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唐英督陶的故事

Posted 瓷器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唐英督陶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英督陶的故事

  收藏瓷器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唐窑。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唐英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时,御窑厂其烧造的瓷器总称唐窑。唐窑被公认为瓷中珍品。近年来受到收藏界追捧、在拍卖会上屡屡拍出天价的清代瓷器,也多是唐窑制作。

  唐英(1682 1756年),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雍正六年至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协理窑务,前后共二十七年。上任之后,他深入工匠之间,全面学习了解制作瓷器的工艺,很快由外行变成了内行。

  烧出龙缸是唐英颇为自得的一件事。清军入关后,烧造龙缸工艺因战乱失传。顺治皇帝曾命景德镇官员烧造龙缸,可都没有成功。唐英督陶后,为了烧造龙缸,除在御窑厂与工匠们一起探讨研制外,他还到民间寻访老工匠,查阅地方典籍,找寻一切与烧制龙缸有关的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功地烧出了龙缸。

  雍正、乾隆皇帝文化素养高,对瓷器的爱好和鉴赏水平也非一般人能比,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前朝制作的精美瓷器的追慕。于是,复制宋代五大名窑及明朝瓷器就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唐英上任不久,就派幕友吴尧甫去河南钧州调查钧窑烧制方法和用料情况,按真品仿制造型、釉色。唐英仿宋哥窑的金丝铁线纹、仿宋官窑的冰裂纹、汝窑的蟹爪纹等,开片自然。多数仿古瓷以青花书写或刻雍正朝代款识。他仿制的明朝永乐、宣德脱胎白釉、甜白刻花、印花器等达到乱真的程度。

  唐英在瓷艺上的创新主要在瓷器的釉色、品种以及图案三个方面。他新制的法青釉,比仿宣窑的霁青釉更显浓红深翠,新制乌金釉包括黑地描金、黑地白花两种;新制西洋紫色釉借鉴于外国的经验。在陶瓷品类的创新上,后来成书的《景德镇陶录》、《古铜瓷器考》等著作中,都大为赞叹:“厂窑至此,集大成矣”,称自唐英督陶创“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的盛况。

  唐英还注意对瓷业生产技艺进行科学总结,从理论上加以提高,先后编写出《陶务叙略》、《陶冶图说》,成了陶瓷工艺史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重要文献。

  督陶日久,唐英对朝夕相处的工匠产生了浓厚感情。他以“陶人”自居,离任十二年后,他重访景德镇,景德镇人夹道欢迎,唐英感泣万分,赋诗说:“青丝染霜回故地,何劳镇民夹道迎,衰翁有负众家恩,关外孑身吾陶人。”

  来源:收藏快报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