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

Posted 青花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幽蓝神采—元青花瓷器大展

  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烧于公元14世纪的元代景德镇,这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古雅幽蓝,雅俗共赏。这种瓷器在诞生后不久就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不少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出国外。现在,无论是欧美还是亚洲地区,都有元代青花瓷器的收藏或出土。在中国国内,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和收藏,元青花瓷器得以广布于许多地区。

  60多年来,世人对元青花瓷器的认识在不断提高。随着国内外考古发现的增多、收藏的扩大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元青花瓷器已成为一个受到格外关注的中国瓷器品种。可以说,元青花瓷器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国际性的品牌和重要收藏品种之一。

  上海博物馆在十年前就有举办元青花瓷器大展的意愿。今年,在庆祝建馆60周年之际举办这样的展览,宛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一个集国内外众多机构元青花瓷器收藏之大成的综合展览,展览包括来自土耳其、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文博、考古机构和本馆的收藏,参展机构30余家,总数90余件。国外展品基本上是首次来到中国,有的国内展品也属首次公开露面。

  传世的元青花瓷器,分布于中国(包括港台地区)和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此次参展的传世元青花瓷器,既有“至正十一年”铭云龙纹瓶这样的标志性文物,又有全面反映元青花绘画和制作水平的器物。集聚这些重要作品,旨在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收藏之菁华、水土之精魂。同时,这里也展示上海博物馆60年来征集的元青花瓷器。

  1.“至正十一年”铭青花龙纹象耳瓶

  元(1271—1368)

  高63.8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17.5厘米

  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

  盘口、长颈、颈部有象首环耳一对,腹部瘦长,台足。纹饰自颈至底共有九层,依次为:缠枝菊花、蕉叶、云凤、缠枝莲花、云龙纹、海涛纹两层、缠枝牡丹纹以及杂宝莲瓣。青花发色浓艳,纹饰繁而不乱,绘制精细。颈部有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至正十一年”铭瓶共有一对,纹饰铭文略有区别。此瓶龙头向左,昂首张口,颈部凤纹一上一下;另有一件龙头向右,龙口紧闭,颈部凤凰皆向上飞翔,铭文也稍有变化,为“至正十一年四月吉日舍”。这对有铭瓶在元青花研究史上意义重大,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波普博士正是根据这对纪年瓶,结合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寺藏品,从传世器物中辨识出一批“至正型”器物,奠定了元青花研究的基础。

  从铭文看,这是一对供器,应该还有香炉相配。花瓶一对与香炉,是元代较为常见的瓷器供器组合,应该是明代“五供”的前身。江西萍乡、湖南澧县,都出土了类似的“三供”器物。元代至治年间刊刻的《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吕后祭汉王”图中,供桌上设“三供”,即“香炉花瓶一副”,可为例证。(陆明华)

  2.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1271—1368)

  高27.5厘米

  英国EskenaziLtd.提供

  直口、短颈、圆肩,腹以下渐收,足端微外撇,矮圈足,涩底。纹饰,自颈至底依次为波涛文、缠枝牡丹、鬼谷子下山人物故事图,以及杂宝莲瓣纹。鬼谷子身后,有武将一人,打出“鬼谷”旗号,威风凛凛。人物间以树木、花石,布局合理,画风潇洒流畅。青花发色浓艳,釉色白中闪青。

  鬼谷子下山的故事在元代较为流行,元代至治年间刊刻的《新刊全相平话·七国春秋后集》乐毅图齐故事讲述了鬼谷子下山的故事。书中有版画一幅,与此罐构图较为相似,但细节处存有差异,版画的画面较此罐纹样简单。因此,这件大罐的纹样,未必直接承袭此版画而来,两者可能都参考了当时其他的戏曲版画或绘画。(陆明华)

  3.青花昭君出塞图盖罐

  元(1271—1368)

  高28.4厘米口径21.2厘米足径20厘米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直口、短颈、圆肩,腹以下渐收,足端微外撇,矮圈足,底部无釉。盖为荷叶形,有钮,盖面绘荷叶脉络纹。罐口沿饰波涛纹,肩部有缠枝莲纹一周,胫部为变形莲瓣纹。主题纹饰为《昭君出塞图》。明妃乘坐白马,头梳高髻,怀抱琵琶,面容忧愁,颇有“凉风吹动钗头雁,一曲琵琶写幽怨”的凄景。明妃两旁各有胡服女子一人随行,另有迎亲匈奴使节与汉朝送亲官员,匈奴使节头戴貂冠,髡发架鹰。送亲官员着汉装,戴毡笠。画面山石掩映,苍松翠柳、修竹芭蕉,杂衬其间。疏密有致,布局匀当。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民间早已流传,元代更是极为盛行,多为杂剧作家描绘过这一题材,如关汉卿《汉元帝哭昭君》、张时起《昭君出塞》、吴昌龄《月夜走昭君》等,惜未能保存,流传至今的仅有马致远的《孤雁汉宫秋》。元代青花瓷器上,昭君出塞的图像亦见于甘肃武威出土高足杯上,昭君出塞故事与图像之盛,由此可见一斑。(陆明华)

  4.青花孔雀牡丹纹罐

  元(1271—1368)

  高30.2厘米口径20.3厘米足径18.4厘米

  英国大英博物馆

  直口、短颈、圆肩,腹以下渐收,足端微外撇,矮圈足,底部无釉。口沿饰波纹涛,罐身绘缠枝牡丹及孔雀一对。牡丹分别以正、侧、仰、俯等不同视角表现,姿态万千,富贵雍容、孔雀一雌一雄,一回首凝视,一昂首舞动,一静一动,互相呼应。胎体厚重,青花发色浓艳,釉色白中闪青。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类似的孔雀牡丹纹大罐,只是胫部饰以变形莲瓣纹;红海沉船中,也有类似的器物残片。孔雀纹在大盘上也较为多见。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与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都收藏有以孔雀为主题纹饰的大盘。但是,孔雀纹在国内出土品中并不多见。(陆明华)

  5.青花莲池鸳鸯纹罐

  元(1271—1368)

  高30.5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19.5厘米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直口、短颈、圆肩,腹以下渐收,足端微外撇,矮圈足,底部无釉。口沿饰波涛纹,罐身绘莲池小景,莲花盛开,荷叶随风摇曳,一对鸳鸯游弋其中,构图巧妙,绘制精美,青花发色浓艳,是一件不可多得元青花精品。

  莲花鸳鸯是典型的江南水景,在宋元绘画中多有表现,此罐的构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太液风荷图》较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荷叶的画法较为特别,荷叶边缘以碎笔点染,有水墨渲染的效果。这种点染画法,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张中《枯荷鸳鸯图》较为相似,应是借鉴当时的绘画技法而来,颇具笔墨趣味,显示出绘制者较高的绘画功力。(陆明华)

  6.青花鱼藻纹罐

  元(1271—1368)

  高28.2厘米口径19.6厘米足径18.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部下方渐内敛,浅挖的宽圈足。里外均施釉,圈足及无底釉。装饰纹样从上往下分五层,口沿外侧是一圈波涛海水纹,肩颈部绘一周缠枝牡丹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常见的鱼藻纹,鳜鱼、鲤鱼等游鱼在水草间徜徉;下为一圈窄窄的菱形纹辅助纹饰,胫部一周为十二个变形莲瓣纹的开光,内绘各式杂宝纹。青花发色艳丽,甚为典型,釉光清亮。主体纹饰丰富饱满且富有流动感,绘画流畅细致,堪称日本藏元青花中的精品,已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重要文化财。

  鱼藻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有“年年有余”的喜庆吉祥含义。元、明、清瓷器上常见,多绘于青花、釉里红、五彩瓷器上。(彭涛)

  7.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元(1271—1368)

  高27.5厘米口径20.7厘米足径18.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直口、短颈、鼓腹、浅圈足。器里外施釉,圈足及底无釉。通体绘青花纹饰,构图繁而不乱。从上往下分五层,口沿外侧绘海水波涛纹,肩颈部绘缠枝莲花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六朵怒放的牡丹极为醒目,其姿态从视角上来分,三朵为平视,另外三朵为俯视,间隔分布。再往下为一周卷草纹,胫部为变形莲瓣纹。每层纹饰之间都以二道弦纹间隔开来。

  整体造型规整,形制为元青花大罐的典型风格。青花呈色纯正,艳丽夺目,有浓重的铁锈斑特征,为典型的进口青花料呈色。釉色清亮光洁,滋润细腻。(彭涛)

  8.青花缠枝牡丹凤穿花卉纹兽耳罐

  元(1271—1368)

  高38.5厘米口径14.2厘米足径17.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盘口、束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颈肩部有一圈凸棱装饰,肩部上方饰有一对兽耳。造型健硕端庄,外形线条富有变化。罐身由多段拼接而成。双耳设计成兽首状,兽口部有孔,可放置衔环,一些保存完好的罐子的兽耳中能见到金属材质的衔环。胎质细腻坚致。罐内及底部无釉,外表通施白釉,釉汁莹润透亮。整体以青花装饰,纹样丰富层次感强。口沿为卷草纹,颈部是缠枝菊花纹,肩部装饰有缠枝莲花纹,颈肩部画有花穿牡丹纹;下腹部是缠枝牡丹花纹,其下为卷草纹,胫足部以变形莲瓣装饰。整个图案满密而不显繁杂,以花卉纹为主进行装饰,有菊花、莲花、牡丹;即使是同一层的花卉,也或仰或覆,或正或侧,显得花团锦簇。舞动的凤凰穿梭在花丛之中,动感十足。这部分内容尽管所占面积不大,但被布置在上腹部,反而成为最显眼的部分,显示出画匠独到的审美眼光。(张东)

  来源:《收藏/拍卖》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元青花瓷器的鉴识要点

元青花瓷器的鉴识要点  青花瓷至元代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存世量的珍贵稀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元青花釉色莹润透亮,白中微闪青,一般为青白色,少量瓷器偏白或偏青色,其胎骨厚重

传统文化 元青花瓷器的鉴识要点

元青花瓷器的鉴识要点  青花瓷至元代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存世量的珍贵稀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元青花釉色莹润透亮,白中微闪青,一般为青白色,少量瓷器偏白或偏青色,其胎骨厚重

传统文化 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区别比较表

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区别比较表  元  造型:器物造型的线条古朴、自然、构图圆弧中带柔,大件器物为主。  胎质:胎较粗松,带生烧味,含沙粒直至明代早期,胎体厚重,在圈足上能见枇杷红(即窑红)  底釉:

传统文化 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区别比较表

元、明、清青花瓷器的区别比较表  元  造型:器物造型的线条古朴、自然、构图圆弧中带柔,大件器物为主。  胎质:胎较粗松,带生烧味,含沙粒直至明代早期,胎体厚重,在圈足上能见枇杷红(即窑红)  底釉:

传统文化 亦真亦幻元青花

亦真亦幻元青花  近年来,元代青花瓷器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各地涌现出了不少收藏研究元青花的大家和异常精美的元青花瓷器实物,人们为这些元青花的真伪进行着有益的争鸣,它不仅只代表看器物真伪的表象,更引伸出传

传统文化 亦真亦幻元青花

亦真亦幻元青花  近年来,元代青花瓷器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各地涌现出了不少收藏研究元青花的大家和异常精美的元青花瓷器实物,人们为这些元青花的真伪进行着有益的争鸣,它不仅只代表看器物真伪的表象,更引伸出传

传统文化 国内外元代青花瓷器收藏及特征比较

国内外元代青花瓷器收藏及特征比较  不管从造型还是纹样来看,元至明初的青花瓷器都呈现出与传统基本上一脉相承的发展状态,都是在前代瓷器生产的基础上,随着技术及工艺的创新,创烧条件的成熟形成的新的“统领”

传统文化 国内外元代青花瓷器收藏及特征比较

国内外元代青花瓷器收藏及特征比较  不管从造型还是纹样来看,元至明初的青花瓷器都呈现出与传统基本上一脉相承的发展状态,都是在前代瓷器生产的基础上,随着技术及工艺的创新,创烧条件的成熟形成的新的“统领”

传统文化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  元、洪武时期很多陶瓷品种,特别是青花瓷,窑口、胎土、釉料等都是相同的。因而从器型、胎釉、色调等方面分清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都没

传统文化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

七招巧辨出元、洪武青花牡丹纹瓷器  元、洪武时期很多陶瓷品种,特别是青花瓷,窑口、胎土、釉料等都是相同的。因而从器型、胎釉、色调等方面分清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