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寺洼文化分型和年代修订
Posted 文化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 寺洼文化分型和年代修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寺洼文化分型和年代修订
由于山羊角及陶器底部谷物印痕的发现,我们知道当时已采用农业和畜牧。陶制或石制的弹丸,也许是作狩猎用的,自然也可能是作玩具的。衣服方面,由于纺轮的发现,可见已有纺织品;大概冬天还利用兽皮来御寒。陶业很发达。陶质颇粗,羼杂有研碎的陶末。手制,外表面或磨光或粗糙。陶色砖红或灰褐,常有斑驳不纯。器形以陶罐为最多,大都有两耳,口部常作马鞍形,纹饰有凸饰,但无彩绘。除了陶罐外,尚有陶鼎陶鬲。已知用铜(曾发现铜镯),但石器如有孔扁斧和石弹丸,仍加使用。埋葬方法,有火葬后盛于罐中的和全尸平放仰卧的两种,后者较为普通,且有时是乱骨一堆,或许有“第二次埋葬”的风俗,不必都由于后世的扰乱。墓中多有殉葬物品,以供死者灵魂的使用。
关于年代方面,我们只能大略的断定它是晚于马家窑期彩陶文化,早于历史上的汉朝。寺洼期的墓葬是埋在马家窑期居住遗址中,并且寺洼陶利用马家窑期陶碎片研末羼和陶土中,可见时代必定较晚。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置狄道城(今日临洮县)即汉陇西郡治。洮河流域入秦版图。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王弟长安君反,死屯留,迁其民于临洮。秦时的陇西郡临洮县在今岷县,即蒙恬筑长城的西端起点。洮河流域,至少在今日的临洮和岷县一段,当时逐渐汉化了。至汉时当地的文化,和内地没有多大的分别。我曾看见临洮汉代砖墓,和墓中所得的汉代灰陶罐,汉式镜等,和内地的完全一样。至于汉以后虽有少数民族居住的时期,但都是使用铁器的民族,所以可以推定寺洼文化是汉以前这地的史前文化。
至于寺洼文化和洮河流域的齐家和辛店二期的先后关系。安特生因为齐家文化尚在石器时代,并无铜器;辛店虽有铜器,但尚不多;所以将二者都放在寺洼文化之前。很清楚的,他这一假设的根据是很薄弱的,尤其是寺洼和辛店的前后关系,更难确定。吴金鼎因为寺洼陶技术的简陋(不用拍制技术),并且凸饰技术和马家窑期陶器凸饰相同,推断寺洼早于辛店。根据我们这次调查的结果,辛店陶也有用凸饰的;而用拍制与否,不过表示制陶技术的不同,不足以定先后(辛店陶的浅绳纹是否由于拍制,尚成问题)。就文化的全貌而论,自然以辛店文化较为接近马家窑文化。但辛店和寺洼可能是同一时代的两种文化,前者是承袭马家窑文化一系统,后者是由外界侵入洮河流域的外来文化。这要待将来发掘工作较多后,才能够下断语。
至于绝对年代,因为证据不够,更难断定。安特生初以为寺洼文化约在公元前2300—2000,最近修改为公元前1000—700,移晚了1300年。他先行假定寺洼文化是在沙井文化以前,又假定二者前后是适相衔接的。这二个假定都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尤其是后者显然是与事实大概不会相合的。他更进一步以为一个文化的寿命大约是300年,这假设更属过于大胆。这次修正寺洼的绝对年代是依照着沙井文化期的修改而移晚的;在寺洼文化本身,并无证据可以作他所定的年代的根据。这修改后的绝对年代,虽较为合理,但可能仍是错误。梁思永先生也曾就安特生所定的加以修改,提出公元前1400—1100作为寺洼文化的年代,留出300来年给寺洼和沙井间文化的变迁期。但是我以为寺洼和沙井根本是二个文化,后者不会从前者变化而来的。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发现以前,我们似乎不必多费精力再作无根据的推测。
至于寺洼文化的来源,和他所受的各种影响,也要待今后的发掘工作,才能够确定。现在只能就我们所已知道的,稍加讨论。寺洼文化比较马家窑文化为晚,并且有些遗址和后者便在一处,似乎应该受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细加观察,便知道二者显然属于两个文化系统。看不出多大的影响。这点就陶器而论,很是显著。二者的陶质、制法,都不相同;文饰方面,寺洼陶无彩绘者。器形也多互异,仅大口两耳低罐和小口腹耳罐,有点相似。二者都有凸饰,尤其是耳部垂直波状凸饰颇为相同。这些或许是表示所受到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至于和齐家文化的关系,裴文中氏说:“寺洼文化可能为齐家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造成”。似乎裴氏对于齐家陶和典型的寺洼陶,都未加深切的研究。因为二者除“不加彩绘”这一点外,没有其他重要点完全相同。这消极方面的相同,自不足为文化因袭或影响的证据(补记:我们现在知道齐家陶确有加彩绘的)。陶质、制法、器形和文饰,都不相同。
二者的陶色也大都不同,仅有少数砖红色光面陶,虽外表相似,细察之便知道不同。口缘附加两耳这点虽同,但耳部的作法,大小,厚薄及纹饰,仍是互异。我们看不出有什么重要证据,可以作他这一理论的根据。就其差异点而论,我们相信典型的寺洼陶决不是承袭齐家陶的。寺洼和辛店期的关系,除了辛店小罐口部有时也作马鞍形以外,看不出什么关系来。至于和青海西宁县的卡窑、下西河二处出土的遗物相比较。安特生自己曾屡次声明二者文化并不相同,仅陶器无彩,常带马鞍口,且皆有铜器,所以暂时归并一起,实则二者的铜器形制互异,陶器也多不同,卡窑文化中并无鼎鬲,即其双耳罐的形状也稍异。二者的年代是否同时,如有先后,那一种较早,也成问题。暂时我们都无法解决。
寺洼文化或许和后来的氐羌民族有关。至于它和汉族文化的关系,只能在陶鼎陶鬲上推知它可能是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但是寺洼文化中的鼎鬲,和中原不同,只能说是受影响,决不会是移殖其地的汉人的制品。因为在汉代洮河流域的陶器、铜镜等完全是汉式的,可以看出民族移殖的结果和仅受文化影响者的不同。
裴文中氏根据安特生的材料,不仅以卡窑的“寺洼文化”,受塞斯安文化的影响,并且以为寺洼山出土的铜器也是塞斯安(斯基泰)式的,证明也曾受塞斯安文化的影响。卡窑文化,严格言之,不能算是寺洼文化。至于说寺洼山出土的铜器也是塞斯安式,不知何据。寺洼山铜器至今为止仅出一铜镯。塞斯安文化中标准型的镯子有好几种样式,但和寺洼山这一件,都不相同。在裴文中没有提出具体的证据以前,我们只好置之不论。在寺洼山所得的材料中,我们看不出塞斯安文化的影响来。
来源:《考古学论文集》
相关参考
"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修订间的差异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于2017年8月
江南全真道教(修订版)作者:吴亚魁系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出版:上海太清宫道教文化丛书书号:9787532566075 《江南全真道教(修订版)》一书由吴亚魁所著,主要处理江南六
道教 "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中心资料库:关于" 修订间的差异简介
"蓬瀛仙馆道教文化中心资料库:关于"修订间的差异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于2009年
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夏历历月以朔望月为依据,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跟回归年相协调,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年久失修,尚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
夏历应修订得规范透明跟格里历伊斯兰历挂钩夏历历月以朔望月为依据,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跟回归年相协调,融阴月阳年为一体,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年久失修,尚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
道教神学概论作者:陈耀庭系列:当代视角下的道教神学丛书出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书号:9787518802692 《道教神学概论(修订本)》于2016年出版,由陈耀庭所著,是20
《道藏书目分类》,有关《道藏》书目分类的著作,陈撄宁著。陈撄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对《道藏》书目重作分类,五十年代又再加修订,但在文革动乱中该稿已散失,现仅存分类举例稿。他认为《道藏》旧目录分为三洞、
其实这里是应届高考生,不过是浙江新高考改革第一批小白鼠⊙▽⊙讲道理五天后考完历史化学只剩下语数英和物理四门科目了……唔……ps其实对浙江人来说3-5的物理一直在学,其实动量还是电磁感应难吧……真的很难
其实这里是应届高考生,不过是浙江新高考改革第一批小白鼠⊙▽⊙讲道理五天后考完历史化学只剩下语数英和物理四门科目了……唔……ps其实对浙江人来说3-5的物理一直在学,其实动量还是电磁感应难吧……真的很难
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的流传、真赝和年代 据我们所知,最晚从北宋以来,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就已经闻名于世了。它首先被潘师旦摹刻入《绛帖》,历代多有翻刻,流传既久,拓本分布又广,所起的影响就越发深远