬将军图”、“周敦颐爱莲图”等配景),但元青花的叶片染色。石有立石和坡石之分。立石有两式:一是嶙岣峭立形,二轮廓圆浑形,两式均在轮廓线内留白边,分结构层次,染色。坡石也分两式:一是平台式,平面不染色,侧面呈斜壁形(见图3—1,梅树根部),二是土坡式,从轮廓线上向内染色,逐渐淡化至空白,分层次,是元青花画坡石的样式。元青花和洪武釉里红图上都有灵芝,都描绘成夸张、变形的纹样形态,不够协调。
2.技法。用笔:洪武釉里红继承元青花的手法,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呈现出多种风貌。如图3—1、图3—2尊上的用笔沉着、朴拙,松、梅枝干和坡石的线条古硬、粗细多变,竹叶、松针老笔纷披。图10另一个尊上的用笔细劲、俊逸,松、树枝干纵横交错,明快自然,竹叶潇洒秀逸。再看图4一1松、梅树枝干无论直、曲线都较匀细,同样是一笔拓抹画成的竹叶,些图上就较柔,用笔的力度不如两尊的强,显得较为柔秀。不同的用笔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用料:釉里红料与青花料的发色特点不同。浓淡不同的青料发色有深浅蓝色的微妙变化,而釉里红必须有适当的浓度(当然关键还有烧成时合适的气氛)才发红色,没有适当浓度的红料发色并不是淡红而是灰色、灰白色。因此,釉里红没有从深红渐变到浅红的色调变化,只稍有深红到灰红微微的渐变。
在釉里红“三友图”上,可以看到扎实的绘画功底。娴熟的工艺技能,精湛的手法。应变材质的装饰意味。虽然没有丰富的色调变化,却有时会出现色彩晕散的朦胧感(见下文)。这种陶瓷工艺材质的限制,都转化为装饰的艺术特色:第一,从整体装饰上大色块的匀称与均衡,反而凸显出釉里红色块平面感更强些。第二,笔意带动色凋。相同浓度色料,运笔速度的变化使坯体吸收色料也有多少的不同,在笔角中产生色调的微妙变化,如画竹叶落笔后迅速重按,渐渐提起再迅速提起收笔。在工艺方面,叶片含料适当,有浓郁的红色效果,笔峰收笔快叶尖含料稍淡,正符合理想的色彩变化要求。在艺术方面,吸取了中国画墨竹洒脱自然的笔意,在瓷画装饰上融入了文人画的高雅情趣。在较大的色块上,如梅干、蕉叶、石块等,用料涂抺一个平面时(必须强调的是工艺上要求涂抺得平),都可以隐隐约约看到笔触带动色调的变化。在艺术表现方面,梅树的干是立体的,蕉叶有翻卷,石块有凹凸,笔触带动色调变化符合景物本身的形态多变;而相对稳定的形态(如长长的竹竿、团团的松针)都保持浓浓的色料,达到景物的完整性。第三,色调晕散有韵。洪武釉里红在烧成过程中时有红色从纹样上向四周晕散的现象,从烧成工艺的角度看,是属于缺陷,如洪武釉里红串枝花卉瓜棱尊(图12,日本梅泽纪念馆藏),在严谨、规整的纹样装饰上,出现红色晕散显然是不理想的。而在“三友图”上,绘画的写意性笔触,线条蒙上晕散的色调,如图3一l的松针、梅花、蕉叶,图3—2的竹叶,图l0的竹叶、松干等,线条外都有红色的韵味,这恰好似生宣纸上水墨洇散的墨韵。原本在陶瓷彩绘上无法表现的水墨韵昧,通过“天工”(烧成)与“人巧”(用料)的偶然配合,达到奇妙而理想的艺术境界。
来源:收藏界
相关参考
釉中丹青色瓷苑傲群芳 ——元青花与明初釉里红“岁寒三友图”的对比分析(下) 三、渊源与变通 元代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的转折期,由宋代的尚“理”到表“意”的审美特征,在元四家的山水画和墨竹画中得到充
釉中丹青色瓷苑傲群芳 ——元青花与明初釉里红“岁寒三友图”的对比分析(下) 三、渊源与变通 元代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的转折期,由宋代的尚“理”到表“意”的审美特征,在元四家的山水画和墨竹画中得到充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龙虎中丹诀编 著:卷 数:二篇同卷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珠字号涵芬楼本第112册新文丰本第7册三家本第4册道藏提要:编号227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金丹经第19册
青色胎记该如何算命呢?身上长有青色胎记有些什么说法呢?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青色胎记预示著什么青色胎记算命分析青色胎记表现为眼眶周围的淡褐色的点状、片状色素斑或青黑色色素斑;重的可表现
青色胎记该如何算命呢?身上长有青色胎记有些什么说法呢?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青色胎记预示著什么青色胎记算命分析青色胎记表现为眼眶周围的淡褐色的点状、片状色素斑或青黑色色素斑;重的可表现
记忆深处的藏青色棉衣入冬的季节。沉寂了整年的羽绒服,厚实又保暖的大衣,像是一朵朵灿烂的花朵,在寒风中盈盈绽放放。我也不例外的穿上了刚刚买的,对我而言价格不菲的衣服。思绪在飞扬,我想起沉睡在记忆深处的那
(衣服)青色之僧衣也。僧史略上曰:「弥沙塞部,青色衣也。(中略)后梁有慧朗法师常服青衲。」
(衣服)青色之僧衣也。僧史略上曰:「弥沙塞部,青色衣也。(中略)后梁有慧朗法师常服青衲。」
袈裟之别名。又称离尘服(断六尘故)、消瘦服(断烦恼故)、莲华服(离染著故)。袈裟如法之色有三,一黑色,即缁色,为黑泥之色。二青色,即铜青色。三木兰色,即果实之染色;印度称为乾陀色,日本称为香染。此三种
袈裟之别名。又称离尘服(断六尘故)、消瘦服(断烦恼故)、莲华服(离染著故)。袈裟如法之色有三,一黑色,即缁色,为黑泥之色。二青色,即铜青色。三木兰色,即果实之染色;印度称为乾陀色,日本称为香染。此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