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台静农 启功的翰墨情谊

Posted 寒鸦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台静农 启功的翰墨情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台静农 启功的翰墨情谊

  故都寒鸦图卷

  《故都寒鸦图卷》为启老写赠台公。此卷系台公宝爱之物,曾于兵燹丧乱之际,由北平护送入川,在白沙把玩十年,然后在风云变幻之乱局,渡台庋藏又四十余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再由台公哲嗣益坚仁兄远涉重洋,保存于波士顿凡廿年,前两年由益坚遗属携至香江,而归寒斋宝藏。

  画卷尺幅不大,展卷只二尺,惟墨渖淋漓、气象萧森,自有咫尺千里之势。 画面杂草丛生,荒寒树影,更有古城萧瑟,群鸦乱飞。右侧角启老行书自题:“一九三七年七月卅日醉墨寄慨,苑北启功写为伯简(台公)吾兄发笑。”钤“启功之印”白文方印。

  台公、启老订交之初,都值盛年,而云醉墨寄慨,在此不能不为之费词解说。启老小时是私塾教育,家里不许学英文,及至插班汇文中学,虽然古文甲冠全班,但英文成绩差,算术又不及格,未能通过毕业,只算肄业。以后出社会谋事,就有诸多窒碍。幸有曾祖父的门生傅增湘(1872—1949/尝任教育总长,后任辅仁大学董事会董事长) ,荐与辅仁大学校长陈垣(1880—1971/字援庵),陈援老赏识启功学问、人品,不管资历,破格聘任为辅仁大学之附中老师,主教一年级国文。虽然启老乐育英才,但终被分管附中的辅仁大学教育学院张怀院长(1896—1987),以“中学都没毕业怎能教中学”为由刷掉。陈援老也不申辩,不能教中学就教大学吧!索性请启老升级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启老更优为之,教了一年,虽成绩甚佳,但仍被分管美术系的张怀院长以资历不足为由刷掉。(岔开一句,这位张院长来头不小,与毛泽东同乡,新民学会成员,留法勤工俭学,教育学博士衔,与共党徐特立诸君熟,又是国大代表,又是国民党北平市党部委员,不知其时是否充满革命激情,对“封建余孽”启元白满怀阶级仇恨的一刷再刷,以绝其生路。嗣后人生浮沉,有所悔悟,上世纪上世纪80年代张尝托人约启老见面,为免尴尬,启老却之。)

  再说回启老大恩师陈援老,助启老锲而不舍,又再伸出援手,安排启老去校长室做他的秘书。启老受的是传统教育,总要客气谦让一番,向传话的援老弟子柴德赓(1908—1970)说:没做过秘书工作,怕不胜任。怎料这正中柴德赓下怀,即以启老“不愿干”回复,正好安排自己的学生担任此一要职。启老哑子吃黄连,无法转圜,如此这般,真的失业了,只好临时教一两家家馆,再画些画卖钱,勉强维持生计。而此刻正是1937年7月。(次年9月启老始奉命回辅仁跟陈援老教大一国文,援老“保驾护航”,启老三进辅仁一干60多年,这是后话。)

  该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寇开始全面侵华。七月26日攻占廊坊,28日凌晨猛攻北平近郊南苑,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亦失守,同日北平地方维持会成立。而这一边厢,两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落魄文人,一位是失业的天潢贵冑启功,一位是刚被迫离山东大学的左翼文人台静农,两人都感怀身世,共忧时局,与魏建功一起寻醉。而启老于醉意中挥洒出这《故都寒鸦图》,赠与台公,大抵彼此都预感到,此夜仿佛是河梁生别,重见无期……。

  46年后8月某夜,台公醉后检出此一宝绘,怀思挚友,援笔跋云:“余于七七事变前四日由济南到北京,住魏建功家,是月三十日敌军入北京城,与建功、元白悲愤大醉,醉后元白写《荒城寒鸦图》以寄慨。今四十余年,建功谢世已四年矣。一九八三年八月十八日晚醉后记。静农记于龙坡丈室。”

  台公跋文,不足百字,感慨之处,只说“今四十余年,建功谢世已四年矣”。这真是欲说还休,就很像魏晋文人向子期在《思旧赋》中的表现。老人早是惊弓之鸟,他不敢指斥,只自认倒霉,最后倒霉也不认,认了怕得罪人。所以老人的跋文就是如此之平静,平静得没有悲戚、没有嗟叹。姜白石词“人间别久不成悲”,其然,而又岂其然?

  回说那1937年7月3日,台公离开山东大学到北平,寓魏建功宅, 本拟整理鲁迅遗著,但刚巧碰到芦沟桥事变,日军围城,炮声隆隆,鲁迅夫人许广平不克抵平,整理遗稿事遂寝。7月30日台公约启老在魏家饮酒就是告别聚会,会后各奔前程。8月初台公经天津,归芜湖,再举家入川。抗战八年,台公在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任教,熬到抗战胜利,却难以出川回平。1946年10月,应台湾大学之聘渡台,一去40多年,两老就再无机会相见了。可以说,1937年7月30日悲愤大醉之后,台、启就此永别。数十年间,两岸紧张对峙,两老各自保命,为免招惹麻烦,也就谈不上什么翰墨往还了。

  启功致台静农行书手札

  2001年11月23日,台公诞辰百年,台大图书馆特藏室展出与台公有关之文献,其中一通启老致台公的行书手札,特别吸引我的眼球。前几年北京师范大学侯刚、章景怀等编印《启功书信选》,也收入此一通。信写于三叶荣宝斋印制山木摹黄慎人物花笺上,文字不多,但文简意赅,用现代流行话来说就是信息量丰富,兹录全文如下:

  伯简先生台坐:

  倭乱虽平,依然离阔。建公归来,藉悉尊况胜常,为之欣慰。今夏闻公从有北来之讯,而又不果,为之怅怅。弟教书之外,惟以涂抹骗钱,所画致无一笔性灵,诚可哂可叹! 前青峰传达雅命,见索拙笔,苦无惬心之作以副知己,不尽关懒惰也。弟前因临摹《急就章》学其草法,遂集众本,较其异同,材料渐多,不觉成篇,发表于《辅仁学志》,谨附函寄上一份,致希破格指政,勿稍客气。今春多暇,作诗数首,容别写呈;拙画即当着笔续寄。日日停电,油灯昏黑,小窗秋雨,倍増怀人之念!建公处亦有一书,霁野、诗英两公想常晤面,希为致声。讲授之暇,何所遣兴,至盼时惠宝翰,以代晤语。专此,即颂

  撰安!

  弟功谨上 中秋前一日

  (1945年9月19日)

  前得小铜印,人言是秦鈢,不知确否。印呈一粲。

  这是目前仅见的启老给台公的信。信中透露:抗战胜利,魏建功北归,晤启老,述及台公在白沙女师近况。当时复员出川,谈何容易。台公在川穷困,常质当衣物,冬衣几乎尽押,没有冬衣,怎能北上呢?更关键的是,台公曾三度被北平宪兵三团抓捕,有此“前科”,平津各校,有所顾忌,不敢发聘书来,所以行止未定。而启老在北平教书,也要靠副业“涂抹骗钱”,即画画卖钱,帮补家用。启老当时画价不错,据启老高足王静芝教授见告,当时两张启老的画,可以换一张董其昌。台公很欣赏启老画作,信中透露出台公早已托柴德赓 (青峰) 求启老画,但启老认为未有惬意之作,不愿随便投赠献丑,要台公稍待时日。此时启老刚撰写《急就篇传本考》,这是启老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辅仁学志》上。启老对这篇处女作很是得意,奉呈油印本与台公。信末钤一小铜圆印“启”,此印后来仍见启老使用,如1948年写的米家山水轴、和1988年朱竹寿石扇页后面小楷自书诗均钤此小圆印,阅此信才知是抗战间启老所得古鈢。

  米家山水轴

  台公很喜欢启老的画,常向人推许:“启功的画好。”在台北市温州街十八巷六号台公馆“龙坡丈室”,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小横幅就是启老与溥雪斋(伒)合作的山水。启老信中说“着笔续寄”的画有没有交卷呢?

  1948年中秋节后,台公求启老写的宝绘终于完成,系纸本山水立轴,纵68公分,横34.5公分。包首签题“启元白米家山水”,出自台公手笔。画面空濛萧瑟,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派江南烟云雾景,意趣高古。启老自题:“与吾伯简先生别十二年矣,于拙画之嗜,不减曩昔。属写云山小幅,稽迟未报者,又将三载。适见檀园真迹,有二米遗韵,因天行先生东行之便,临以奉鉴。拙笔无足赏,惟云树苍茫,聊以纪白云苍狗之变,并以寄暮云春树之思云尔。戊子中秋后三日,元白弟启功识于燕市北城之紫幢寄庐。”钤印四:朱文圆印“启”,白文方印“启功”,朱文方印“元白居士”,椭圆白文印“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画中所指檀园,即李流芳(1575—1629),安徽歙县人,久居嘉定(今属上海),字长蘅,号檀园,“画中九友”之一。擅画山水,法董源、巨然、吴镇、黄公望,论者谓其山水“笔力雄健,墨气淋漓,有分云缕石之势”,而“神清骨秀,丰姿俊爽”,深具“苍寒朴秀”之妙。

  启老临檀园云山小幅,秀雅绝伦,笔墨间蕴含书卷气。表面上一派恬淡、宁静氛围,仿佛“出尘坌而游清虚”。谁知道,画家内心深处,却如“云树苍茫”。画作于“戊子中秋后三日”,即公元1948年9月20日(星期一),其时时局阽危,人心惶惶。启老向老友台公写画以“寄暮云春树之思”。

  “因天行先生东行之便”。天行系魏建功(1901—1980),笔名天行、山鬼,江苏省海安县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长于古音学。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任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解放前夕返回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流通极广影响极大的《新华字典》就是魏建功领导编纂的。

  台公与魏公关系至深。两人都是鲁迅弟子,抗战期间同在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魏任国语专修科主任。1946年10月,台公就是得魏之荐到台大中文系任教,魏于次年为台大中文系特约教授。1948年6月,魏建功回北平办理《国语小报》设备迁台事宜,在北平期间,魏应胡适校长之请,准备回北大任教,启老这件米家山水就是在此期间交给魏,同年9月间,魏建功回台北,转呈台公,公事则为办理国语会的交接手续,同时创办《国语日报》,兼任社长。岁末,魏返回北平出任北大教职,两人终生未能再见。台公极怀念魏公,上世纪80年代初尝垂询其近况,告以刚刚心脏病发逝世,台公闻讯黯然神伤,赋诗一首《闻建功兄逝世》(庚申正月):“每思不死终相聚,故国河山日月新。碧海燕云空怅望,劳生总总已成尘。”

  魏建功晚岁碰上“文化大革命”,其任教的北京大学,是“文革”重灾区。魏被拉入“梁效”(北大、清华“两校”谐音之“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当顾问,“四人帮”倒台后,魏的处境有些尴尬。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出殡那天,长安街上长长哭送队伍中,就有魏建功。碰巧,“四人帮”在北大的头目迟群去巡视,发现魏,迟群望着魏冷冷说:“你也来了?﹗”(魏公同事兼老友周祖谟教授见告/1979)

  再拉远一点。全国政协开会,魏与启老同一组,有些人不理会魏,启老不管,不顾寻常绳墨,以礼相待,打招呼,拉凳,斟茶,客客气气,照样老友。但有一回,魏发现桌上有一纸辱骂诗句,字迹像启老,遂认定启老干的,大怒,以后不理会启老。启老说,绝不会如此无聊。但魏成见已深,自此两老互不理睬,惜哉﹗(2003年启老向笔者口述)

  启老写《米家山水轴》时37岁,台公47岁。其时两老友已分隔两地。启老在行将解放的北平,台公则在国民党拟退守的台湾。不要说“别十二年矣”,别四次十二年也未能相聚。“碧海(台湾)燕云(北京)空怅望”。迄1990年,别53年之后,两老始在寒斋通电话,互相问好。不到半年,台公仙游;2005年,启老也归道山。两老可以在天国聚旧了。

  来源:《收藏/拍卖》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启功先生谈书画鉴定

启功先生谈书画鉴定  书画鉴定自古有之,如果从梁武帝萧衍辨别不清王羲之书法的真伪,而令陶弘景鉴定的故事说起,已经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这以后唐代褚遂良,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元代的柯九思,明代的董

传统文化 启功先生谈书画鉴定

启功先生谈书画鉴定  书画鉴定自古有之,如果从梁武帝萧衍辨别不清王羲之书法的真伪,而令陶弘景鉴定的故事说起,已经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这以后唐代褚遂良,宋代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元代的柯九思,明代的董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近现代启功 兰竹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启功兰竹图  启功早年曾从贾羲民、吴镜汀先生学习书法、绘画,能作山水和花鸟。后因事务繁忙,作画渐少。先生颇喜爱写竹,又喜作朱竹。此为水墨兰竹图,秀竹一枝、兰花一丛、山石一块,极得清雅

传统文化 [专家点评] 近现代启功 兰竹图

[专家点评]近现代启功兰竹图  启功早年曾从贾羲民、吴镜汀先生学习书法、绘画,能作山水和花鸟。后因事务繁忙,作画渐少。先生颇喜爱写竹,又喜作朱竹。此为水墨兰竹图,秀竹一枝、兰花一丛、山石一块,极得清雅

道教 文昌帝君与关圣帝君简介

翰墨英风:文昌帝君与关圣帝君作者:刘海燕系列: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丛书神仙传记系列出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书号:9787801238221 《翰墨英风:文昌帝君与关圣帝君》是香港

传统文化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真挚情谊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真挚情谊  中国古代歌颂真挚情谊的诗篇,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二是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三是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中国古代这些歌颂真挚

传统文化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真挚情谊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真挚情谊  中国古代歌颂真挚情谊的诗篇,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二是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三是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中国古代这些歌颂真挚

传统文化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真挚情谊

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真挚情谊  中国古代歌颂真挚情谊的诗篇,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抒发挚友之间互相眷恋的无限深情:二是抒发挚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三是抒发对挚友的慰勉和赞美之情。中国古代这些歌颂真挚

文章大全 宿舍情谊的短句子唯美

宿舍里的那些事,说不尽道不完,再优秀的诗人在表达酸甜苦辣的生活演绎时也总会觉得理屈辞穷,或是言不尽意。以下是宿舍情谊的短句子唯美,希望大家能喜欢。1、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

文章大全 歌颂情谊的诗句

1、长安故人别后,料征鸿声里,画阑凭偏。——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2、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陶渊明《答庞主簿》 3、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