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千古扬州千古镜
Posted 铜镜
篇首语: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千古扬州千古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千古扬州千古镜
扬州铜镜有着悠久的铸造历史,早在西周,扬州就以青铜冶炼发达享有盛名。历经春秋战国、秦到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封宗亲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今扬州)。在汉初“官工业”政策1昌导下,吴王更是将冶炼工艺大大推进。《史记。吴王刘濞列传》记:“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铸……”,《明—统志》称:“扬州大铜山在府城西北七十二里,又有小铜山在仪真县西北二十里,皆吴王濞铸铜之地”。丰盛的铜矿,广招天下的能工巧匠,使扬州汉镜质精艺良,品种繁多。
西汉连弧纹昭明镜
汉文景时期,铜镜制作随社会经济崛起,出现铜镜纹样翻新,疏朗明快,长足进步的局面。此时镜面直径放大,镜壁趋向敦厚,镜缘较宽,侧面纹饰略微突起,镜钮以球型代替先秦桥型弦钮,镜体出现条带式铭文。“西汉连弧纹昭明镜”,该镜直径11厘米,圆型、圆钮座,圆钮座外一周凸弧纹带及一周内向十二连弧纹带,两圈短线纹带之间有铭文“内而清质以而昭明,光而象夫日月而泄”。镜中铭文多现“而”字,这在汉代不是断句符号,而是作为铺垫字用,皆因“而”字横平竖直,不塞不散,书体工整。有装饰字之美。细观该镜书法犹如雕刻,以篆书为基础,方圆兼用,行笔多以隶书笔法,书文既有笔意又有刀味,是篆向隶转变产物,且圆钮小于后来的东汉、魏晋铜镜,这是汉镜中期典型特征。
此镜最重要特征是连弧纹为12个,区别于一般汉镜八连弧纹常例。1992年国家文物局出版社发行的《中国铜镜图典》中注明“十二连弧纹铜镜以往均在江苏扬州出土”,可见从地域来看,此面十二连弧纹铜镜是扬州当地特制,在汉镜中属于稀少品。
王莽时四乳四螭纹镜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自立新朝虽与西汉政治经济制度有异,但在铸镜风格上基本是继承发扬。王莽时期铜镜纹饰表现手法仍然是以阳线勾勒轮廓为主,但更加细腻工整。构图格局仍以乳珠间隔,中绘制翔鸟、走兽、花蕾、射线等象形纹饰,最常见手法是减地平雕,雄浑的造型与古朴稚拙手法糅合,有明显的复古倾向。王莽新朝时规矩镜最为盛行,规矩原是指木作工具,在汉早期画像里常见伏羲、女娲手执规矩形象,以示他们是规天矩地造化万物之神,王莽新朝时铜镜以规矩镜为流行也迎合了新朝权贵在政治上崇古的主张。
新莽四乳四禽镜直径12.3厘米,圆形、圆钮座,座外一圈平素纹,再外两圈射线纹饰,四周座乳,乳间四螭形配草叶纹饰,宽平素缘。此镜通体黑漆古偶露水银泌,表面包浆皮壳略有起壳,犹如黑夜天空星光闪烁。
汉、莽镜距今2000年左右不锈之原因主要是制镜采用近似现代“镏锡法”,即将锡汞合金涂搽在镜面,继而加热,使汞升华而获银壳表面镀层,经过千年以上缓慢升华氧化,银壳面渐成黝黑色,此类现象行内称“黑漆古”形成2000年不受潮湿因素影响的保护层。
王莽篡汉逆历史潮流大搞复古倒退,随即短暂亡国,但王莽朝在金属铸造工艺上尤以悬针纹饰为著名,这在今天来看来也是历史一流,此面铜镜工艺流畅传神,疏朗明快的布局给人以豁然舒展之感,堪称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品。
隋代铜镜瑞兽争先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通过南征北战,灭了陈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360多年天下纷争的动荡局面,隋一统天下虽不到30年,但隋代金属工艺尤其是铜镜铸造却在魏晋铜镜工艺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为后来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唐王朝灿烂辉煌的铜镜工艺奠定了基础。
隋瑞兽铜镜,直径13.8厘米,圆形,圆钮。布局沿袭汉晋铜镜分内外区遗风,外区纹样繁密与内区主图相映。内区主图纹为高浮雕四兽相间,分布有致,草叶纹补空,四兽似马非马为异兽类在同向绕钮作奔驰状。四兽躯体丰腴,四肢劲健,肌体起伏入微,精神奕奕,神采飞扬。有的发毛耸起,四首顾盼;有的头上长角,尾鞭上卷;有的张口昂首,狂奔嘶鸣。四兽均呈一种豪放,奔腾,争先恐后,狂喜得胜姿态。四只兽脖上扬,后蹄腾空,前蹄举足腹下紧贴肚皮或蹬成几乎直线。那种狂放不羁,拼命争先的意境是一种健康向上且充满生命力的呼唤!
唐双鹊鸳鸯如意镜
双鹊鸳鸯如意纹唐镜,圆形,圆钮,直径12.5厘米,高浮雕弦纹,立体感极强。中图上下为两只鸳鸯覆翅站立,羽翼微翘,左右为双鹊展翅飞翔,腿尾舒展。六大如意云纹环绕,内外双圈之间又有十二朵如意小云纹整齐环列。镜体布局构思脱俗,鸟儿动静结合,情态动人,云纹灵巧精秀,似云雾环绕,视觉效果极佳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类鸟纹铜镜与同时期花纹镜,海马葡萄镜均为扬州制镜主要品种。
宋带柄仙人镜
经过唐宋和五代社会动乱,北宋开国,国家趋向统一,社会经济生产得到复苏和发展,铜镜工艺又有新的变化,宋代铜镜突出成就表现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造型上继承汉唐代圆形和唐以来八瓣菱形、宋改为六瓣菱形,还创造了钟形、亚字形和接近现代意义的有柄圆形铜镜。宋镜纹饰多以缠枝花草、苍松虬枝、仙人神女,鸟兽鱼虫、云烟楼阁、泉溪流水、嶙峋山峦、婴童嬉戏为主要纹饰,这是因为人们经历唐代繁荣社会生活后,宋人审美情趣趋向自然界和崇尚生活安宁。
宋铜禁较严,所以宋镜不如汉唐铜镜厚重,镜壁轻薄,且宋合金工艺也不如前代铜镜,纹饰也不如汉唐铜镜纹饰清晰利落,而呈现出纹饰模糊、线条粗不流畅,尤其是北宋末期和南宋的一些素面铭文、符篆、星座、咒语等制作简略的铜镜,几乎没有美学可言。但带柄的仙人镜却是夺人眼目的创作,它的面世对后代的影响极大,乃至现代许多带柄的玻璃镜也是对宋代的借鉴。
宋早期带柄仙人镜,直径10.9厘米,重359克,圆形、无钮、长方柄,窄平素镜边。镜面主纹饰为神仙龟鹤图,其格局三分法,上部明月当空,桂树环绕,枝条苍劲,疏密有致。中部树下端坐一仙,右边立一侍,左边仙鹤展翅俯首。下部神龟昂首爬行,柄为莲花荷叶图。经查铜镜图典资料为龟鹤齐寿镜,而本人以为主题表达的是观世音紫竹林说法之故事,坐者为观世音,立者为善财童子或龙女,龟鹤、荷莲、桂树均为佛教吉祥之物,此镜由于年代久远浮雕轮廓尚清晰,但细部特征已模糊,留传至今仍属难得。
明“连中三元”铜镜
连中三元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理想。
连中三元旧称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他们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古代扬州也有连中三元的典故,曾在城区一条古巷内产生过三名状元,他们是唐代王昂,宋代李易,吕溱,故此扬州人称此出状元的古巷为三元巷(今经城市拓建,先后易名为三元路,文昌中路)。
明清之际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在应考时为希冀如愿,家中父母总为其置一面吉语铜镜,其中“连中三元”之语最具普遍性。这面直径9.8厘米的黄铜镜光面平洁,镜面双圈弧纹,镜钮为一点穿孔,其中连中三元四字醒目,寓意深刻,品相完好,简朴不失端庄。
综上所述,无论是铸于扬州还是在扬州留传至今的历代铜镜都以耀眼的光环,一环不落地展示一部千年流传有序的铜镜史,铜镜是古代杰出工匠的艺术结晶。但愿以我微薄之藏来作抛砖引玉之力,吸引艺术品收藏大家来敞开收藏大门,让祖国的珍宝与您共赏。
来源:《三农中国·B版》
相关参考
.1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吴伟业《贺新郎·病中有感》2.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禛《浣溪沙》3.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4.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
李煜,又名李重光,是南唐最后一位后主。他生活在战乱的时代,生活在一个飘零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太多的东西,但他身上词中圣人的气质并没有被埋没。他的词可以分为前后期,前期,他正年少轻狂,而在政治上比较无能的
千古玉人陆子冈 人们对自己喜爱的东西往往赋予它们一种人格化的灵性,譬如许多爱玉的藏友,就赋予美玉一些象征性的美誉。因为玉器有坚韧耐磨蚀经久不变的特性,精光内蕴不事张扬,虽亮丽而不夺人眼目的含蓄,如中
千古玉人陆子冈 人们对自己喜爱的东西往往赋予它们一种人格化的灵性,譬如许多爱玉的藏友,就赋予美玉一些象征性的美誉。因为玉器有坚韧耐磨蚀经久不变的特性,精光内蕴不事张扬,虽亮丽而不夺人眼目的含蓄,如中
在中国成都市以北约40公里的“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据中国媒体报道,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尤其争论不休,但都因没有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第一谜,
面对古籍所载的人物事蹟,可以存疑反诘,然古人的风骨与信念,所撞击出来的感动,都是值得后人传颂千古。 前几篇因为颇有翻桉批判的风格,朋友说:难道没有正向的继承吗? 当然有,所谓「风簷展书读」,问
面对古籍所载的人物事蹟,可以存疑反诘,然古人的风骨与信念,所撞击出来的感动,都是值得后人传颂千古。 前几篇因为颇有翻桉批判的风格,朋友说:难道没有正向的继承吗? 当然有,所谓「风簷展书读」,问
朝辞白帝彩云问,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无竟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朱景素最好年光三月半,满城儿女试春衣。
1、花皇武则天:千古一帝。2、花王慈禧太后:晚清五十年,尽在此女手中,几令国将覆国。3、花仙陈圆圆:秦淮八艳之一,蕙心纨质、淡秀天然,令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4、花神杨玉环:四大美人之
1、花皇武则天:千古一帝。2、花王慈禧太后:晚清五十年,尽在此女手中,几令国将覆国。3、花仙陈圆圆:秦淮八艳之一,蕙心纨质、淡秀天然,令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4、花神杨玉环:四大美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