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钴蓝釉瓷的发展及鉴定要点

Posted 官窑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钴蓝釉瓷的发展及鉴定要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钴蓝釉瓷的发展及鉴定要点

  元代景德镇制瓷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至明清两代该镇更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并设有御窑厂专烧宫廷御用瓷器。青花、彩瓷、颜色釉是元、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三大主流产品,其中尤以颜色釉瓷器深受宫廷厚爱,许多品种甚至为皇家所垄断,渗透着浓郁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愈显其华丽富贵。与青花、彩瓷相比,颜色釉瓷器更能体现土和火的艺术真谛,少人工匠意而富天然韵致,去雕饰之美而以其媚人的色彩名世。蓝色的深沉、红色的热烈、黄色的华贵、紫色的神秘,都令人神往。本文对钴蓝釉瓷的发展及鉴定要点概述如下。

  钻蓝釉瓷的历史发展

  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在中国始见于唐三彩陶器,而用于瓷器,则始创于元代景德镇窑。元代蓝釉瓷器传世完整器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0余件,见于著录的有如下一些名品:

  1. 蓝釉白龙纹梅瓶

  现全世界面世3件。一为扬州博物馆藏品;二为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三为颐和园旧藏。3件均为钴蓝釉,腹身贴塑三爪白龙纹,龙身细长,矫健有力,为典型的元代龙纹特征。陶瓷中的龙纹以元代时最为精彩:细颈、小首,身体细长,矫健灵活,充满活力,给人以刚健飒爽之感。这3件梅瓶应该都是清宫旧藏之物。扬州博物馆那件原流落民间,被扬州市文物商店慧眼识宝,从民间购回,现定为一级文物。法国吉美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全称为“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有日本、朝鲜、越南、柬埔寨、尼泊尔、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文物,一个国家的展品陈列于一厅,缅甸、泰国、老挝是三国一厅,中国则是一国九厅,可见该馆收藏中国文物之多。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陈列在该馆三层展厅的入口处,十分引人注目。深蓝的釉色衬托出腹身龙纹矫健的身姿,与曲线变化柔美的造型融入一体,更加耀眼夺目。它虽是古代皇家所用的普通酒瓶,却蕴涵着浑厚的历史回声:千里铁骑,弯弓射雕,横扫欧亚的大元帝国,或辉煌、或悲壮,不足百年的历史均积淀熔化在这件梅瓶中。聆听它的历史回声,寻找它的历史轨迹,700年前的中华民族的宝物陈列在西半球博物馆中,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心情当怎样去形容呢?自豪!痛心!恐怕一时难以说清。藏于颐和园的那件梅瓶原是清宫旧藏之物,一直摆放在颐和园中。听说被打碎了,后又听说仅是磕碰了,沉睡于箱中,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希望有一天这件宝物重见天日,让世人也一睹芳姿。

  2. 蓝釉白龙纹盘

  故宫藏蓝釉白龙纹盘,盘心凸起白龙纹,身姿与梅瓶上的一样,均是典型的元代特征。故宫的这件藏品原是清宫旧藏之物,因为没有款识,一直被误认为明清官窑遗物。后随着考古资料的新发现,被定为元代遗物,并且是不可多得的一级文物。这个盘子不大,口径只有16厘米。与此相类的瓷盘早年流失到日本2件,现分别藏于出光美术馆和大阪市东洋陶瓷美术馆。另有一件流失英国,为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这3件当年也应该是清宫旧藏之物。

  蓝釉白龙盘另有一种口径达46厘米的,现藏于伊朗巴士顿博物馆及阿特别尔寺。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则藏有同样尺寸的蓝釉白花大盘,纹饰为飞鸟、海马及白鹤等。据英国学者考证,土耳其的这件大盘当年应是伊朗的藏品。元代伊朗属伊利汉国,统治者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据刘新园先生考证,伊朗存世的那批元青花应该是公元1328~1335年之间景德镇元代官窑产品,更确切地讲,应该是元文宗时期(1328~1331年)特命景德镇官窑精心为伊利汉国烧造的“赐赉瓷”。从造型和图案分析,元代蓝釉白花瓷器至晚应该在1335年已经问世。

  3. 蓝釉金彩瓷器

  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永华路小学建筑工地发现一个窖藏,出土许多精美的宋元瓷器,有宋代的定窑刻花梅瓶,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还有一批元代蓝釉金彩瓷器。其中蓝釉描金也是这批蓝釉瓷器中最精美的一件。其蓝釉晶莹,闪烁着蓝宝石般的光泽,内壁绘金彩流云五朵,里心描金线圈内绘折枝花叶纹。金彩完好无损,熠熠闪光,与蓝釉交相辉映,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此也现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已入藏故宫博物院。与之同时出土的尚有蓝釉金彩盘和杯两种《元典章》卷五十八“杂造”条载:“至元八年(1271年)四月二十日,御使台承奉尚书省扎付,钦奉圣旨:节该今后诸人,但系瓷器上并不得用描金生活,教省里遍行榜文禁断者。钦此。”元王朝制定这条禁律时,南宋尚在苟延残喘,直到1279年方完全灭亡。元朝设浮梁瓷局一事也恰是在1278年。如此推论,蓝釉描金瓷器有可能是在1278年以前景德镇生产的。

  除蓝釉白花、蓝釉描金瓷器以外,元代尚有单一蓝釉品种。器型除盘、碗、瓶外,还有罐及爵杯等。蓝釉瓷器自元代景德镇发明后,至明、清两代一直延续生产。尤其是官窑产品,不但历朝均有,而且做工精细,品种亦十分丰富。现分述如下:

  宣德蓝釉的辉煌成就

  自元代以后,宣德蓝釉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后人评论宣德瓷器,将白釉、红釉和蓝釉称为宣德官窑的三大上品。文献中称其蓝釉为“霁蓝”“祭蓝”“积蓝”“宝石蓝”等,名称繁多,实为一物。宣德蓝釉完整传世品主要为盘、碗,色泽深沉,呈色稳定,多有官款。款或青花,或刻款,均为双圈楷书,有辅以白花、暗刻花和素釉的三种。白花者在盘心及外壁,多饰以“莲花游鱼”等吉祥图案;暗刻者多为云龙纹,素者在口沿的部分都有“白口”蓝白对比,起伏跌宕。

  除霁蓝外,宣德又新创一个品种,即“洒蓝”。其工艺是将钴料均匀地吹于坯上,然后再罩透明釉,星星点点的钴蓝料均匀地融于釉中,密密麻麻地有如鱼子,故也称为“鱼子蓝”。此种釉传世品十分稀少,现知传世品有4件,均是钵形碗,国内仅存一件,其余3件流散国外,均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楷款,当是宫中流出之物。景德镇御窑厂曾出土过宣德洒蓝釉残片,均似实验品,说明这个品种应该是宣德时所发明。

  清康熙时洒蓝釉再度生产,自康熙以后历代都有洒蓝生产。还有一些是刻意模仿康熙的作品,说明康熙洒蓝曾是一个高峰,并成为后代的楷模。洒蓝釉器类十分丰富,有盘、碗、壶、瓶、钟等。壶有提梁壶、多穆壶等,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因多加金彩装饰,更显富丽堂皇。一直到清晚期官窑,此品种都做工精细,官气十足。

  明中晚期蓝釉

  宣德以后虽历代官窑都有蓝釉瓷器生产,但传世品中,成化官窑未见一件带官款的完整传世品,如能发现,应该也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因为窑址中出土的瓷片可证明成化时曾有生产。弘治官窑有双耳罐一种,主要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与同期黄釉一样,有一件尚在腹身以金彩绘牛纹,金彩虽有部分脱落,但金彩牛纹仍清晰可辨。这种罐均是祭器,工艺上更加工整。嘉靖时因皇帝笃信道教,蓝釉产品数量增多,除传统祭蓝釉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其色泽淡雅,传世品主要存于北京和台湾的故宫博物院。

  清代蓝釉的发展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官窑、民窑均有,装饰手法及釉色上没有创新。但在以钴为呈色剂的釉色中,青金蓝和天蓝则十分引人注目。

  青金蓝釉是雍正时发明的,是唐英仿钧成功后,利用其窑变原理,使用景德镇原料新创烧的一个品种。其釉面青、蓝、白错落有致的斑点中,闪烁有黄褐色金星点,极类青金石,故得名“青金蓝釉”。其底足有黑釉、酱釉及不太纯净的青白釉,官窑均刻四字篆书款。此品种传世完整器不多,故宫博物院藏品以瓶类居多。仿钧釉是唐英在雍正七年(1729年)方告研制成功的,故青金蓝釉的上限年代不会超过1729年。

  霁蓝、回青和洒蓝的钴含量均在2%左右,如果降低钴含量在1%以下,则可烧成天蓝色的高温颜色釉。此种釉色宣德御窑厂遗址曾有出土残器,是作为仿汝窑釉色烧成的。康熙时烧成稳定,雍正、乾隆时继续生产。其色泽淡雅,传世数量不多,精品均为官窑生产。其品种有瓶、觚、洗、碗等类,基本未见大件器物。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天蓝釉釉里红葡萄纹碗一件,是一级文物。将天蓝釉与釉里红融于一体,紫红熟透的葡萄纹在天蓝釉的映衬下,更加红亮透紫,是代表雍正天蓝釉最高水平的精绝作品。

  钴蓝釉瓷器鉴定

  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在釉中即可烧成,呈色十分稳定。但呈色鲜艳的钴蓝釉,除釉色纯净外,蓝釉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理想釉色。

  元代蓝釉瓷器鉴定

  元代蓝釉瓷器有现代景德镇新仿的,均是比照图录照片而作,鉴定时把握元代造型、胎釉特征,可识别真伪。如匝底、盘底,元代真品虽看上去粗糙,但用手摸时却感平滑,新仿者或过于细洁,或过于粗糙,均未仿到真品的原有神韵。现代高仿作品有以老胎底足配新胎身的作品,更须仔细辨别接痕和作旧痕迹。元代蓝釉真品釉色深沉,后仿者多偏蓝色,过于轻浮。

  霁蓝釉瓷器鉴定

  明清蓝釉习称“霁蓝”,它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划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绘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款。

  宣德霁蓝鉴定要点如下:

  1. 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 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3. 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见圈足露胎。

  4. 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

  5. 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凸起的立体花纹,但乍看时,似无立体感。

  6. 造型上碗、盘常见,瓶、壶、盘在传世品中少见。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传世完整器。但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从未间断。弘治、正德蓝釉瓷器带官款的极少,鉴定时主要是把握二朝瓷器的胎釉及造型特征。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蓝色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接近底足的聚釉处则呈黑色。回青釉则呈淡蓝色,没有刺眼的浮光,有些器物的口沿及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回青釉的施釉方法不同于霁蓝釉,它是把钴料均匀地吹到器物外壁上,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从工艺学角度讲,似应该是洒蓝釉的一种。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其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书纪年款的。

  洒蓝釉瓷器鉴定

  洒蓝釉也是一种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制作工艺较复杂,要分两次施工才能完成,与青花有共同之处。只是青花以钴料作画,洒蓝则是将钴料吹于坯上。其装饰效果取决于钴料吹于坯上的形状,如均匀密布地吹于坯上,则形成嘉靖回青釉的装饰效果;如果是星星点点地吹于坯上,则形成洒蓝的装饰效果。洒蓝釉成熟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厂遗址曾出土宣德洒蓝釉碎片,观其釉色,似为实验品,说明宣德时开始新创这种釉色。星星点点的钴料融于透明釉中,极类釉中包裹着朵朵雪花,故也被称为“雪花釉”。清康熙时的《南窑笔记》称洒蓝釉为“吹青”,并认为是清初新制,实际上当为仿宣德的产品。康熙洒蓝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的。康熙以后历代都有洒蓝生产,仿康熙洒蓝的也不少,鉴定时要注意各时代的造型、胎釉的特征。有些金彩脱落后描金彩复烧的,要用放大镜观察后描痕迹。

  天蓝釉瓷器鉴定

  天蓝釉实际上是景德镇官窑在仿汝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釉色,宣德产品在窑址中有出土,且多有官款。釉色偏灰蓝色,康、雍、乾产品烧成稳定,色泽幽雅,但传世完整器不多,主要藏于北京和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中。康熙天蓝釉呈色浅淡,雍正略深,乾隆时积釉处微泛淡黄绿色。清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产品中,有仿汝窑的,极易与天蓝釉混淆。前者底足露胎处多涂有酱色,后者则为洁白的白瓷胎。后仿天蓝釉的胎、釉均与真物有较大差距,注意把握真物的时代特征,辨别真伪比较容易。现代景德镇有高仿作品问世,主要都是仿清三代官窑产品,釉色十分逼真,官款也写得很像,但仔细辨认作旧痕迹,仍可看出败笔之处。

  摘自:《收藏》2007年第11期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下)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下)  三、复仿耀州青瓷的鉴定要点  从复仿耀州窑青瓷成功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期间所烧复仿制品的数量相当大,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高仿品不断涌现,有些高仿品与真品

传统文化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下)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下)  三、复仿耀州青瓷的鉴定要点  从复仿耀州窑青瓷成功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期间所烧复仿制品的数量相当大,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高仿品不断涌现,有些高仿品与真品

传统文化 吴昌硕画作鉴定的要点

吴昌硕画作鉴定的要点  ◆吴昌硕画梅,早期多为水墨,晚期多为着色,早期梅花枝杆氤氲有余,苍劲不足,晚期行笔辛辣,苍润相济。  ◆吴昌硕在继承前人画荷的基础上,长于粗笔大抹,不求形似,水墨氤氲。  ◆吴

传统文化 吴昌硕画作鉴定的要点

吴昌硕画作鉴定的要点  ◆吴昌硕画梅,早期多为水墨,晚期多为着色,早期梅花枝杆氤氲有余,苍劲不足,晚期行笔辛辣,苍润相济。  ◆吴昌硕在继承前人画荷的基础上,长于粗笔大抹,不求形似,水墨氤氲。  ◆吴

传统文化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上)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上)  “珠山八友”成员从事瓷画创作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从时间纵向来看,年纪最长者徐仲南、邓碧珊有20世纪初的作品传世,自然数量很少。年纪最小者刘雨岑

传统文化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上)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上)  “珠山八友”成员从事瓷画创作的年代,大约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从时间纵向来看,年纪最长者徐仲南、邓碧珊有20世纪初的作品传世,自然数量很少。年纪最小者刘雨岑

传统文化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下)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下)  王琦瓷画鉴定  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享年53岁。其初以捏面人为生,后向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

传统文化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下)

“珠山八友”瓷画鉴定要点(下)  王琦瓷画鉴定  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享年53岁。其初以捏面人为生,后向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

传统文化 清代黄釉瓷的鉴赏与市场价值

清代黄釉瓷的鉴赏与市场价值  从明代黄釉瓷开始烧制以来,黄釉瓷的品种就在匠人的创新中不断增加。明代黄釉瓷虽然已烧制得近乎完美,但黄釉瓷的品种还不是很多,黄釉瓷到了清代才有了更大的发展。清代黄釉瓷在沿袭

传统文化 清代黄釉瓷的鉴赏与市场价值

清代黄釉瓷的鉴赏与市场价值  从明代黄釉瓷开始烧制以来,黄釉瓷的品种就在匠人的创新中不断增加。明代黄釉瓷虽然已烧制得近乎完美,但黄釉瓷的品种还不是很多,黄釉瓷到了清代才有了更大的发展。清代黄釉瓷在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