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藏书家张金吾
Posted 藏书
篇首语:与其降低你的开支,不如去尝试增加你的收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藏书家张金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藏书家张金吾
张金吾(1787--1829)(清)常熟人。字慎旃,别字月宵,清常熟人。道光时诸生。金吾十二岁丧父,由叔父张海鹏延师课读,曾受业於同里著名藏书家黄廷鉴,为他以后讲求古书、专心版本目录之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张家世代藏书。祖父张仁济,有照旷阁,藏书万卷;父张光基,取"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之意,创始经堂,是与徐乾学的"傅是楼"异曲同工;叔父张海鹏,为当时著名的刻书家,中国出版史上极有影响的三部丛书《学津讨源》、《墨海金壶》、《借月山房汇钞》即是由张海鹏刻成的。张金吾在先人藏书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积至八万卷,取曾子"爱日以学"之语,名其楼曰"爱日精庐"。张金吾还有其他一些斋名,据《爱日精庐文稿·诒经堂记》:"诒经堂凡三楹,古今诂经之书藏焉;堂之西曰爱日精庐,则金吾读书之所,而仅以藏先君子手泽也;庐之南曰世德斋,则曾大父、大父诗集暨十世祖端严公、从父若云公校刊各书在焉;又其南曰青藜仙馆,毛子晋、何义门、陆勅先诸先辈手校诸书在焉;庐之西有阁曰诗史,以藏元刊《中州集》,金吾集金源一代之文,成《金文最》一百二十卷,凡金人著述及当时碑版足资采集者咸附焉;阁之南曰异轩,昔年从锡山得活字十万有奇,排印《续资治通鉴长编》二百份,於焉贮之;堂之东曰求旧书庄,宋元明初刊本藏焉;庄之南曰墨香小艇,元明旧写本藏焉;循庄而北,长廊数十步,有精舍三楹,榜曰积书,则先君子创建以贮书者,凡史子集三部通行之本咸在焉。此诒经堂藏书之大凡也。"
张金吾不仅爱藏书,而且也能读书、编书、著书。他在《爱日精庐藏书志序》中曾说:"人有愚智贤不肖之异者无他,学不学之所致也。然欲致力於学者,必先读书,欲读书者,必先藏书。藏书者诵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可见张金吾藏书是为了读书,这与其他动辄自秘的藏书家截然不同。他在影写宋刊本《北山小集》跋中说:"尝见藏书家得一宋元旧籍贯,辄思秘之帐中。噫,此何说也!古之人读书稽古,萃一生之心思才力以成一书,难矣!萃一生之心思才力以成一书,而历七八百年,几经兵火,旧椠如新,抑又难矣!爱古者碎金片石,断砖剩瓦,犹且公诸同好,互相激赏,况书籍写作者精神所寄,灵爽所凭者与!得之者其亦思古人成书之难何如,流传之难何如,今既幸为己有,冥冥中郑重付託,大望后之人广为傅布者又何如,用谬为爱护,秘不示人,甚无谓也。"张金吾曾收得一部元版《说文解字补义》十二卷,为元人包希鲁仅存的传世之作,十分罕见。当时何元锡见了羡慕不已,想借抄此书,张金吾慨然应允,并很快请善书者抄出副本赠与何氏。张金吾说:"兹既幸归予手,若不公诸同好,广为传布,则虽宝如球璧,什袭而藏,於是书何裨?於予又何裨?……予之不敢自秘,正予之宝爱是书也。"作为流布藏书思想的实践,张金吾又喜欢刻书,曾刻有《诒经堂续经解》、《金文最》、《续资治通鉴长编》等。
张金吾晚年,家境艰难,为了买书,他用完了所有家产。他在《叔父若云府君家傅》中说:"金吾自读书外无他嗜,田租井税,尤不措意,惟日究心於声音训诂名物度数之学。见有宋元旧椠,及秘不经见而有关经史实学者,有惜重金,要以必得。叔父即卒,益以聚书为事,盖四方书贾奔走门墙者二十年,而家业尽矣。"更不幸的是,他的全部藏书,在道光六年(1826)为他的侄子张承涣豪夺而去,为此,张金吾非常气愤,以致抑郁不能自拔。书被夺走仅两年多,即在穷愁忧郁中含恨死去。
张金吾藏书曾在嘉庆二十年三年(1818)编有藏书总目《爱日精庐书目》二十卷和善本书目《藏书志》四卷,道光七年(1827)在《藏书志》的基础上成《爱日精庐藏书志》三十六卷,《续编》四卷,收录宋元旧椠及世人鲜见的版本近八百种,是为有清一代著名的版本解题目录。
相关参考
光绪二十五年,京城的钟鼓楼附近有一家叫银锅居的酒楼,老板叫张金富。酒楼的特色是用银锅炒菜,主打的招牌菜叫“龙头麒身凤尾鲜”。 这天一大早,张金富就被一阵鞭炮声惊醒了,他出门一看,发现街对面新开了
光绪二十五年,京城的钟鼓楼附近有一家叫银锅居的酒楼,老板叫张金富。酒楼的特色是用银锅炒菜,主打的招牌菜叫“龙头麒身凤尾鲜”。 这天一大早,张金富就被一阵鞭炮声惊醒了,他出门一看,发现街对面新开了
历代藏书家之——曹溶 历史上的藏书家大多以藏有若干秘籍而名於世。访得珍本,视为拱璧,秘而不宣,似乎是好古之士的通病。然清初浙西藏书家曹溶则以提倡古书流通以及撰《流通古书约》而在藏书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
历代藏书家之——曹溶 历史上的藏书家大多以藏有若干秘籍而名於世。访得珍本,视为拱璧,秘而不宣,似乎是好古之士的通病。然清初浙西藏书家曹溶则以提倡古书流通以及撰《流通古书约》而在藏书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
历代藏书家之——丁氏 清末四大藏书家中,杭州丁氏兄弟有功於中国文化至巨,人们至今犹念其德。 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清杭州钱塘(今杭州)人,犹其兄丁甲(?--1880),共同
历代藏书家之——丁氏 清末四大藏书家中,杭州丁氏兄弟有功於中国文化至巨,人们至今犹念其德。 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清杭州钱塘(今杭州)人,犹其兄丁甲(?--1880),共同
藏书家严可均 严可均(1762-1843)清文献学家、藏书家。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 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
藏书家严可均 严可均(1762-1843)清文献学家、藏书家。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年)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 精考据学,曾与姚文田同治《说文》,作《说文长
历代藏书家之——钱谷 在中国藏书史上,最难能可贵的是寒士藏书。寒士藏书虽然珍本秘籍无多,然他们对书的痴迷偏嗜,为书林留下了另外一种令人掩卷赞叹的佳话。明代的钱谷可谓其中的典型人物。 钱谷(1508
历代藏书家之——钱谷 在中国藏书史上,最难能可贵的是寒士藏书。寒士藏书虽然珍本秘籍无多,然他们对书的痴迷偏嗜,为书林留下了另外一种令人掩卷赞叹的佳话。明代的钱谷可谓其中的典型人物。 钱谷(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