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菩萨略说

Posted 观音

篇首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菩萨略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菩萨略说

  菩萨,梵语名菩提萨(Bodhisattva),又曰菩提索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旧译为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新译曰大觉有情,觉有情等,又译作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皆义译。又萨坟者勇猛之义,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萨埵。

  菩萨的地位仅次子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佛教人物。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不口中国的贵族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菩萨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简言之,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

  何谓发菩提心?广说如四弘誓愿:“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与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後,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称之为菩萨。後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重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菩萨“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法界之一。

  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 Manjusrikumrabhuta Samantabhadra、观世音Avalokite\'svara、地藏Ksitigarbha。

  此即四大菩萨。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徵,这就是文殊、观音、普贤、地藏。中国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埸。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凝聚在四大菩萨之中,使至理成为有血有肉的形象事迹;在智、悲、行、愿之中,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代表。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人苦,观音菩萨在现实娑婆世界救苦救难的品格,使其成为慈悲的化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自然界的灾变与人间社会祸难不可能消除的情况下,观世音菩萨就成了人们永远的信仰与希望。

  [观音]

  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梵文意译作观世音,唐代避”世“。字讳,略称观音玄奘法师译《心经》时,改译观自在。佛经谓此菩萨为了广化众生,示现种种形象,称为。普门示皖。。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故称。 《法华经·普门品》说观世音有三十三身; 《楞严经》说有三十二应(即应化身)。其形象在印度一般为男身,至中国大约隋唐开始,观世音已出现了女像以后逐渐转变为女身。

  净土宗视观音为阿弥陀佛座下首座弟子,在神嘉中,常与大势至同侍子阿弥陀佛之左右。净土宗在我国流传最广,而观音主悲悯同情,普渡苦难,故成为古代中国最受民间崇拜的。“女”神一般信徒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也称为”观音大士“或“大士”。其面貌为一极端庄中年女子,披白衣,手持净瓶,内插杨枝,或坐于紫竹林内,或立于鳖鱼背上,两侧常有一对少年男女随侍,男名善财,女名龙女。

  《法华经·普门品》于观音法力及敬拜观音的好处叙述甚详,谓能随音显化,渡化有缘,故民间受其影响极深。佛门密宗有所谓六观音、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三十七观音等形态,其中常见者为千手观音、白衣观音、叶衣观音、水月观音、杨柳观音、鱼篮观音、合掌观音等。

  此外,又有送子观音,能予人以子,最为妇女所熟知。浙江普陀山为我国供奉观音的道场;在[口度则为补陀落伽山,载于佛典,极为著名。其显灵事迹及传说,多见于六朝以来佛经、志异笔记、宝卷,後更进入神话小说与戏曲等。民间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辰,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之辰。 《楞严经》:“观世音尊者白佛言: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女王身、国王夫人身、命妇身、大家童女身,而为说法”。

  《法华经》: “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及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吕观世音。。参阅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观世音菩萨传略跋》、今人娄熙元《观音四变》。

  [观音造像]

  观音造型之多为佛教之冠。一些佛教宗派还有各自所传的观音像。有密宗六观音、天台宗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应现身、三十三观音等多种名目。

  密宗六观音:1.圣观音;2.千手千眼观音;3.马头观音;4.十一面观音;5.三面十八臂准胝观音;6.六臂如意轮观音。

  天台宗六观音:1.大悲观音;2.大慈观音;3.师子无畏观音;4.大光普照观音;5.天人丈夫观音;6.大梵深远观音。

  七观音:1.圣观音;2.十一面观音;3.千手观音;4.不空绢索观音;5.马头观音;6.如意轮观音;7.准胝观音。

  三十三应现身和三十三观音详后。

  一般殿堂供奉的端秀庄美的观音像,为观音标准像,即所谓“圣观音”,又叫“正观音”。

  马头观音,别称师子无畏观音,与观音的前身双马童神有关。此观音作忿怒相,专门惩治恶人,行疗众生除病苦,息天灾地变。

  十一面观音,是在观音正面头像之上重叠为七张面孔,计有正面慈悲面(温柔)三面,左方唱怒面(忿怒)三面,右方狗牙上出面(露獠牙)三面,後方暴恶大笑面(大笑)一面。寓意为慈悲面以慈悲心,化利众生;喷怒面以大悲心斥不善之人,使其不入恶道;佛面在弘扬佛教教义,劝人修道。总之,种种面貌都是观音大士慈悲心的显现。

  如意轮观音,表示开悟众生,誓拔六道苦。

  准胝观音,又叫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准胝有“清净。之义,表示功德无量,能除人间苦厄,使人延年益寿。有的地区供准提佛母,认为可止小儿啼哭。

  不空绢索观音,网索指慈悲的绳索,这位观音以慈悲绢索,拯救众生,绝无一人漏网(不空绢索)。

  以上诸种观音,以圣观音最为流行,此外,名气最大的要属千手千眼观音了。千手千眼观音又叫”千眼千臂观音“,简称”千手观音“,是密宗的六观音之一。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螺尼经分说,观世音在过去“无量亿劫。贝口极其极其遥远的过去,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心陀螺尼“且口发誓要。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于是身上长出千手千眼。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都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表现。

  千手千眼观音造像多是两眼两手,左右再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分别配上所谓二十五。有。 (即三界中二十五种众生的生存环境),40x25正好是千手千眼。千手观音多为立像,这是用了形象化的夸张手法

  显示观音慈悲的无比广大。

  另有一种千手观音实有千手,其典型造像为:面有三眼,臂有千手,于千手掌各有一眼,首戴宝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当心合掌,一手把金刚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夹,一手执宝印,一手把锡杖,一手拿宝珠,一手把宝轮,一手把开敷莲花,一手把网索,一手把杨枝,一手把数珠,一手把澡灌,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种种宝雨,施之无畏,又以二手当脐右押左仰掌。其余九百八十二手,皆于手中各执种种器仗等印。

  三十三身包括:1.佛身;2.辟支佛身;3.声闻身; 4.梵王身;5.帝释天身;6.自在天身;7.大自在天身; 8.天大将军身;9.毗沙门天身;10川、王身;71.长者身; 12.居士身;73.宰官身;14.婆罗门身;15.比丘身; 16.比丘尼身;17.优婆塞身;?8.优婆夷身;19.长者妇女身;20眉土妇女身;2 7.宰官妇女身;22.婆罗门妇女身;23.童男身;24.童女身;25.天身;26.龙身; 2了.夜叉身;28.乾阖婆身;29.阿修罗身;30.迦楼罗身;31.紧那罗身;32.摩喉萝伽身;33.执金刚神身。

  后来佛教徒又根据观音三十三身的说法,绘制了三十三种观音菩萨的画像,即。三十三观音。,但其名目并非与三十三身对应,有的出典也不清楚,莫名其源。三十三观音的名目如下:

  1.杨柳观音;2.龙头观音;3.持经观音;4.圆光观音;5.游戏观音;6.S衣观音;7.莲卧观音;8.洒见观音; 9.施药观音;10.鱼篮观音;11.德王观音;72.水月观音;13.一叶观音;14.青颈观音;15.威德观音;16.延命观音;17.众宝观音;18.岩头观音;19肩旨静观音;20.阿耨观音;21.阿么提观音;22.叶衣观音;23.琉璃观音;24.多罗尊观音;25.蛤蜊观音;26六时观音;27普慈观音;28马郎妇观音;29.合掌观音;30.一如观音;3 7.不二观音;32.持莲观音;33.洒水观音;

  [文殊]

  佛教菩萨名。梵文音译"文殊师利"的略称。与普贤并称。作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塑像多骑青狮。其道场在五台山。

  文殊菩萨有三名,分别是文殊师利、满殊尸利与曼殊室利。文殊师利意译。妙德。,指文殊菩萨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微妙功德;满殊尸利意译"妙首"因为他所具功德居诸菩萨之首:曼殊室利意译。妙吉祥。,称颂其功德最胜吉祥。此外还有文殊师利法王子、曼殊室利童子、文殊师利童子、文殊师利童子菩萨、孺童文殊菩萨等等称号。

  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他洞察纷繁世理,善于引导教化,不仅指引着芸芸众生,而且还被喻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 。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鉢经》)。传说他在过去曾身为七佛之师,连释迦牟尼佛也曾得到过他的教诲,其智慧的深广锐利,可知矣。在诸大菩萨中,文殊更被冠以。大智。的尊号,他作为辅佐释迦牟尼弘扬佛法的上首,被敬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不为佛教固有的教化方式所束缚,他的法门以善巧为特色,应机开示宣扬佛法,注重第一义谛,与众不同。他有过。仗剑迫佛。这样令人诧异万端的行为,也常用突如其来的诘难,用以警醒晓喻为表象、枝节所迷惑的有情人神。

  ”唐高宗敕沙门令颐诣五台,见金光满殿,空声善哉“。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长椿寺》:”归空和尚,出家慈氏寺。後三十年行脚,不袜不席。曾跪行至五台,足膝血流不知痛。为参古松,燃一指以供文殊。再礼普陀,参大智,燃一指以供观音。後礼峨眉,印通天,燃一指以供普贤“。

  [普贤]

  佛教菩萨名。与文殊并称。作为释迦牟尼的胁侍,侍右方。塑像多骑白象。

  普贤菩萨梵名三曼多跋陀罗,又译作遍吉菩萨,意思是身相与功德无所不在,精纯高深。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行愿的象徵。”行愿‘包括修行与誓愿两方面,换言之,普贤既有广大誓愿,又能身体力行去实践,他曾在过去无量劫中修菩萨行、求一切智,贝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佛刹,通常又被尊称为大行普贤菩萨。因此,他是大乘佛教徒在实践菩萨道的榜样、典范。普贤、文殊两位菩萨构成一对法门,普贤主司一切三昧(正定),文殊菩萨主司一切般若(智慧),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修行正道历程中不可或缺的。

  自古以来,普贤信仰便在古E口度和西域地方流传。大约在公元二、三世纪时便有传说,称大月氏(约当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与中亚部分地区)的一处佛寺中有普贤菩萨像,曾有癞风病人一心一意发愿祈求,普贤菩萨像以右手摩其身,病当且口痊愈。中国则奉普贤菩萨为四大菩萨之一,传说晋代时他曾亲身在四川峨眉山示现,那裏从此被奉为普贤的道场,香火极盛,成为普贤崇拜在中国的一大中心。

  《法苑珠林》卷二四:“齐上定林寺有释普明……一诵《法华》、 《维摩》二经。及讽诵之时,有别衣列座,未尝秽杂。每至劝发品,辄见普贤乘象,立在其前”。清王土正《陇蜀余闻》:“西番彝人每岁春月辄携家礼峨眉,谓普贤为姑娘,顶礼瞻恋,或至流涕”。

  [地藏]

  佛教菩萨名。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他是释迦灭后至弥勒出现之间,自誓现身六道,普救众生的菩萨,因他像大地一样,安忍不动、静虑深密,含藏无量善根种子,故名地藏。

  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后、弥勒菩萨下生成佛之前,娑婆世界是一个无佛的时代,天人众生无依无怙。为此释尊殷勤咐嘱地藏菩萨,要他以大神通力方便度化,勿令天人堕诸恶趣。因此地藏菩萨庄严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始愿成

  佛”。这位。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的菩萨,发下并真切践行了这样宏大无边、舍己度人的誓愿,教导众生敬信三宝。他愍念五浊恶世受苦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他们的善根,这是佛教中最感人的

  故事之一。

  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曾先後转世为大长者之子、婆罗门女(《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忉利天宫神通品”)、国王、名为光目的女子(同经。阎浮众生业感品。)等,他们的共通之处是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广度六道罪苦众生。总而言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末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立此慈悲怜悯之广大誓愿,故有“大愿”尊称。 据学者研究,地藏菩萨信仰在印度出现较晚,约在五、六世纪之时,并不在印度的四大菩萨(观音、文殊、弥勒、普贤)之列。在中国,地藏信仰约鼎起于隋代前后,曰渐鼎盛,乃至最後取代弥勒成为四大菩萨之一。

  《太平广记》引《冥祥记·孙敬德》;“自晋、宋、梁、陈、秦、赵国,观音、地藏、弥勒、弥陀称名念诵得救者,不可胜纪”。

  八大菩萨有多种说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裏称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经。

  《药师经》说: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

  《七佛八菩萨经》说:文殊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得大势菩萨、坚勇菩萨。

  《舍利弗陀罗尼经》说:光明菩萨、慧光明菩萨、曰光明菩萨、教化菩萨、令一切意满菩萨、大自在菩萨、宿王菩萨、行意菩萨。

  《般若理趣经》说: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拳菩萨、文殊菩萨、才发意转法轮菩萨、虚空库菩萨、摧一切魔菩萨。

  而密宗的八大菩萨是:

  1.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玄藏又译作观自在菩萨。唐宁以来,民间信仰的有三十三变化观音。密宗造像有六观音、七观音等变化。六观音是十一面观音、不空绢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如意轮观音、马头观音和准提观音。另外力口上圣观音,称为七观音。观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体变化的观音中,特别受欢迎喜爱的是白衣观音。

  2.弥勒菩萨 ·

  弥勒菩萨,又称为慈氏、无能胜等。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後得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记为菩萨。他是一生补处的菩萨,即可弥补佛陀位置的菩萨。弥勒在民间的形象是袒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所戴宝冠中有宝塔,塔中现舍利;在金刚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3.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为藏福德于虚无限境界之意,表示气福可以无限生产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罗中,虚空藏菩萨是虚空藏院的主尊。东密虚空藏菩萨求闻持聪明法观想本尊形像,菩萨全身为金色,相貌庄严,头戴五佛宝冠,在莲花上半跏坐,容颜妙而怡喜悦,左手执白色莲花,花上有如意宝珠,发出黄色光芒,右手结与愿印,五指垂下,将手掌向外。

  4.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菩萨,即金刚萨缍,又称秘密王,象徵“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称于密教中,所指有四:(一)指密教传法之第二祖。(二)为金刚界曼荼罗中,金刚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三)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中,十七尊中之主尊。(四)为胎藏界曼荼罗金刚部院"大智金刚部"之主尊。

  5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骑白象行愿的菩萨。印度古语的普贤称"三曼多拔陀罗",密宗亦称普贤为善摄金刚、真如金刚、如意金刚,还视为金刚萨垂同体。在雕像上,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骂狮子侍佛之左。据说普贤菩萨掌管诸佛的理

  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萨则掌管谙佛的智德与证德。一般把普贤菩萨视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贤单独造像通常骑六牙之白象,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

  6.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他生于印度舍卫国,后跟释迦牟尼佛出家,常随侍释尊左右,帮助释尊化号。 "文殊"是妙的意思, "师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称之为吉祥金刚、般若金刚。文殊菩萨司理智慧,与普贤菩萨相对。文殊的图像一般为骑狮像,顶结五髻,表大曰之五智,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有梵箧,右手执金刚剑。此外造像还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7.除盖障菩萨

  除盖障菩萨。其德行为消除所有一切烦恼之障碍,为胎藏界曼荼除盖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

  8.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称为地藏。在释迦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自誓必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众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的雕像大多数是侩侣袈裟打扮,左手拿着宝珠,右手拿锡杖。

相关参考

佛教 菩萨行什么意思

菩萨行瑜伽三十五卷十六页云:如是菩萨、即发心已;云何修行诸菩萨行?略说菩萨、若所学处、若如是学、若能修学、如是一切、总摄为一,名菩萨行。如彼广释。

佛教 诸经义略说有五种什么意思

诸经义略说有五种显扬二十卷十七页云:论曰:当知诸经义,略说有五种。一、相,二、断灭,三、无失坏,方便,四、彼二果,五、相等差别。此五略说,如善生经。佛告善生族姓子,有二种事,俱为美妙者:是美妙相。断灭

佛教 海潮音什么意思

(一)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萨优美之音声;或指佛菩萨之应化。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大一一‧二三一下):「如来语言随现而转,不可思议,今当略说。舍利子!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

佛教 海潮音什么意思

(一)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萨优美之音声;或指佛菩萨之应化。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大一一‧二三一下):「如来语言随现而转,不可思议,今当略说。舍利子!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

佛教 大势生什么意思

大势生瑜伽四十八卷二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大势生?谓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一切世间,最为殊胜。此异熟果所作事业,自他利品已广宣说。是名略说菩萨大势生。若广宣说;彼彼类

佛教 海潮音什么意思

(一)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萨优美之音声;或指佛菩萨之应化。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大一一‧二三一下):「如来语言随现而转,不可思议,今当略说。舍利子!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

佛教 海潮音什么意思

(一)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萨优美之音声;或指佛菩萨之应化。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大一一‧二三一下):「如来语言随现而转,不可思议,今当略说。舍利子!如来语者易解了语,易明识语,不高大语,

佛教 大势生什么意思

大势生瑜伽四十八卷二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大势生?谓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一切世间,最为殊胜。此异熟果所作事业,自他利品已广宣说。是名略说菩萨大势生。若广宣说;彼彼类

佛教 略说一切五取蕴苦什么意思

略说一切五取蕴苦法蕴足论五卷九页云:云何略说一切五取蕴苦?五取蕴,谓色取蕴,受想行识取蕴,总名五取蕴。何因缘故略说一切五取蕴为苦?谓五取蕴,无常转动,劳倦羸笃,是失坏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

佛教 自性爱语什么意思

自性爱语瑜伽四十三卷十页云:云何菩萨自性爱语?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常乐宣说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爱语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