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

Posted 气泡

篇首语:这个世界有两个我,一个假装快乐,一个真心难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陶瓷鉴定中的气泡问题

  古陶瓷的釉中有气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的器物的气泡特征十分明显,用肉眼即能观察清楚,形成很深的直观印象;而有的器物虽然有明显的气泡,但气泡的特征却不是很明显;也有的器物釉面无明显的气泡,甚至无气泡。

  有关气泡形成的原因和变化规律,目前尚未处于探索阶段。有人认为它是由釉层中的水分子变化而来的。在陶瓷烧制过程中,窑内的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都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便形成为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则在釉表形成无数小坑凹(麻点)。气泡的形成与器物的窑口、釉质、釉层厚薄、烧成时窑内的温度变化、窑内气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气泡在古陶瓷鉴定中的作用

  目前收藏界尚有不同说法,肯定者认为,气泡在古陶瓷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作为鉴别新旧和窑口的主要依据之一;否定者认为,气泡不过是釉层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气泡无规律可循,不具有区分标识的功能,因而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正确。尽管不同器物的气泡在具体形态、疏密、多少、大小及层次分布等方面的特征千差万别,有时难以用同一个标准去把握,但相同窑口或品种的器物在气泡特征方面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同窑口或品种的器物,由于釉的原料、配方、施釉方法、釉层厚薄、烧成时的窑内气氛、温度变化等方面都大致相同,因而烧成后的器物在气泡特征方面会具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这种共性和规律,在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后,有时也可以作为古陶瓷鉴定的依据之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相对于古陶瓷的胎、釉、造型、纹饰等其他鉴定标准来说,气泡并不是最典型最本质的特征,气泡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不能无限夸大气泡在鉴定中的参考价值。对于一些釉中无明显气泡或虽有气泡但特征不典型的陶瓷种类,不宜通过气泡特征进行鉴定。依据气泡进行古陶瓷鉴定,最基本的前提在于对被鉴定对象的气泡特征要了如指掌,这种了解应是在观察、上手大量真品实物基础上的感性认识和理性升华,而不能只是通过书本得来的未经对照实物检验的似是而非、众说纷纭的所谓气泡特征。

  历代各个窑口陶瓷气泡的特征

  以肉眼观察而言,我国古代陶瓷中绝大多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气泡特征均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观察不到气泡,仅有少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才具有比较明显的气泡特征。以下对历代陶瓷的气泡情况予以简要说明:商周及秦汉原始瓷的釉层较薄,釉中基本上无气泡。六朝时期的青瓷,由于器表布满密集的开片,只在聚釉处能观察到不明显的气泡。唐代陶瓷如邢窑、长沙窑、邛窑等器物表面一般无明显气泡;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一般只在底足和口沿等局部釉厚处才有细密均匀的小气泡,也有个别器物全身均匀分布密集的小气泡;越窑青瓷的釉面浑身都均匀分布有隐约的密集小气泡,局部釉厚处则清晰可见。

  宋代陶瓷中的定窑和磁州窑瓷器,以及一些属于定窑系和磁州窑系的瓷器,釉面一般无明显气泡。此外,黑瓷诸窑,如建窑、吉州窑等器物的釉表面一般也无明显气泡,耀州窑黑瓷的釉中虽有密集的小气泡,但由于气泡是在黑釉之中,肉眼看起来并不明显。宋代影青瓷,有很大一部分无明显气泡,部分器物的釉面有分布均匀的密集细小气泡,仅有少数釉层较厚的器物或施釉不均的器物气泡较明显。宋代龙泉青瓷的釉面均有密集的小气泡,但因年代和釉质不同略有差别,北宋龙泉青瓷的釉层较薄,釉的润泽感不强,釉中的气泡与南宋龙泉青瓷相比显得略大且稀疏;南宋龙泉青瓷由于使用的是石灰碱釉,釉层肥厚滋润,釉中的细小气泡密集且均匀分布,粉青釉由于釉色纯正,施釉均匀,釉中气泡看起来不如梅子青釉明显。

  宋代陶瓷中具有典型气泡特征的主要有汝窑、钧窑和耀州窑等。汝窑瓷器的釉层较厚,釉中有少量较大的气泡,古人称之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从汝窑瓷片的断面观察,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需要说明的是,汝窑有多种釉色,由于釉色不同,气泡特点也有差异,除常见的稀疏较大气泡外,也有的气泡较大且分布相对密集,也有的釉中无明显气泡。

  钧窑瓷器的釉中一般都有大小如针孔的稀疏大气泡,以及由中小气泡组成的气泡群,各气泡虽然大小不一,比较稀疏,但各气泡间的距离大体均匀。钧窑瓷器的气泡,在器物全身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而是有的部位较明显,有的部位却不明显,也有的钧窑器物通体都无明显的气泡。

  耀州窑瓷器的气泡可分为两种,一种气泡细小且密集均匀分布,看起来并不明显;另一种气泡较大,分布稀疏、有层次感,看起来比较清晰,此种气泡的特征最为典型。有的器物上同时有两种不同特征的气泡,也有的器物上只有其中一种气泡。

  此外,元、明、清青花及单色釉瓷器,釉中有气泡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有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

  来源:艺超网

  编辑:因因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古陶瓷鉴定须借助放大镜

古陶瓷鉴定须借助放大镜  许多收藏爱好者收藏古陶瓷时主要依赖眼力,但常常会看走眼。笔者认为,在收藏、鉴定古陶瓷时,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眼力,只看其表,不懂其里。而要充分借助手中的工具——放大镜,对陶瓷的

传统文化 古陶瓷鉴定须借助放大镜

古陶瓷鉴定须借助放大镜  许多收藏爱好者收藏古陶瓷时主要依赖眼力,但常常会看走眼。笔者认为,在收藏、鉴定古陶瓷时,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眼力,只看其表,不懂其里。而要充分借助手中的工具——放大镜,对陶瓷的

传统文化 中国古陶瓷鉴定现状与发展方向

中国古陶瓷鉴定现状与发展方向  中国古陶瓷鉴定现状  一、古陶瓷鉴定的基本情况:  古玩收藏,自古皆有,但多以文化鉴赏为主要宗旨。收藏浪潮推延至今,经济投资成了主要动力。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古董的赏玩

传统文化 中国古陶瓷鉴定现状与发展方向

中国古陶瓷鉴定现状与发展方向  中国古陶瓷鉴定现状  一、古陶瓷鉴定的基本情况:  古玩收藏,自古皆有,但多以文化鉴赏为主要宗旨。收藏浪潮推延至今,经济投资成了主要动力。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古董的赏玩

传统文化 关于古陶瓷辨伪

关于古陶瓷辨伪  古陶瓷辨伪的现状  目前我国古陶瓷辨伪分为传统鉴定法和科技鉴定法两大路径。传统鉴定法主要是利用眼、手、耳,通过看、摸、听,对被鉴定瓷器的器形、纹饰、重量、声音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一

传统文化 关于古陶瓷辨伪

关于古陶瓷辨伪  古陶瓷辨伪的现状  目前我国古陶瓷辨伪分为传统鉴定法和科技鉴定法两大路径。传统鉴定法主要是利用眼、手、耳,通过看、摸、听,对被鉴定瓷器的器形、纹饰、重量、声音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一

传统文化 古陶瓷鉴定要诀(下)

古陶瓷鉴定要诀(下)  六、美如彩霞钧窑瓷  钧窑出自河南省禹县神垕镇,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知的钧窑烧造地点除禹县外,还有郏县、临汝、登封、新安、汤阴、安阳和磁县等,窑址达100处之

传统文化 古陶瓷鉴定要诀(下)

古陶瓷鉴定要诀(下)  六、美如彩霞钧窑瓷  钧窑出自河南省禹县神垕镇,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到目前为止,已知的钧窑烧造地点除禹县外,还有郏县、临汝、登封、新安、汤阴、安阳和磁县等,窑址达100处之

传统文化 [网上展馆] 古陶瓷的热释光鉴定

[网上展馆]古陶瓷的热释光鉴定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松鼠葡萄纹绳耳三足炉高8.5cm,口径12cm。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三瑞兽三寿字大香炉高20cm、口径23cm明景泰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菊纹炉高6.6cm,口

传统文化 [网上展馆] 古陶瓷的热释光鉴定

[网上展馆]古陶瓷的热释光鉴定明成化景德镇窑青花松鼠葡萄纹绳耳三足炉高8.5cm,口径12cm。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三瑞兽三寿字大香炉高20cm、口径23cm明景泰景德镇窑青花折枝菊纹炉高6.6cm,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